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古籍图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历代古籍图书,第1张

《诗经》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左氏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的编年史,内容详细,资料丰富,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战争外交、婚姻、民俗、文化。

《国语》是国别体史书,以晋语所占的比例最大。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历史地理著作,里面包含有古代神话传说、民俗,还有动植物、矿物的详细记载。

《文选》是梁代昭明太子编辑的一部文章总集,内容很丰富。

《文心雕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评论,内容很丰富,具体。

《唐会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要体的史书,内容关于当时的礼仪、制度。宋代欧阳修在编撰《新唐书》时候,在编辑公主传的时候,就参考了这部书的相关记载

《明史纪事本末》作者谷应泰。这部书是关于明代历史的史书,内容丰富,资料详细。

——新石器时代至两晋时期

原始社会天象图

11 河南濮阳贝塑龙虎图

12 河南郑州天象彩陶

13 山东莒县天象纹陶尊

殷商甲骨卜辞中的天文记事

14 鸟星与<商鸟>星

15 新大星并火

16 日食(牛骨)

上古灵台遗址

17 河南商丘传说中的阏伯台

18 陕西长安县周文王灵台遗址

19 河南洛阳东汉灵台遗址

110 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漆箱盖天文图象

111 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圆仪

112 湖南长沙西汉轶侯家族墓中的天文图和帛书《天文气象杂占》

113 陕西西安西汉墓四象二十八宿星图

西汉日晷

114 河南洛阳出土日晷

115 内蒙古托克托出土日晷

西汉漏壶

116 河北满城漏壶

117 陕西兴平漏壶

118 山东巨野漏壶

119 内蒙古千章漏壶

120 传世错金银漏壶

汉墓天象图

121 河南洛阳西汉墓壁画天象图

122 江苏盱眙西汉墓木雕天象图

123 山西平陆东汉墓天象图

汉画象石、砖天象图

124 河南南阳苍龙星象图

125 河南南阳白虎参伐图

126 河南南阳牵牛织女图

127 河南陇西寨画象砖青龙与辰马星象图

汉墓祠石刻天象图

128 山东肥城郭氏墓祠石刻织女星象图

129 山东嘉祥武氏墓祠斗为帝车星象图

130 陕西西安碑林郭稚文墓碑四象图

131 陕西西安西汉四象瓦当

汉拭盘与占盘

132 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太乙九宫占盘

133 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六壬栻盘

134 传世汉象牙七星盘

135 江苏仪征东汉铜圭表

136 吉林集安西晋高句丽王室墓星象图 21 梁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

北朝星象图

22 新疆库车森木塞姆石窟星象图

23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石椁星象图

24 河南洛阳北魏王元义墓天象图

25 山西三原初唐李寿墓天象图

26 隋唐时赠朝鲜天文图碑——李太祖重刻天象列次分野之图

27 甘肃敦煌唐写本S3326星图

28 甘肃敦煌唐写本写经类58号紫微宫图

29 甘肃敦煌唐写本天文材料

210 甘肃敦煌第61窟壁画黄道十二宫

211 唐天文古籍李凤《天文要录》

212 古写本《三家星官簿赞》

213 陕西乾县唐乾陵陪葬墓天象图

214 释典天文图象

215 一行禅师撰经星象图

216 河南登封唐南官说周公测景台石表

