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腰痛病的病因病机 5 腰痛病的症状 6 腰痛病的辨证分型 61 腰痛·风湿证 611 病因病机 612 症状 613 治疗 62 腰痛·风寒证 621 病因及症状 622 治疗 63 腰痛·风热证 631 病因病机 632 症状 633 治疗 64 腰痛·湿痰证 641 病因病机 642 症状 643 治疗 65 腰痛·寒湿证 651 病因病机 652 症状及治疗 66 腰痛·湿热蕴结证 661 病因病机 662 症状 663 治疗 67 腰痛·脾湿证 68 腰痛·肝气郁结证 69 腰痛·瘀血证 691 病因病机 692 症状 693 治疗 610 腰痛·肾虚证 6101 病因及症状 6102 分类 7 腰痛的治疗 71 刺灸法 72 耳针法 73 穴位注射法 74 刺络拔罐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腰痛病的穴位 2 治疗腰痛病的方剂 3 治疗腰痛病的中成药 4 腰痛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腰痛病 1 拼音
yāo tòng bìng
2 英文参考lumbag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mbag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腰痛病(lumbago[1][2])为症状名[3]。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2]。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脊椎炎、腰椎间盘脱出、脊椎肿瘤、增生性脊柱炎纤维织炎、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风湿及类风湿病及肾下垂、肾盂肾炎、肾周围组织炎、肾囊积水、肾结核、肾结石和盆腔疾病等,凡出现腰痛者,均属本症范畴[4][3]。
4 腰痛病的病因病机
多由外感、外伤、劳累、肾虚等引起腰部经气阻滞或经脉失养所致[4]。
腰为肾之外候,诸脉多贯于肾而络于腰背[3]。腰痛与肾及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病损相关。故凡年高、病久,劳倦过度,情志所伤,房室不节而使脏气虚衰;或因感邪、外伤而使腰部经脉不利,气血不畅等,皆可导致腰痛[3]。《济生方·腰痛》:“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审如是说,则知肾系于腰,因嗜欲过度,劳伤肾经,肾脏既虚,喜怒忧思,风寒湿毒,得以伤之,遂致腰痛。又有坠下闪肭气凝血滞,亦致腰痛。”
寒湿腰痛:多由感受风寒或久居寒冷湿地,涉水冒寒,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发为腰痛。
腰肌劳损:多因劳累过度,闪挫跌仆,经筋络脉受损,或因各种原因引起 不正,致气滞血瘀,脉络受阻,发生腰痛。
肾虚腰痛: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精血亏衰,或房劳伤肾,精气耗损,肾气虚惫,发为腰痛。
脊柱外周肌肉群是带动骨关节运动的动力源,是加强骨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其 关系易受外力作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故外伤、炎症常为腰痛的直接致病因素,如姿势不当、重力、暴力直接作用腰部,引起脊柱小关节周围韧带撕裂、关节损伤而产生腰痛。
5 腰痛病的症状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2]。
《内经》论述此证,常兼见“转摇不能”、“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等症,而痛的部位则可“痛引脊内廉”、引项背,引膺及腰以下部位(如“腰脽痛”等);腰痛的性质,则有“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痛如小锤居其中”、“腰中如张弓弩弦”(胀痛)等不同。
临床常见的腰痛类型有寒湿腰痛、劳损腰痛、肾虚腰痛及急性扭伤腰痛等。寒湿者,腰部重痛,得热痛减,发作与寒冷阴雨气候有关[4]。劳损者,多有陈伤宿疾史,劳累痛剧,腰部强直酸痛[4]。肾虚者,腰痛隐隐,绵绵不已,病程日久,伴肾虚等症状[4]。急性扭伤者,腰部突然剧烈疼痛,转侧俯仰不能[4]。
6 腰痛病的辨证分型《景岳全书·杂证谟》:“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遇诸热而痛及喜寒而恶热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之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之虚也;劳动即痛者,肝肾之衰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
61 腰痛·风湿证腰痛·风湿证(lumbago with winddamp syndrome[1])为病证名[5]。又称风湿腰痛,是指感受风湿,以腰背重痛,转侧不利; 或发热恶寒,自汗身重; 或浮肿,脉浮涩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见《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
611 病因病机多因风湿乘袭,留滞经络所致[5]。
612 症状症见腰背重痛,转侧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自汗身重;或见浮肿,脉多浮涩[5]。
