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13宣化上人主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6收藏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13宣化上人主讲,第1张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宣化上人主讲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修般若行,应不住内、不住外,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但亦非顽空,而是内不著身心,外不著世界。你能内外不著,就能来去自由,知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来」可以说回来,回来到你的身心;「去」是去到法界。虽有来有去,但你不要执著这个来去,所以叫自由。若你执著「来去」,这就不自由,有所罣碍了。来去自由,也可说你的心来去自由,你的性来去自由,也可说是生死自由。我愿意活就活,我愿意死才死,这才是自由。如果我不愿意活著就不活著,这不是自杀,因自己知道自己怎样死法,坐在那里如入禅定,就这样走了,这不自由吗?若不自由就走不了。三祖为何手抓著树枝就圆寂而入涅盘呢?就因他生死自由,这就是来去自由。如果我愿意活著就永远不死,愿意死即刻就死去,来去在谈笑之间,就可往生。  就像道生法师,一般人都反对他讲涅盘经主张阐提也有佛性。当时人人皆以为这是错误的,众人都默摈他。故他发愿说:「如果我讲经契合佛法、佛心的话,将来我在法座上说法而往生。如果讲得不合佛心,此愿不会满的。」於是他在虎丘山为石头讲经,而它们也点头,接受他所讲的道理是正确的。所谓「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以後正当他讲经讲得非常奥妙时,就在法座上往生了,你说这妙不妙?

 你说:「法师!现你讲的正合我意,我就是不愿执著,不想守规矩。你这儿要人守规矩,就是执著。」你这样想又错了,所谓除执著,是要你除执著心,除去不对的事。可是,对的事就不能不执著。就好像,守规矩才能成佛,故说:「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合乎道要不执著,合乎道者就要持诵不忘。持诵就是执著,像诵金刚经、修行等。

 若说我执著,我有些小毛病总不想改,也不要旁人知,这便是执著。若说我这些小毛病就是旁人知道我也不管,别人规劝时也不理,这不是无执著,而是邪知邪见。若有这种邪知邪见,愈修离佛法就愈远。

 你能离开执著,就可通达无碍,无所障碍了。能如是修行,就与金刚经道理契合,般若智慧现前,否则就不合般若妙理。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於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修多罗」是梵语,译为华语是「经」。经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因契理契机,故说契经。所有一切经典及诸文字,大乘小乘,十二部经(即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比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皆因人才有这些经典,如果没有人,这些经典就都没有用了。它是因智慧性才能建立这一切的法。世界上所有麻烦的事,都是因人而生。若没有人,什麽麻烦事也就没有。因有麻烦的事生,故有教你免除麻烦的法生。人有八万四千尘劳,故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人。若无一切人,何用一切法?」所有一切经书,都是为人说的。如果没有人,一切经书也就用不著了。因为人中有愚痴的和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就像小孩子一样;有智慧的人就像大人一样。小孩子有不懂的事一定要问大人,大人就给小孩子解说缘由。当小孩子忽然间悟解心开,明白这一切的事,那就和有智慧人没有什麽分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若不了悟,虽然是佛也是众生。若在一念那麽短暂的时间明白豁然开悟,众生就是佛。这也就是觉者佛也,迷者众生。一念觉一念佛,念念觉念念佛。一念迷一念是众生,念念迷念念是众生。何谓觉悟呢?即觉悟情、欲是戕害身体和令你愚痴的重要问题所在。一念欲心就一念愚,念念欲心就念念愚痴,所谓「业尽情空是真佛,业重情迷是众生。」没有旁的,就是把染污的念头放下。染污的念就是欲念,说得更清楚,就是*欲的念。若是身去实行这*欲的念,就是身业不清净。若口里尽讲绮语,这是口业不清净。若心里总想不清净的*欲,这是意业不清净。若能身口意都不毁犯,就离成佛不远。一般人背觉合尘,合什麽尘?就是合这不清净染污的尘。你若一落到这种情欲上,就有染污。若离开情欲,染污才能离开。所以背尘就合觉,背觉就合尘。你若染污就不得清净,不得清净就不能成佛。欲想清净就不要染污,一染污就是众生,这很清楚的道理。但还要有些助缘来使你清净,最要紧就是不要有自私心,一有自私心就不清净。若能一切不为个人打箅,就会清净,因你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我见,这就是悟。故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有人问:「所有的人都是佛?」不错,但要悟了才算。若是不悟,就像前边经文说一个普通老百姓,自称国王,若被真的国王知道了,就会把他抓丢关在监狱,因为这人谣言惑众,想要造反,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所以才知道万法原是从心中生出来的,那为何不在自心里头修行呢?自心只要去除染污念,去尘,就可立刻见到真如自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菩萨戒经上说:本来自性是清净没有染污的,你若能知道自己的心而见到自己的性,谁都可以成佛。你见到自性你成佛,我见到自性我成佛,他见到自性他成佛,这是最平等的。