217 新疆吐鲁番唐墓星图

218 二十八宿残星占图

唐二十八宿铜镜

219 湖南省博物馆藏二十八宿铜镜

220 南京博物院藏二十八宿铜镜

伏羲女娲星象图

221 北朝至宋时期高昌伏羲女娲绢画

222 英国藏唐伏羲女娲绢画

223 唐宋时期古回鹘天文书残卷

224 唐吕才四级浮箭漏图

225 江苏南京南唐李异陵天象图

南唐墓志盖二十八宿星图

226 江苏南通徐夫人墓志函盖星图

227 江苏邗江王夫人墓志函盖星图

228 河北河间邢夫人墓志函盖星图

229 浙江杭州五代十国吴越王钱氏家族墓室星图 31 北宋王安礼重修隋庾季才《灵台秘苑》星图

32 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星图

33 北宋苏颂《仪象法纂》星图

34 北宋苏颂水运仪象台图

河北宣化辽墓黄道十二宫及二十八宿星图

35 辽张世卿墓星图

36 辽张恭诱墓星图

37 江苏苏州北宋瑞光寺塔木刻本黄道十二宫及二十八宿星图

38 佛教天文图

39 西夏星曼荼罗

310 浙江杭州南宋司天台遗址

311 江苏苏州南宋府学石刻天文图

312 河北宣化辽金张世本夫妇墓二十八宿星图

313 河北邢台金黄道十二宫铁钟

314 宋孙逢吉《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漏刻图

315 宋莲花漏图

316 南宋韩仲通《铜壶漏箭制度》漏刻图

317 江苏金坛南宋太学生周璃墓棺星象图

318 元郭守敬恒星图表遗存——明抄本《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319 元太史院司天台复原图

320 河南登封元观星台

321 元郭守敬制浑仪铜刻图

元代漏壶

322 江苏南京元大都漏壶遗存

323 广东广州元延祜铜壶滴漏

324 元王祯《农书》田漏图 明初星图

41 刘基《观象玩占》星图

42 姚广孝《天象玄机》星图

43 北京明隆福寺万善正觉殿藻井星图

44 江苏常熟县学明石刻天文图

明制浑仪

45 钦天监制浑仪

46 清代北京浑仪铜刻图

47 德皇行宫中的浑仪图

48 江苏南京鸡鸣山观星台遗址

明制简仪

49 郭守敬创制简仪

410 清代北京简仪铜刻图

411 早期被移置台下的简仪图

412 江苏南京原北京顺天府明漏壶遗存

明制圭表

413 明制清改制圭表

414 北京原晷影堂及圭表基座

415 传至日本的《唐土名胜图会》中的圭表图

416 明陈奎重刊宋本《历代地理指掌图》星图

明刊善本星图

417 吴悌《昊天成象之图》星图

418 陈荩谟《象林》星图

419 蔡汝南《天文略》星图

420 梅静复《乾象图》星图

421 汤若望《浑天仪说》柳叶星图

明刊类书中的星图

422 章潢《图书编》中的昊天垂象图

423 王圻《三才图会》中的星图

明抄珍本星图

424 贾琦甫《步天歌》与《司天歌》星图

425 《天文节候躔次全图》星图

426 袁子谦《天文图说》星图

427 顾锡畴《天文图》星图

428 张汝璧明钦天监《天官图》星图

429 江苏南京单页扇面星图

430 德国进赠16世纪日月星晷仪

431 明制百游日月晷仪

432 茅元仪《武备志》航海天文图

433 福建莆田明天后宫星图

434 明《崇祯历书》汤若望、邬明著《见界总星图》(进呈本)

435 明《崇祯历书》汤若望、杨之华《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进呈本)

436 明《崇祯历书》汤若望、杨之华《黄道南北两总星图》(进呈本)

437 明缂丝故宫屏障浑仪图

438 明《崇祯历书》所收《黄道二十分星图》

439 明徐光启、李天经、汤若望、邬明著、陈于阶等绘制的恒星屏障

440 道教典籍中的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星神图

441 北京明耶稣会教堂内传教士天文台图 51 顺治汤若望《恒星屏障》改版本

康熙简平仪星图

52 瓷青纸简平仪星图

53 镀金简平仪星图

54 简平规总星图解

55 南怀仁《新制灵台仪象志》星图——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56 黄鼎《天文大成管窥辑要》星图

