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4柔弱胜刚强。 柔弱能战胜刚强。
1古代文言文中有关“德”的句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
有仁」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关于道德的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
3有关道德古诗词《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古代孝德的诗句古代关于孝德的诗句有“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一)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出自末徐熙创作的《劝孝歌》。诗曰“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该诗描写了母亲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因此,“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之所以著孝经,是因为母亲为儿子付出这么多,孝敬母亲是一个人的品德,是理所应当的,不孝之人禽兽不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描写的是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对母亲深沉的内心情感。诗人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5有关道德的诗句要树德,不要积怨。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出处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讲解济:(对事情)有益。意思是:宁愿固守穷困以有益于心意,不愿低声下气去劳累自己。
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讲解度(duó):揣度,认识。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讲解兰摧玉折:喻有节操才能的人死亡。萧、艾:古人以为恶草,比喻奸邪小人。敷、荣:指花叶繁盛。意思是:宁可做兰草美玉被摧残,也不做萧艾之类恶草而繁茂。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出处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
讲解丈夫: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功与失败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
讲解布衣:平民。宠禄;因恩宠而得到的爵禄。意思是:富贵无常,不足羡慕,不如召平(原为秦东陵侯,后沦为平民)东门种瓜,可以安享天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国语·周语》
讲解学习美好的东西,就象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习不好的行为,就象山崩一样迅速。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
讲解卑:谦恭。瘁:这里指贫困。意谓谦恭而不失于礼义,贫困而不失廉洁。也可理解为谦恭而有分寸,贫困而不志短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出处《礼记·大学》
讲解广:开阔,坦率。胖(pán):安泰舒适。意思是;拥有财富能装饰房屋,具备良好的品德能有益身心,心地坦然就会显得安泰舒适。
勉力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篇》
讲解奋发努力,勤恳工作,从而达到富有;磨炼才能并使情操光明,从而求得高贵。意谓富贵要凭实干和德才换取。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讲解通过冒雪"独钓"于寒江的渔翁形象,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始终不屈的精神面貌。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议》
讲解知:同"智"。距:同"拒"。专己:刚愎自用。意谓多看的人知识广博,多听的人聪明;拒绝别人意见的人闭塞,刚愎自用的人孤立无助。意谓人要多见、多听;接受意见而不自以为是。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谓大公。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讲解把天下人的功绩作为功绩,但不把那功绩认作自己的功绩,这就叫做最大的公心。"功其功"的第一个"功",意动用法,把……认作自己的功绩,此句话劝戒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已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担心地位不高,而担心道德修养不高。
6关于德的诗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报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孝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士不求有用于世,但求无愧于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0 满招损,谦得益。 《尚书》 1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3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离骚》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5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8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1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周易〉 16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1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9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20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2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2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4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2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2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2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29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3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有关“德”的古诗词有哪些1、《鼓钟》 先秦:佚名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2、《满庭芳》 宋代:黄公度 章守三咏,所谓包公堂、清心堂、披云楼,诗见集中。
熊罴入梦,当重九之佳辰;贤哲间生,符半千之休运。弧桑纪瑞,篱菊泛金。
辄敢取草木之微,以上配君子之德。虽词无作者之妙,而意得诗人之遗。
式殚卑悰,仰祝遐寿。 枫岭摇丹,梧阶飘冷,一天风露惊秋。
数丛篱下,滴滴晓香浮。不趁桃红李白,堪匹配、梅淡兰幽。
孤芳晚,狂蜂戏蝶,长负岁寒愁。 年年,重九日,龙山高会,彭泽清流。
向尊前一笑,未觉淹留。况有甘滋玉铉,佳名算、合在金瓯。
功成后,夕英饱饵,相伴赤松游。 3、《无题》 唐:李商隐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 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4、《短歌行》 魏晋:曹操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5、《望岳》 唐: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8古代赞美德兴的诗词文章1、维德之行
先秦
诗经
《大明》
2、不过行俭德
唐
杜甫
《有感五首》
3、仲德在鸳行
唐
卢纶
《送乐平苗明府》
4、德山行
宋
王安石
《诉衷情·营巢燕子逞翱翔》
5、德山行
宋
王安石
《诉衷情·莫言普化祗颠狂》
6、躬行四德
宋
无名氏
《十二时/忆少年》
7、儒雅皆传德教行
唐
唐思言
《和主司王起》
8、--行式旧德推三友
唐
裴度
《西池送白二十二东归兼寄令狐相公联句》
9、学行可师贺德基
《二贺诗》
10、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
宋
苏轼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11、漫行恐污德
宋
黄庭坚
《漫尉》
12、德人经行地
宋
陈与义
《再和》
13、空费行苇德
南北朝
鲍照
《从过旧宫诗》
14、德星行斗牛
宋
蔡肇
《送王左丞五绝》
15、脱遗皮行见骥德
宋
陈长方
《题赵坦之唐人所画二马》
16、身行建德欢谣里
宋
陈造
《再次韵赠张德恭》
17、家德户行
宋
方回
《赵氏鄮山书院诗》
18、行增前德光
宋
郭印
《送计敏夫赴阙》
19、行高德钜齐回骞
宋
金君卿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20、行德自谓心无欺
宋
李石
《次韵何思召求中江县学额》
21、行不纯德
宋
欧阳修
《赠李士宁》
22、宣室行闻盛德诗
宋
强至
《送张如莹》
23、笃行舜德与尧仁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24、临济德山行棒喝
宋
释守净
《偈二十七首》
25、但行慈德解仇冤
宋
释印肃
《活人歌》
26、行以德绍
宋
释祖钦
《绍隆上人》
27、懿德贤行
宋
宋高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28、纯德备行
宋
宋高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29、不过行俭德
宋
苏泂
《简寄》
30、躬行盛德基王化
宋
汪应辰
《端午帖子词皇帝合》
31、德邵年高前辈行
宋
王义山
《挽介堂胡知郡》
32、六德六行惟俱全
宋
阳枋
《回陆主簿贺生日诗》
33、制行有成德
宋
赵蕃
《悼刘仲远》
34、德水行穿竹影斜
宋
周燔
《定林寺》
9描写品德的古诗词1、《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岳阳楼记》
作者: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4、《画菊》
作者: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5、《芙蓉楼送辛渐 》
作者: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1 有关道德的古文、名句有哪些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人不可以 。——《孟子•尽心上》 有德不可敌。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私仇不及公。
——《左传•哀公五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季冬纪》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不食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诚则金石为开。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 疾风知劲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士穷乃见节义。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名声之善恶存乎人。
——唐•韩愈《与卫中行书》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火不侵玉。
——唐•刘禹锡《司空奚公神道碑》 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
