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教圣山--龙虎山,有啥特色景点吗?推荐一下
龙虎风光 龙虎山原名去锦山,因山上一块高一百多米,宽清点数目百米的五色山岸状若巨大的去锦而患上名昔时祖天师行舟自鄱阳湖逆水而上,行至龙虎山时,便被龙虎山状观的云锦石所沈醉,便决议在此结炉炼丹,云锦山也因祖天师“丹成而龙虎见”更名为龙虎山了 龙虎山的名称除与祖天师炼有关外,据说还有另外一个出处,即“状若龙虎”,若下排上岸,在离主峰不远处往前看,就可见龙虎山有一山曲折盘旋如蟠龙,另外一山背卧如伏虎,形成龙虎对峙、龙蟠虎踞的壮观景象 龙虎山麓之下骨一坦荡平展处,它坐北朝南,而水背山,乃正一观故址第四代天师张盛从汉中携祖天师印剑符?迁回龙虎山,就在这里建祠,祀祖天师南唐建天师庙,宋改演法观,明嘉批改一观,建钟鼓楼天师府迁上清后,正一观垂垂被冷落,最后成为废墟 从正一观继续往上走,便到了祖天师结炉炼丹的水帘洞、炼丹岩了炼丹岩前临溪涧、峭石壁立,丹灶遗址尚存,草庐足迹仍在 龙虎山对面有成片的天师栗子林,据说为昔时祖天师自己做所植 一绝: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于此,“丹成而龙虎见,山 因以名”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 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 二绝:乘上清竹筏,览泸溪之胜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之所,景区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处自然和人类社会文化景崖 观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明净秀美、婀娜多姿的泸溪河,由南向北横贯景区把上清 宫、天师府、龙虎山、仙水岩串为一体,形成为了龙虎山驴友观光和朝圣的最佳路线“千尺云 上,仙城白莲开,徘徊凌绝顶,好景胜蓬莱”从上清千年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而下,二十里 山水宛若瑶池 三绝:仿春秋古吊,探崖墓之奇 用时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崖墓,以其漫衍广、数量多、位置险、造型奇特、文物丰富而成 为研究古越族史及中国纺织史、乐器史、音乐史竺学科的贵重资料在人类崖墓文化中龙虎山 崖墓可以称作中国之最,世界一绝,被誉为天然考古博物馆 仙水岩 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距鹰潭市区20公里水岩以其碧水丹山而闻名遐迩这里怪石遍布,山水相映成趣,胜地最为集中,有仙女岩、仙桃石、和尚和尼姑峰等十大美景,当地称之为“十不患上” 一景:男性和女性相依的和尚和尼姑峰,又称“尼姑背和尚走不患上” 二景:含风不动水中莲,又称“莲花戴不患上” 三景:形象逼象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患上” 五景:天师丹勺岩,又称“丹勺盛不患上” 六景:维妙维肖的蘑菇石,又称“仙菇采不患上” 七景:孤峰独秀的钟鼓石,又称“石鼓敲不患上” 八景:漩涡翻腾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患上” 九景:红紫斑谰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患上” 十景:中原唯一的仙女岩,它形似一位仙女刚从泸溪河出浴归来的赤身,又称“仙女配不患上” 仙岩:因唐代骚人顾况写有“楼台彩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俗个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而又名叫仙人城,是龙虎山主要胜地之一整座山峰耸立而起,犹如一柱擎天,经三道山门,攀588级台阶沿途有仙鼠石、凤凰桥、仙水井、仙姑庵、清浊池塘、龙化池、兜率宫等十多个胜地 仙人城顶上是观赏仙水岩全景的最佳地方之一,东眺“百鸟朝凤”、“丹凤向阳”、“雄狮回首”,北赏“僧北情缘”,西观田野风光,南看“七星拱斗”下瞰泸溪河,河畔龙马精神之雄俊尽收眼底 三阳洞府 