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汉服的发展历史?
唐服唐代服饰之所以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础。隋王朝统治年代随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展。文献中记隋炀帝“盛冠服以饰其奸”,他不仅使臣下嫔妃着华丽衣冠,甚至连出游运河时大船纤绳均传为丝绸所制,两岸树木以绿丝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足以见丝绸产量之惊人。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与各国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因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
在敦煌壁画中有大量描绘佛国世界的彩绘,其中有许多飞天仙女、天人等的形象,美妙非常。再看中华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大唐时的服饰,会发现与壁画中天人的服饰十分相似。其实,当古人重德守道,敬神信佛的时候,一些宇宙中的真象就会被神有意的显现给人,那美丽神圣的一切都是人追求和模仿的标准,可见服饰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都是有其背后深厚的内涵的。 其实对于讲求重德向善的朝代的人,宇宙自会给其带来好的一切,包括文化和美丽的服饰,在这里我们对大唐的一些服饰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这些真正美丽的服饰,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古人的生活真的没有我们今天的好吗? 常服: 一、披纱大袖明衣制:属于常服盛装。其头梳唐代特有发型“高墙”簪大花,饰花钗、步摇,蛾眉盛妆,身穿敞领对襟,大袖明衣,下穿长裙,佩大绶,束软带,结小结,足著高履。在唐代此服作为外服,在贵族仕女中风行一时。 二、唐仕女半袖衫制:是唐代特有的一种流行服饰,初作为宴居穿用,后亦当常服穿用,为宫廷嫔妃及名流仕女所好。 三、唐仕女宴居服:上身束抹胸,外披薄纱明衣,下穿长裙,裙腰及胸,上窄下宽,结束软带、小带,属于宴居内装,但头梳高髻又簪花,故此装扮也可作为外装常服之用。 看了这些服饰,有人也许会觉得,看起来那时的服饰也很开放啊!其实,在一个讲求道德的社会里,人的行为相应的也是很规范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向都讲男女有别,男人有男人的行为准则,女子也有女子的操守,讲男主外女主内,女子一般都是在家中操持家事,出门乘车,即使是家宴聚会也都是男女分席而坐。这样看来,这些服饰作为家居常服也就没有什么不妥的了。 可以想象,如此装扮的唐代女子其实是很美丽的,她们的生活也不会象现代女子一样机械紧张、充满压力。也许有许多女性担心,在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关系中会受气,其实这些担心不是人为的想什么方法能解决的,对于现在人们心中的不安全感 希望这些美丽的服饰能唤起现代女性骄柔善良的本性,从而得享女性的美丽,尊严和安宁。 现在所说的唐服大多都是指 国外唐人街的华人华侨的中式服装 ,大体上是 清朝服装的一种演变后的服装。 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下面借助古籍诗画,分而述之。 一、襦裙服 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襦,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与此相近的衫,却长至胯或更长。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的常服。元稹诗句“藕丝衫子藕丝裙”,张佑诗句“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欧阳炯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从这些诗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领口常有变化,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代有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制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许已经遍及黎庶,因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为数实在不少。裙,唐代妇女下裳为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上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图》,以及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
唐代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如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唐代裙色多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万楚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五月歌》中可见,“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修长。 二、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 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尽管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唐以前虽然在汉魏时也有男女服式差异较小的现象,但那不属于女着男装,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犷的身架、英武的装束,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出一种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旧唐书 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新唐书 五行志》记,“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虽说这太平公主此举有些恃宠撒娇,但也说明了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 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相当普遍。 三、胡服胡服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所谓胡人,是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一种贬称,我们这里讲史,权且保留当时的称呼。随胡人而来的文化,特别是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狂风般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长安及洛阳等地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元稹诗:“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地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唐玄宗酷爱胡舞胡乐,杨贵妃、安禄山均为胡舞能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霓裳羽衣舞”即是胡舞的一种。