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作者又会是谁?
关于上古奇书《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和作者问题,历来是一个很大的谜团,其中记载了荒诞与现实交织、天文与地理结合、民俗与巫术混同的内容,不禁令人感到好奇,能写出如此奇书的人,到底是谁?又是什么时候写下的这本著作?
(一)山海经的成书时间
《山海经》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应该已经出现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战国时期的很多文人大咖,在其各自的著作中就大量引用过《山海经》里的内容。
最典型的当然是屈原,在其《远游》中有“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自生毛羽也。”
显然,王逸就认为屈原引用的正是《山海经》中的神秘国度即羽民国和不死国。
除了屈原之外,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一书中,也有大量《山海经》的痕迹,例如食鸟卵的沃民、中容之国等国族名称;招摇山、昆仑山河不周山等神山名;还有寿木、赤木和玄木等这类神树的名称。
这足以说明,在战国时期,《山海经》的内容已经为人所知,但当时是否叫这个名字,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战国时期也是一个有跨度的时间段,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就认为,《五臧山经》成书不可能早于战国晚期,很可能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也许是在对南越用兵,但尚未完全征服的过程中。
(二)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面对这样一本上古奇书,那么它的作者就更加令人好奇,古人常将其作者比附于古史传说中的“大禹”(王充)或者“伯益”(刘歆)或者“夷坚”(陈逢衡)。
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大禹治水虽然是事出有因,但是将其作为事实来说,大禹因此著《山海经》显然就没有那么可靠了。
从《山海经》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学者都不否认其中强烈的地理志性质,但是横跨如此辽阔、记载如此丰富的内容,仅凭个人之力显然难以完成,所以《山海经》的作者至少应该是一个团体,而且还应该是具有官方性质的学术考察团体。
因为自古以来,地理资源都是国家的重要机密,不容一般人染指,《山海经》里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而且,山川、海洋、矿藏资源,历来都由国家长期掌控,即所谓的“山海之禁”,所以常人是接触不到的。
而且从《五藏山经》中极为系统的山神崇拜和山神祭祀活动来看,这也是国家宗教权力的集中体现,而这种全国性的山川祭祀活动,一般可能都是由国家上层进行主持或掌握。一个例子是,刘邦攻入咸阳,萧何接手秦代典藏,就提到“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
所以,在先秦时代无人提及《山海经》之名,或许原因在于其为政府所管控限制,但并不意味着其并未成书。那么,在战国时期,能组织如此大规模、有秩序的地理调查的团体,可能正是齐国的稷下学宫了。
战国时期,齐国作为富强,而稷下学宫又人才荟萃,当时预知天下地理,就必须走遍千山万水,没有雄厚的财力物力、没有众多知识分子的参加,这一浩大的工程估计难以完成。
《山海经》是一本非常古老的书。“老”到什么时候?至少写于公元前两三百年,甚至更早。
司马迁大约在公元前100年开始写《史记》。当时他已经看了《山海经》。而且,他没有潦草地穿过它,他一定是认真地读过它。不然《史记》他也不会具体说。他为什么不把《山海经》的账号写成《史记》?这说明《山海经》在当时是一本有影响的书。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说‘昆仑昆仑流出的河流有2500英里高,太阳和月亮像光一样相互避开。上面有礼泉和华钥池。今天,自从张骞造了夏天,河源就穷了,而那些讨厌看到所谓的昆仑的人在这个世纪呢?因此,《尚书》接近九州的山川水水对《禹本纪》 《山海经》一切妖魔鬼怪,余不敢说话。“——”翻译成白话文是:《禹本纪》,说“黄河发源于昆仑海拔2500米的昆仑,山余,是太阳和月亮互相遮挡,发出各自光芒的地方。昆仑上方有礼泉和瑶池”张骞出使到夏季后,终于找到了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可以看到《禹本纪》中提到的昆仑山?所以当谈到九州,的山川时,《尚书》说的最接近真实情况。至于《禹本纪》和《山海经》记载的妖怪,我不敢说。
这也说明司马迁写的《史记》,对它所依据的材料是非常客观严谨的。另外,他没有提到《山海经》的作者。
《山海经》是一个原创神话故事,而这个时期恰恰是很多基于《山海经》的奇幻小说故事的时期,比如《搜神记》,也是网络流行语“野性的力量”。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山海经》成为了很多建筑世界观的原型和蓝图。
《山海经》描述了很多古代的世界,比如原信封的“图腾”文化,如下图:“我是少昊,高祖,我是好鸟,所以我属于鸟,鸟名为鸟师”。它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原始观点,如夸父化身为山川邓林。就像地球上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一样,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些动物了。《山海经》中有很多对古代动物的描述,甚至还有人、动物等动物。同时《山海经》也反映了很多古人的精神生活,比如和谐共处,描述了多少动植物和人类在一定范围内和谐生长。同时,很多童话都体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比如精卫填海,天天夸父等等。很多故事都有很强的悲剧意识,审美价值和伦理道德,有生死感。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产被切断。只有中国的古文化留存至今。所以,想到中国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第一印象都应该是历史悠久。的确,中国文化从古代甚至更早就开始传播了。虽然几次面临灭绝的危险,但还是挺过来了。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在这里,我想挑出三部古代文化的伟大作品,来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
《山海经》
《山海经》。本书分为《山经》和《海经》。其中《海经》有两个分类,一个是《大漠四经》,另一个是《海四经》和《海外四经》。总的来说,《海四经》记载了中国古代腹地的山川宝藏,保存了大量神话素材和珍稀动物,对后世影响很大。可悲的是,《山海经》写的时候,和文字并存。这本书侧重于各种动物和神的。这段文字只是补充说明。在传递过程中,丢失,只留下文字记录。但由于内容过于神秘,专家称《山海经》是伪书,内容根本不可信。
山地和海洋动物
《山海经》。中国古代有三部有影响的书,命名为《黄帝内经》。第一个是《经》,第二个是《易经》,第三个是《道德经》,也叫《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理论的早期经典。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它是中医理论的第一部经典;此外,它还是养生的宝库。最后,它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记载的知识是独立于西医的全新理论体系。成为西方学者学习中医的必读经典,被众多西方医学学者所推崇。
古代圣贤
《内经》。预言未来的三大古籍是《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变”。都是用“卦”的形式来揭示宇宙万物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后来《黄帝内经》和《易经》都丢失了,只剩下《连山》,也就是《归藏》,是周文王吉昌写的,主要分为《易经》和《易经》。就是这么神奇的一本书,秦汉以来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不过《经》既然能写成一本书,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无法解释这是一个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
易经
以上三部书统称为三部古籍。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对它们感兴趣,因为它们不实用。这三本珍贵的书虽然不会因为今天的方式而失传,但它们在网络和书籍上尘封已久,并没有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和那些已经输了的人有什么区别?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山海经》还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在中国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山海经》中的内容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山海经》作为一部地富海涵、包罗万象的奇书,却因其对于地理环境的撰写与当时的实际地理不符,曾被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直言“山海经难可信耳“。
尽管后来的研究证明了这本书的神话学、民俗学、古代地理等方面的价值,无数文人学者对《山海经》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相比于绝大多数的古籍,《山海经》依旧是其中最为神秘莫测的一本。
而同时,《山海经》中记载的那些千奇百怪的奇珍异兽和神话传说,也曾无数次作为原型在后来的无数文艺作品中出现。
扩展资料: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
山海经: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作者又会是谁?
本文2023-10-25 12:24: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