曲牙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3收藏

曲牙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曲牙 5 经穴别名·曲牙 51 曲牙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颊车穴的定位 56 取法 57 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功效与作用 59 主治病症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研究进展 6 颊车别名·曲牙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曲牙 1 拼音

qǔ yá

2 英文参考

Jiache poi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iáchē ST6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曲牙: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

4 人体部位名·曲牙

曲牙为人体部位名[1]。即曲颊[1]。颊,是面的两旁,因其屈而向前,故称曲颊[2]。指下颌骨角[2][3]。《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上曲牙……”。

5 经穴别名·曲牙

曲牙为经穴别名[4][1]。《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曲牙二穴。”王冰注“为颊车穴也。”即颊车[1]。

穴位 颊车 汉语拼音 Jiache 罗马拼音 Chiache 美国英译名 Cheek Chariot 各

号 中国 ST6 日本 6 法

国 莫兰特氏 E7 富耶氏 E3 德国 M3 英国 S3 美国 St6

颊车为经穴名(Jiáchē ST6)[5]。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齿牙、鬼林、臼关。属足阳明胃经[5]。颊车为十三鬼穴之一,鬼床[6]。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骨部位,故名颊车[5]。主治口眼㖞斜,颊肿,牙痛颊肿,齿痛,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口噤不语,牙关紧闭,流涎,项强,面肌痉挛,痄腮,口疮,癫狂等。

51 曲牙的别名

曲牙(《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机关、鬼床(《千金翼方》)、鬼林[7]、齿牙(《神灸经纶》)、臼关[7]。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53 穴名解

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骨部位,故名颊车[5]。

颊,古谓之辅。颊和辅是单指上颔骨,车是单指下颔骨。颊车穴以下颔骨可以转动处而命名。《说文》:“颊,面旁也。”《说文》:“车,舆之总名也。”牙下之骨亦名车。《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释名》曰:“颐,或曰辅车,其骨强,可以辅持其口,或谓牙车,牙所载也。”凡器物借轮轴以助力者,皆可谓车,所以载物。颊车即指下牙床骨,今之所谓下颌骨。《医宗金鉴》:“总载诸齿,能咀食物,故名颊车。”此穴在下颔角之前咬肌中,故因其所在部位之骨名颊车而为穴名。[7]

54 所属部位

面[8]

55 颊车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3][9]。

颊车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附着部,用力咬牙时,当咬肌隆起处是穴(《针灸甲乙经》)[10]。

一说在“耳后坠下三分”(《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0]。

颊车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即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一横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正坐或侧伏取之[5]。

颊车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颊车穴的位置

颊车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颊车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颊车穴的位置(肌肉)

56 取法

正坐或侧伏,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如上下齿用力咬紧,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取穴。

颊车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即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一横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正坐或侧伏取之[5]。

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1横指,当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取穴[11]。

57 穴位解剖

颊车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咬肌。有咬肌动脉。分布著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皮肤由下颌神经的下牙糟神经的末支-颏神经分布,该神经与面神经的下颌缘支相交通。针由皮肤经皮下组织,穿咬肌表面的深筋膜进入该肌。营养咬肌的动脉由上颌动脉分出的咬肌动脉,支配该肌的神经则由下颌神经发出的咬肌神经。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咬肌[5]。

皮肤→皮下组织→笑肌→咬肌[9]。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耳颞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下颌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面动脉分布[9]。

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并有咬肌动脉通过[10]。

58 功效与作用

颊车穴有疏风通络、利节消肿等作用[5]。

颊车穴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作用。

颊车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面部口旁,故不仅可以治疗牙痛、颊肿、牙关不利,而且还是治疗面瘫的主穴。[11]

颊车穴具有祛风活络开关之功,对风中经络之口㖞及齿痛、颊肿、口噤不开有较好疗效[11]。

59 主治病症

颊车穴主治口眼㖞斜,颊肿,牙痛颊肿,齿痛,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口噤不语,牙关紧闭,流涎,项强,面肌痉挛,痄腮,口疮,癫狂等。

颊车穴主治口眼㖞斜、颊肿、齿痛、牙关紧闭、面肌痉挛[9]。

颊车主要治疗面颊、口齿等疾患:如口眼斜、牙痛颊肿、口噤、流涎、项强,以及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5]。