613 治疗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羌活败毒散、独活秦艽汤、五加皮汤等方[5]。本证可见于肌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类风湿性脊椎炎等病[5]。
62 腰痛·风寒证(lumbago with windcold syndrome[1])为病证名[7]。又称风寒腰痛,是指感受风寒,以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腰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苔薄白,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见《东医宝鉴·外形篇》。
621 病因及症状《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凡腰痛病有五……二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
因风寒著腰所致的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脚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7]。
622 治疗治宜疏散风寒[7]。可用二柴胡饮、五积散、加味龙虎散等方[7]。
本证可见于纤维组织炎、增殖性脊椎炎、类风湿性脊椎炎、腰肌劳损等病[7]。
63 腰痛·风热证腰痛·风热证(lumbago with windheat syndrome[1])为病证名[5]。又称风热腰痛,是指感受风热,以腰痛而热,小便热赤,或身热微汗,口干而渴,咽喉红肿,舌边有红刺,苔薄,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5]。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
631 病因病机因风热之邪侵袭肾经所致[5]。
632 症状症见腰痛强急,牵连脚膝,口渴便秘,脉洪数[5]。
633 治疗治宜祛风清热。可用败毒散,或大、小柴胡汤等方[5]。
64 腰痛·湿痰证腰痛·湿痰证(lumbago with dampphlegm syndrome[1])为病证名[8]。又称湿痰腰痛,是指感受湿痰,以腰部冷痛沉重,牵引背胁,阴雨为甚,或见便泄,苔白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8]。又称痰注腰痛[8]。
641 病因病机《症因脉治·内伤腰痛》:“脾湿不运,水饮凝结,则为痰注腰痛。”
642 症状症见腰间重滞,牵引背脊,一块冷痛,得寒更甚,得热稍减,或兼见大便泄泻,或见腰间肿而按之濡软不痛,皮色不变,脉滑或沉伏[9]。
643 治疗治宜涤痰化湿[9]。可选用南星二陈汤、导痰汤、龟樗丸、控涎丹等方[9]。兼虚者,可并用六君子汤、八味丸[9]。
65 腰痛·寒湿证腰痛·寒湿证(lumbago with colddamp syndrome[1])为病证名[10]。又称寒湿腰痛,是指感受寒湿邪气,以腰部冷痛重著,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体倦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舌淡体大,苔白腻而润,脉象沉紧或沉迟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10]。见《丹溪心法·腰痛》。又名湿冷腰痛[10]。
651 病因病机因寒湿著腰伤肾所致[10]。
652 症状及治疗《医学入门》卷五:“久处卑湿,雨露浸*,为湿所著,腰重如石,冷如水,喜热物熨。不渴便利,饮食如故,肾著汤加附子;停水沉重,小便不利,五积散、渗湿汤。”
也可用术附汤、五积散、独活苍术汤等方[10]。外治用摩腰丹[10]。
66 腰痛·湿热蕴结证腰痛·湿热蕴结证(lumbago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1])为病证名[8]。又称湿热腰痛,是指感受湿热,以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热天或腰部著热后痛剧,遇冷痛减,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8]。见《丹溪心法·腰痛》。
661 病因病机因感受时令湿热,或因饮食厚味,内蕴湿热所致[8]。
662 症状《症因脉治》卷一:“湿热腰痛之症,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并有腰间热,或肢节红肿,苔黄,脉数等[8]。
663 治疗治宜清热利湿[8]。方用加味二妙散、大分清饮、柴独苍术汤等[8]。兼虚者,宜七味苍柏散[8]。本证可见于类风湿性脊椎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盂肾炎、肾周围炎等病[8]。
67 腰痛·脾湿证腰痛·脾湿证(lumbago with spleen damp syndrome[1])又称脾湿腰痛,是指湿邪侵袭,以腰痛重滞,面色晄白,纳食不馨,或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滑或濡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
68 腰痛·肝气郁结证腰痛·肝气郁结证(lumbago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1])又称肝郁腰痛,是指肝气郁滞,以腰痛连胁腹胀满,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走,舌偏红,苔薄,脉弦细或沉弦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
