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字怎么解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2收藏

《论语》中的“孝”字怎么解释?,第1张

1、在我们的意识里,孝就是尊敬父母、长辈,而且孝一直以来都是被人们传颂、赞扬的传统美

德。

2、《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③保育。

3、《汉语大词典》中孝: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孝经》中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围炉夜话》:“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

4、《论语》对“孝”有这样的评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儒家

思想的精华是仁,而孔子给予了孝“仁之本”的地位,在中国这样注重家庭的社会中,可

见“孝”的地位之高。

那么何谓“孝”呢一般来说,“孝”是指中国古代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的称谓。

《尔雅》中说:“善事父母者日孝。”而孔子在《论语》中是这样解释“孝”的: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学

而》)

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以上的几句话是《论语》中直接提到“孝”的,总结起来是说:尽孝不仅仅是奉养父母,恭敬

才是“孝”之本,在侍奉父母时应表现得恭顺、自愿;遵循父亲的戒训,顺从父亲的志向也是

必须的;另外,“孝”还表现在不应让父母为子女担忧。所以遵循孔子的想法。“孝”的内涵

已经从奉养父母拓展到了不仅是奉养,还必须尊敬父母,遵从父亲的志向与行为准则。

其实,对于现代生活的我们来说,孝的理解很广泛,很口语化,有着多元化的色彩体现。

孝是成人后“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之后的丰厚报答;孝是父母卧病后的悉

心照料。稚嫩天真的孝,是眼里闪烁的星光;年轻时的孝,是无暇的翡翠;成人之后的孝,是

钝真的铂金。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

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孝是做人的责任和根基,对我们的父母尽一片孝心,也是我们

做儿女的心愿。

在孔子的意识与言论之中,或许会有一点的差别,但不论怎样,论语却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感想

和智慧。

在他们看来,认为父母有小过错就埋怨是不对的,而对于父母有大过错不埋怨也是不对的,即

孝敬并不僵化、教条,而要随着内容的对错,程度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在这个物质纵横的时代,

不论我们做什么,或者说是我们是否成功了,孝都离不开我们,我们也不能离开它,它是我们

的在社会上立足之本,做人之基础。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

《百善孝为先》周国民书(2张)

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麼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印度及其他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伦理概念,另外孝顺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顺从,比如媳妇对公婆的孝顺,对长辈亲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顺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篇四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之后,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此章的“无违”由孔子自己后面的说明看来,应是不违背礼的意思。

至于为何孔子在此要分两段解释无违呢?有学者以为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贤而好礼,所以孔子只要他能做到不违其父之志向行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一般人的父亲言行未必一定合礼,此时子女就不应以不违背父亲为孝,而应该以不违背礼为孝了。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忧愁烦恼)。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1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2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故子女须小心保重自己;3子女应只担心父母的疾病,其它则不宜过分担心,否则反而会使父母不安。

此章言外之意乃是因为疾病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其它各方面则人的主控力较强,所以作子女的必须在其它各方面勤勉努力表现良好,使父母不会因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为子女担心操烦。

由此观之,孔子此章之真意也许可以理解为:子女须尽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以期使父母不因为子女多担操烦。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

此章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两解:1狗和马也一样有人供养;2狗和马也一样可以侍奉人;但若依第二种解释似乎就不须“有”字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当有事时,年轻人去做;有丰盛美食时,由长辈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此章的“色难”亦有两解:1晚辈的神色(详解如上);2长辈之神色:是指能够在父母神色未变之前,先得知父母的心意。

“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6(5+1,一章重出)章,即

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吩咐,口口声声称“是”,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这6(5)章皆属“两端四角”启发式教学。

综合这6(5)章之意如下: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

相关文章

编辑

戊子季秋念孝文

“百善孝为先”这一句出自清人《围炉夜话》的文章之中。因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伦,根本的共识,所以数千字的《围炉夜话》,抵不过这一句“百善孝为先”的名声。

为何以孝为百善之先?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别孔子,回家赡养双亲的门人,就有十三人。

