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伙修复700岁“国宝级”古籍,古籍修复的技术含量有多高?
古籍修复师听起来是一个非常酷的工作,很多人在小的时候也幻想过从事这样的职业。中国历史更是有上下五千年之说,先辈更是留下了非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籍供大家参考。但是古籍长时间的流传会被时间以及其他空气中的物质氧化,难免会出现很多破损的情况。而且古时候的保存方法也不是很好,古人又喜欢用墨水写字。墨水在长时间的氧化后,往往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南京图书馆有一位“90后”古籍修复师,这名小伙修复了700岁的“国宝级”古籍。而他修复的两册古籍是元刻本医书《永类钤方》的修复 ,这部古籍爷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永类钤方》 是李仲南撰写的医疗作品,这本册集共有22卷。分别针对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妇科证治方论 以及产科证治方论 。更是首创了过伸法处理腰椎骨折,丰富了创伤骨科的诊断治疗经验。
这本古籍的修复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修复这两册古籍的年轻人仅仅是一位30岁出头的90后。这位年轻人大概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更是进行了详细的古籍查询和对证进行修复工作。在修复之前《永类钤方》 的部分页面上有水渍和霉斑,这些都是因为时间长久的原因造成的情况。而且还有酸化和脆裂的现象发生,全书的书口也都断裂。
修复的工作可以说是精中求精,是非常困难的一项任务。毕竟首先要将整本古籍拆开去寻找问题的缘由,再根据古籍的内容去进行选配和重组。有的页面因为过于残破,需要去寻找能够修补古籍的纸张。这类纸张的寻找也是很有讲究,要根据远古籍的材质和颜色进行搭配。常常需要在几万张纸中去寻找最适合的一张,甚至还要对纸张进行纤维检测,去对比其竹含量最相近的纸张。
古籍修复师说他们就是古籍医生,古籍修复工作最重要的是: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因为古籍修复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对需要修复的古籍的类型版本,珍罕程度,流传程度做出判断。还要判断是不是名人手稿,是不是校批本。还要破解藏印,通过藏印知道作品的作者和过去的收藏者是谁。如果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不够,分析不出来这些内容,那么修复方式就无法确定,修复也就无法进行。而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足够的古籍修复师,这些问题都分析好后,其实就解决了大半的古籍修复问题了。因为古籍修复是个模板化的工作,只要鉴定好,就有现成的办法来解决。最关键最难的一步就是鉴定和分析。鉴定分析错了,那一件古籍就完了,只能越修复越坏。所以修复师的知识水平最重要。
除了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最重要外,天气和修复用的纸张也很重要。
因为古籍修复需要用浆糊,而浆糊是非常容易变质和发霉的,所以古籍修复一般都选在艳阳天或是晴天进行修复,目的是让浆糊快速的干燥,防止浆糊变质霉变。对于古籍修复用的浆糊,一般还是采用古法制作浆糊的办法,这样修复出来的古籍才好看,用料配比是淀粉,明矾,水,1比1比1 进行配比混合。用这个浆糊才能将纸张材料和古籍完美的搭配起来。另外古籍修复的纸张也是很重要,纸张一般选取纹路和古籍一样的纸张,而且纸张的颜色要比纸张颜色更暗淡,这些才不容易看出修复的痕迹,这是利用的是对比度低边界更模糊的原理。可见古籍修复的纸张和浆糊也是精挑细选的。
水彩画需要画笔、画纸、颜料和调色盒,以及刷笔用的水罐、带有喷雾口的小瓶或纸巾,另外海绵也是用来清洗和修改画面的常用工具。