——宋•王安石《命解》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与颜直讲》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宋•欧阳修《纵囚论》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宋•欧阳修《廉耻说》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宋•欧阳修《魏公卿上尊号表》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宋•欧阳修《上高司谏书》 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宋•欧阳修《祭丁学士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宋•苏洵《心术》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宋•杨万里《庸言》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宋•苏轼《留侯论》 涅于混浊而不缁。——宋•苏辙《冯京加恩制》 不以私爱害公义。
——宋•苏辙《论侯称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姣鸾百年长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寸寸山河寸寸金。
——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研人《痛史》第十回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2 关于论述道德的古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淮南子:"名与道不两明人受名,则道不用;道胜人,则名息矣道与人竞长,章人者,息道者也人章道息,则危不远矣故世有盛名,则衰之日至矣欲尸名者,必为善;欲为善者,必生事事生,则释公而就私,背数而任已欲见誉于为善,而立名于为质,则治不修故,而事不须时治不修故,则多责;事不须时,则无功责多功鲜,无以塞之,则妄发而邀当,妄为而要中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责;事之败也,不足以敝身故重为善若重为非,而几于道矣"
孔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还有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3 古文中“德”字的意义和用法“德”字的本义是“道德”或“品行” 从“道德”又可以引申为“恩德” 由名词变为动词,则指“感激”、“恩惠“ 详细词义:动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1]同本义 ,道德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2]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3]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德 dé 名 [4]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5]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6]仁爱;善行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7]心意如:同心同德 [8]福 [9]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10]心意,信念:一心一~ [11]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4 有关道德的古文、名句有哪些道德是真理之花。
——雨 果
美德的本身就是它的报酬。
——达拉顿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雪 莱
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
——卢 梭
脸红是美德的颜色。
——泰云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
真正的美德就象河流一样,越深越无声。
——哈利法克斯
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
——歌 德
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
——席 勒
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为同样的道路你决不会再走第回。
——欧 文
达到完美,不在已无可增添,而在已无可裁减。
——佚 名
善良的人总是把自己说得卑劣。
——霍 桑
5 关于道德礼法的一段古文意思就是道坏了,礼就出来了,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 (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论语·为政》)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2)齐:整齐、约束(3)免:避免、躲避(4)耻:羞耻之心(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6 古人写有关读书的文言文,求一些古人写的有关的文言文,古诗也您好!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注释(1)牧:放牧牲畜(2)窃:偷偷地,暗中(3)辄:总是(常常)、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何”,为什么(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7)执策:拿着书(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赏析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7],益慕圣贤之道又患[8]无硕师[9]名人与游,尝[10]趋[11]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2]执经叩问[13]先达德隆望尊[14],门人弟子填其室[15],未尝稍降辞色[1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7],俯身倾耳以请[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礼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复[21];俟[22]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4]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5]而不知至舍[26],四支[27]僵劲不能动,媵人[28]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30],烨然[31]若神人;余则緼[32]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3]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37],县官[38]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39]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0]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1],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2]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3]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4]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注释[1]嗜:特别爱好[2]无从:没有办法[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5]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6]走:跑[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8]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礼,表示已经成年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10]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11]尝:曾经[12]趋:奔向[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问[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20] 叱咄:训斥,呵责[21]至:周到[22]复:这里指辩解[23]俟:等待[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严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28]支:同“肢”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30]汤:热水[31]沃灌:浇水洗通“盥” [32]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33]容臭:香袋[34]烨(y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35]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3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38]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39]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40]流辈:同辈的人 [41]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42]撰:同“撰”长书。
7 古代文言文中有关“德”的句子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
有仁」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
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4、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5、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6、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8、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0、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2、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3、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6、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1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8、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19、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2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23、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5、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27、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2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9、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30、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31、民无信不立。——孔子
3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3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3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35、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36、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37、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3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
本文2023-10-25 12:30: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