三阳洞府位地于市治南5公里的雷海乡南山村墙圈围附近洞府周围环山,山与山交错环绕,山下水道相通,使洞府处于山山水水之中洞府高距水面约30米,登临府内,其内宽11米、深8米,洞顶如笼罩巨石,距地面3-6米洞府东有蜈蚣岭、鸡公岭、牛车岭;南有狮子岭、川岩;北有思岩,岩下石壁扣之如鼓声,又称鼓石因洞府面朝东南,四季中洞府均能临受日光、月光、星采光射,因之改旧名山杨寺为三阳洞府 仙人桥 位于灵芝峰南由数块巨石堆积而成,桥长数十米,高数米,远观两孔,近看一孔犹似法国凯旋门,又像中国古代的石拱桥相传这桥是工具海龙王交战之时,由二郎神带来,用于涉险过天神兵的,故有“仙人桥”之称仙人桥耸峙于三叠龟峰西南,尽享龟山的钟灵毓秀,好似仙人指路一般纵贯云天,可谓生患上奇绝,长患上神秘,实在是一座遗落人间的仙桥 三峰山 市治南1公里,有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称三峰山又因其巅方正,两隅垂桃如冕,又称天冠山据《信郡志》载:山巅自为两坞坞中有泉穿穴,东曰:“飞雪”,西曰“喷珠”春夏潺潺,水声不绝;秋冬霁久,涓涓而微两崖下各有一小水沼,淳涵澄清左右山环如拱明宰相夏言曾在此建象山草堂宋名士徐绍曾在此念书当王安石拜谒徐绍于此时,曾留住数日,临行时题诗以赠诗云:“茂竹修林翠纷纷,占断山需与水喷啸嗷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才闻”
41 古文化遗址411 窑铺岗窑址名 称:窑铺岗窑址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 代:唐类 型:古文化遗址地 址: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石港村委会窑铺岗李家与占家村简 介:窑铺岗窑址位于余江县锦江镇石港村委会窑铺岗李家与占家村。据当地群众反映,当地古代异常繁荣,一说叫锦溪镇,又说叫兴安镇,只是在黄巢起兵后,因战乱而萧条衰败,这一带有古窑址二十一处。李家村旁的丘地上发现的呈龙窑型,发现大量碎碗片与次品碗。同时还发现残破小高颈青瓷罐一只,园口鼓腹四系罐一只,残破窑具等。秞不及底,呈蟹壳青色,碗中都有五个支点的痕迹。经省文博专家鉴定为晚唐瓷窑。412 霄冲山遗址名 称:霄冲山遗址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2004年12月27日时 代:商周类 型:古文化遗址地 址: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倪桂村委会霄冲倪家村小组简 介:霄冲山遗址位于余江县邓埠镇倪桂村委会霄冲倪家村小组,面积约50多亩,山上栽满了梨树等果树,霄冲山下面有一口大水塘。在霄冲山发现了许多陶片,有篮纹、方格纹、绳纹、曲折纹等,该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413 象山书院名 称:象山书院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南宋类 型: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第一中学简 介:象山书院旧址在上清镇东十里许的应天山。据《贵溪县志》记载:宋淳熙中(1174—1189)彭世昌与侍郎张运之侄伯强行已等开山结庐,延青田陆子讲学,以山形如象,更名象山,斋日:象山精舍,自号象山翁。绍定五年(1232),江东提刑袁广微以山间不近通道,改建三峰山下之徐岩,具以本未上于朝,有诏赐额“象山书院”。此后,三峰山下的象山书院多次进行修建,并在城内梅花墩和挂榜山建过象山书院,至清末,又在三峰下进行了重新修建,其规制为:讲堂五间、文昌官三间,山长居所三间,学员居所三栋15间,象山祠一座10间,文峰塔一座,藏室一座在山岩。现应天山象山书院房舍已荡然无存,遗址难辨。三峰山下的石壁上尚存镌刻的“象山书院”四个大字,字体为楷书,每字一米见方,山下仅存山岩藏室一座。解放以后。三峰山下象山书院的旧址上已改建为贵溪第一中学。414路水坑古城墙名 称:路水坑古城墙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清代类 别: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冷水林场桂港工区东北十五华里处简 介:路水坑古城墙位于本市冷水林场桂港工区东北十五华里处的深山密林中。