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中国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一生必读的中国古籍,第1张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史记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庄子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孟子

孟子与孔子被后人合称孔孟。《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旨在总结先秦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子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二人并称“史学两司马”。

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北宋年间,有一位年轻的秀才,他仗着自己饱读经书,才高八斗,而且常常被人夸奖,有一年春节,他觉得自己应该写一副比别人家更响亮的春联贴在门口这样更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经过一番斟酌,最后觉得这副对联不错:

上联:识遍天下字

下联:读尽人间书

对联一贴出去,过往行人看了,各有各的看法,有人觉得这家人有学问,对联大气。也有人觉得写对联的人口气太大,简直不把其他读书人放在眼里。

有一天,一位年旬70多岁老者路过秀才家门口,见了秀才便问:“听说才子学问过人,老朽是特来请教,可否?”

秀才见老者穿着朴素,说话语气也谦卑低声,心想,老人家者也不像有什么高难度的问题能难倒自己,于是十分得意说道:老先生如有什么问题便问即是。

老人家没有说话,随手打开一本随身带来的书,翻开第一页,说道:请秀才看看书中的意思。

秀才刚读到两三行,露出一副十分尴尬样子,因为有几个字根本不认识。老者见秀才窘态,便轻声问道:怎么,也有秀才你不认识的字呀!说完,笑盈盈的就走了。

秀才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撤下大门口的对联,重新加上几个字,对联就成了这样: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经过这件事,给秀才一个不小的教训,后来,秀才发奋勤学,成了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家,他就叫苏东坡。

1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4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6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9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1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2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3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1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6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17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8 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19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0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21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22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4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25 读书贵在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陆九渊

1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4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5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6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7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8 读书贵博、贵精、贵通。——张之洞

9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1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12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6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8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1 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梁启超

22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2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4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

25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26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7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28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29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30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31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33 读书贵博、贵精、贵通。——张之洞

34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3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6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3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38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9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0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5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6 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梁启超

47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48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9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

50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出自:《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古今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林光字缉熙,东莞人。成化乙酉举人。乙丑会试入京,见白沙于神乐观,语大契,从归江门,筑室深山,往来问学者二十年。白沙称“其所见甚是超脱,甚是完全。盖自李大崖(按:即陈门另一弟子李承箕世卿)而外,无有过之者。”尝言:“所谓闻道者,在自得耳。读尽天下书,说尽天下理,无自得入头处,终是闲也。”甲辰复出会试,中乙榜,授平湖教谕。历兖州、严州府学教授,国子博士,襄府左长史。致仕。年八十一卒。

初,先生依白沙,不欲仕。晚以贫就平湖谕。十年官满来归,母氏无恙。再如京师,将求近地养亲,未及陈情,遂转兖州。于是奏请改地,冢宰不许。未及一年,而母氏卒。白沙责其“因斗升之禄以求便养,无难处者,特于语默进退斟酌早晚之宜不能自决,遂贻此悔,胸中不皎洁磊落也。”又言:“定山为窘所逼,无如之何,走去平湖,商量几日求活,一齐误了也。”然则平湖之出,亦白沙之所不许,况兖州乎?其许之也太过,故其责之也甚切耳。(黄宗羲《明儒学案》之《白沙学案》卷二款“长史林缉熙先生光”)

意思是:发奋努力认识所有的字,立下志愿把所有的书读完,就是刻苦学习,表达了要读书治学,学无止境的意思。

苏轼自少年时就才华出众, 在父亲苏洵和业师的教诲之下, 他博览群书, 学识广进。 但是, 他因才华横溢而慢慢骄傲起来, 自负之情, 溢于言表。 这一天, 他饮酒赋诗, 觉得意犹未尽, 来了写字的兴趣, 于是龙飞凤舞一般写了一副对联, 将之贴在大门上: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贴出对联后, 苏轼飘飘然陶醉于自满之中。 没多久, 这副对联招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前来观看。 他手拿一本小册子, 登门向苏轼请教。 老翁落座后, 笑着说: “闻说苏才子博学, 举世无双,老叟不才, 现不识书中几字, 还请赐教。”

苏轼接书一看, 只见异样篆体, 竟然一字不识。 他突然醒悟过来, 心想一定是来人看了我写的联语, 认为我自高自大, 所以特来警示我的。 

他不觉羞愧难当, 连忙拜服在地, 称自己写那副对联是一时狂兴, 言过其实, 表示今后一定谦虚为人, 不骄不躁。 老翁听了颔首微笑, 连声称好。 送走老翁后, 苏轼立即在门联上各加两字,成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此后, 他不再狂妄, 而是孜孜不倦地攻读学问, 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就, 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他本人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大文豪。

扩展资料:

苏轼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

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

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苏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