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敬老孝亲的文言文
1 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有哪些
1、《座右铭》
陈子昂(唐)
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从关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待干慕谦让,莅民尚宽平。
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
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
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
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
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
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2、《封泰山乐章太和》
张说(唐)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腾华照宇,如升太阳。
贞璧就奠,玄灵垂光。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3、《饮后戏示弟子》
白居易(唐)
吾为尔先生,尔为吾弟子。孔门有遗训,复坐吾告尔。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孝敬不在他,在兹而已矣。
欲我少忧愁,欲我多欢喜。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
旨即宾可留,多即罍不耻。吾更有一言,尔宜听入耳。
人老多忧贫,人病多忧死。我今虽老病,所忧不在此。
忧在半酣时,尊空座客起。
4、《孝敬皇帝挽歌》
刘祎之(唐)
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
5、《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苏轼(宋)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2 关于孝亲敬老的诗歌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一一孟子
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一一《吕氏春秋》3、孝子不识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一一庄子
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一一庄子
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一一荀子
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7、父母者,人之本也。一一司马迁
8、事亲以敬,美过三性。一一垫虞
9、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一一武则天
1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一一《礼记》
1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一一《礼记》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一《论语》
1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
之忧。”ーー《论语・为政》
1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一一孔子
15、长幼有序。一一孟子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一一孟子
1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一一孟子1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一一孟子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一一孟子
20、事,孰为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一一孟子
2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一一孟子
2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一一孟子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一孟郊24、内睦者,家道昌。一一林逋
2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一一苏辙
供参考。
3 关于孝亲敬老的诗句名言典故有哪些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6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7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8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0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11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12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5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4 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有哪些1、《座右铭》陈子昂(唐)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从关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待干慕谦让,莅民尚宽平。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
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
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2、《封泰山乐章太和》张说(唐)孝敬中发,和容外彰。
腾华照宇,如升太阳。 贞璧就奠,玄灵垂光。
礼乐具举,济济洋洋。3、《饮后戏示弟子》白居易(唐)吾为尔先生,尔为吾弟子。
孔门有遗训,复坐吾告尔。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
孝敬不在他,在兹而已矣。 欲我少忧愁,欲我多欢喜。
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 旨即宾可留,多即罍不耻。
吾更有一言,尔宜听入耳。 人老多忧贫,人病多忧死。
我今虽老病,所忧不在此。 忧在半酣时,尊空座客起。
4、《孝敬皇帝挽歌》刘祎之(唐)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
5、《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苏轼(宋)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
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
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5 孝亲敬老的古诗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
—。
6 能给我一篇敬老的古文吗张良敬老 良尝〔尝〕曾。
闲〔闲〕闲暇。从容游下邳〔下邳(pī)〕地名,故址在江苏邳县东。
圯上〔圯(yí)上〕桥上。圯,桥。
有一老父〔老父(fǔ)〕年老的男子,老丈。父,通“甫”。
衣褐〔衣褐(hè)〕穿着粗布短衣。,至良所〔至良所〕走到张良所站的地方。
,直〔直〕特,故意。堕其履圯下〔堕其履圯下〕把他的鞋堕落在桥下。
顾〔顾〕回头。谓良曰:“孺子下取履〔孺子下取履〕小子,下去取鞋去。
孺子,小孩子。直呼孺子,是一种不客气、不礼貌的称呼。
!”良愕然,欲殴之;为〔为(wèi)〕因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履我〕给我穿上。!”良业〔业〕已经,既然。
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以足受〕用脚受鞋,即伸出脚让张良给他穿上鞋。
笑而去。良殊①〔殊〕极其,甚为。
大惊,随目之〔随目之〕随着老父的去路,注视着他。目,注视。
父去里所〔里所〕一里来地。
所,表示约数,当“许”或“左右”讲。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良因怪之〕张良于是感到诧异。
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期〕约会。,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编〕古代的书籍是用熟皮条或绳子把一片一片的竹简联起来而成的,所以称“编”。一编即一册。
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则为王者师矣〕就可以成为帝王之师了。意思是能成为帮助帝王成就大业的人了。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谷城山〕又叫黄山,在山东东阿东北。 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他〕别的,另外的。言,不复见。
旦日〔旦日〕第二天。视其书,乃《太公兵法》〔《太公兵法》〕相传是太公姜尚所著的兵书。
也。
7 孝亲敬老的诗句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孟浩然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谁氏子韩愈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燕诗示刘叟白居易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豫章行李白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慈乌夜啼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送母回乡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1 有谁知道古人孝敬父母的文言文呀
古人二十四孝
作者:zbdl 发表于:2003-06-30 20:02:50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K
2 关於孝顺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释 (有分加喔东汉陆绩,字公纪。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3 800字文言文关于尽孝的李密尽孝原文;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翻译: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李密)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一讲学就忘记疲劳,并且以谯周为老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相比。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疏说:“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司空张华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
4 关于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
5 跪求大神,求关于孝道、忠诚的古文,十万火急1孝为百行首
[唐] 王中书
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
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
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
我今述俚言,为汝效忠告。
百骸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见儿面,母喜命再续。
一种诚求心,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裀褥。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甘身赎。
横簪与倒冠,不暇思沐浴。
儿若能步履,举步虑颠覆。
儿若能饮食,省口恣所欲。
乳哺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劬劳辛苦尽,儿至十五六。
性气渐刚强,行止难拘束。
衣食父经营,礼义父教育。
专望子成人,延师课诵读。
慧敏恐疲劳,愚台忧碌碌。
有过常掩护,有善先表暴。
子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十里程,亲心千里逐。
儿长欲成婚,为访闺门淑。
媒妁费金钱,钗钏捐布粟。
一旦媳入门,孝思遂衰薄。
父母面如土,妻子颜如玉。
亲责反睁眸,妻詈不为辱。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
慈鸟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孝竹体寒暑,慈枝顾本末。
劝尔为人子,孝经须勤读。
王祥卧寒冰,孟宗哭枯竹。
蔡顺拾桑椹,贼为奉母粟。
杨香拯父危,虎不敢肆毒。
如何今世人,不效古风俗?
