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选 望月有感》(白居易)诗篇全文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4收藏

《白居易诗选 望月有感》(白居易)诗篇全文翻译,第1张

白居易诗选 望月有感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望月有感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1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2,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1羁旅:漂泊流离。 2千里雁:大雁行列整齐,古人常以雁行比喻兄弟。

译文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无存,兄弟分散各奔西东。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至亲逃散在异地他乡。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同看明月大概都会伤心落泪,思乡之心各地相同。

赏析 这首抒情诗是作者考中进士后东归省亲时所作,意在写经乱之后对兄弟姐妹的怀念,表达了与家人离别的痛苦之情。前两联诗人自述所经历的战乱不断、家园荒废、亲人失散等由战争带来的苦难生活。「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诗人把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千里孤雁、九秋断蓬,将骨肉分离的惨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也使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被刻画了出来,给人一种孤苦凄凉之感。 最后两句诗人以真挚的情思,描画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来:深夜,饱受离别之苦的诗人难以入眠,抬头遥望高悬夜空的明月,不由得想到天各一方的兄弟姐妹。如果此时大家都和自己一样远望这轮明月,应该也会黯然落泪吧!这一夜之中,分布于不同地方的兄弟们的思乡之情,也都是相同的。诗人用这样的画面收尾,意境淳朴真切,引人共鸣。 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饱经战乱的人们所共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像诗人这样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出来。全诗语言清丽,没有任何修饰,像话家常一般,但却紧紧地扣住了主题,情真意切,意味深长。

白居易诗选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舟中读元九1诗

原文 把2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释 1元九:即诗人元稹,因排行第九,故称元九。元稹被贬通州五个月后,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 2把:持。

译文 拿着你的诗卷在灯前看,读完了灯也快灭了而天还没有亮。眼睛疼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前行,浪花拍打着小船。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寂寞的谪戍途中所作。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书得罪朝中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赴任途中的一个夜晚,诗人想到了先于自己遭贬的好友元稹,于是藉著灯光,细细品读元稹的诗卷,写下了这首诗。 整首诗对诗人在船中灯下捧读友人诗卷的情景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由此诗人抒发了心中的万般感慨,表达了对好友深沉、真挚的思念。 前三句中,句句都有一个「灯」字:第一个「灯」字,是掌灯夜读,从中可见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迫切;第二个「灯」字,指诗人读到灯残时分,时间之久正表明思念之深;第三个「灯」字,是灭灯暗坐,此刻体现出的是诗人的思念的深和苦。诗人对好友的思念程度层层加深,这正是三个「灯」字连用的妙处所在。最后一句是对环境的描写,内含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惊涛骇浪既是当时诗人身边险恶的政治环境的写照,同时又是诗人心中激愤之情的映射。这激愤中既有为公的正义之情,又有于私的不平之意,二者如两股小溪汇成一股强大的河流,泛起阵阵波涛,无法平息。 全诗的感 彩十分强烈。前三句蓄势,在叙事中抒情:用「灯残」、「诗尽」、「眼痛」、「暗坐」等环境、氛围、色彩,渲染出一种浓郁的凄凉、悲苦之情,带给读者一种沉重的感觉;最后一句厚积薄发,在「逆风吹浪打船声」中,诗人的悲愤、思念之情释放出来,犹如激浪涡流咆哮而下,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全诗以「灯」作为线索,连用个「灯」字,句句紧密相连,读来自然流畅,毫无重复之感,对诗歌感情的表达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白居易诗选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1

原文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2。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3。

注释 1元九:即诗人元稹。元稹当时奉命前往东川复查狱刑案件。在长安的白居易与李十一、白行简同游曲江慈恩寺,在饮酒时思念他,于是写了这首诗。 2酒筹:饮酒时记数的筹码,行酒令用的签子也叫酒筹。 3梁州:位于陕西汉水流域。

译文 花开的时节我和朋友们饮酒作乐、排解春愁,酒醉中我折下花枝当做酒筹。忽然之间想起好友元稹此时正远走他乡,计算一下他的行程,现在大概已经到了梁州吧。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通过朴素、直白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元稹浓厚的友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为解春愁饮酒作乐以及席间的豪兴,重复使用「花」字与「醉」字,使两句彼此相映成趣,诗人似乎乐在其中。然而第三句忽然转写思念故人,波澜陡生,打破了饮酒的欢乐。通过「天际去」写出故人行程遥远,也侧面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之情。诗的最后一句并没有进行空泛的抒情,而是推算好友此时大概到达了何处。通过这样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了诗人对元稹深厚的感情,给读者带来了非常真实和亲切的感觉。而这种于浅处见深,于平处见奇的艺术感染力的产生,靠的正是诗人自然流露的真情。

白居易诗选 夜筝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夜筝

原文 紫袖红弦1明月中,自弹自感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注释 紫袖:指代弹筝人。红弦:指代筝。

译文 明净的月色中,一双紫袖轻轻地在红弦上飞舞,女子信手弹著自己的心事。忽然弦声凝绝、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又诉说出千万重的深情。