69 腰痛·瘀血证腰痛·瘀血证(lumbago with static blood syndrome[1])为病证名[11]。又称瘀血腰痛,是指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以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暗青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病的一种[11]。见《丹溪心法》卷四。又称沥血腰痛[11]。
691 病因病机多因闪挫跌仆、或腰痛经久,瘀血凝积所致[11]。
692 症状症见痛有定处,如锥刺状,日轻夜重,或腰痛而便黑,小便赤黄或黯红,脉涩[11]。
693 治疗治宜活血化瘀为主[11]。用补阴丸加桃仁、红花,或桃仁承气汤、川芎肉桂汤(李东垣方:羌活、肉桂、川芎、柴胡、当归梢、苍术、炙甘草、神曲、独活、防己、防风、桃仁)等并可配合针灸、拔火罐治之[11]。
610 腰痛·肾虚证腰痛·肾虚证(lumbago with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1])为病证名[12]。又称肾虚腰痛,是指肾气亏虚,以腰痛酸软,喜按喜揉,腰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则少腹拘急,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 偏阴虚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12]。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又称肾经腰痛[12]。
6101 病因及症状因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肾脏精气所致[12]。
《金匮翼·腰痛》:“肾虚腰痛者,精气不足,足少阴气衰也。……其症形羸气少,行立不支,而卧息少可。无甚大痛,而悠悠戚戚,屡发不已。”
6102 分类有阳虚与阴虚之不同[12]。
肾阳虚者,症见腰间冷痛,手足不温,面色苍白,便溏溺清,舌淡,脉沉细或虚软无力[12]。治宜温阳补肾[12]。可用八味丸、二至丸、右归丸、补髓丹等方[12]。
肾阴虚者,症见腰痛绵绵,面色黧黑,头晕耳鸣,咽干口燥[12]。阴虚而火旺者,更见面红升火,内热心烦,小便黄赤,舌质红,脉细数或洪而无力[12]。治宜滋阴补肾[12]。可用左归丸、当归地黄饮、大补阴丸等方[12]。
本证可见于慢性肾炎、肾下垂、腰肌劳损、脊椎结核等病[12]。
7 腰痛的治疗大抵外邪、外伤所致者,以急性腰痛居多,治以祛邪疏通为主;内伤虚损以慢性腰痛多见,治以补肾强筋为主[3]。
针灸治疗腰痛有较好效果,但因脊椎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平时常用双手掌根揉擦腰部,早晚各1次,每次10min,可减轻和防止腰痛发作。
本处主要讨论寒湿腰痛、腰肌劳损、肾虚腰痛的针灸治疗,其他腰痛可参照治疗。
71 刺灸法取肾俞、大肠俞、委中、夹脊穴、阿是穴等穴为主[4]。寒湿腰痛加关元俞、大肠俞;劳损腰痛加次髎、膈俞;肾虚腰痛加志室、命门、太溪;急性扭伤腰痛加人中、腰痛穴,委中放血[4]。
治则 除湿散寒,补益肾气,通经止痛
处方 肾俞 腰眼 委中
方义 腰为肾之府,肾俞乃肾经经气转输之处,取之补益肾气,灸之可祛湿散寒;腰眼疏理局部筋脉,通经止痛;委中通调足太阳经气,通络活血止痛。
随证配穴 寒湿重—腰阳关,血瘀—水沟,肾虚—命门、三阴交。
操作 毫针刺,根据病情虚实酌情补泻或平补平泻,或加艾灸,或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2 耳针法选穴 腰骶椎 肾 神门
方法 毫针刺患侧耳穴,针刺后嘱患者活动腰部,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73 穴位注射法选穴 以痛点为主。
方法 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合液,严格消毒后刺入痛点,无回血后推药液,每次每穴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1次。
74 刺络拔罐选择压痛点为主,用皮肤针重叩出血,加拔火罐[4]。适用于寒湿、劳损及急性扭伤腰痛[4]。
8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分型如下:
1、气滞血瘀型:以刺痛为主,痛点比较明显,舌暗红、可见瘀点瘀斑,脉细涩;
2、寒湿痹阻型:腰痛症状遇寒加重、得温则减;
3、湿热痹阻型:以热痛为主,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遇热疼痛加重;
4、肝肾亏虚型:腰痛伴有腰膝酸软、口苦咽干等症状;
5、肾阳不足型:表现为腰部冷痛,得温痛减。
中医学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入“腰痛”“腰腿痛”“痹症”“痿证”等范畴,其发病有内因、外因。
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役负重,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事不节,以致肾之精气亏虚,腰部筋脉失于濡养。