 净名经就是维摩经,经上说:「忽然间豁达开悟,识自本心,便识得本来面目了。」

(博主注: 永嘉大师和六祖这段机缘交锋,一般人恐很难看懂。不懂可以搁置无妨。只需明白既是高手过招,自然永嘉只是来六祖这里求证悟,而非解悟。解悟是依照佛理而来,循循善诱,证悟则常常貌似答非所问,词不达意,实则处处紧扣佛法深邃。双方 心知肚明,犹如高手过招,但外人只能看看热闹。永嘉大师后来的《证道歌》非常了得。其中“行亦禅,坐亦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等名句流芳千古。黑体字为原文,其他为网上释文,斜体字为博主小悟。)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97)。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98),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云:「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97)乃大乘法藏之总名也。

(98)言古佛未出前即可,古佛已出后若无师自悟,便是天然外道。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人家的儿子。自幼研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因为阅读《维摩经》,得以发明心地。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偶然相访,和他畅谈,玄觉所说都能契合诸祖的意旨。玄策问他:“仁者是在哪一位老师门下得法”玄觉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后来从《维摩经》中悟得佛法相传以心印心的宗旨,只是还没有为我作证明的人。”玄策说:“在威音王佛未出世以前,还可以说有无师自悟的人;在威音王佛出世以后,无师自悟的人,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钖而立。

永嘉大师跟着来参访六祖。过去僧人外出行脚的时候都要拿着锡杖。这个锡杖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在印度的时候,佛教的僧人都是外出托钵乞食。有次,一位师父去敲人家的门,门本来就不大结实,他敲得稍微一用力,“哗啦”把门敲散了。人家就来骂:你们出家人不能这样,我们在里面没听见就砸烂我的门。再一个,过去印度的小村落的街巷都很窄,僧人托钵的时候,走路是不抬头的,都是低头看前面几米之内,转弯的时候不小心就容易撞个满怀。所以,佛陀就让大家弄一个木头杖,上面固定上一个金属,走到哪里就叮当作响。这样就不用敲人家的门了,到了人家门口“当啷啷啷”一响:有法师来乞食了,可以来供养。托钵走路的时候随时震动锡杖,不与人撞个满怀。在丛林里震锡,蛇、兽能够离开,免得出来受到惊吓。叮铃当啷、叮铃当啷地这样走,跟汽车喇叭是同一个道理。这叫“振锡”。

师曰:「夫沙门者(99),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100)?」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101)。」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102)。须臾告辞。

(99)译云勤息,出家修佛道者之通名。

(100)何不体取无生无死之真理,以了此无常迅速之生死乎。

(101)自性本无生无死,亦无迟速可言。

(102)生死事大,岂可盲拜师尊。今为印可,所以拜之,示以非慢。

六祖说:“出家人应该具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从什么地方来,为何如此傲慢无礼”玄觉说:“生死问题是人生的大事,因为生命无常,来去迅速。”六祖说:“为什么不去体会无生,来了悟生命来去本来就没有所谓迅速不迅速呢”玄觉说:“体认自性则自性本就无生无死,既无生死,则无迟速可言。”六祖说:“诚然是这样!诚然是这样!”玄觉这时才具备威仪向大师顶礼拜谢,随即告辞。

 玄觉法师在六祖这里摆谱不是“我慢”,而是悟道后的“佛慢”。对修道人来说: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无。“佛慢”是指克服自认是凡俗的自卑之感,由证悟而显现的“自性是佛”之庄严。密乘中修圆满次第时,行者如实觉照“我就是本尊佛”,时刻以自己是功德圆满之本尊的智慧心态去观待自己。“佛慢”不是烦恼所摄的傲慢心,而是般若智慧所摄的一种圆满信心和坚毅力。

 对于一个学佛者来说,“我慢”心要不得,一旦“我慢”心升起就很难虚心修学佛法了,而“佛慢”心却是每一个大乘学人必须具足的,释迦佛祖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念: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就是王者之风,君临天下般的大佛慢。

 “佛慢”是一种特殊的身心状态,是对佛陀所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信心和证悟,它表现为充满证悟自信、大平等心与般若智慧,即完全有把握带领众生超越“六道轮回”苦海,到达觉悟解脱之“彼岸”。“佛慢”还是一种内在力量充满的状态,由于“佛慢”心是以菩提心和大平等心为前提,以空性正见为条件的,故而那种“力量”随形就势,去来自如,圆融无碍。它似日月经天,破除黑暗;它如江河行地,一日千里;又如狂风暴雨,摧古拉朽;也如天籁之音,美轮美奂!

