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爱国情怀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6收藏

古诗中的爱国情怀经历了哪些阶段呢?,第1张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练就了一身本领的“幽并游侠儿”在国家的征召下慷慨奔赴刀锋剑刃的杀场,置生死于度外,既顾不得父母养育之情,更无法照顾妻子和孩子。既然从军,心中就不能顾念私情,就要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这首诗读来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诗篇中所颂扬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与《国殇》中所歌颂的“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中国诗词中爱国情怀的发端。一代代的文人墨客用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怀,以此为志,用一生来践行。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词。

“靖康耻”是北宋的悲哀,岳飞的《满江红》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他还有一篇《小重山》也是一首忧国忧民的诗篇: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绍兴六年(1136年)至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但宋高宗赵构及朝内主和派对其大加干涉和阻挠,迫害主战派,大好的抗金复国形势有付诸东流的危险,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的。岳飞将内心的极度郁闷,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均书写于词中。岳飞一生的梦想就是要雪“靖康之耻”,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时的文天祥已经被俘虏,无论新王朝许他什么高官厚禄,他均不为所动,只求与国同在。说客换了一波又一波,无奈他都不动摇。他的同僚来劝说,他也坚持着自己的志节。同僚拿来纸笔让他随便写点什么好去交差,他留下了这首诗来明志,最后慷慨赴义。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名垂青史,为中华爱国诗篇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诗人陆游,醉里挑灯看剑希望能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包括巾帼不让须眉的李清照也写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烈诗篇。一个个爱国志士,留下了一首首情动于衷的诗篇。挽救大明王朝的一介书生,带领北京保卫战胜利的明代诗人于谦在年少的求学路上看到开采石灰的场景,书写下了他的志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明英宗武装复辟当晚,是于谦当值,他明明有机会阻挠也有能力来保全自己,这给后世留下一个大谜团。但我认为这是他有意为之,他的心中只有国家,而且在瓦剌挟持英宗叩关之时,他的做法是为了国家,没有错。

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气节,总盘桓在我的脑海中。爱国必不是一句空话,爱国情怀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在心中生发。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这样的诗句,成为我们中华文脉的精神力量。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没有经历过动荡年代,那新时期的爱国情怀又该如何体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第一个吹哨人,第一个义工,以及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志愿者,他们的种种行为,就是新时期的爱国情怀。在此,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们致敬。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爱国主义精神中华美德:

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献身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美德之一。在古代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如不畏强暴的晏婴,英勇抗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保卫北京的于谦;

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横戈戍边抗清的袁崇焕,少年英雄夏完淳,“也留正气在乾坤”的张煌言,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毕生致力革命创导新学的何子渊等,他们的爱国献身精神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特别是在近现代的历史上,当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时,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越加激发而不可动摇,越发显示出它的战斗锋芒和精神力量。

从孙中山、黄兴、何子渊、邹容、秋瑾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董必武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将振兴中华的责任置于肩上。

以上内容参考 -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  

古诗中的爱国情怀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白马篇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