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印收藏价值
印章属于金石学的一部分,由来已久。那官印有收藏价值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官印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用。
官印收藏价值
我国封建王朝政体由朝廷中央 和地方构成。官印包括皇帝的御宝玉玺和金宝 、各级朝官官印、地方行政官印、各级机构品官官员之印、军事机构军官官印、不入流的低级机构之印、诸侯割据政权印、少数民族政权印和农民起义政权之印。
官印尺度和材质方面的等级区别,从古代一直沿袭至今。官员品级的高低主要以官印尺寸和质料来区别。官职越高,官印越大,权力就更大。御宝尺寸是百官之最高等级,是次于皇权的三师三公亲王尚书令印的两倍以上,表明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的御宝有金玉两种。秦以来天子的印独称玺,玉质。其它印不能用玉,这是玺印制度中对质料等级限定的开始, 其制度几乎延续到中国封建社会之终。
官印纽式经历了以简向繁过渡,又以繁趋于简的演变过程。初始为鼻纽和瓦纽,印的体积小重量轻,可以穿系绳索,便于携带。继为螭虎龙龟狮鱼蛇鸵马牛兽等多种纽式。皇帝的御宝是螭虎纽,少数民族官印多为鸵纽。御宝的纽式自宋代起一改前代螭虎纽为盘龙纽,此后御宝皆用龙纽成为定制,沿至清末,而其它官印纽式全部简化成橛纽和柱形纽。
我国古代印文篆法,隋唐以前以小篆阴文为主,印文排列疏松散漫,不规整。从隋唐时起开始采用篆体阳文,印文布局讲求对等对称,纵列字数相等,若官称机构名称出现不等分的奇数,就在“印”字前加一“之”字,以构成偶数或等分的奇数。对个别笔画少的字入印篆写时,多一些曲折弯转的夸张,开启了九叠篆的先河,使印文显得紧凑对称,整齐美观。官印上有刻款者最早见于隋印,但至宋官印刻款才较为普遍。背款刻铸造机构和铸造时间,铸造机构刻于纽左侧的印背,纽右侧的印背刻铸造时间。有的年号字多,右侧容纳不下,一部分移到左侧,与铸造机构一齐刻出。少数民族政权金代 官印除了刻铸造机构和铸造时间外,在左边还刻有女真字的印文和表示隶属关系的汉文。云南回民起义政权官印,背款不刻铸造机构名称,只刻铸造时间、起义的目的和意义,边款刻文号。
收藏官印,要注意其纽式、质料、尺度、印文篆刻风格等方面,这些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现在充塞各地旧货市场的仿品比比皆是,制作成本也就几十元,要价可达数百上千元,收藏者不可不察。
官印收藏前景皇家御玺无疑是古代印章中最为名贵的一类,但对一般藏家来说可遇不可求。专家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古代官印不但具有多重价值,鉴定容易,而且因为尚未引起广泛重视,处于较低的市场价位,未来升值空间非常大。
皇家御玺市场价位高
今年6月,康熙皇帝用过的一方玺印在法国图卢兹举行的拍卖会上拍出了470万欧元(约4991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一举创下了此类拍品价格的世界纪录。这方玺印呈浅褐色,长14厘米,宽10厘米,重约3000克,上有6个红色汉字和两条在祥云中嬉戏的蟠龙,是康熙皇帝生前曾使用过的130枚个人印章之一。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从广义的印章范围来说,皇帝御玺应属最名贵的一种,其次是诸侯王玺印。
目前,明清皇家御玺在市场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价位。除了前述的康熙玺印,其它御玺拍出高价的也不鲜见。如,一枚残损约一半的明代皇后御玺——“文皇后”永乐皇帝徐皇后谥宝,在香港拍出300多万港元;乾隆皇帝一款碧玉交龙御玺“万泉庄宝”,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中,以437万元人民币成交;2003年,一件康熙御用碧玉玺也拍出了660万元的价格。
古代官印尚未引起重视
虽然皇家御玺的价值众所周知,但由于其数量非常稀少,对一般藏家来说,称得上可遇不可求。而且,由于皇家御玺的市场高位价格,也使得一般藏家不易入手。那么,在渐趋火热的印章收藏市场上,收藏什么样的印章会取得比较大的投资收益呢李彦君先生认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应属古代各级政府的官印。
据李彦君介绍,古代官印所用材质包括铜印、玉石印、木印等。不为广大收藏新手所熟知的是木制官印。木印通常由檀香木和黄杨木制成,黄杨木具有干燥后不裂的特性。
李彦君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古代官印之所以有较大升值空间有以下原因:
首先,官印相对于御玺,收藏要容易得多。如西夏首领印、统军之印、万户之印、都统之印,在民间都可见到。另一方面,作为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一种凭证,官印的整体数量虽然庞大,留存至今的也远没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其次,官印既具书法、雕刻和材质价值,又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甚至古文字的演变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再次,现在市场上仿造的假官印数量不多,官印鉴定相对容易。李彦君说,普通官印现在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大型铜印也很少见诸于拍卖行,而“商品的仿造和做假都有一个基础,即越是大量流行,仿造的越容易”。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普通官印民间交易价格很低,具有极大升值潜力。举个例子,“前两年,一个都统之印大概也就一两万元,甚至几千元。”此外,大型铜印章价位也很低,很多宋代、金代的官印都不超过10万元。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使得假官印并不多见。因为,“高价的东西才会吸引人们去造假”,普通官印的价位不高,也就引不起造假人的“兴趣”。