有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沿着小溪曲径通达。路水坑古城墙用大块鹅卵石铺成,坚固结实。长59米,高4米,厚:顶部1米,底部15米,中段有一门,高2米,阔15米,上端为拱形,如城门。由于城墙修筑在两座高山的陡壁悬崖之间,有一人防守,万夫莫开之势。古城墙里50米处有屋基一处,包括围墙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似为防守人员居住,再进去3华里,有残存屋基10多处。《贵溪县志》无路水坑石城墙记载,在对当地群众进行调查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这里是唐王躲番处;二是躲“两兵”(外国侵略者)而修筑的,据此,路水坑古城墙有可能是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1645)或唐王朱聿粤(年号绍武—1646年)而筑,也有可能是近代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为防止外国侵略者而筑。415 皮子岭商代遗址名 称:皮子岭商代遗址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商代类 型: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河潭镇毛炉村皮子岭简 介:遗址位于本市河潭镇毛炉村皮子岭一带。东西走向,宽约2华里,长5公里,这里属丘陵地带,坡缓,向阳,近信江河。由于雨水冲刷,1979年1月,毛炉大队护林员阮从光发现了暴露地面的石器,后经文物人员考察,在这五平方公里的地带,共获取石予8件,石镞30件,石刀6件,穿孔石刀9件,石斧6件,有肩石斧6件,石锛2件,在这67件文物中,除6件石镞完好无损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这些石器磨制精细,经考察属商代遗址,由此可以推知认定,在四千年前就有人在这一带劳动、守猎、繁衍、生息。该遗址于一九八六年四月,被贵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42 古墓葬421江汝壁墓名 称:江汝壁墓级 别:贵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4年4月时 代:明代类 型:古墓葬地 址:贵溪市金屯镇南坂村简 介:江汝壁墓座落在本市金屯镇南坂村委会螃蟹形村西约50米的一座山丘上。据《贵溪县志·人物》记载:“江汝壁,字懋谷,号贞斋,正德辛已进士,延试二甲一名世宗朝,历官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充经筵讲官,纂修玉碟,讲述太极图,继充日讲官……,官至詹事府少詹,致仕十有余年而卒。有《碧洋集》行世。”江汝壁墓建在圆形山包的中央,东南向,两旁有弧形山岭,呈螃蟹形。墓外形宏伟,中间有石阶通山下,宽5米(现已无存)。两旁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上述石雕虽历经风雨,但保存完好。此墓于1985年被盗。另该墓原有“江汝壁之墓”石碑一块和石香炉一座,也无存。422 明代夏鼎碑名 称:明代夏鼎碑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八十年代时 代 :明嘉靖十八年(1535年)十二月十五日类 型 :古墓葬地 址 :龙虎山上清镇桂洲村东首简 介:墓碑坐落在上清镇东首。碑为汉白玉石刻,碑高375米、宽1米、厚033米,其中碑头高05米。碑头有4龙戏珠,明嘉靖十八年(1535)十二月十五日。423 饶国公吴全节墓名 称:饶国公吴全节墓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 代:元类 型:古墓葬地 址:江西省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委会贯前周家南面简 介:饶国公吴全节墓位于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委会贯前周家村南面。据《县志》载,宗师吴全节乃元代寿杨村人,博古通今,元成宗时授“法教嗣师”,元顺帝时,赠饶国公爵上卿,死后葬十二都山田村,现仅存石人四具(三具无头),石马两樽,墓早年被盗,仅留墓坑一个。