何不思此身,形体谁养育?
何不思此身,德性谁式谷?
何不思此身,家业谁给足?
父母即天地,罔极难报复。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及早悔前非,莫待天诛戮。
万善孝为先,信奉添福禄。
2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1 一念孝心文言文翻译
一念孝心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各与以食物,自负以归,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干,无应者。幸井底气温,又有饼饵可食,渴甚则咀水果,竟数日不死。会屠者于以胜驱豕归,距井犹半里许,忽绳断豕逸,狂奔野田中,亦失足堕井。持钩出豕,乃见瞽者,已气息仅属矣。
外不当屠者所行路,殆若或使之也。先兄晴湖问以井中晴状,瞽者曰:“是时万念皆空,心已如死。惟念老母卧病,等瞽子以养,今并瞽子亦不得,计此时恐已饿莩,觉酸彻肝脾,不可忍耳。”先兄曰:“非此一念,王以胜所驱豕,必不断绳。”
译文
离我们老家十几里的地方,有位姓卫的盲艺人。乾隆戊午(1738)年除夕之前,他走家串户为各家演唱辞年贺岁的小曲。每家也纷纷赠送给他一些食物,他便用口袋背着这些食物往家走。半路上,他不幸失足坠入一口枯井中。这口枯井地处荒郊旷野,又刚好是除夕,家家团圆守岁,路上几乎没有行人。盲艺人在枯井里喊哑了嗓子,也没人听见:幸亏枯井底下温度暖和,又有口袋里的干粮可吃,渴便细细地嚼几口水果,竟然几天不死。
正赶上有位叫王以胜的屠夫驱赶着一口猪归来。在离枯井半里多的地方,那猪忽然挣断绳索,在田野里狂奔乱跑,结果也掉进了这口枯井里。王以胜用挠钩把猪钩上来时,发现枯井中还有一个人,这样,盲艺人才得救,但已奄奄一息了。
这口枯进原本不在王以胜所要走的路途上,他之所以被引到这里来,大概是有鬼神在暗中指使吧。先兄晴湖曾问过盲艺人身处枯井中的心情状态,盲艺人说:“我当时万念俱空,心如死灰。只惦念家中有老母亲卧病在床,还等着瞎儿子回来赡养呢!如今,她连个瞎儿子也失去了,恐怕此时早巳饿得不行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心潮汹涌,肝胆欲裂,痛不可忍,”
先兄晴湖说:“如果盲艺人当时没有这个念头,想必王以胜拴猪的绳子也不会断了。”
2 一念孝心文言文翻译一念孝心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
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各与以食物,自负以归,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干,无应者。
幸井底气温,又有饼饵可食,渴甚则咀水果,竟数日不死。会屠者于以胜驱豕归,距井犹半里许,忽绳断豕逸,狂奔野田中,亦失足堕井。
持钩出豕,乃见瞽者,已气息仅属矣。外不当屠者所行路,殆若或使之也。
先兄晴湖问以井中晴状,瞽者曰:“是时万念皆空,心已如死。惟念老母卧病,等瞽子以养,今并瞽子亦不得,计此时恐已饿莩,觉酸彻肝脾,不可忍耳。”
先兄曰:“非此一念,王以胜所驱豕,必不断绳。”译文离我们老家十几里的地方,有位姓卫的盲艺人。
乾隆戊午(1738)年除夕之前,他走家串户为各家演唱辞年贺岁的小曲。每家也纷纷赠送给他一些食物,他便用口袋背着这些食物往家走。
半路上,他不幸失足坠入一口枯井中。这口枯井地处荒郊旷野,又刚好是除夕,家家团圆守岁,路上几乎没有行人。
盲艺人在枯井里喊哑了嗓子,也没人听见:幸亏枯井底下温度暖和,又有口袋里的干粮可吃,渴便细细地嚼几口水果,竟然几天不死。正赶上有位叫王以胜的屠夫驱赶着一口猪归来。
在离枯井半里多的地方,那猪忽然挣断绳索,在田野里狂奔乱跑,结果也掉进了这口枯井里。王以胜用挠钩把猪钩上来时,发现枯井中还有一个人,这样,盲艺人才得救,但已奄奄一息了。
这口枯进原本不在王以胜所要走的路途上,他之所以被引到这里来,大概是有鬼神在暗中指使吧。先兄晴湖曾问过盲艺人身处枯井中的心情状态,盲艺人说:“我当时万念俱空,心如死灰。
只惦念家中有老母亲卧病在床,还等着瞎儿子回来赡养呢!如今,她连个瞎儿子也失去了,恐怕此时早巳饿得不行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心潮汹涌,肝胆欲裂,痛不可忍,”先兄晴湖说:“如果盲艺人当时没有这个念头,想必王以胜拴猪的绳子也不会断了。”。
3 文言文关于孝心的段落1、胡秉言《懿德》
毕生劳作善为荣
淑惠贤明俊秀清
雅敏懿德邻里敬
宽恩睿孝有谦恭
思念父母
思忆椿萱泪雨涟
念合容貌在跟前
亲情无法能割舍
人去楼空寂寞添
信义
人伦初涉步堂庭
礼信恭德悌孝明
社会结交仁义记
椿萱燕绕乐融融
承孝
春至又清明
携亲祭祖灵
磕头焚纸课
礼孝在传承
2、《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4、《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5、《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 世说新语中孝顺的文言文德行第一之四十五、纯孝之报
(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译)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妈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薄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沪渎一仗,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孝道的报答。
德行第一之四十六、安国涕泪
(原文)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译)孔安国作孝武帝的侍中时,很受器重。孝武帝去世时,孔安国是太常卿,他身体一向瘦弱,穿着大孝的衣服,整日泪流不断,看见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真孝子。