另有浑脱舞,枯枝舞,胡旋舞等对汉族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门类都有较大影响。所记当时“臣妾人人学团转”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是可以想象到的。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关于女子着胡服的形象或见于石刻线画等古迹。较典型者,即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舆服志》云,“中宗后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当为此种装束。 四、冠服制度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六品用**(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环扣)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瑜石带钩。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至649年)时期,四方平定,国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赐大臣们进德冠,对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细的规定。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七銙(总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黄,已见上述)。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乱紫(古代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故怕与紫色相混),改成碧绿。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新唐书· 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花式,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唐代政府规定的服装色彩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是无法彻底执行的。唐高宗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五月,因在外官人百姓于袍衫之内,穿朱、紫、青、绿等色短衫袄,或在乡间公开穿这些颜色的袍衫,故又颁布过禁令。 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规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饰对虎,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玉钤卫饰对鹘,左右金吾卫饰对豸。又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对雁。后又规定千牛卫饰瑞牛,左右卫饰瑞马,骁卫饰虎,武卫饰鹰,威卫饰豹,领军卫饰白泽,金吾卫饰辟邪,监门卫饰狮子。唐太和六年又许三品以上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袄。这类纹饰均以刺绣,按唐代服装款式,一般应绣于胸背或肩袖部位。 唐代在战场上驰骋的都是人披马甲不具装的轻骑,步兵甲占步兵人数60%,《唐六典》记唐甲有13种,即明光甲、光西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锁子甲即曹植表中所说的环锁铠,《晋书·吕光传》记载前秦吕光在进攻龟兹城时见西域诸军甲如连锁,射不可入,隋唐时西域康国向中原朝廷进贡过此种铠甲。唐代将此种铠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型号,按体型高矮分给战士使用。《唐六典》武库令中记载着弓、刀、甲的种类,盾则改名彭排,计6种,即藤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据注明,藤、团、漆、木都是古制。 五、唐代大袖衫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彩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六、小结 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亦觉兴奋异常。这里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其装饰图案,无不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谓一派大唐盛景。
唐诗作为封建社会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不仅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本文主要通过对唐代农业题材诗歌的梳理,把唐诗为切入点,以诗见史,论述唐代农业的现状,南北方农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唐农业的特点。通过此论文让大家对唐朝农业的发展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唐朝有别于其他朝代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胸襟与气度。综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的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和民丰物阜,在深层文明上作出突出建树的有贞观王朝,正因为有了贞观之治的基础,武则天才作到了‘政启开元’,从而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开元盛世的富庶有大诗人杜甫《忆昔诗》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当时的农业等兴盛情景。
一剥诗抽“茧”――唐朝农业基本状况
唐代作为中国地理版图比较辽阔的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其各个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所反映在农业上的就是农业区域特点的差异比较明显。南北方区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导致了各自在农业领域的不同。北方因其干旱少雨的独特气候环境,不适应以灌溉为主的水稻种植,因此“水稻”这一农作物也就注定与北方的黄土无缘。反而南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唐时期,唐政府就很重视农田水利灌溉。随着水利的发展,唐代的灌溉工具也有相应的进步。除了已有的桔槔、辘轳、翻车还在普遍使用外,人们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和水轮等灌溉新工具,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如王维《辋川闲居》:“寂寞于陵子,桔槔方灌园。”、储光羲《田家杂兴》其四:“桔槔悬空圃,鸡犬满桑间。”王昌龄的《行路难》中就有关于辘轱的诗句:“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大诗人杜甫在四川写的一首田园诗《春水》,诗中说:“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这是筒车在唐代用于农田灌溉的佐证之一。