李彦君提到,印章鉴定因材质不同,有其特殊之处,很难说某个印章专家就可全部解决。“比如说,木质印章,你要找木器家具的专家;玉石印章,你要找玉石方面的专家;如果是铜印章,就要找青铜器或是古钱币方面的专家。”
以铜印章的鉴别为例,就要参考青铜器、钱币的鉴定方法,从锈色、腐蚀度、包浆以及铸造工艺等来判断。此外,还可根据印章本身的形状、所刻文字、边款等进行鉴定。
官印收藏方法对于印章收藏新手来说,因为经验不足,看到印章后的“第一眼”感觉就显得很重要。老印章上摩擦、把玩、使用的痕迹都会有所体现;仿造的古印则颜色均匀、死板、不自然。
其次,切勿追求名家名人、名款、名料的印章,应从一般印章入手,累积经验,增加辨别能力,再逐步提高欣赏和购买的档次。
第三,注意积累印学知识,身边常备基本的印章资料,如篆刻字典、印谱等,对印风、印材等有基本了解。
第四,看年代。年代越早的印章,其收藏价值越高。
第五,看品相。印章很讲究品相,要求字图清晰,边饰无损,有裂缝、发霉、孔洞等残缺现象的印章在价值上就大为逊色。此外,传世印章价值一般高于出土印章。
第六,看印钮工艺。印钮工艺的精湛会增加印章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进而影响到印章价值。
第七,看用途。按印章的款式内容可分为姓名章、成语章、年号章、收藏章、斋馆章、谜语章等。一般来说,收藏章、斋馆章、谜语章价值高于一般名章或成语章
宋刻本,指宋代刻印的古籍。宋刻本印书多用皮纸或麻纸,文理坚致有韧性。版式疏朗雅洁,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姓名和每版的字数。在古籍善本市场上,宋刻本无疑是皇冠上的钻石。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宋刻本一直受到学者、藏书家的特别重视。早在明朝,宋刻本已有“寸纸寸金”之说。明末崇祯年间,著名刻书家、藏书家毛晋,其家藏图书达89000多册。他为搜寻宋刻本,在其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示。据统计,今天在整个中国所能找到的宋刻本,总量不会超过1200部,多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宋刻本之所以被誉为是中国古籍中的瑰宝,除其存世稀少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书籍,差错讹误甚多。不少学者借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来所刻古籍的讹误,恢复古籍的真实面貌。宋版的版式设计堪称精致。文字的分布极为讲究,板框的高广与行格的多寡,都以事先设计要求的字体大小及每行字数的比例而定,大字本每半页七八行,每行约十五六字以下;小字本每半页十三四行,每行约二十三四字以上。如今流传最多的是每半叶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刻书选用字体,各地风格不同。浙本多用秀丽俊俏的欧体字;蜀本多用雄伟补拙的颜体字;建本字体介于颜、柳之间,横轻竖重。印书用墨也很讲究,色泽清纯匀净。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宋代,政府对校勘十分重视,甚至由皇帝亲自过问,聘请专家把关。为了保证刻书质量,官方还采取若干措施。如规定刻板前需要进行三次校正,即校勘官校完,送复勘官复校,再送主判管阁官三校,这样才可以拿去刻板。而刻板完成,对版样还要再校对。此外,还要在卷末刊载经手校勘的人的名字,以示责印书的纸张,多就地取材,采用桑树皮、楮树皮、竹子为原料。就其质料来说,多数都是皮纸和竹纸(采李致忠说)。宋代刻印之书,由工于书法的人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鼎盛时期。主要特点是:一、政府对印刷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很多部门,都从事过印刷活动。二、由于政府对印刷业的开放政策,民间印刷十分活跃,形成了汴京、杭州、福建、四川、江西等几个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三、印刷数量和种类大增,经、史、子、集以及农业、技艺、医学等书都曾大量印刷。四、佛经印刷活跃,多次刻印佛经总集。五、首次印刷发行纸币,开创了有价证券印刷及商标包装印刷的新纪元,六、纸、墨的制造技艺及雕版技艺更为精良,书籍的印刷质量达到历史高峰;版式趋向规范化。开创了册页蝴蝶装的新型书籍装帧形式。首次使用金属版印刷。
北宋初年,政府就十分重视印版的收集和重要典籍的印刷,并有计划有分工地刻印了经、史、子、集等书。建隆四年(963年)刻印了《刑统》一书,是北宋官方刻印的第一部书。景德元年(1004年),国子监已存印版十万片,「经传正义皆具」,到北宋中期,日印刷量达一万张。 宋代中央主管印刷的机构是国子监,其印书的主要种类是经、史、子、集类书籍。崇文院、秘书省、司天监、德寿殿,左廊司局等部分,也都从事印刷活动,但印书内容各有侧重,多与其职责内容有关。有些机构还设有印刷作坊。
宋代各级地方政府,也多从事印刷,历代的版本学家都将地方政府所印的书,按其机构名称分别称为茶盐司本、庾司本、漕司本、转运司本、安抚使本、公使库本以及州、县本等。到了南宋,地方政府的印刷更为活跃。特别是今天的浙江、江西、福建、江苏、安徽等地,是地方政府印刷最为繁荣的地区。
官印收藏价值
本文2023-10-25 09:26: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