其实正因这句话说到了“根本”处,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万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孝为先。这又为何?因没有孝,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这叫天经地义(天经地义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如何叫天经地义?人栽果树,此树领受天地雨水日光,必然开花结果。就算是“人参果树”那样精贵的树种,也要三万年一开花,三万年一结果。没有受人滋养而不报答的天地道理,这就是天经地义。

我们看孝字的写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所以《说文》讲“孝”为:善事父母者。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尊卑的次序,礼节。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这是象形,更是直观的孝行。

所以人生在天地之间,《论语》记先师之言曰:三十而立。为何是三十才称为“立”?“立”,是以人伦人道人理立在天地之间。以德行道理立,断然不是以“财利”立。人生到三十岁的年纪,非但自己为人子女,并且已作人父母,应上知人子之道,下知为父母之道。关于人为何而来?如何而来?将往何处?当做何行?这些根本的知识,应有一番体认。这种体认,并非一定用文字文章文采编织成锦绣出来,比如乡间的老人,他们不识字,却行善积德,友待乡邻。这种知识,不是从书本而来,不是从锦绣文章而来,而是数十年为人之行的体认。因为“道不远人”(《中庸》),根本的道理是最简单易行的。这就是,《论语》中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在“行”之后,这是根本的次序。

并且,假如,人在未有“余力”(余力是行的余力,孝行德行的余力),德行未修,不能称“立”的时候。故作文采(文采包括文字功夫等等一切文艺的技能),他的心,必定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总之一概的行为,都将其内心表露无遗。因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心中作祟,才付诸于行动。

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被人们广泛熟知的就是“孝”,在古代的孝基本包含很多意义,和现在的孝也有一些差异。

其实在古代,最具有突出意义的孝就是孝敬父母了。这就是人生存的本身意义,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将自己抚养成人,自己以后不管是什么样子,一定要尊敬父母,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古人几乎对家里的长辈是言听计从的,不管自己的官有多大,回到家里还是要大人做主,由此可见,在古人眼里,孝是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么其二,孝也体现在官场上,我们都知道孝顺这个词,在官场上一定要顺,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毕竟古代的官场和现在有所不同,没有这么民主,都要听君王的,而且各个官员之间还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自己没有能力肯定是要听从上级的命令,所以这样也算一个生存根本,那就是顺。

古代的孝不仅仅体现在上面两方面中,还体现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人都遵从这一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古人几乎是不会剪自己的头发的,如果动了剪子,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而且古人也十分爱惜自己的头发,不管什么地位都会好好保养。另外一点就是在婚姻上,古人常说无后即为不孝。这点主要是针对女子的,毕竟古代的女人嫁过去是要开枝散叶的,如果自己生不出来孩子,也会被视为不孝,同时别人还会取笑自己的丈夫,由此可见,古代人们理解的孝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

而我们现在理解的孝基本都体现在和家人的相处上,在其他方面不是很讲究这个了,毕竟在现在人的观念里,生活是自己的,该怎么活都是靠自己的想法,也没必要被家里人拘束,但是也要保留初心,还是要遵循人伦常理,由此可见,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转化。

一、关于“孝”字

孝字目前只在甲骨文五期发现一例,(可参考《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字形从老即“耂”,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即顺从侍奉老者长辈当为孝的本义。

“孝”字的上半部分为“老”字的简写,下半部分为子,形为一个孩子扶着(背着)自己的老人。因此尊敬抚养自己的老人即为“孝”。

二、关于“孝子”

“孝子”在今天的语义中是指孝顺的孩子,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意思。但是这个词最古老的语义却不是这样,是孔子把“孝”的内涵扩大了。

《礼记》这样定义“孝”:“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父亲或母亲刚去世的时候,非常哀痛,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称作“哀子”;过了一段时间,哀痛慢慢减轻了,停止了哭泣,这时再祭奠去世的父亲或母亲,称作“孝子”。因此,“孝子”是祭奠的时候才使用的称谓。后来一概把居丧的男子称作“孝子”。由此可见,这个词的本义跟“孝顺的子女”并没有关系。

《论语》中的“孝”字怎么解释?

1、在我们的意识里,孝就是尊敬父母、长辈,而且孝一直以来都是被人们传颂、赞扬的传统美德。2、《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