57 徐发《天元历理》星图

58 梅文鼎《星图》

59 闵明我《方星图》

510 清雍正铜刻本戴进贤黄道总星图

511 清刊本《新法算书》周天列宿图

512 清内廷藏《全天星斗图》挂轴

513 清乾隆殿版《钦定仪象考成》星图

514 清初抄本传统《步天歌》星图

515 内蒙古呼和浩特石刻蒙文天文图碑

516 蒙文写本《天文星占》星图

517 傣文石刻天文图

518 李明彻《圜天图说》星图

519 李明彻《圜天图说续编》星图

520 木刻《浑天一统星像全图》

521 李兆洛、钱维樾《恒星赤道经纬度图》及六承如《赤道恒星经纬图》

522 精抄本赤道南北恒星图

523 六严补刻隋李播《天文大象赋》星图

524 传刻本《三才略》天文图

525 浙江杭州玉皇山李紫东石刻天文星图碑

526 道光殿版《仪象考成续编》天文图

527 殿版《大清会典图》星图

528 李锴《尚史》星图

529 徐朝俊星图

530 张作楠《翠薇山房数学》所收《新测恒星图表》星图

531 邹伯奇《邹征君存编》星图

532 江蕙《心香阁考定二十四气中星图》扇面星图

533 清代术士《玉匣记通书》星占图符

534 清室皇帝大驾卤簿天文旗

535 镀金插屏星图

536 陕西西安回回昆仑图 北京古观象台天体测量仪器

南怀仁制六仪及《仪象图》原图

61 南怀仁制黄道经纬仪

62 南怀仁制赤道经纬仪

63 南怀仁制地平经仪

64 南怀仁制象限仪

65 南怀仁制纪限仪

66 南怀仁制天体仪

67 南怀仁制测微装置

68 纪利安制地平经纬仪

戴进贤玑衡抚辰仪及其原型

69 御制镀金三辰公晷仪(甲子款)

610 御制镀金三辰仪(丙寅款)

611 玑衡抚辰仪

612 康熙御制两星表

清代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

613 汤若望制银镀金新法地平日晷

清宫制作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

614 御制镀金方地平半圆日晷

615 嵌珐琅孔雀尾形地平式日晷

616 镀金日晷仪

617 长方形嵌珐琅地平日晷

618 腰圆形镀金赤道公晷仪

619 镀金方月晷仪(甲子款)

620 镀金圆月晷仪

621 镀金桌座月晷仪

622 百游日月晷

623 镀金日月晷仪

国外进呈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

624 法国制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

625 英国制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

626 法国制镀金八角形地平公晷仪

627 法国制镀金八角形赤道公晷仪

628 法国制镀金圆形赤道式日晷

629 法国制镀金方形地平公晷仪

630 英国制镀金定南针指时刻日晷

631 英国制镀金赤道地平合璧日晷仪

632 英国制镀金经纬赤道公晷仪

633 英国制镀金日晷测时圭表测影合璧仪

634 法国制镀金八角立表赤道公晷仪

635 英国制镀金地平经纬赤道公晷仪

636 英国制镀金方赤道公晷仪

637 法国制镀金圆时盘赤道公晷仪

638 法国制镀金提环子午式日晷

639 日本制纸质圆形地平日晷

民间制作小型可携日晷与日夜晷

640 安徽休宁制木质平立二晷

641 广州制铜胎嵌珐琅地平式日晷

642 地平日晷

643 子午日夜晷

清代庭院陈设的大型日晷、月晷与日月晷

北京故宫殿前陈设的日月晷

644 慈宁宫前东侧汉白玉日月晷

645 慈宁宫前西侧铜月晷

646 乾清宫前汉白玉日晷 第八篇 星名中西对应恒星图表

附录

……

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有以下一些:

《史记》、《资治通鉴》和《通志》等后世的通史,对先秦历史皆有记载。

《尚书》、《礼记》、《春秋》、《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先秦的史籍。

《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后世整理和编著的记载先秦史实的著作。

《管子》、《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商君书》、《吕氏春秋》等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记载。

以上只是部分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还有部分史书未列举出来,如果需查阅全面的历史古籍,可咨询相关历史专业人士或者查询历史类资料。

开元占经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天文学明著。本书的全名是《大唐开元占经》,作者是瞿昙悉达,成书时间约在718~726年之间。唐朝以后,《开元占经》一度失传,所幸在明末又被人发现,才得以流传。本书共120卷,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历法资料和纬书,还介绍了16种历法有关纪年、章率等基本数据。在书中,各种物异和天文星象等方面的术语很多。本书在天文史上很有研究价值。

《开元占经》,一名《大唐开元占经》,清人又或名《唐开元占经》,是唐代瞿昙悉达主编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瞿昙悉达祖籍印度,其先世由印度迁居中国。关于他本人的生平史料传世很少。在《开元占经》卷一中记载,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瞿昙悉达奉敕作为主持人,参加修复北魏晁崇所造铁浑仪的工作,并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完成。在《旧唐书·天文志》中又记载有,瞿昙悉达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奉敕翻译印度历法《九执历》。这部历法后来被录入了《开元占经》,至于瞿昙悉达何时编撰《开元占经》,史无明文。但据今人薄树人考证,瞿昙悉达大概在开元二年二月之后奉敕编撰《开元占经》的,至于编成时间,则不会早晚于开元十二年。

