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跟竹书纪年哪本记载的内容更真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3收藏

史记跟竹书纪年哪本记载的内容更真实?,第1张

本文来自:日报

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间,汲郡的战国墓中挖掘出一部古籍《竹书纪年》,里面有一篇记载了商朝的开国功勋伊尹的事迹:“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伊尹即位,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这一下麻烦来了,要知道伊尹历来是被儒家称为贤相的,现在倒好,成了乱臣贼子了。

那么,《竹书纪年》中记载的伊尹是真实的吗?

我们先来看看《竹书纪年》这本书吧。

实际上,《竹书纪年》是来自一本出土文献《汲冢竹书》的。不过,与如今的出土文献不一样的是,它是西晋时期有人盗墓时发现的竹简。

刚开始的时候盗墓贼并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就顺手想拿来当火把。还好此事传到晋武帝耳里,他派最好的人来整理这些竹简。

这批竹简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记录历史的就叫《竹书纪年》。正是由于该书内容丰富,于是晋汉时期很多人写书时都将它作为参考书。如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十三经里的《左传正义》、郦道元注《水经》、郭璞注《山海经》等等。

但让人叹息的是,这本好不容易抢救性发掘出来的书就消失了。但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视,朱右曾先将把引用了《竹书纪年》的句子从茫茫书海中一句一句摘出来,辑成一书的是朱右曾,写成《汲冢纪年存真》,并且高度赞扬了《汲冢纪年》的价值。王国维看到《汲冢纪年存真》,也认为朱右曾确实有才,且该书的价值也很高,于是又在此基础上写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我们再来看看伊尹这个人。

据《尚书》、《墨子尚贤下》、《楚辞天问》、《孟子》、《吕氏春秋。本味》和《史记》等史书及古籍记载:伊尹是夏朝末年有莘氏(山东曹县)的家奴,很有谋略,之后作为陪嫁随同有莘氏女去到商汤处。汤先任命他做厨师长一类的小官,之后塔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汤的赏识,被委以重任,在鸣条战斗中一战成名,灭掉夏桀,开创商朝基业。

汤逝世后,他先后扶立并辅助其子外丙、仲壬二王。仲壬去世后,他又扶立汤的孙子太甲为王,但太甲继位后沉湎歌舞升平,不理朝政。伊尹屡次劝谏无效后,干脆将太甲送往汤于桐的陵墓旁建造的宫舍里居住,也方便让他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三年后,太甲改邪归正,伊尹亲自携带君王的冠冕服饰,去桐宫迎他回京城,并归还大政,自己还是做相。其实,伊尹一共辅弼了商朝五代帝王,直到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时才去世,享年一百多岁。

后人更是将他尊崇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贤相。

一个是可信度较高的史书,一个是被历代奉为贤相的伊尹,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伊尹呢?

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制作;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事实上,即是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全书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羿射九日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普遍认为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

《史记》这本书,是司马迁从三皇五帝开始写的。从两三千年前写历史,现代人尚且做得到,因为我们有考古学家和各类文献,但是司马迁又是如何做到的?而且,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就焚书坑儒,只留下了秦国的史书,在之后还有项羽火烧阿房宫,不少的史书也被烧掉了。因此,很多人都怀疑《史记》的真实性。其实,《史记》的内容真实性还是很大的。

但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并没有将所有历史资料全部烧毁,仅仅只是将诸侯国之前的历史古籍烧毁了,西周、商朝、夏朝,以及三皇五帝时期的史书并没有被烧掉。而且,在秦始皇统一之后,还命令了很多读书人编写《吕氏春秋》,在史书记载上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司马迁本身是出身于史官世家,虽然对于这件事仍然有着不小的争议,但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确确实实的是汉朝的太史令,其工作就是国家修史有自家父亲这样的条件,司马迁能够读到皇室的所有历史书籍也是有极大可能的。按照司马迁掌握的史料,有极大的可能可以写出《史记》这本书。不仅限于书籍,司马迁还到全国游历,在游历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历史发生事件的地理面貌,体会当时的场景;还获得了不少民间史料以及传说。

尽管司马迁活在了三皇五帝的三千年之后,但是,以他获得的资料来看,在他那个时代,他应该是获得历史信息最多的一个人,《史记》也是最接近于历史事实的。

史记跟竹书纪年哪本记载的内容更真实?

本文来自:日报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间,汲郡的战国墓中挖掘出一部古籍《竹书纪年》,里面有一篇记载了商朝的开国功勋伊尹的事迹:“仲壬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