 修学佛法的人都知道“我慢”,就是强烈的“我执”,是“小我”的狂妄无知。简单的说就是自认为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懂得尊重别人。我慢心是修学佛法的障碍,读了几本经、记住了几个佛学名相就自以为是法师级了,和别人一样的开示在他的嘴里就变成了训斥,有人做了功德,行了布施,自己不去做,还说别人著相,特别对初学提出的疑问,应正面问题不去正面回答,偏去满嘴“禅机”,我们应该根据提问者的修学层次有针对性进行回答,所以在我慢之心作用下的“弘法”是极易断人慧命的。我慢是自满的,由于自满修学就止步不前了,可是“等觉菩萨尚有一品无明未破”,何况我等凡夫呢

 我慢的另一个表现是信心未起,火候未到,却妄谈“一真法界”,不屑谈“持戒念佛”,“一真法界”是佛的境界,普通学人还需老老实实从“持戒念佛”渐次起修才行;我慢之人读经时所产生的“理解”不是了义解,而是凡夫情见,其结果是以佛学名相代替实际证悟,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盲目效仿“呵佛骂祖”,自甘沉沦堕落。

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103),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104)。」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105)。」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着〈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103)自性本无动亦无来去。

(104)参之

(105)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六祖说:“就这样回去不是太快了吗”玄觉说:“本来就没有动,哪有迟速可言”六祖说:“什么人知道本来不动”玄觉说:“是仁者自心生起了分别。”六祖说:“你已深悟得无生的意义了。”玄觉说:“无生哪里还有什么意义在呢”六祖说:“如果没有意义,谁来分别呢”玄觉说:“分别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六祖说:“很好!请小住一晚吧!”当时的人就称玄觉为“一宿觉”。后来著有《证道歌》,流传于世。圆寂后被朝廷加封为无相禅师,当时大众都称玄觉大师为真佛在世。

 禅宗的修持,有时候由浅而深,有的时候是当下承担。像永嘉大师,把自己觉悟的法门,编成一首《永嘉大师证道歌》,盛行于世。歌曰:“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绝学无为的闲道人,他们不必去除妄想,也不要求真。这个时候,他不离生活,也不去成佛。实际上,他的生活里面都是佛法。你不要离开无明,无明实性就是佛性,正如肮脏的污泥里可以生长出清净的莲花一样。只要你能证悟法身实相,就能见到自己的真如佛性。

永嘉大师这则机缘,历来为禅人所乐道,你看他与六祖机锋往来,可以说是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如果你把自己放进去,你能如永嘉大师那样穷追到底吗?或者能如六祖大师那样顺水推舟,接引不露半点痕迹吗?在《坛经》中,甚至在《机缘品》中,谈到了不少“开悟”的机缘,若认真勘验,有的则只能称为解悟,有的则可称为证悟,如行思、怀让和永嘉当然是有所证悟的,不同于其它。  解悟是什么呢?那是顺着理路来的,依据佛的经教;穷究苦习而有所悟入,一般经论的注疏,大体都属于解悟。证悟则不然,证悟虽不离开思维之路,但实悟的那一刹那必然是言语道断。所悟之境,又不离思维路数,但又非思维路数所能范围。你看六祖与永嘉的那一席话,似有思路可寻,又无思路可寻。永嘉绕六祖三匝,“振锡而立”,六祖斥责他“生大我慢”,这是见面时的机缘之触。如法达礼六祖时头不着地。而永嘉平空落下一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没有时间来礼拜你,太忙了啊!六祖随锋一转:“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六祖赞叹说:“如是,如是。”他们的对答一反一复,再反再复,到了最后,永嘉说:“分别亦非意。”遇到了永嘉大师,若非六祖,其他人是吃不消的。这恰恰是洞山《宝镜三昧》“意不在言,来机亦赴”的最佳标范。宗门问答,应答在问处,问在答处,层层透底;虽“意不在言”,但必须“来机亦赴”;虽“来机亦赴”,但又必须“意不在言”。意若在言,那就有理路可寻,任何人都可以回答,教下的法师们可以说个天花乱坠。但禅宗之所以是禅宗而非教下,就是要“言语道断”,虽有其“言”,但“言”却不能范围这个“意”;有这个“意”,并且假“言”来表示,这个“言”却又非常规常情所能轨则。这样的“言”——“意”——表示出来,没有开悟的人是不懂的。永嘉这里,一方面体现了对教理的精悉,同时又体现了证悟的自在,所以才能在六祖的钳锤下表现得那样潇洒自如。你看,他告辞时,六祖说:“返太速乎?”这本是平常客气的问话,但永嘉毫不含糊,答话就是见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六祖轻轻一指:“谁知非动?”永嘉却把话头还给了六祖:“仁者自生分别。”于是六祖赞叹说:“汝甚得无生之意。”永嘉却不上当,也是见地明白,所以又是毫不含糊地说:“无生岂有意耶?”大家自己看看如何呢?