外因多为居处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或衣着单薄着凉,或冒雨着凉,或暑夏贪凉,致使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或者举重抬物,跌扑闪挫,导致腰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外伤、感受风寒湿邪、劳损等因素有关。中医称“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长期劳累,体质虚弱,很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方法:
1、推拿手法:推拿手法能疏通经络、活血散淤、松解粘连、润滑关节,可以使突出的髓核缩小,改变突出物与受压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减轻神经根所受的压迫;可以调节关节紊乱,解除小关节滑膜的嵌顿;还能减轻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2、中药内服、外用:中医将其归为“腰痛”、“腰腿痛”范畴。“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脚”,“肝主筋”,因此腰腿痛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中药是从病因入手,虽然起效慢,但是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是治疗的好方法。
3、中药足疗:则用红花、川椒、艾叶、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威灵仙、川草乌,水煎后,放入足疗仪泡足,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
4、针灸:针灸秉承辨证施治、循经取穴的原则,着重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因为这两条经脉经过腰背部,针刺这两条经脉上的俞穴,能缓解疼痛。常用的穴位包括华佗夹脊穴、环跳、承扶、阳陵泉、委中等俞穴。针法的选择上,须根据证型采用补、泻、温通、活血等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小燕飞”:俯卧,头转向一侧,两腿交替向后过伸;两腿同时过伸;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伸展;上身与两腿同时向后伸展;然后还原,再重复每个动作20次左右。
2、五点支撑:仰卧,以两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屈膝成90度,脚掌放在床上。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撑上半身,两脚支撑下半身,成半拱桥形,挺起躯干,此时膝部可稍向两侧分开。重复20次左右。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6月9日讯(记者 尤燕姿)张滢坦, 晋江市 中医院风湿免疫科负责人,他温文尔雅,对待病人时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推崇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遵循中医的“大医精诚”,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不仅医术要好,更应该讲究医者的职业道德。
人物名片
张滢坦,晋江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全科医学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福建省免疫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福建免疫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擅长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流产、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
少年时就崇拜中医药
在张滢坦父亲的同学中,洪天启是当地一位出名的中医主任医师,林辉煌主任是一名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小时候,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常见病都会找林主任看,而洪主任主要看一些疑难杂症,以中医为主。
犹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张滢坦因为感冒咳嗽找林主任时,突然来了一个喝农药自杀的病人,林主任立刻进行抢救,慌乱的场面随着林主任的抢救稳定下来,后来病人抢救成功回家了。上初中时,自己的胃肠一直不好,每周末都找洪主任把脉喝中药,他的诊间有许多病人,有的在针灸,有的在中药熏蒸,也有中药治疗的,印象中总是充满中医药的味道,诊室墙上挂满着锦旗。那时候的张滢坦心想,如果自己有一些医学知识,不仅可以自救,还能救他人。少年的他对中医药的崇拜,想成为一名中医师,是他努力的目标。
他走上治疗风湿病的路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2009年毕业后,张滢坦便回到家乡,在晋江市中医院工作。