唐代注重农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发展,扩大了耕地和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亩产量,从而促进了经济作物的发展,如水稻,粟,麦,黍等。杜甫的《为农》中写到:“圆荷负小叶,细麦落轻花。”圆圆的新荷静静地浮在水面上,亭亭嫩绿的小麦已在轻轻地扬花。如此美好兴盛的场景充分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麦花与荷花交织的美好景象。又如《大雨》中写到:“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这些诗句中描写的农业的发展足以让我们看到唐代农业的繁荣。
二《全唐诗》眼中的北方地区农业
1、唐朝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北方因其干旱少雨的独特气候环境,不适应以灌溉为主的水稻种植,直到夏代至春秋时期,北方产生了沟洫水利,水稻才得以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推广。所以气候的好坏就决定了农业的收成问题。王昌龄有一首诗《塞下曲》中有关于唐代气候的描写这样写到:“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萧关县治今宁夏同心县东南,唐属原周。南距州治平高二百余里,这里以近长城,可是仍然有大片的森林。如果气候好,来年获得个丰收的,当时的人们也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灾害的减少,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我们可以从唐代诗人王驾的一首《社日》中来了解一下当时人们庆祝丰收的活动场景。诗中这样写到:“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人们在获得丰收时的欢庆场景。
2、唐代北方“农桑”业的发展状况
劝农桑是唐朝各级政权的“百政之首”,已成制度。“农桑之时,不得妨夺。州县长官,随时劝课。”如全唐诗中施肩吾的一首《春日钱塘杂兴二首》里这样写到:“酒姥溪头桑袅袅,钱塘郭外柳”。路逢邻妇遥相问,小小如今学养蚕。”可见当时养蚕业的规模性与普遍性。唐朝前期的丝织业中心仍在北方,黄河流域的蚕桑生产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养蚕业作品的代表应属吴的八辈蚕了。诗鬼李贺就是其中推崇吴的八辈蚕的一位名人,他有一首诗《南园十三首(其一)》中这样描写吴的八辈蚕的诗,写到:“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辈蚕。”
还有一些诗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北方农业发展状况,如陆龟蒙有一首《江边》中这样写到:“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乌鸦桔槔响。无因得似灌园翁,十亩春蔬菜一藜杖。”这首诗给我们说明了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城郊茶叶,蚕桑,水果等产品的种植面积的扩大,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北方农业繁盛的景象。
三、诗中“稻茶香”――尽显南方地区农业
1、唐代南方“水稻”业的发展状况
南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唐代水稻的种植相当普遍,除了传统的苏浙、中原、关中、巴蜀等种植区以外,西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以及东北地区、华南的福建、岭南地区,均有水稻种植。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描绘了楚州(今江苏淮安)城外农民栽下的万顷水稻长势正旺。李中《秋日登润州城楼》:“水连海门铺远色,稻连京口发秋香”是对润州(今江苏镇江)农民种植的大面积水稻的刻画。李嘉诗《秋晓招隐寺东峰荣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向人们展示了招隐寺附近的农民在山村周围刚栽下了万畦新稻的繁盛景象。
2、唐代南方“茶”业的发展状况
茶业在唐代南方的农业经济中是一个重要部门。现今世界产茶国家的茶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传入,巴蜀作为当时全国茶业中心,饮茶之风风行。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写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唐代农业是多方面,多层次,不同领域的发展,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农业方面的生产情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代封建王朝的鼎盛的时期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展示了当时历史年代的兴盛风貌,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
唐方言在汉语中的地位如何?在唐代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接下来我就来认识一下各位读者,给大家一个参考。
是唐代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许多现代年轻人非常喜欢唐文化,甚至掀起了一股向唐文化学习的潮流。唐玄宗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居世界第一,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事实上,唐朝能够向其他国家输出自己的文化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发展得到了改善。唐朝对汉语的推广起到了什么作用和贡献?让我们看一看。
一、唐代的“唐方言”与外国访问朝鲜。
汉字起源较早,商代甲骨文标志着古代汉语的成熟。虽然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但古代汉语在文字成熟之前,至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学术汉语分为古代汉语、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是从夏商王朝到晋朝。记载周朝分为八百诸侯:
五方的人不会说话。'
秦始皇统一七国后,文字和度量衡统一了。从此,古代汉语得到了发展。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古汉语系统重建为“唐方言”,又称中古汉语。唐代的汉语和现代文言文非常接近。比文言文好学多了。
到了唐代,各民族都来到了朝鲜,这是中国古代对外汉语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亚国家与唐朝之间的交流频繁,包括突厥人、维吾尔人、吐蕃人、波斯人和粟特人建立的、曹和。大量的学生和商人来到唐朝。此外,还有日本、新罗、百济、朝鲜、尼泊尔、印度、林邑、钦腊、狮国等国的学生和商人,仰慕唐朝的高度文明,不远千里来到唐朝,可见各民族都来到了北方。
唐朝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繁荣,更在于它的包容。繁华的长安城是一个“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通过“唐方言”的交流,成为当时的一大奇迹。但是他们是怎么学会“唐方言”的呢?