(未完待续)

(博主注: 行思禅师,是六祖最重要的两个弟子之一。他来曹溪只是印证佛法,并非学法。学佛有很多层次,好比阶梯,阶级,但顿修讲明心见性,当下即是。所以六祖问他落何阶级,他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 黑体字为原文,其他为网上释文,斜体字为博主小悟。)

行思禅师(88),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师曰:「汝曾作什么来?」曰:「圣谛亦不为。」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89)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师深器之,令师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90)。」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号弘济禅师(91)。

(88)青原行思禅师,唐朝吉州安城 (江西) 人,俗姓刘,幼年出家,生性沉默寡言,与南岳怀让、永嘉玄觉、荷泽神会、南阳慧忠等并列为六祖慧能大师座下之五大弟子

(89)苦寂灭道四圣谛

(90)勿使佛祖相传之道断绝。行思禅师遵奉六祖指示,前往江西青原山的静居寺大振禅风,故号「青原行思」,与南岳怀让并称为禅宗二大支系。青原门下弟子云集,其将法嗣传于石头希迁禅师,石头之后代弟子广弘禅法,并发展出云门、曹洞和法眼宗等三大法系。

(91)唐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师升堂告众,跏趺而逝,僖宗谥弘济禅师。

行思禅师,出生在吉州安城地方的刘家。他听说曹溪六祖大师法席隆盛,化导无数,便前来参礼六祖,请示六祖大师说:“应当做什么才能不落入阶级”六祖说:“你曾做些什么事”行思说:“我连圣谛也不做。”六祖说:“那你又落什么阶级呢”行思说:“圣谛尚且不做,还有什么阶级可落”六祖非常器重他,于是命他作寺众的首座。有一天,六祖对他说:“你应当教化一方,勿使正法断绝。”行思既已承受了六祖的顿教正法,便回到吉州青原山,大弘正法,绍隆佛教。圆寂后被朝廷封为弘济禅师。

禅宗在六祖之后逐渐发展为五家七宗,这五家七宗的源头当然是六祖,但六祖之后的重要有关人物,则是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这两位禅师。青原行思的后人,开创了曹洞、云门、法眼三大宗派。南岳怀让的后人则开了沩仰、临济这两大宗派,到宋代,临济内又形成黄龙和杨歧两大支。今天的禅宗,全是这二位禅师的法系,你说他们的地位有多重要呢?怎样领会青原这则机缘呢?“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依教下来讲,从凡夫到佛是有许多层次的,从凡夫修成佛要经过许多阶段,总共有四十一位,即四十一个修行阶段: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佛果。如果把十住中的第一信心位所修信等十心为十信,于十地之后再加一个顿觉,就成了五十二位,即五十二个修行阶段。这五十二位,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功行圆满呢?时间是“三大阿僧祗劫”,这是数以万亿年计的超天文学的数字,一般学佛的人看到这样的功课表会吓得缩不回舌头。而禅宗则不讲这些,只讲顿悟成佛,所以不论阶段。修行真正的功夫不在理论上,甚至也不在禅定上,禅宗最重见地。前面讲过沩山与仰山的一则公案,沩山说:“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就是这个意思。圣谛就是四谛法,证了四谛就是证了涅盘,也就脱离了生死。“圣谛亦不为”,没有悟入,没有达到自肯自休有境地,你敢说这个话吗?行思是已经悟入的人了,他是来求六祖印证的,对答虽仅几句,但却透出了炉火纯青的功夫。那些仅仅在理论上懂一些,或会说一些口头禅、八股禅的,到了关键时候,是决不敢如此承当的。

(未完待续)

经典主条目:六祖坛经 惠能圆寂后,其弟子们将其经历和言论录整理成《六祖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经典。坛经分为十品,经中讲述慧能的生平、拜师学道、开示公案和临终嘱托等。 坛经中提到南禅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禅宗简介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禅净合一源于禅理在世间已经广泛传播,禅理在世间已经不新奇,禅净合一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僧人对世间涅槃影响力降低,只能以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不被社会需要,为禅宗的衰落期,又称为晚期禅宗,始于晚明至清朝结束为止。清末民初之际,有鉴于佛教的过于衰微,虚云大师起而中兴禅宗,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 “禅宗”的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禅宗”之根本宗旨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佛性,具有种种名称,在法称为“法性”、“实相”、“真如”、“实际”等;在众生称为“自性”、“本性”、“心性”、“自性清净心”等;在缠称为“如来藏”、“藏识”、“本觉”,出缠称为“解脱”、“涅盘”、“菩提”、“大圆镜智”、“究竟觉”等。按照佛教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的理论,它永恒绝对、灵明不昧,是宇宙的实体,世界的本源,是不朽的宇宙终极存在。它超越时空,本自现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体具万德,妙用无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思不及,言语莫诠,所谓“离四句,绝百非”。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缘于无明,迷失本心,认幻为真,妄生苦乐、得失。而一旦悟道见性,菩提非从外得。“真如佛性”说并不是惠能禅宗所独有,而是除三论宗、唯识宗之外其它各宗所共有的。但惠能的高明之处在于将这一观念强调到更加突出的地步,并把它同解脱论和修行观密切联系起来。惠能说: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 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正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在自性,名为清净法身。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观身与佛不差别。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禅宗的特点禅宗的特点正是将诸法实相、真如之理,与众生的自心、本性结合起来,强调“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要求把本性、真心作为总源头,将修为方法看作是可以取之于己、不待外求的,从而提出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口号。其意义,一是秉承《楞伽经》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的思想,直接吸取了南北朝以来教下关于佛性论、心性论的研究成果,而舍弃了繁琐的理论论证,凭借禅宗法统的象征意义和禅师实修实证的特点,赢得了人心;二是强调众生皆有佛性,具有本觉之自性清净心,佛性平等的理念,对于一向认为“人性本善”,重视主体和个人修养的文人士大夫,对于处在极端不平等的阶级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三是拉近了众生与佛的距离,昭示世人若要解脱烦恼、成就佛果,应直接向自己内心加功用行,明自心,见自性,方法简捷而明快,使佛国的终极存在对现实苦难中的民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有亲切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自信心。