  《开元占经》全书共一二�卷,其中前二卷是集录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关于宇宙理论的论述;卷三至卷九集录了古代名家有关天体的状况、运动、各种天文现象等等方面的论述,以及有关的星占术文献;卷九十一至卷一�二集录了有关各种气象的星占术文献;卷一�三主要抄录了唐代李淳风撰的《麟德历经》;卷一�四讲算法,《九执历》就录在这一卷内;卷一�五集录了从先秦古六历到唐代神龙历为止共二十九种历法的一些最基本的数据,卷一�六至卷一一�则是讲星图,不过书中并没有图象,而是用文字介绍今测恒星位置与旧星图所载之不同;卷一一一至卷一二�是集录古代各种有关草木鸟兽、人鬼器物等等的星占术文献。

  那么,《开元占经》究竟有多少内容值得我们珍视呢?简而言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开元占经》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关于恒星位置观测的记录。在卷六十至卷六十三有关二十八宿星占和卷六十五至卷六十八有关石氏中、外官星中总共给出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其中有六颗星的数据在今传各本中已佚失)。这种赤道坐标和现代天文学上所使用的赤道坐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一百二十一颗星的坐标构成了一份我国最古老的星表,研究者名之为“石氏星表”。

  (二)《开元占经》中保存了可能是世界最早木星卫星的肉眼观测记录。在卷二十三有关岁星(木星的古代名称)占中有一段甘氏的论述:“单于之岁,岁星在子。与虚、危晨出夕入。其状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意思是说,在单于岁那年,木星运动到了这一天区,早、晚和虚、危二宿共升共落。这时的木星看上去又大又亮,而在它的边上仿佛有一颗小的红色的星,这个现象称之为“同盟”。甘氏的这个发现是在公元前364年,这比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之后,才发现木星卫星早了近两千年。

  (三)《开元占经》保存了石氏、甘氏和王咸三家星官的原来面目。星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恒星命名形式。一个星官是一个恒星组合,其中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颗,多到数十颗。一组星起一个名字,如北斗(七颗星)、牵牛(六颗星)、天官(一颗星)、羽林军(四十五颗星)等等。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有许多流派,大部分流派都有自己的星官体系,彼此略有差异。三国时代时有吴国的一位太史令陈单曾把古代主要的三家官体系——石氏、甘氏和王咸的,并同存异,组成一个二八三个星官包含一四颗星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被后世接受,成为中国传统的恒星命名系统。由于陈单综合的成功,反使原来的三家星官逐渐不为世人所知。全赖《开元占经》保存了原来三家各自的组成情况,才使后人得以知晓这三家星官的原貌,从而为中国星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四)《开元占经》中有很高科学水平的关于日蚀现象的论述。卷九中录有西汉天文学家刘向的论断:“日蚀者,月往蔽之。”这是我国天文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日食发生的原因。同卷中还引有与刘向同时代的一位星占家京房对古代日食观测方法的记述:“日之将蚀,……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视之。”这段记述表明,当时已发明了预报日食的方法,但在时刻计算上还比较粗疏,因此,耐心的天文学家借助了一盆水使观测者专注的目光从长时间向上仰视刺目的太阳光本身转变为自然微俯观测刺目程度较低的水中太阳像,从而可以大大减轻观测者的痛苦和疲劳。这个观测方法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观测日食的能力和质量。此外,《开元占经》还集录了日全食时人们看到的太阳外层的一些有关现象,如日珥和日冕。

  (五)《开元占经》记述了大量古代天文学家有关宇宙结构和运动的认识,而且其中有一些是仅见于此书的。如后秦天文学家姜岌诉《浑天论参难》,梁武帝在长春殿召集群臣讨论天文、星象的记载,以及祖恒对姜岌的批评等等。这些论述在《开元占经》之外迄今尚未发现影迹。还有些论述在别的古书中虽也有所记载,但是《开元占经》所录却更为详尽。如对祖恒的《浑天论》、陆绩的《浑天象说》等的记载都较《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等所记为详。所以,集中记述宇宙理论的《开元占经》卷一、卷二,乃是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史的学者所必读之书。