赏析 首句「紫袖红弦明月中」,「紫袖」代指弹筝人,「红弦」指筝,此处与李贺《将进酒》「皓齿歌、细腰舞」句以「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紫袖红弦」不但交代出弹者的乐伎身份,也暗示出其姿态的美好,仅两个词就将弹筝女子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明月」点题中「夜」字。 第二句描写女子弹筝的情景,连用了两个「自」字,但这并不是说女子在自弹自听(诗题又名「听夜筝」,俨然有听者在);这里的「自」,结合诗意,应是「旁若无人」的意思,表明弹者已经沉醉于筝乐的世界。「自弹」,是信手弹来,表明弹者的技艺高超;「自感」,可见弹者已完全沉浸于乐曲中。也唯有「自感」,方能打动别人。「自弹自感」将弹者灵感所至、信手挥洒的情态写得惟妙惟肖。古时的乐伎大都有一段辛酸史,诗中的筝人虽没有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叙一番,但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 音乐的魅力本在于声音的美妙,但诗人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后两句又集中笔墨描写了一个无声的瞬间。其实,诗人正是通过对无声瞬间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想像筝曲的美妙。这无声的瞬间正是「弦凝」之时,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由此,诗人再次展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之美妙境界,读者也不由得联想起《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描写。

白居易诗选 杨柳枝词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杨柳枝词1

原文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2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释 1杨柳枝词:唐代教坊曲名,歌词的形式是七言绝句,此题是专门咏杨柳的。 2西角:背阳阴寒之地。

译文 春风吹来,千条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春风和煦,柳枝长出细叶嫩芽,远远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比丝还要柔软。然而永丰的背阳阴寒之地、人迹罕至的荒园里,纵使垂柳再好,又有谁来欣赏呢?只好终日寂寞了。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左右,是一首借物言志的七言绝句。 诗的前两句写柳,描写的是春日垂柳的风姿绰约。首句描写柳树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千万枝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起舞。一树有千万枝柳条,极言柳之繁茂。第二句写柳枝之柔嫩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长出细叶嫩芽,远远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起舞,比丝还要柔软。此句紧承上句,写的还是风中之柳,但更突出了枝条的嫩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使节奏明快跳跃,与诗中流露出的欣喜赞美之情相切合。这两句把垂柳的生机盎然、动人秀色以及袅娜之态写得非常生动。 后两句抒情,咏物言志。如此柔美的一株垂柳,理应得到人们的爱慕与欣赏,然而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的孤独寂寞。第三句交代了垂柳生长之地,诗人在这里有意制造一种突兀感,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生长在「西角」、「荒园」,纵使再风姿绰约,又有谁会来欣赏呢?诗人对垂柳的遭遇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与同情。同前两句所写的垂柳的绰约风姿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强烈,就越突出了主题。 这首咏物诗,表面上看表达了诗人对永丰柳的惋惜之情,实际是对朝 败、人才惨遭埋没排挤的感慨。唐武宗时期,朋党之争愈演愈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遭到排挤打压。诗人自己也为了免遭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朝廷,因而此诗亦有诗人自伤身世之感。 此诗将咏物与言志巧妙地熔于一炉,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之感,语言通俗易懂,有如民歌,因此当时就「遍流京都」。

白居易诗选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原文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莫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1。 亦知合被才名2折,二十三年3折太多。

注释 1蹉跎:失意被贬官。 2合被:犹言偏遭。才名:才气与名望。 3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秋被贬为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为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方得回京,前后共二十三年。

译文 你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著盘儿吟唱。哪怕你才高八斗堪称国手诗也是白作,命运捉弄人出不了头是无可奈何的事。放眼望去处处风光好你却长守寂寞,文武百官个个都升了官你却仍在虚度岁月。你的诗才太高遭遇点不幸没什么,但二十三年的岁月也太久了。

赏析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白居易被罢苏州刺史,亦途经扬州回洛阳,两人因而在此相遇。当时王播任淮南节度使,得知两位诗人在扬州,便设宴招待二人。白居易在酒宴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也作了一首诗回赠,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诗中,诗人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仕途表达了无限感慨和不平——你被贬边远之地二十三年,过著寂寞单调的生活;满朝文武那么多官员,只有你多次被贬外放;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最后两句诗在同情、感慨之中又有赞美,对朝廷的怨愤和对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足见诗人之直率与坦诚,亦可知诗人对刘禹锡的深厚情谊。因为白诗结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的回赠诗中开篇就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一来一往,一唱一和,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白居易诗选 望驿台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望驿台1

原文 靖安宅2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3思家。

注释 1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白居易《酬元九东川路诗》中又有嘉陵县望驿台,即望喜驿。 2靖安宅:元稹在长安靖安里的住宅,在长安城南,是元妻韦丛久居之处。 3居人:指韦丛。客:指元稹。

译文 靖安里的家中,韦丛凝望着窗前的柳树;元稹身处的望驿台畔,春花凋落,飘落地面。夫妻远隔的两地,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散。家中的妻子思念著宦游在外的丈夫,异乡的丈夫也同样思念著家中的妻子。

赏析 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东川,其间写下了题为「使东川」的组诗。在长安担任左拾遗和翰林学士的白居易随后写下了《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作为与元稹的和诗,本诗是《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中的第十一首。 全诗采用了与所和元稹原诗相同的平起仄收式,与原诗不同的是,《望驿台》一下笔就使用了工整的对仗句。这种手法使诗具有了整饬之美,加强了表达的力度,同时也是内容的需要,可以表现出两位主人公情感的深厚和相思的缠绵,使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而结尾处散收,又使诗的结构于严谨中有变化,增加了声情之美。 《望驿台》的中心思想在「思」上,全诗的内容围绕着「思」层层展开。「当窗柳」写闺中盼归之思,「扑地花」写驿旅望乡之思,都是以景传情,并不写出「思」字但思念之情已现。而后「春光尽」三字,将两处相思更加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到最后一句,主人公含蓄克制的相思之情终于爆发,用两个思字,把前三句所含的意蕴一举点破,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最高点。

《白居易诗选 望月有感》(白居易)诗篇全文翻译

白居易诗选 望月有感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望月有感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