“禅宗”的修行原则“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禅宗”的修行原则惠能禅宗的理论核心是解脱论,认为凡夫所以不能成佛,就是因为对于诸法心有贪染、执著,从而不能自见本性。要由凡转圣,首先要破除妄执,无心于万物,一切修行,任运自在,这样才能与真如、实相相应,才能解脱生死烦恼。所以《坛经》说:“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念”,就是指人的意念,第六识的意识活动。“无念”并不是要停止一切意识活动,因为那样无异于死人,所谓“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即使从佛法的体悟来说,“若百物不思,常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无念”是要人于念中去除虚妄的分别、执着。《坛经》云:“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从门门中走出,于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禅门弟子希运也说:“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会此意,纵你广学,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识自心,皆名邪行。”从五祖弘忍以来,即大力弘扬《金刚经》。《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萨观诸法如幻如化,虽志求无上菩提,广行一切善法,愿度尽一切众生,但不见有一法可得,有一众生得度,惟有如此,才能融入般若性海,成就无上菩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须“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也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诸师横说竖说,阐发的不外乎《金刚经》的这一般若思想。其实,禅宗的这一修行方法并不新鲜,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翻译的第一部经典《四十二章经》中就有类似的表述:“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又,“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禅宗”的中心内容禅宗认为“心外无法”、“心外无佛”,每个人的心性即佛心,所以成佛只在自悟本性。自心迷则愚则凡则是众生,自心悟则智则圣则是佛。由于自性“觉体圆明”,体性不二,是一个包罗万有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用智慧观照成佛,得即全体,所以利根之人对于这一纯全之理的体悟,只能顿了,不容阶次。所谓顿悟,即指突然理解、体认、领悟佛理,而无需长期的修习。这种顿悟是通过直觉的主观体验,产生内心的神秘启示,达到精神状态的突变。后世禅师们常用“如桶底子脱”的比喻来形容顿悟。桶底一脱,桶中之物,顿时一览无遗。同样,一个人顿悟,就可当下直了本性,这种境界,不可言传,只能意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一悟,而迷与悟的不同,只在一念之间。《坛经》谓“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远。”“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不假修习的顿悟思想自惠能首倡之后,就成为禅宗修行的根本主张,所谓“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惠能的弟子神会就曾用“利剑斩束丝”的比喻来说“一念相应,便成正觉”的顿悟思想。也因此,后世禅宗祖师的修行和弘法,无不是围绕着“悟”来下功夫、做文章。《六祖坛经》分几个部分: 首先讲他的来历、经过,一部分讲他跟大众的一些说法,体现他的思想的,还有一部分是他跟弟子的对话,和最后跟弟子们的交待。《六祖坛经》从唐代到现在发展已经一千多年了,版本非常多,民间统计有几十种版本,归纳起来有四种版本。第一个是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最古老的一本六祖坛经,这个名字非常长,也不好念,《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焚寺施法坛经》,这个版本是1923年有一个日本的学者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头发现的上个世纪初敦煌有个道士无意中发现了一批隋唐时期的文献写本中就有《六祖坛经》,消息一公布引起了各地学者,尤其是考古学家都纷纷涌来想要得到这个文献,其中有一个英国人斯坦恩用很不光彩的手法买通道士得到了一部分坛经,并且运到伦敦放在大英博物馆里展出,引起了学者研究《六祖坛经》热潮,尤其是早期日本研究比我们研究得好,后来我们也重视起来。这个版本的坛经大约1万多字,刚刚发现时没有整理,很不规范,很多错字、漏字,现在已经整理了,这是在唐代完成的六祖坛经。 第二个版本是慧昕本的《六祖坛经》,这个版本大概是唐代末到宋代处编成的,这个人还就为什么要编这本书进行说明,看到古老版本的坛经看不懂,有一些错漏等等的,所以想办法编一个规范的六祖坛经。这个在一个日本一个兴圣寺发现的所以又叫兴圣寺本,在日本其他寺庙也发现了这个版本。第三个版本是契嵩本,是宋代的一个和尚契嵩编的名字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他编制时便说明本来要写一本书关于坛经的,一个官员说如果你把古本的坛经重新校好,我就出钱让你印来发行。经过几年时间他真的把几个版本的坛经找到,进行对照把错的更正过来又编了一本,这是宋代的版本。最后一个版本是宗宝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元代有一个叫宗宝的编成的,这个坛经大概两万多字,文字比较通俗比较规范。所以比较起来,敦煌本最早,但是读起来稍微比较困难一点,宗宝本字数比较多,两万多字,读起来比较容易,书店都有卖,而且都有注释翻译成白话文了很容易读,建议大家读读。敦煌本的《六祖坛经》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流传很广,很多国家翻译成本国文字,到目前为止英文本的有12种,还有韩文、日文、西班牙文、法文等等。六祖认为,人的心和佛是等同的,“即心即佛”,当然这个思想也不见得是他的发明,因为一直以来佛教有这这种说法和思想,但是六祖慧能特别强调这样的东西。从历史发展来看,佛祖释迦牟尼是一个人,但慢慢发展几千年以后变成一个神了,我们现在的佛教供奉和崇拜他。但是六祖慧能把神拉回到人到现实里头,“人人有佛心,人人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因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佛,不管老人、小孩、甚至是坏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如果我们从怎么看待佛的问题,它属于慧能的佛性观,他对佛的看法“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既然人人有佛心,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怎样成佛为什么有人成不了佛。 这样就引出六祖慧能第二个思想,怎么样成佛六祖慧能说,“顿悟成佛”,你光有心还不行,你要悟,你有心而不悟的话还不能成佛。你翻开《六祖坛经》这样的论述很多,悟,众生是佛教,你不悟的话,佛是众生,所以关键在于你悟,而且他强调“顿悟”,不是慢慢慢慢来,而是突然间顿悟。北宗神秀主张慢慢来的,我们称为“渐悟”,我们要区分五祖弘忍的南北两宗,南能北秀,南顿北渐,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他们两人“顿中有渐,渐中有顿”,这是因果关系、是一个过程是不能忽略。