水彩画颜料种类很多,但绘画时不可能所有的颜色都用。实际上经常使用的颜料不过七八种,一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作画习惯。
为调色便利,一般按照色彩的冷暖类别依次排列,色彩的常用排列依次为:深红、大红、朱红、橙色、土黄、中黄、柠檬黄、永固浅绿、宝石翠绿、湖蓝、群青、普蓝、培恩灰、凡戴克棕、熟褐、熟赭。
画纸可以选用冷压水彩纸,对于初学者来说,适宜的画幅尺度一般不要小于20cm30cm,也不要大于40cm50cm。
扩展资料:
工具材料:
纸张通常是由棉、亚麻、碎布或木浆等材料所制成,木浆制纸很便宜,放置过久容易变质、发黄及碎裂,通常做为速写练习之用。好的水彩纸应该是由棉、亚麻或碎布所制成,而且纸张本身或样品目录均会标示其成分。酸碱度为中性。并有厂牌的浮水印,是优良品质的保证。
纸张有手工纸和机器纸两种,手工纸因制作技巧困难及细致的处理品质较佳,所以价格较昂贵。相对的机器纸以模子压铸,经滤网及机器大量制造,价钱较手工纸便宜,一般有粗面、冷压或热压等3种不同粗度的纸面处理。
热压为细目,表面平滑,不易吸收颜料,可以用来画精细描写的作品或小尺寸的绘画。冷压为中目,最能发展水彩的特性,也是绝大多数水彩画家所采用的纸张。
粗面处理的纸张,合水性大,干得慢,适合用来画需较长时间处理的题材。平放干后可以产生明显的沉淀效果,更适合画表面粗糙的题材,如石头、砖墙与锈铁等等。
大部分的水彩纸规格是以22X30英吋为基准,国人称之为对开(2K),大约是56x76公分的尺寸,将对开的纸张对折为4开(4K),再对折则为8开(8K ),依此类帷。
市面上通常可以买到的纸张。最小为16开,最大为对开的2倍(30x44英吋),称为全开。其实不同厂牌的纸张,规格尺寸均有些微的出入,其中日本纸的规格与欧洲各厂的纸张规格相比,会有较明显的差异。
纸张的厚薄是以重量来衡量,有磅数(libra,略作lb)及g/m2两种计算方式,磅数愈高。纸张愈厚。价钱也就愈高。纸张遇水会有膨胀的现象。
如果纸张太薄。画上水彩后。会有严重的凹凸起伏现象。而此不平的纸面会使颜色、水份到处杂积而破坏画面。因此选用较厚的纸张是有必要的。
纸张除了单张零售之外。还有水彩本及整卷的水彩纸。有很多高级的水彩纸只以整本的方式出售。如林布兰专家用水彩纸、日本MO手工制高级水彩纸。
水彩本不像一般的水彩纸有统一的规格(画者可以视题材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尺寸),因底下有厚纸板,表面有封面保护,也适合外出写生之用。
对水彩画来说选择适用的画笔是很重要的,专用的水彩画笔大致有平头和圆头两类。大部分水彩画笔是用天然与合成材料做笔毛,也有价格昂贵的貂毛画笔,但对于一般的水彩画爱好者来说采用普通画笔就足够了。
从事一般性的写生或创作需要准备大、中、小三种型号的圆头画笔,还要准备一把约三至四公分宽的板刷和一两只平头画笔。以上只是对初学者的一些建议,专业水彩画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去选择工具的。
-水彩画 (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
区别如下:
1、上石纸是临摹印稿,拓边款吸水用的,连史纸主要是钤印、拓边款、书写印稿、古籍修复用的。
2、上石纸是一种生产难度相当高的高级文化工业用纸,它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优良的均匀度及透明度及良好的外表性质,细腻、平整、光滑、无泡泡沙、有良好的适印性。
3、连史纸是一种手工画用纸,产于福建省的连城县。连史纸的生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工艺繁杂,用嫩竹为原料,经过72道传统工艺,用竹帘手工抄造。
4、连史纸、上石纸都是非常薄的纸,都有吸水性、表面光滑细腻,韧性足,所以上石纸和连史纸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
连史纸的用途和特点:
1、连史纸纸张颜色白得跟玉一样,十分均匀,永不变色,防虫而且吸墨性良好,非常适合书写、绘画。用连史纸来印刷的书,字体清晰,看久眼睛也不容易疲倦。国内外书画家都喜欢这种纸,古时候一些贵重的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都用它来制作。
