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赐息壤的道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2收藏

天帝赐息壤的道理,第1张

天帝赐息壤是为了治水,拯救天下苍生。

很多古籍记载中,都对大禹治水的途径和形式有所涉及。大禹最常用的治水方式,是使用息壤。《淮南子》记载,“禹乃以息壤填洪水”,息壤这玩意儿有个神奇之处。

“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息壤筑为堤坝,可以随着水势自行增长,和后世所说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相通之处。

《山海经》中只是说出了它的来源,“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大禹的爸爸鲧从天帝那里偷来的。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

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鲧字读gǔn,意思是: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古人名,传说是夏禹的父亲。

鲧(gǔn)是一个姓氏,在汉族人中比较罕见。它的读音在不同地方可能会略有变化,但大多数情况下读作gǔn。

鲧这个姓氏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所提及。相传,鲧是传说中的一位远古人物,是大禹的父亲。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水工,负责治理洪水。据说,当时洪水泛滥,民众生活艰难,鲧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帮助大禹完成了治水的任务,保障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在文中,《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鲧在治水过程中的艰辛与智慧,以及他为了保护百姓不辞劳苦的精神。这个故事中的鲧成为了一个具有治水英雄形象的传奇人物,代表着保护百姓和拯救国家的精神。

因此,鲧在汉族文化中被赋予了治水和保护百姓的含义,被尊称为治水英雄。鲧这个姓氏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姓氏中,鲧并不常见,相对较为罕见。姓氏通常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渊源和传承,也代表着个人的身份和尊严。每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故事,都是中华文化宝贵的、总之,鲧是一个汉族姓氏,读作gǔn,有着治水和保护百姓的象征意义。这个姓氏虽然较为罕见,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

鲧字组词

1、鲧舟:指大禹治水时所使用的船只,也可比喻为治理洪水的工具或手段。

2、鲧工:指从事治水工作的人,如水利工程师、水务工作者等。

3、鲧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陶器,相传是鲧制作并用于治理洪水的工具。

 《史记》记载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公师,共工果*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卫,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在此引用解惠全、张德萍的译注:“欢兜曾举荐共工,尧说‘不行’,而欢兜还是试用他做共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举荐鲧去治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过后却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想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欢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大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流放到羽山,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都悦服了。”这些就是四罪的罪状。  共工  在四罪里面,“共工”可能是最为大家所熟识的,有是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在这里我在多作下解释。古籍记载,共工是“人身蛇面、朱发”,后与颛顼争帝位不成而“怒触不周山”,使得“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让女娲给他收拾烂摊子。《尚书·尧典》里说,共工作尧的水官,尧评价他“静言庸为,象恭滔天”,意思是说,共工话讲得好听,做起事来不按章法又做不好,表面恭敬,事实上无法无天。古代神话中,共工为水神,实则是水官共工。《山海经·海内经》言“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音‘妖’)生炎居,炎居声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与江水,生共工。”这里说共工竟然是炎帝的三世孙,火神祝融之子。《左传·昭公十七年》曰:“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称天势以隘制天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注1)”。古籍中有关共工的记载那么多,无非是要说明他是水神或水官,总之与水有说不尽的渊源。  鲧  “鲧”本是颛顼氏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中描述:“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为鲧。”鲧又是禹的父亲。鲧治水不成而被治罪,鲧治水的方法为堵,但由于水势过大而失败,直到禹采用疏通的方法才将洪水制止。按照历史记载,舜把鲧流放到羽山,,而《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之于羽郊”。是说,鲧为治水不违背帝命偷取息壤,息壤是一种会无限生长的土壤,结果帝命祝融杀他于羽山。而他的悲惨结局却成就的大禹的功业,大禹也因平“四凶”“四罪”有了让他名列“五帝”的资本。  三苗  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黄帝时﹐三苗部落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三苗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驩兜流放到崇山。舜代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不服﹐舜乃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最近几十年以来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章太炎﹑吕思勉等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 欢兜  欢兜,相传为上古时唐尧时人,因与共工、三苗、鲧“作乱”,被舜流放到崇山。据《辞源》载:“崇山在湖南大庸县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相传舜流放欢兜于崇山,即此。”当今史家提出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四个集团共同创造的学说,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欢兜、祝融为首的,因而,崇山就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意。  崇山在张家界市西南20公里处,海拔1164.7米,主峰面积3平方公里。其山顶今存欢兜墓、欢兜屋场、欢兜庙等古遗迹,民间亦颇多关于欢兜在崇山征战的传说。  关于欢兜的历史记载散见于一些古籍,例如唐代大诗人王维曾作《赧王墓》诗:“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愁。周赧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欢兜。”

天帝赐息壤的道理

天帝赐息壤是为了治水,拯救天下苍生。很多古籍记载中,都对大禹治水的途径和形式有所涉及。大禹最常用的治水方式,是使用息壤。《淮南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