所以我们把六祖慧能的“顿悟成佛”看作是南宗禅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也把南宗禅称为“顿教”刚才讲坛经敦煌本时南宗顿教最上乘。这是六祖慧能的第二个思想,怎么悟,用什么方法悟,靠什么悟这就引出六祖慧能第三个思想。悟要靠自己,“自性自度”,佛心在你里头,悟要靠你的力量,其他人只能帮你一把,所以他说“自度自性,才是真度。”自身不度的话不是真悟,方法、解脱的问题,我们常常讲主观能动性“自性自度”传承惠能为禅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建立门庭,影响极大。在他圆寂后,他的弟子传承禅法,形成南北二宗。北宗即是荷泽神会门下,称荷泽宗。南宗则以南岳怀让门下的洪州宗,与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系的石头宗为代表。惠能禅法在北宗荷泽一派的推动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为禅门正宗,但荷泽一派因后继无人,在唐末衰亡。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反而是南宗门下。南宗门下,后来形成河北临济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沩仰宗、广东云门宗、江苏法眼宗五宗,即“一花开五叶”。后来,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云门宗、临济宗更远播欧美。在中国、日本,则是临济宗、曹洞宗两宗最盛。荷泽宗汉传佛教禅宗宗派之一,为曹溪禅中的北宗。始于荷泽神会,承继曹溪六祖法脉,又被尊为禅宗七祖,但他的地位不被南宗各派所承认,因荷泽宗在洛阳一带传布,因此又被石头、洪州认为是曹溪禅中的北宗。开元二十年,荷泽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开无遮大会,评破北宗,建立曹溪宗的正统地位,现存《南宗定是非论》就是当时的记录。《六祖坛经》最早的编辑者,应该就是荷泽门下,但现行的《六祖坛经》已经经过洪州、石头门下改写,加入许多不利荷泽宗的说法。因此宗在神会之后并没有杰出人才,又因北方战乱,后由磁州法如传至圭峰宗密后,此宗遂衰。至十世纪,青原行思与南岳怀让所传出的法系,被认为是曹溪禅门的正统,荷泽神会法脉反被淹灭不彰。因为敦煌古籍的发现,近代学者又重新发现了荷泽宗,对它的历史地位做了重新的评价。石头宗,又称石头禅,与洪州宗并列为唐代禅宗两大派系之一,由六祖惠能门下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系分出,下开云门、法眼、曹洞三宗。其主要建立者,为石头希迁。因希迁禅师,曾在南岳一块巨石上结庐而居,称“石头和尚”,他这一系禅法,也因此被称为石头宗。石头希迁禅师因为阅读《肇论》〈涅盘无名论〉:“会万物以成己者,其惟圣人乎!”深有所感,作《参同契》,建立了本派的基本思想。在思想上,它与牛头宗相近。 洪州宗又称洪州禅,与石头宗并列为唐代禅宗两大派系之一,由六祖惠能门下分出。始于南岳怀让禅师,但它的实际建立者,为洪州道一法师。下开临济、沩仰二宗。洪州宗重视机锋,以作风犀利闻名,常以棒喝来接引学人。 临济宗希运禅师也提倡无心,“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又说:“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希运继承了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说。“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他从这一思想出发,主张“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后世故有 “心心相印”一说。临济义玄主张“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后世有 “心心相印”一说。临济义玄上承曹溪六祖惠能,历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蘗希运的禅法,以其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闻名于世。现存《临济录》和《祖堂集》卷十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等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和禅法。临济宗传至石霜楚圆(986年-1039年)门下,又分出杨岐派、黄龙派。杨岐派开宗者为方会,因住杨岐山(在今江西萍乡北)而得名。黄龙派开宗者为慧南(1002年-1069年),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而得名。慧南初学云门宗,后从临济宗。在南宋时,因为杨岐派传人大慧宗杲的影响力,使得临济宗一支独秀,成为禅宗与汉传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宗派。 1187年,日僧明庵荣西将黄龙派引入日本,使临济宗在日本得到极大发展。1246年中国僧人兰溪道隆东渡日本,又传去杨岐派禅法。日本镰仓时代禅宗24派中,有20派出于杨岐派系。20世纪80年代,日本临济宗信徒逾500万人。 曹洞宗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石头宗门下分出,创始于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后传至宏智正觉禅师,创默照禅,与大慧宗杲所提倡话头禅,成为后世禅宗两大流派。日本道元禅师入宋,从学于天童山曹洞宗如净禅师门下,传回日本,建立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为日本曹洞宗的开始。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即为曹洞传人。沩仰宗,禅宗的五个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门下分出。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祐,嗣法于百丈怀海禅师。江西仰山禅师,名慧寂,嗣法于沩山灵祐。师资相承,别为一流,法道甚盛。于是便有了沩仰宗的名声。见稽古略三。沩仰宗修行理论认为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云门宗,禅宗的流派之一。出自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脉,以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文偃禅师为祖师,故得名为云门宗。它的传承为,石头希迁传天皇道悟,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龙潭传德山宣鉴,德山宣鉴传雪峰义存。雪峰义存门下,又分两支:传云门文偃,为云门宗;另一支传玄沙师备,玄沙传罗汉桂琛,罗汉桂琛传法眼文益,是为法眼宗。稽古略三曰:“师嗣雪峰存禅师,存嗣德山鉴,鉴嗣龙潭信禅师,师之法道。世宗仰之。目之曰云门宗。”其禅风被称为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法眼宗,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之一。源自六祖惠能门下石头宗一系,始于法眼文益,为禅宗五派中最晚成立的一派。其传承为石头希迁传天皇道悟,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龙潭传德山宣鉴,德山宣鉴传雪峰义存。雪峰义存门下,又分两支:一支传云门文偃,为云门宗;另一支传玄沙师备,玄沙传罗汉桂琛,罗汉桂琛传法眼文益,是为法眼宗。文益禅师,住锡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曾经举华严初地中六相义,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南唐中主李璟赐谥文益禅师为“大法眼禅师”。历经文益(885—958)、德韶(891—972)、延寿(904—975)三祖,活跃于唐末、五代、宋初时期。世称法眼宗。

