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都有哪些著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2收藏

诸子百家都有哪些著作,第1张

关于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作如下:

1、儒家:

诸子百家,首推儒家,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代表人物及著作:

代表人物著作现存孔丘《论语》二十篇晏婴《晏子》八篇孔伋《子思》有辑本曾参《曾子》有辑本孟轲《孟子》七篇荀况《孙卿子》三十二篇《业内》今存于《管子》孔附《孔丛子》二十三篇

2、道家: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人物及著作:代表人物著作现存鬻熊《鬻子》二卷管夷吾《管子》七十六篇李耳《道德经》八十一章文子《文子》二十篇关伊子《关伊子》九篇庄周《庄子》三十三篇列寇《列子》十九篇鹖冠子《鹖冠子》十九篇《周训》有汉简

3、法家:

法家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代表人物及著作:姬鞅《商君》二十四篇申不害《申子》有辑本慎到《慎子》五篇韩非《韩非子》五十五篇。

4、墨家: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代表人物及著作:随巢子《随巢子》有辑本墨翟《墨子》五十三篇。

5、兵家:

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爆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称之为兵家。

代表人物及著作:司马穰苴《司马法》五篇吕望《太公六韬》六十篇《阴符经解》一卷孙武《吴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齐孙子》十六篇吴起《吴起》六篇范蠡《范子计然》四篇尉缭《尉缭》二卷风后《风后握奇经》一卷伍员《伍子胥》存于《越绝书》。

6、名家:

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所以称"名家",也称“辩者”、“察士”。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其与“儒家”、“道家”等并列为“六家”。代表人物及著作:邓祈《邓祈》二篇尹文《尹文子》二篇公孙龙《公孙龙子》六篇。

7、纵横家:

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在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代表人物及著作鬼谷子《鬼谷子》十四篇。

8、杂家:

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又因杂家著作皆以道家思想为主,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

代表人物及著作:尉缭《尉缭》二十四篇计然《计倪子》一卷田仲《於陵子》一卷程本《子华子》十篇尸饺《尸子》有辑本吕不韦《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8、小说家

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说。代表人物及著作:姬丹《燕丹子》三卷。

三晋指赵国、魏国、韩国,春秋时本是晋国,春秋晚期,晋国六卿势强于晋国公室,经过一段时间的兼并,最后剩下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园前403年,周武烈王正式封三家为诸侯,至此赵魏韩三家正式建立了自己的诸侯国。也是由于这个历史原因,三国古玺的风格比较雷同。除个别可靠的地名和官职外,很难加以细分,所以一并叙述。

三晋官玺大多为朱文,笔画较细,文字也较为秀丽。印面也以小型为主,一般尺寸为15mm×15mm,与一般私玺相仿,坛钮。由于其印比较小,坡形纽座直接与印台相连,使纽座显得十分陡峭,整个玺体也显得格外厚重。

官名中的司寇,主要见于三晋古玺之中,与其余诸诸侯国类似,三晋古玺中也有很多特有的文字。如“相”字,在古玺中有两个短横在目部之下,又比如“门”字中一般为“文”部。我们看一些例子简单介绍一下。

一、汪陶右司工

“汪陶”即“汪陶”,晋地名,见于《汉书•地理志》属雁门郡,战国时属赵国,在今山西山阴县。

右司工,官职名,其时,司马、司徒、司工等官职名都有左右之分。我们可以看到“司”字的下方的两个小短横,这是三晋玺中一种特有的处理方式。

二、石城疆司寇

石城,赵邑名,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石城在相州林虑县西南九十里。”与其余几书记载有出入,但几书中之记载均称石城在战国时是在赵国境内。

司寇,官职名,三晋地区特有的官职名。司寇为执掌刑狱、纠察等事务。传世及出土的兵器铭文中都可以见到相关之证。

从古玺印面上可以看到,三晋官玺的厚边框细朱文特点,文字的结体也比较清秀,可见三晋与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楚、齐、燕三诸侯国古玺风格的迥异。亦可见先秦古玺的留空的虚的处理。

三、襄□(阴)司寇

汉置襄阴县,属于定襄郡,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

此玺的玺文也比较有争议,我们可以看到如按我们提供的玺文,则文字的布局显得比较特殊,但是笔者所见其余玺文标注,则更令人难以信服。存疑吧那就,很多古玺的趣味也在此。玺面文字的排布比之前几玺显得更加满溢,与边框的很多粘连也很自然。所以我们在讲篆刻时,讲到了字法、章法、刀法、笔意的关系,那么很多篆刻家在笔意之后也提到了气韵,因为过于虚悬,难以细细讲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古玺中的很多妙趣天成,便是一种气韵,不同的观赏者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此古玺,及时玺文已经不可细考,但是并不妨碍其被很多人所喜爱。

在三晋玺中这种满朱文印也是比较少见的。

四、羊□客□(府)

玺文的排布为如图所示。第二字为“肠”的通假字。羊肠,赵国地名,赵国险塞的名字,因山形屈壁,状如羊肠而得名,在今太原晋阳西北。另《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 会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华 、 岐山 、 太行 、 羊肠 、 孟门 。”

客府,专为他国使者或商贾而设的府寓,亦有典籍称“客舍”。

此玺是羊肠关隘的客舍所用印,是用来封缄发给他国使者商贾等人的证件、文书,或携带的货物的。

五、富昌韩君

“富昌”,赵国地名,汉代属于西河郡,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

“韩君”,封君号。赵国封君甚多,见于典籍的便有安阳君、平原君、平阳君、华阳君、平都君等,多以地名作封号。

此玺可以在笔者之前的古玺仿刻中见到。这种粗边框的细朱文印是三晋的特色。此玺的玺文文字排列也是比较有特色,将富昌两字上下分布并为一字之大小,这种合字的处理在后世的篆刻中也较为常见。此玺之所以如此排列,当是一种形制,即将封地地名并在一处书写。