刚开始在急诊科,没想到一干就是7年。风风火火的急诊科,病人一被送来,就需要先稳定其生命体征,为专科医生创造治疗的时间。在急诊科,也发挥了中医药特色的诊疗,协助科室制定了一系列协定处方,如小儿退热散、排石汤、跌打营养汤等,以及开展穴位贴敷、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均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基于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以及为了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的诊疗工作,2016年11月,张滢坦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学习。“由于平时未接触风湿免疫性疾病,刚刚进修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专科知识都是重新学的……”中医方面,他师承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00医院中医科刘建华教授,推崇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西医方面,师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国知名风湿免疫学专家石桂秀教授。
张滢坦在诊室
进修回来后,医院于2017年开设了风湿免疫科,张滢坦也从那时起专注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他说,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和多个学科的症状交叉,往往很多病人看了很多科室,最后才来看风湿免疫科;也很多病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但就是全身难受,最后也是来看风湿免疫科;甚至很多医疗人员对这类疾病认识不足。
曾接手全身患硬皮病的病人
如今,科室接收的病人,主要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流产、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等疾病为主。
张滢坦接收过一位“硬皮病”的病人,令他印象深刻。这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全身的皮肤都变硬了。她出现呼吸困难致呼吸骤停,经急诊科抢救后,收入中心ICU继续治疗,等病情相对稳定后,转到风湿免疫科进行专科诊治。
刚开始,这位女患者只是发现身体局部皮肤变硬,起初并没有重视,慢慢地,她皮肤变硬的症状就越发严重,从四肢向全身发展。
转入风湿免疫科时,医生发现她的脸完全是僵硬的,俗称“面具脸”,张口受限,全身硬化的皮肤色素脱失,手足关节活动不灵活,甚至累及心脏、肺部、肾脏等器官,并发症多、病情严重。
硬皮病临床上发生的比例比较少,张滢坦运用中西结合方法,西药给予抗炎抑制免疫,中药治以温肾健脾,补益气血,散寒解凝,为其调理了一年多,她的病情稳定,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是,这期间她回了一趟外省老家,遇到寒冷天气,病情就恶化了。后来,她还找到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团队治疗,但因为病情过于严重,她短暂的生命还是画上了句号。
她在治疗期间,还介绍老家的人来找张滢坦看病,为此,张滢坦很感动,对病人的真心付出,一定会有所回报,得到病人的信任,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如今,门诊还有几位硬皮病的老病人,但他们的症状都比较轻,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经过规范用药,目前都控制得很好。“风湿免疫性疾病需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以及时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同时,慢性病需要静下心慢慢看。”张滢坦对待病人总是不疾不徐,一视同仁。
用益肾蠲痹法治风湿病
张滢坦谨记老师的教诲,他受刘建华主任的影响颇深,特别是老师对待病人如亲人般的态度,以及推崇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同时学习黄煌经方,临床还治疗各种内科杂病。
张滢坦在给学生讲课
“腰为肾之府,肾责之于骨”,张滢坦说,“肾主骨”理论表明肾充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联属关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与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所以,在治疗一些风湿病的病人时,尽管风湿病以关节疼痛为主症,但从中医整体观出发,通过四诊合参,三因制宜,辨证施治,对病人进行整体的诊治,而不仅仅局限于缓解疼痛。
张滢坦说风湿免疫性疾病一般症状表现为:发热、疲乏、消瘦;呼吸、消化、泌尿、神经、血液、心血管系统等。
特异症状表现为:脱发、皮疹、光过敏;口眼干燥、猖獗齿、腮腺肿大;口腔外阴溃疡;反复鼻炎(鞍鼻);反复眼炎;雷诺现象;皮肤变硬;关节肿痛、晨僵;肌痛肌无力;下腰痛;睾丸痛;足跟痛;跛行;反复流产等。
如果病人有以上症状,却不知要看哪个科室,不妨找风湿免疫科试试。此外,科室还开设痛风病多学科协作门诊,自制痛风膏痛及痛风泄浊汤、五苓散等协定处方;同时,科室对产后身痛、腕管综合征具有中医特色诊疗优势,在泉州地区的风湿免疫科,最早独立开展改良小切口唇腺活检术。(受访者供图)