(博主注:这一段是六祖在交代后事。谁能继承六祖衣钵呢?他说:“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已经不是一一相传了,而是广为传法,谁有道我就传给谁,谁没有攀缘心他就明白我的法。证得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的人就得到我的法。我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看自己努力结果了。 黑体字为原文,其他为网上释文,斜体字为博主小悟。)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

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又问。后莫有难否。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

听吾偈曰。

头上养亲  口里须餐,

遇满之难  杨柳为官

六祖大师在这一年七月八日,忽对大众说:‘我想回新州去了,你们大家赶快准备一只船及摆船的橹。’此时在六祖座下这么多徒众,有的又哭起来。前边已哭了一次,这回六祖要走,他们又哭起来,不让六祖大师走。

六祖大师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现于世,尚且示现涅槃相,有来必有去,有生必有灭,这是很平常的道理。我这个身体,归回去一定有好去处。’

大众说:‘祖师您从此去,我们想您还不会圆寂,不会入涅槃,早晚还是会回来的。’

六祖大师说:‘我就像那叶落似的,要归回到树根,来时无口。’

‘来时无口’,是我来时没有说法,去时也没有说法,法相本是不增不减。我虽说法这么多年,实未说一法,故说来时无口。法无定法,只要合理怎样讲都可以,但不要讲到错误的地方,将人都引到地狱去,这种法是不可说的。

一般的弟子啰啰嗦嗦,总舍不得六祖大师走,所以这个问这个,那个就问那个,我相信当时六祖大师觉得这些人真麻烦,想:‘我还是赶快走。’又问:‘正法眼藏即衣钵,传给谁了?’当时这么多人,都不知六祖大师将法传给谁。这些问的人,大概都想得到正法眼藏,都有这种贪心,不然他们问这做什么?就像‘既在江边站,就有望海心’。在江边站就想望望海,若不望海那么站在江边做什么?可见当时的人对衣钵都非常重视。

六祖大师说:‘传给谁?谁有道我就传给谁,谁没有攀缘心他就明白我的法。证得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的人得到我的法。’什么是六祖大师所得的法呢?就是这些偈颂里的道理。你能依照这些道理去修行,就得到他的法。