颊车主治口噤不语,口眼斜,牙痛,面颊肿;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腮腺炎等[10]。

下齿痛宜取之,若上齿痛,宜取下关[7]。

颊车穴主治颊肿,齿痛,口㖞,面肌痉挛,牙关紧闭,口噤不语;痄腮,口疮流涎[11]。

颊车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髓炎,冠周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其它: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斜刺05~08寸,或透刺地仓[5]。

直刺03~05寸;或沿皮刺1~15寸[10]。

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斜刺1~15寸[9]。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11]。

向地仓方向平刺08~15寸。以治面瘫,可采用滞针法,即向同一方向捻转不动,然后手持针柄向患侧牵拉。

可向地仓方向透刺以治疗面瘫[11]。

向上、下斜刺05~08寸,以治上下牙痛,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

采用针刺方向直指病所,治疗上、下牙痛,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11]。

治疗上、下牙痛时针尖应刺向上齿或下齿;治疗咬肌痉挛时针尖宜向上刺[11]。

直刺03~04寸,局部酸胀。

5102 灸法

可灸[5][11][9]。

艾条灸3~5分钟[10]。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 配伍

颊车穴配翳风、合谷治疗急性腮腺炎[5]。

颊车配合谷,有泻阳明热邪的作用,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炎。

颊车配大迎、承浆、合谷治疗牙髓炎及急性牙周炎(下牙)[5]。

颊车配地仓、合谷,治口喁、齿痛、颊肿[11]。

颊车配地仓、合谷,阳白、攒竹,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

颊车配下关、合谷,治颞颌关节炎[11]。

颊车透刺地仓,治面瘫[11]。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颊车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颈强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中风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牙不可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口眼㖞。

《类经图翼》:颊车、地仓、水沟、承浆、听会、合谷,主口眼㖞钭。

513 研究进展

下颌关节损伤:颊车配下关,针刺治疗效果好。

面瘫:颊车是治疗面瘫的常用穴,可针、可针灸并用,可电针,均能改善患者口角歪斜。

镇痛作用:电针颊车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实验表明,针刺对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敏细胞的诱发放电有明显抑制作用[11]。

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临床报道,以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为主穴,配承浆、听会、翳风、太阳,采用透刺法有较好效果[11]。颊车配下关、合谷、内庭,治疗250例,有较好疗效。

对甲状腺功能影响:针刺颊车,组织学检查可见甲状腺功能低下,提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治疗效应[11]。

治疗齿痛:在颊车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用注射针头向内前方刺入05~1寸,得气后提插3~5次,将鱼腥草注射液2 mL缓慢注入,总有效率为100%。本法有抗菌、止痛、消肿作用[11]。

6 颊车别名·曲牙

古代名中医非常的多,所以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名医资料也是非常非常多的,像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等非常知名中医资料,还有些非常经典但不太有名的中医古籍那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古中医资料多出自图中右下角处,可以说各古名医书籍都有,且不下于十多万本的中医古籍资料

古名医书籍目录:

《中医治验经验合辑(42册)》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7册)》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中国医学大成-曹炳章(50册)》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6册)》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33册)》

《中国名医验方汇编(9册)》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15册)》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张氏医通(1-4卷)》

《增广《医方口诀集(上中下卷)》

《增补万病回春(8卷)》

《增补古方药品考(1-5卷)》

《远西医方名物考(45卷)》

《医余(上中下卷)》

《医学至要抄(上下卷)》

《医书六种(12卷)》

《医林蒙求(上中下三卷)》

《医经溯洄集和语钞(1-10卷)》

《医经六书(全3册)》

《医经解惑论(上中下卷)》

《医家医案汇总(99册)》

《医籍考(1-80卷)》

《医方启蒙(一二卷)》

《医方类聚(全11册)》

《医方考绳愆(1-7卷)》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

《医方纪原(上中下卷)》

《医方集解(1-6卷)》

《医方大成论和语抄(8卷)》

《医方大成论钞(1-5卷)》

《医范提纲(3卷)》

《医断(2卷本)》

《医道二千年眼目编(1-13卷)》

《医便(3卷)》

《一本堂行余医言(1-22卷)》

《疡科秘录(10卷)》

《眼科锦囊(6卷)》

《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全8册)》

《薛氏四十二种(1-29卷)》

《续易简方论后集(1-5卷)》

《续易简方论(1-4卷)》

《续眼科锦囊(上下卷)》

《小青囊(10卷)》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70册)》

《现代临床医学进展丛书

《西医方选(2卷)》

《五方医话合集(5册)》

《瘟疫方论(上下卷)》

《温病学专著(6册)》

《外科新书(2卷)》

《外科精义(2卷)》

《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40卷)》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20册)》