腰痹,也被称为腰痛或腰疼,是指腰部出现疼痛和不适的症状。腰部是人体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当腰部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位。腰痹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人可能感到腰椎僵硬,有些人可能会感到背部酸痛。腰痹不仅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而且严重时可能还会导致残疾,因此及时治疗腰痹是非常必要的。
腰痹的发生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长期缺乏运动、过度疲劳、肌肉劳损或肌肉扭伤等都可能成为腰痹发生的诱因。此外,肥胖、久坐以及不正确的饮食和坐姿都是腰椎疾病的常见原因。由于腰部过度运动和腰部受冷都可能诱发腰痹,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司机等职业人士应该注意增加运动量和着装保暖,以防患腰痹。
预防腰痹的最好方法是锻炼身体,适度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以防止患上腰椎疾病。在长时间坐下或站立时,需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姿势,定期伸展身体。如果已经患上了腰痹,最好及时求医治疗。治疗腰痹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可能包括按摩、牵引、针灸或物理治疗等,尤其是盆底肌肉训练在女性上极为有效。对于较重病例,手术有时也是必要的选择。总之,及时预防和治疗腰痹,同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活血舒经通络为基本原则,后期还应配以补益正气之法。
1风寒湿痹型
(1)证候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肌肉关节疼痛酸麻,或有肿胀,遇阴雨寒冷则疼痛加剧,得热痛减,口淡不欲饮或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
(2)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3)方药治疗
1)主方蠲痹汤(程钟龄《医学心悟》)。
2)处方羌活、独活、秦艽克,海风藤,桂枝、当归,川芎,威灵仙、白芍,甘草。水煎服。
若风胜者,加防风、白芷。湿胜者,加防己,薏苡仁,萆薢。寒胜者,加川乌头、熟附子,细辛。
(4)中成药追风透骨丸、腰椎痹痛丸、风湿药丸、除痹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等。
(5)针灸治疗
1)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通络,除湿止痛。
2)处方根据风寒湿邪偏盛不同及发病部位,分部循经取穴。①分型选穴行痹取膈俞、血海;痛痹取肾俞、关元;着痹取阴陵泉。②分部肩部—肩髃、肩髎;肘部—曲池、天井;腕部—外关、阳池;背腰部—身柱、腰阳关;髀部—环跳、髀关;股部—承扶、风市;膝部—犊鼻、鹤顶;踝部—丘墟、申脉。③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可配合艾灸,10次为一个疗程。
2风湿热痹型
(1)证候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苔黄腻,脉滑。
(2)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3)方药治疗
1)主方宣痹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2)处方防己、北杏仁,连翘,滑石、薏苡仁,栀子,金银花藤,赤小豆,蚕砂,龙胆草,桑枝,甘草。水煎服。
皮肤有红斑者,加牡丹皮、地肤子,赤芍。化火伤阴者,加生地黄克,玄参、麦冬。
(4)针灸治疗
1)治则利湿清热,通经止痛。
2)处方根据发病部位局部取穴,选大椎、曲池。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3痰瘀痹阻型
(1)证候痹证日久,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型,屈伸不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
(2)治则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3)方药治疗
1)主方桃红饮(林佩琴《类证治裁》)加味。
2)处方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威灵仙,穿山甲,地龙、地鳖虫,白芥子、胆南星,乌梢蛇、露蜂房,甘草。水煎服。
(4)中成药小活络丸、活络止痛丸等。
4久痹正虚型
(1)证候骨节疼痛,时轻时重,腰膝软痛,形瘦无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2)治则养血益气,培补肝肾。
(3)方药治疗
1)主方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2)方药独活、秦艽、当归、桂枝,桑寄生,川芎、熟地黄、白芍、茯苓、续断、党参、牛膝,狗脊、杜仲,炙甘草。水煎服。
若久痹内舍于心,可选用于炙甘草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4)中成药舒筋健腰丸、壮腰关节止痛丸、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等。
腰痛病简介
本文2023-10-25 12:37: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