2、连史纸在金石印学领域使用非常频繁,吸水性强是由于材料本身和加工工艺的原因,没有吸水性极强的连史纸是不能吸附在石材印章上的。韧性是由于材料制作技术和捞纸工艺的原因,只有韧性极好的连史纸在拓印的棕刷擦刷的过程中,才不容易开洞和破坏。
3、光滑是因为连史纸纤维细腻,薄是使连史纸更好的吸附在石材印章表面,只有完全吸附后,扑墨扑在光滑的连史纸表面才会乌黑发亮,揭起后平整不发皱。
4、古籍修复同样要求纸张的吸水性和韧性,在裱糊过程中才不易损坏,光滑而又薄的连史纸裱糊后的古籍不会太厚,有利于古籍的存放。
张厚度:一般为铜版纸(可选用其他纸克度基本一样):105克,128克,157克,200克等。
宣传单一般为单张双面印刷或单面印刷,单色或多色印刷,材质有传统的铜版纸,和现在流行的餐巾纸。在技术不断完善,规范都选用数码快印机,跟打印机原理一样,不需要传统的菲林,制版等复杂工序,只需要跟平时打印一样打印出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发传单肯定是在露天的场所进行的,不说全部都是如初,但是大多数是这样的,那么在露天的场所。遮阳帽肯定是少不了的,或者准备一把伞也行,要方便携带,还能够遮雨。
2、发传单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在交通比较好,然后人流比较多的位置。
3、发传单的时候,表情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所以在发传单的时候,要随时随地保持微笑,还能够更好的发传单。
4、发传单的时候,动作也一定要快,如果人的流动量比较大,那么你的动作就不能太慢了,不然你会错过很多的人。
-传单
墙纸施工工艺一:刮腻子
1、刮腻子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墙面坚实、平整,使用钢刷或是其他的工具清理干净墙面,让水泥墙面尽量无浮土、浮沉。在墙面辊一遍混凝土的界面剂,尽量均匀,待其干燥后,就可以刮腻子了。
2、刮腻子:
一般的墙面刮2遍面腻子即可,不仅能找平,还能罩住底色。平整度比较差的腻子要在局部多刮几遍。
3、打磨
用砂纸打磨腻子。腻子完全上强度之后(5-7天)会变得非常坚实,这时再打磨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建议刮过腻子之后的1~2天便开始进行腻子打磨。
墙纸施工工艺二:涂刷底漆
这是为了在墙面和壁纸之间形成一道保护膜,既稳固了墙面,又能防止水分、盐、碱渗透腐蚀墙纸,可以有效保护壁纸材料不受霉菌的侵蚀。
我们可以用滚筒在墙体的表面涂抹基膜或是一遍清漆,要求薄而均匀,一般全部涂抹底漆1~2天后待底漆干透了,就可以铺贴壁纸。
墙纸施工工艺三:画垂线
待基层的底胶完全干燥后再画垂直线。起线的位置要从墙的阴角开始,以小于壁纸的1~2cm为宜。用准心锤测出整个垂直基准线,然后用记号笔沿线在相对应处的墙面上竖着画垂直线。
墙纸施工工艺四:裁纸
取一卷墙纸打开检查清楚壁纸的花纹、图案、方向,确定哪方向朝上后,再以踢脚的地板砖顶端为起点,用卷尺量准墙壁的高度,然后把墙纸放在桌子上展开,保证涂胶面向上,花纹的面朝下,量好长度之后,用铅笔在背面划上一条标线,紧接着用剪刀按铅笔线裁剪。然后根据墙面的分幅尺寸,按壁纸图案的拼花要求裁好纸,编上相对应的号码,两头预留30~50mm余量裁切。
提示:测量墙面的尺寸大小和纸的大小,如果是花色壁纸的话,每贴一次,都要把花色给对整齐。
墙纸施工工艺五:闷水
裱糊普通的塑料壁纸,提前闷水是很有必要的。闷水的方法:用排笔蘸清水湿润壁纸的背面(即滑水),也可把裁好的壁纸卷成一卷放在盛水的桶中浸泡3~5分钟,然后再拿出来把表面的明水抖掉,再静停20分钟左右。
提示:壁纸铺贴中胶粘剂要刷在纸的背面,胶面对胶面的对折存放一会会有起皱现象,把胶粘剂刷在墙面基层上直接铺贴效果要好很多。
墙纸施工工艺五六:调胶
调配胶液:调配胶液的时候,先在桶里倒入一定规定数量的凉水,然后慢慢的加入墙纸胶粉,按着同一个方向搅匀,不可以结块,调好后要静置二十分钟,才能使用。
墙纸施工工艺五七:粘贴壁纸
1、确定第一张墙纸的位置,然后从墙边的阴角开始施工,在墙上画上铅垂线(距离墙边约一张墙纸的宽度)。同一房间不可以有两处以上在同时施工。