六、扬州左邑右先司马

“左邑”两字合文,左邑,地名,见《汉书•地理志》,地在今山西闻喜县。战国时,左邑属魏国。

“扬州”,未见特别记载,据玺文应是左邑隶属于扬州。

“右先司马”,军事职官名。传世的三晋官玺还有“右司马”玺等。也可以看到三晋古玺的“马”字的不同,下部为一短横。“右”字下方的两横也是三晋古玺中的特殊方式。从如今的篆刻章法来看,是为了避免太多的留空所造成的印面左右的不平衡感。“司马”二字的穿插避让也是让两字如同一字一般,但既不影响文字辩识,亦避免了印文的板滞。

又如“右司马”玺。

七、左邑余子啬夫

此玺是比较有名的传世古玺,左邑两字的合字,余子两字的合字处理。那么初始的设计初衷并不是如此。左邑地名,余子是身份,春秋战国时余子即支子也。古籍《吕览》有:“张仪,魏氏之余子也。”的记载。啬夫为官职名。那么此玺的玺文应解释为左邑管理余子的啬夫所用之印。可以看到古玺的形制是右上两字地名并排,其下为官职的用途,左侧为官职名。

那么这样的形制给后世篆刻的启迪,既有合字的处理,亦有欹正的应用,貌似不经意的处理,甚至也许是工匠的小失误,所带来的妙趣天成,都给后世的印人以无限的启迪。

此印我们在讲篆刻章法之欹斜法时讲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八、右将□(骑)

如果按一般的印文文字排列顺序,此印文可读为“马司右将”,但是诸多的印学家在考证后,讲此古玺解读为如今的印文排布,即左上为一,左下为二,右侧两字为将左右两部挪移成上下分布的一字。那么笔者也觉疑惑,但是抛开文字,此印的分朱布白,令人拍案叫绝,右与马的对称呼应,中空的虚灵,灵动之中又有“将”字将整体架构稳住,被后世诸多印人所喜爱。

小结:

三晋的古玺所呈现的是一种工整,秀丽。我们对比后世的朱文印,可以看到其中的一脉相承。可以说偏爱朱文印者,对三晋古玺应该亦是更加偏爱的。

先秦诸国古玺我们已经基本介绍完了,秦国古玺将会带我们进入篆刻史的第一次高峰。

先秦古玺虽是篆刻,或者准确一点说是印章的兴起阶段,但其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虽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所谓古籍中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古籍作者的评价。贾谊;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司马迁: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主父偃: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桑弘羊:功如丘山, 名传后世。世人不能为,是以相与嫉其能而疵其功也。

班固:秦直其位,吕政残虐。然以诸侯十三,并兼天下,极情纵欲,养育宗亲。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 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王充: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圣人之全经犹存。

曹操: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并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唐太宗: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柳宗元: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郑樵:秦时未尝废儒学,秦时未尝不用儒学与经学。所谓诗书之焚,乃学者自焚也,非秦皇之过也。

朱熹: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

张居正:“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周王道穷也,其势必变而为秦,举前代之文制,一切铲除之,而独持之以法。西汉之治,简严近古,实赖秦之驱除也。”

  “使始皇有贤子,守其法而益振之,积至数十年,继宗世族,芟夷已尽,老师宿儒,闻见悉去,民之复起者,皆改心易虑,以听上之令,即有刘、项百辈,何能为哉!”

  “惜乎扶苏仁懦,胡亥稚蒙,奸宄内发,六国余孽尚存。因天下之怨,而以秦为招,再传而蹙,此始皇之不幸也。”

李贽: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又以扶苏为子, 子婴为孙 ,有子有孙 ,卒为胡亥 ,赵高 ,二竖子所败。 惜哉。

王夫之: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刘大櫆:“六经之亡非秦亡之也,汉亡之也。”。“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

赵翼: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康有为:“秦焚书,六经未因此而亡。秦坑儒,儒生未因此而绝。”自两生外,鲁诸生随叔孙通议礼者三十余人,皆秦诸生,皆未尝被坑者。其人皆怀蕴六艺,学通《诗》《书》,逮汉犹存者也。然则以坑儒为绝儒术者,亦妄言也。 汉制「郡国计偕,诣太常受业如弟子」,犹因秦制也。夫博士既有守职之藏书,学者可诣吏而受业,《诗》《书》之事,尊而方长,然则谓「秦焚《诗》《书》,六艺遂缺」,非妄言而何?然而二千年之学者遂为所惑,虽魁儒辈出,无一人细心读书,祛其伪妄者,岂不异哉!

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而统一之愈于纷争,则明甚也。天将假手于秦,以开汉以后之局,夫谁能御之?而秦与他国,又何择焉?秦并六国,实古代千余年之大势所趋,至是而始成熟。非始皇一人所能为,亦非秦一国所能为,其功罪尤非一人一国所宜任受也”。

1、《山海经》,是富于神话传说的古籍。2、《尚书》,是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3、《春秋》,是古代编年体史书。4、《国语》,是国别体史书。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密的编年体史书。6、《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部记事详密的编年体史书。6、《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8、《楚辞》,是战国时期新兴的诗歌体。9、《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传世经典。10、《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传世经典。

1、《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2、《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4、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作者的理想。

5、《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诸子百家都有哪些著作

关于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作如下:1、儒家:诸子百家,首推儒家,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