  (六)《开元占经》卷一�三主要介绍了《麟德历经》。《麟德历》是初唐天文学家李淳风所编。该历继承了隋代刘焯《皇极历》的成就,并在天文数据和一些数学计算方面又有许多进步。它是我国历法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记述,但这二书所载错讹特多,且互有差异。因此瞿昙悉达所录的《麟德历经》对于《麟德历》的整理研究工作具有很大参考价值。(七)《开元占经》卷一�四中记录了印度的数码,提出了“�”的符号。这是中印数学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资料。

  (八)《开元占经》卷一�四中还主要记载了《九执历》术文。《九执历》是一部印度历法。九执是指日、月、五星这七个天体和罗�、计都二颗“隐星”,罗�、计都实际上并不是星,而是天球上月亮轨道与太阳轨道相交的两个交点。印度天文学家中把它们看作“隐星”)。《九执历》原来面目如何,已无可考。《开元占经》所载主要是有关日、月运动和日、月食预报的计算方法。印度天文学曾经受到希腊天文学的影响,在计算天体运动时采用了黄道坐标系和几何学方法,和中国之采用赤道坐标系及代数方法大不相同。《九执历》中的基本天文数据中有若干较之中国略有逊色,但其方法和概念也有许多长处。例如,中国古代历法中一直没有分辨出太阳运动的近地点和冬至点、远地点和夏至点的区别,而《九执历》则定出远地点在夏至点之前十度,这是符合当时天文实际的。又如,中国古代历法中不考虑日、月和地球之间直线距离的远近变化问题,所以在日、月食的计算中是有局限,《九执历》则有推算月亮视直径大小变化的方法,较中国古代历法有所进步。此外,《九执历》中引进了三角学里的正弦函数算法和正弦函数表,这在中国古代数学中也是一个新事物。总之,《九执历》的传入乃是中国与印度科学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的价值都只有《开元占经》才能为我们提供评价的具体依据。

  (九)《开元占经》记录的古代历法基本数据对《二十四史》中的有关记载有所补充。《二十四史》中有多部史书辟有“历志”或“律历志”卷,记载有关时代所用历法的种种情况,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历法留下来的记载很少,而《开元占经》卷一�五“古今历积年及草率”中所记有不少可为史书资料作补充。例如,晋代北凉地方行用的赵匪攵《玄始历》是一部重要的历法。它首先改革了古代历法中十九年里安排七个闰月的规律,创立了六��年中安排二二一个闰月的新规律,由此促进了古代历法中朔望月和回归年时间长度数据的精确性的提高。可是这个历法在古书中记载极少。只有《开元占经》中记述了这个历法的一些基本天文数据,才使我们对它有所了解。又如汉代太初历以前有所谓古六历,后人只知它们都是一种四分历,但它们的历元是哪一年,却仅见于《开元占经》。此外,还有隋代刘孝孙的历法,张容的《开皇历》等,在《开元占经》中都有可以补充《隋书·律历志》中所载的资料。

  (十)《开元占经》中保存了大量已失传的古代文献资料。据初步统计,《开元占经》中摘录有现已失传的古代天文学和星占学著作共约七十七种,纬书共约八十二种。这些佚书在其他古籍中间或已有记载,但完全不如《开元占经》丰富。如有关纬书,明代曾有一位学者孙珏从许多唐宋古籍中辑录出一部纬书辑佚集,题为《古微书》。然而,自《开元占经》重新发现后,清朝人所辑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等所辑纬书篇幅超出了《古微书》好几倍。至于天文学和星占学的著作,则还没有人全面重新辑佚过。此外,《开元占经》中还摘有若干现已佚失的经学、史学和兵家著作。总之,可以说,《开元占经》作为保存古代文献的著作来说,称得上是一座宝库。