2、把墙纸贴到墙面后,需用墙纸专用的压辊按照同一个方向滚动把气泡给赶出,记住:切勿用力把浆液从纸带边缘给挤出溢到墙纸表面,在靠近屋顶和地面的部分用刮板轻轻地刮,把气泡赶出让墙纸紧贴墙面,同时把多余的墙纸给裁下。
3、两幅墙纸的边缘接缝位置用斜面接缝压辊进行辊压,这样可以使墙纸粘贴牢固,而且接缝也不会开裂。如不慎把胶液给溢到墙纸的表面,务必及时用湿毛巾或是潮湿的海绵给彻底的清除,墙纸上多余的胶水,也不要来回的涂抹,要不然墙纸干透后能留下一条白色痕迹。
4、开关盒或是其他墙面上凸起的装饰物,要先断电后再摘下来,施工完成要整理好后再装上。最后切除边部的多余墙纸。
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岁月的流逝,时间的侵蚀以及天灾、战乱的毁坏,这些古籍基本上都已经是千疮百孔、破旧不堪,很难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能看到很多完整的古籍陈列在图书馆、博物馆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时光倒流,为古籍“续命”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偏偏在这三百六十行内,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在乎是不是“状元”,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月入过万,只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战——古籍修复师。由于古籍的特殊性,不易保存,导致流传下来的古籍大多是残缺不全的,古籍修复师就负责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这个还原并不是单纯的恢复之前的形状,而且要“修旧如旧”,要还原成它们最原本的样子,就像从来都没有被破坏过一样,这是何其的艰难,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
九九八十一难,古籍终存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的技艺,修补过程十分复杂,一本古籍的修复,至少要经历拆线、配纸、染色、修补、压平、裁齐、装帧……数十道工序,而且相当耗费时间,师玉祥先生说过“有时候修复简单的一页会耗上好几天的时间”,这个工作讲究的是静下来。修书亦修心。
且从事装订修补工作不但要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还要了解各朝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要有娴熟的技艺。修补一本古书往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招一式极考究,对从事装订修补人员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行业形势严峻,刻不容缓目前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件,但是根据统计,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且除了人才数量十分稀缺之外,行业内还存在综合素质低、职称低、年龄老等情况,许多年轻人因为这个行业的枯燥乏味、赚不到钱,从而放弃了,我想说,这些古籍都是我们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珍贵瑰宝,是我们民族的传承,每一本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保护古籍修复技艺,延续我们的千年传承。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古籍修复主张修旧如旧,所以选择修复的纸张要跟古籍的纸张尽量保持一致,那么古籍修复的纸张种类有哪些呢?