424 大窝象形山明墓群名 称:大窝象形山明墓群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 代:明类 型:古墓葬地 址:江西省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委会璜塘姜家东南一公里简 介:大窝象形山明墓群位于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委会璜塘姜家东南一公里处,此山原是璜塘姜家村祖坟地,墓群葬于山腰,共有四座墓。第一座为姜明所夫妇合葬墓;第二座为姜石谷夫妇合葬墓;第三座为姜文峰之墓,墓碑刻有“明中宪大夫”;第四座是姜云木夫妇合葬,墓碑上刻有“明中顺大夫”。四墓前后连成一条直线。墓场两侧竖有两层大石墩,高15米,相距40米。姜文峰即姜桂,系明弘治进士,曾任知县、知府,至浙江左布政。
龙虎山有99峰、24岩、108个景物景观。峰、岩都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在地质学上称为“丹霞地貌。乘坐上清竹筏,您不仅可欣赏两岸秀丽的山峰、郁郁葱葱的竹林,可看到祖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的龙虎山,更可观溪中引吭高歌的鸭群、溪岸挥着棒槌洗衣浣沙的村姑。当竹筏行至仙水岩时,您便进入了泸溪河的精华景区,天造地设的“十不得美景:
尼姑背和尚走不得:此峰状似依偎在一起的夫妻,又名“夫妻峰。相传在此峰对面仙人城的尼姑庵中,曾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尼姑爱上了一位和尚,两人私奔时被法僧追赶,张天师爱其两人真心相爱,便使出定身法让他们永远相依在这里。
仙女配不得:又称仙女岩,由于它的外观极似女性生殖器,所以被看作是天下奇观。
莲花戴不得:此峰在仙桃石的附近,是一丛像莲花一样绽放的石峰。据说这朵莲花原本是瑶池的白莲仙女,她下凡与龙虎山的青年柳青婚配,犯了天规,当天兵捉拿她回天庭时,她不肯回去,化成了石峰。
仙桃吃不得:此峰的形状像一个被咬了一口的大桃子。传说孙悟空从王母娘娘蟠桃会上偷得仙桃后,边吃边回花果山,飞经龙虎山时,一不小心,刚咬了一口的仙桃掉了下来,化成了山峰。
丹勺用不得:此岩状若一把勺子。传说西汉末年,龙虎山有位高人,他浑身长满绿毛,隐居在碧鲁洞里炼丹,他的丹药能治百病。东汉时,太上老君将“绿毛仙召回天庭,绿毛仙临走时将他炼丹用的勺子留在了这里。
道堂坐不得:此块巨岩状若道教做法事的道堂,因其下临深渊,水流湍急,所以称为“道堂坐不得。这里岩奇水急,无风三尺浪,风雨浪滔天。岩底暗流奔泻,据说从这里倒下谷壳等物,会从20公里外的鹰潭龙头山下涌出。
云锦披不得:此峰若一面色彩斑斓的云锦,峰前的河面也被山色染成五彩的。此峰陡峭如壁,宽幅百丈,宽大、高峻、平整,不愧是丹霞地貌最杰出的代表作。
石鼓敲不得:又称蘑菇石。传说石鼓原是铅山葛仙寺的神鼓,这面鼓一年敲一响,鬼怪发抖;一年敲二响,五谷丰登;一年敲三响,六畜兴旺。后来有一个和尚不懂寺规,连敲十响,惊动了天庭,玉帝降旨将鼓封存,神鼓不服处分,便从鼓架上滚到了龙虎山下。
剑石试不得:传说张天师初来龙虎山炼丹,土地爷不买帐,指着座山峰说:“这是我的土地,岂能容你落脚?如果你的剑能把这山劈开,就让你留下。张天师一剑下去,将山石劈为两半,就成了现在的“试剑石。
玉梳梳不得:此石状若一把断齿的梳子。传说它是昆仑山的八百年黄杨木精变成的,一天王母娘娘的侍女拿这把梳子为娘娘梳头,突然草丛中冲出一条巨蟒,宫女吓得失手将梳子摔下了凡间的泸溪河,跌断了一根梳齿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西南郊20千米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源远流传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以及现今所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崖墓群,构成了这里自然、人文景观的“三绝”。龙虎山的著名景点有天师府、上清官、龙虎山、悬棺遗址和仙水岩等。
江西道教圣山--龙虎山,有啥特色景点吗?推荐一下
本文2023-10-25 11:28: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