徒众又问:‘将来教里是否会有灾难、困难、魔难?有何祸患呢?’意思即六祖大师在生时遇到这么多魔难——有人遣使来暗杀,又派间谍来偷法,又有人放火想烧死六祖,种种灾难一言难尽。当时六祖坛经只记这么一点点,可是相信当时有很多灾难,不只记载的几桩。有人来偷衣钵六次,都顺便想将六祖杀了,但因都没有得手,故经典没有记载。六祖大师叫他的徒弟立楷,在前一年去造塔,在这年此塔造成,故他要回新州去。徒众问说:‘将来是否还会有灾难?’意思即不会有灾难了吧!带著一种希望的口气。祖师圆寂了,还会不会有人来杀我们这班人呢?因为我们是您的徒弟,杀不了您就来杀我们。

六祖大师说:‘我圆寂入灭之后,五年或六年后,在此时有人来割取我的头。’你看!活著有人来杀他,圆寂入涅槃后,还有人要来取他的头。在当时作祖师真不好做啊!现在没有那么严重了,故不要害怕。不要说祖师这么难做,我也不做祖师了,不要退心!

现在我说一预言给你们听,在当时没有人知道,以后就证明此‘头上养亲’,是一个高丽贼和尚,想将六祖大师的头偷回到他国家供养,此头是指六祖大师的头,‘上’是指他很恭敬。‘养亲’是指如供养他父母亲一样。这和尚名叫金大悲,他在洪州雇一人叫张净满,来取六祖的头。所以说‘口里须餐’,为何他来偷六祖头呢?就因他为口腹生活,需要吃饭,故受人钱去将圆寂祖师的头给斩来。大概这高丽和尚很有钱,给他很多钱,故他答应来斩取六祖大师的头。这人名叫张净满,所以说‘遇满之难’。遇满就是遇到张净满,只单用他一个字来作此预言。因为满来了,就要斩六祖大师的头,这也算是一难。‘杨柳为官’,当时的刺史叫柳无忝,县今叫杨侃,故说杨柳为官。果然,六祖圆寂后五、六年,在其肉身塔里,某一晚间有和尚听见有大动静。六祖的徒弟曾听六祖的预言,故将六祖的脖子用铁包上,所以张净满来时,用刀斩这脖子,怎样斩也斩不动,一用力就弄出声响来,惊醒守塔的和尚,此人就勿忙从塔跑出——全身穿孝服。后来和尚去检查塔里六祖大师的脖子,发现有被人用刀砍的痕迹,于是报绍州刺史及县官,遣捕快很努力去找,在五天之内就捉拿到张净满。

柳无忝将此贼带到南华寺审问:‘你为何要斩六祖大师的头?’他说:‘因有一高丽和尚,他想偷六祖的头,但他自己不敢来,所以给我很多钱,而我因需要钱来吃饭,故就答应此事。’当时柳无忝就问六祖的弟子今滔禅师:‘这件案子应如何办理?’今滔禅师答:‘此若按国法来办,一定要斩头,毫无保留的余地。但在佛教里,是冤亲平等,我的意思还是将他放了,因祖师预先都有预言,应有这一回事。’柳无忝听后说:‘我今才知佛门广大,佛门太伟大了!’于是就将张净满解放了。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六祖大师又说:‘等我圆寂七十年之后,有二位菩萨从东方来,一是出家菩萨,一是在家菩萨,在同时兴化。’出家菩萨据说是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江西所有丛林都是马祖造的,所谓:‘马祖造丛林,百丈立清规。’在家菩萨据说是庞蕴居士,他全家人都开悟,且在同一时期入涅槃往生。庞居士非常富有,他将家中所有万贯金钱,装到一艘大船上,将钱沉到海底送给龙王去庄严他的龙宫,作一最大布施。回来后就编竹笼以维持生活,虽然过著清贫生活,然而一心修道。有一天庞公叹道:‘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这太困难了,将十担芝麻一粒粒放在树上。他的太太听后,就说你这么老真没出息,有什么难,难什么?你看是难,我看是最容易的,故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即百草头上都是祖师西来意。他的女儿灵照说:‘也不难也不易,饿来吃饭,困来眠。’我不觉得难,也不觉得易,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庞居士他虽有太太,但他们之间就像普通的朋友,并没有一般男女的关系,所以他们全家都开悟了。作居士的都应学庞居士此不可思议的境界。又有人说是黄檗禅师和裴休丞相。讲那一个都是可以。他们建立顿教的宗旨,修造伽蓝庙宇,将佛法发扬光大。

(未完待续)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版本有:①法海本。学者多认为是法海据慧能讲法记录而成,是现存的最早版本。因直到近代才在敦煌发现,又称“敦煌写本”,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波罗蜜经”一作“婆罗密经”),1卷,约12万字,这也是中国书名最长的古籍。原不分节段,日本学者铃木大拙把它分为57节。②惠昕本。晚唐或宋初僧人惠昕改编,共2卷11门,约14万字。据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为3卷16门。③契嵩本。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僧人契嵩改编。1卷10品,约2万余字。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简称《曹溪原本》。也有认为是元僧人德异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刊印本。④宗宝本。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前后,僧人宗宝改编。1卷10品,2万余字。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法海本未发现前,为最常见的流通本。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13宣化上人主讲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宣化上人主讲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