1竹纸 竹纸,是使用最普通的古籍纸张,竹纸本是常见的几种明清用纸中除土纸外最差的一种。竹纸产生于唐末,但没有普及,到宋代才大量使用。竹纸就是用竹的整个茎杆,经过几十道工序而加工成纸的。中国造纸最初是用麻料破布,而后发展到用树皮纤维造纸,这是造纸术的一大进步,而从树皮纤维发展到用整个茎杆造纸又是一大进步,使得纸得以降低成本而大量普及。但今天流传下来的宋版书用纸大多数是麻纸,其主要原因是竹纸发脆易碎,而在当时好书都是用麻纸来刷。现今市场流通的明清古籍绝大多数是用竹纸,就纸张的性质而言, 2藏经纸:唐人写经所用的一种纸张,颜色黄褐,犹如茶色,略有棉性,质地厚硬,不透明。 3毛边纸:色呈米黄,故亦称黄纸。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牢固度次于太史连纸。《常昭合志稿》云:“隐湖毛氏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至今犹存其名不绝。”然据《中国雕版源流考》称,明司礼监造纸名色中,既有“毛边”名称,则非始于明末以毛晋得名可知。清乾隆以后印书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外,有一大部分是用毛边纸印的。 4、棉连纸:实际是宣纸的一种。汪六吉制造的称六吉棉连,色白如玉,匀净细腻,绵软有韧性,摹拓碑帖彝器多用之。清末比较考究的印本,也多用棉连纸。 5、官堆纸:色黄比毛边纸略厚,金陵书局印书多采用之。 6、毛太纸:与毛边纸颜色相似,质地略差,纸幅也较小,厚薄不等,有明显的直纹。清同治光绪间,用此纸印书较多。 7、白绵纸:白绵纸印本书籍是明刻本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正德至万历年间大为使用。“明白绵纸本”近乎明版好书的代称,故藏家自当珍视之。历来认为白绵纸就是由绵茧所造的纸,但经过现代科学方法的检测,得知白绵纸实际是楮皮纸的一种。 8、皮纸:皮纸是用楮树皮和桑树皮所造的纸。产生于唐代,由于皮纸生产成本较高,故一般讲究的书才用皮纸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皮纸坚韧、抗蛀,比麻纸更加洁白平滑,而有的皮纸在生产过程中也加入一些麻料,所以用肉眼看,有时候皮纸看上去像麻纸,如南宋廖莹中世采堂本《昌黎先生集》习惯说法是白麻纸,而其实是白色桑皮纸。 明代官方刻书主要是用皮纸和白棉纸,故而从收藏角度上看,凡皮纸本书大部分都是好书。对于初入门者这是一个简单的办法。 9、太史连纸:比开化纸色略黄,质地细腻匀净,绵软有韧性。清雍正年间用铜活字排印的殿版《古今图书集成》所采用的两种纸,一为开化纸,一即太史连纸。 10、开化纸:开化纸也叫“桃花纸”,主要是因为在白色的纸上常有一星半点微黄的晕点,如桃红。开化纸产生于明中晚期,到清三代大为盛行,殿版书几乎均用此纸来印刷,到嘉庆之 后逐渐失传了。由于开化纸洁白细腻,薄而有韧性,再加上雕版精良,所以印出的书真正称得上纸白墨黑。到民国初年,陶湘的其中一项专藏就是开化纸本,因此而赢得了“陶开化”的雅称。因开化纸产量不大,除殿版书使用外,民间使用极少。开化纸是清代最名贵的纸张,因为它质地细腻,极其洁白,帘纹不明显,纸虽薄而韧性强,柔软可爱,摸起来柔润而有韧性。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宫里刊书以及扬州诗局所刻的书多用这种纸。
南京小伙修复700岁“国宝级”古籍,古籍修复的技术含量有多高?
本文2023-10-25 10:39: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