《泰西《外科全功(3卷)》

《泰西热病论(6卷)》

《上池秘录(5卷)》

《删补众方规矩(1-4卷)》

《删补药方(4卷)》

《痧胀玉衡书(1-5卷)》

《三部六病医学流派丛书(全5册)》

《日用食鉴(上中下卷)》

《青囊琐探(上下卷)》

《七新药(上中下卷)》

《普救类方(10卷 )

《朋百氏药论(一二卷)》

《女科筌蹄(2卷)》

《内科秘录(14卷)》

《内科视频59个859G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全30册)》

《名中医医案医论(15册)》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4册)》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5册)》

《名家方选(一二三卷)》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21册)》

《秘传大人小儿卫生论(2卷)》

《霉疠新书(2卷)》

《霉疮约言(一二卷)》

《麻疹辑要方(2卷)》

《疗治茶谈(10卷)》

《经验医疗手引草(1-7卷)》

《经方名师 经方临床运用(2册)》

《近代《中医珍本集(12册)》

《解体发蒙(5卷)》

《脚气钩要(一二卷)》

《蕉窗方意解(2卷)》

《家方秘笈仙鼎方(上中下卷)》

《济生三方(上中下卷)》

《集验良方(1-6卷)》

《急救选方(2卷)》

《活幼心法附说(上下卷)》

《活人心法(2卷)》

《黄钟录(上下卷)》

《华氏日用新方(上中下卷)》

《护痘锦囊(上下卷)》

《湖湘名医典籍精华(8册)》

《胡希恕电子书全集(39册)》

《红杏秘录(上下卷)

《和兰医事问答(2卷)》

《和兰医话(上下卷)》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合辑(7册)》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

《广惠济急方(上中下卷)》

《观聚方要补(2卷)》

《古书医言(1-4卷)》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30册)》

《古今名医类案(1-12卷)》

《古方翼(1-5卷)》

《古方条理(上下卷)》

《古方便览(2卷)》

《跟《中医大师学临床系列丛书(7册)》

《葛氏方(上中下卷)》

《格致余论谚解(1-7卷)》

《格致余论疏钞(8卷)》

《妇人良方(8卷)》

《方舆輗(17卷)》

《方技杂志(3卷)》

《多疾汇笺(上中下卷)》

《顿医抄(1-21卷)》

《断毒论(上下卷)》

《痘学真传(4卷)》

《痘科键私衡(6卷)》

《痘科键删正补注(1-6卷)》

《东垣十书(1-20卷)》

《订正东医宝鉴(25卷)》

《第五版《中医院校教材(26册)》

《当代中医世家经验辑要(10册)》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13册)》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8册)》

《当代名医典型医案集(8册)》

《达生图说(3卷)》

《达生录(1-2卷)》

《丛桂亭医事小言(1—7卷)》

《疮症备考方(1-3卷)》

《赤水玄珠(1-51卷)》

《巢氏诸病源候论(1-10卷)》

《常见病中西医最新诊疗丛书(25册)》

《产育全书(5卷)》

《产论翼(一二卷)》

《产科指南(一二卷)》

《产科新论(3卷)》

《产科探颔图诀(2卷)》

《产科发蒙(4卷)》

《产宝(上下卷)》

《病因精义(8卷)》

《病因精义(10卷)》

《病名汇解(1-7卷)》

《病家须知(又名病家意得草)》(1-8卷)》

《病家须知(4卷)》

《辨证录(1-14卷)》

《辨医断(上下卷)》

《辨惑论(一二卷)》

《碥石集(十五位名《中《医经验传薪)》(8册)》

《本草《医方合编(1-6卷)》

《备急八药新论(1-3卷)》

《贝原先生《养生论》(1-5卷)》

《保婴须知(上下卷)》

《保婴全书(1-20卷)》

《保赤全书(上下卷)》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5、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参考资料:

-脉经

曲牙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曲牙 5 经穴别名·曲牙 51 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