第二,唐代的语文人才教育。
1唐代在华留学生教育
首先以日本留学生为例。据0755年至79000年的记载,贞观年间,日本派了一批学生到长安。此后,日本大规模向唐朝派遣了13批留学生,共计600余人。他们被日本称为“唐使”。在这些出使唐朝的使节中,最著名的是马忠路和吉备真备。这些使者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接受唐朝的文化,然后回到日本进口。
当时唐朝非常重视日本留学生,基本上从入学开始就安排了最初级的汉语训练。此后,它还组织了对中国传统、历史和政治的研究。这些学习的基础是他们能使用中文。通过向唐朝派遣使节,中国人民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举三个例子:
首先,日本第一部古代文学作品《礼记王制》,记录了古代日本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写于公元712年。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是用汉字写的,在日本影响很大,对对外汉语的发展意义深远。
第二,日本天皇是一脉相承的,“天皇”一词在日本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唐高宗时期,武则天权力很大,满洲大臣称唐高宗为“皇帝”,武则天为“天后”。结果,“皇帝”一词于1920年被引入
三、日本留学生马陆安倍生于武则天统治时期。从出生开始,他就接受了从日本归来的“唐朝使者”的教育,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唐玄宗四年,阿部鲁来到中国,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这在当时是一个“奇迹”。这可以反映出中国人对日本年轻人的影响。
据贞观政治家说,不仅是日本,就连唐代翰林院也接受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年轻的吐蕃人学习汉语。或许是因为文成公主的婚姻,贞观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录:
公主嫌弃此人面色红润,夸赞他国之威,放出毡毛,攻击万祺,渐渐吸引华凤,猜中广日革命,送子女学习中国文化。
也就是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后,吐蕃开始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汉语。
唐朝初期,朝鲜半岛分为朝鲜、百济、新罗三部分。这三个国家终于相继与唐朝成为朋友。留学生频繁来唐,据《唐太宗实录》:
“自唐朝以来,新罗常派王到魏,派学生到泰山读书,回国十年,派学生一百多人上学。国家出钱买书买银,唐朝从路宏庙里出书买粮,学生去见新人。”
由此可见,新罗派留学生到唐朝留学,周期“十年”,投入很大。
除了上面提到的日本、吐蕃和朝鲜半岛,其他很多国家也向唐朝派遣了留学生,有很多明确的历史记载。例如,《旧唐书》记载:
七年正月,渤海国派渤海国刺史高宝英去谢书,还派了三个学生。
还记载了南诏、郭康等诸侯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的事迹。
2唐代商人的中国教育
如果说留学生来唐朝是为了学习和输出文化,那么外商来唐朝则是为了一个非常纯粹的目的。他们追求商业利益。尤其是丝绸之路上的国外出差,他们学习汉语非常努力。毕竟他们的中文水平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商业利益。而商人对“唐话”的学习,与留学生的学习有很大不同。商人只需要学习简单的商务汉语。年有
另外,有必要提一下一个特殊的职业,即一般翻译。唐朝与外国人的交流很多,需要大量的翻译。那时候,一般的翻译都是很吃香的职业。我们不仅在政治上需要大量的翻译,在经济上也需要。如果有些商人第一次来唐朝,中文不太好,就会花钱请翻译来帮忙。唐代长安城专门从事翻译。他们中有些人懂波斯语,有些人懂印地语。随着商人来长安的次数越来越多,基本上可以掌握最简单的中文。
唐朝的汉语通过丝绸之路对中亚一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印章和石碑已经在中亚和其他地方出土。比如2004年,土库曼斯坦出土了一枚刻有汉字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断,这应该是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留下的。可见,在这一时期,中国人对外影响的历史证据很多。
第三,唐代中国人对对外交流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唐朝的长安,西亚的君士坦丁堡,欧洲的罗马并称为“中世纪三大名城”。其中长安在唐代最为繁荣。长安在人口、面积和商业繁荣程度上超过其他两个城市。长安的繁荣是
第一,唐朝政治影响力大,吸引了北方各民族和长安“民族”,促进了“唐方言”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政治促进了中国人的发展。同时,唐代汉语的发展也促进了唐朝的政治影响力。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唐代古籍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等国,对当地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唐代长安城的繁荣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和游客。无论是在长安生活还是交易,学会“唐话”都是必要条件。这一时期,外商掀起了“中国热”。汉语在国外被商人广泛传播并迅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地仍有“唐人街”。因此,唐代商业的繁荣与唐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第三,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发展。唐朝不仅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与外国有着频繁的交流。在文化方面,尤其是在古典文化、诗歌、宗教等领域,发展迅速。在唐代文化的发展中,它直接促进了中国人对外国的影响。比如日本和韩国还有很多唐朝的汉文作品。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古代汉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晶。卫中国,中国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影响着世界。盛唐时期,借助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汉语迅速发展,对全球汉语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全球语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3旧唐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4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本书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作者是民国演义小说家蔡东藩。
5细说大唐
唐朝(公元618年一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细说大唐大全集》讲述了唐从建立到灭亡的近300年历史,记录了大唐帝国的兴亡沧桑,展现了唐朝的勃兴与衰落。
本书通过对唐朝近300年间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回顾反思,。一书在手,遍阅大唐王朝恢弘壮丽的历史;尽览大唐帝国近300年的盛世传奇。
扩展资料:
唐朝的文化:
文学: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公元622年的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和781年三元状元。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谓是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诗人。
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
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全唐诗》收录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为洛阳、长安、金陵。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唐朝的李家皇亲和隋朝的杨家皇亲更有亲戚关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历代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
唐朝汉服的发展历史?
本文2023-10-25 14:25: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