德行第一之四十七、二吴之哭
(原文)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译)吴坦之、吴隐之兄弟住在丹阳郡公署的后面时,他们的母亲童夫人去世了。兄弟二人朝夕到母亲的灵前跪拜,一念及母亲,或者宾客吊唁时,二人便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悲痛欲绝,路人都为之落泪。韩伯当时是丹阳尹,他母亲也住在郡署里面,每次听到吴家兄弟二人的哭声,就心里感伤,对韩伯说:“你以后如果作了选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两个人。”韩伯也很欣赏二人。后来韩伯果然作了吏部尚书,此时大哥吴坦之已因悲伤过度身亡,小弟吴隐之因此而富贵显达了。
5 文言文《锅巴救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母好食不知道你加点字是哪几个,所以发了译文译文:吴郡人陈姓某人,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藏起来,回家的时候就赠送给母亲后来正值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主簿已经聚集收敛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于是就带着(锅巴)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大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陈主薄靠锅巴活了下来那时人们说这就是孝顺的好报感悟1)孝敬父母,是做儿女的义务(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并且持之以恒(3)百善孝为先(4)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等(5)授人玫瑰,手有余香(6)善有善报感悟很多,请自行选择一点启示:陈遗是晋朝的一个很小很小军官,但他的母亲很爱吃锅巴,于是他就把剩下的锅巴留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来有好几麻袋后来发生了战争,他们的军队打了败仗他们没有粮食,饿得眼冒金星陈遗突然想起那些锅巴他们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几天后,他们便等到了援兵的到来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要时时刻刻紧紧地记牢,无论在任何地方、环境,包括生活中也是要记牢因为在必要的时候可能会帮你一把还有就是告诉我们要孝顺,陈因为孝顺,得到老天照顾,报应他的孝顺,让他死里逃生,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毕竟父母养了我们多年,不可恩将仇报,只要不做坏事,终将会得到老天的照顾,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生活中,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百以孝为先。
6 求珍惜敬孝的文言文《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 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异。
7 《孝心》阅读答案参考答案:
1小女孩日日夜夜的孝心就是这样的结果,小女孩是不是太傻了?不!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
2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来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辛地支撑着一个家。
3第3自然段中,小女孩说的话在朗读时应读出( 喜悦 )(急切 喜悦 热爱)的语气。你在朗读时还喜欢读哪一段?为什么?
答:我喜欢读第2自然段。小女孩对母亲的爱深深地感染了我。
4答:作者对小女孩是喜爱、同情、赞赏的态度。从“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可以看出来。
5答:妈妈看到发霉的月饼,顿时热泪盈眶,一下子把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
1 写人不孝的文言文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翻译如下:
世间俗语所讲的不孝,有五种情形: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不孝之一;喜欢赌博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二;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三;放纵于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不孝之四;逞强好斗,危及父母,是不孝之五。
2 关于孝子的古文,谁帮我找找○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
3 哑孝子的古文翻译译文:(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4 《假孝子》文言文原文:
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
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
关于敬老孝亲的文言文
本文2023-10-25 14:02: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