  除了以上十项之外,如果用不同科学学科来检验,肯定还可以发掘出新的令人惊异的科学内容。总之,《开元占经》的科学价值是不容低估的。

  《开元占经》自撰成以后,传世极少。这是因为书是一部以星占术为主的书,宣扬天命论的本身及笃信迷信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视为高度的机密,生怕有人拿其中的话,结合天上的天象,来“妖言惑众”,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本书在唐、宋时代就流传极少。宋以后即无记载,当已失传。甚至连明代的皇家天文台也无藏本。直到明神万历四十四年(1616),安徽歙县有叫程明善的学者,因给古佛像布施装金,而在佛腹中发现了一部抄本。当今传世较广的是道光年间的恒德堂刻版巾箱本。近年来,台北出版了文渊阁藏本《四库全书》影印本。中国书店也于一九八九年出版影印本。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甘石占经》《步天歌》《景乾象星书》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宋)》《历象考成》《谈天》《甘石星经》

《开元占经》《观象玩占》《民历铺注解惑》《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

这些出自 古籍阁 的电子版古代天文历法书籍应该是我目前最过最全的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不著撰者》《钦定仪象考成》《清史天文志》《灵宪》《乙已占》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观象玩占》《通雅·天文》《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

《历算全书 (清) 》 《晋书·律历志》《步天歌(影印版)》

《浑天仪图注》《新仪象法要》《全史日至源流 (清)》《仪象考成》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

《灵台密苑》《玉烛宝典》《授时历议》《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古周髀算经 (汉)》

《三才实义天集 (清)》《七政推步 (明)》《乙巳占 (唐)》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

《楚辞》

《诗经》

《论语》

《春秋》

《战国策》

《庄子》

《老子》

《荀子》

《韩非子》

《晏子春秋》

《齐民要术》

《秦简》

《汉书》

《汉纪》

《汉简》

《魏书》

《颜氏家训》

《陈书》

《管子》

《竹书纪年》

《礼记》

《盐铁论》

《申子》

《洛阳伽蓝记》

《说文解字》

《胜之书》

《水经注》

《梁书》

《晋书》

《慎子》

《左传》

《山海经》

《尚书》

《尉缭子》

《宋书》

《孟子》

《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

《国语》

《四民月令》

《商君书》

《周礼》

《周易》

《周书》

《吴子》

《吕氏春秋》

《后汉纪》

《后汉书》

《史记》

《南齐书》

《南史》

《华阳国志》

《十六国春秋》

《北齐书》

《北史》

《六韬》

《公孙龙子》

《东观汉记》

《世说新语》

《三国志》

历史典籍包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艺术、诗歌、小说等…典籍的范围是很大的…

历史典籍有:《六韬》《楚辞》《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晏子春秋》《齐民要术》

《秦简》《公孙龙子》《东观汉记》《世说新语》《盐铁论》

《申子》

《洛阳伽蓝记》

《说文解字》

《 胜之书》

《水经注》《管子》

《竹书纪年》

1、《三国演义》

2、《水浒传》

3、《西游记》

4、《红楼梦》

5、《儒林外史》

6、《隋唐演义》

7、《东周列国志》

8、《杨家将》

9、《前汉演义》

10、《后汉演义》

11、《两晋演义》

12、《南北史演义》

13、《五代史演义》

14、《残唐五代史演义》

15、《隋唐两朝志传》

16、《元史演义》

17、《明史演义》

18、《清史演义》

19、《民国演义》

20、《毛公案》

21、《彭公案》

22、《三侠五义》

23、《史记》

24、《汉书》

25、《后汉书》

26、《三国志》

27、《晋书》

28、《宋书》

29、《南齐书》

30、《梁书》

31、《陈书》

32、《魏书》

33、《北齐书》

34、《周书》

35、《隋书》

36、《南史》

37、《北史》

38、《旧唐书》

39、《新唐书》

40、《旧五代史》

41、《新五代史》

42、《宋史》

43、《辽史》

44、《金史》

45、《元史》

46、《明史》

47、《论语》

48、《孟子》

49、《大学》

50、《中庸》

51、《尚书》

52、《礼记》

53、《周易》

54、《春秋左氏传》

55、《诗经》

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做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已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北宋地理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酒秦九韶《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明代工部尚书熊明遇《格致草》,根据西洋科学原理,辨析了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的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他所设计的“日火下降、气上升图”,系统地说明对流性天气的形成。清代译著《测候丛谈》,采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岁月推移,天象更迭。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留下宝贵的天象记录,无一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今后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规律,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