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秦艽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当归秦艽散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准绳·类方》卷五 61 组成 62 主治 63 当归秦艽散的用法用量 64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秦艽散 1 拼音
dāng guī qín jiāo sǎn
2 处方白术1钱,茯苓1钱,秦艽1钱,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黄(酒蒸)1钱,陈皮1钱,半夏曲5分,炙甘草5分。
3 功能主治五疸。
4 当归秦艽散的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当归秦艽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5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6 《准绳·类方》卷五 61 组成
白术1钱,茯苓1钱,秦艽1钱,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黄(酒蒸)1钱,陈皮1钱,半夏曲5分,炙甘草5分。
62 主治五疸。
63 当归秦艽散的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食前服。
64 附注本方改为丸剂,名“当归秦艽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古籍中的当归秦艽散 《校注医醇剩义》:[卷三黄瘅]女劳瘅白芍(一钱)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二枚)当归秦艽散治五瘅,口淡,咽干,倦怠,发热,微冷。白术(
《证治准绳·杂病》:[第五册杂门]黄胆伤日久,则气血虚弱,必用补剂,如参术健脾汤、当归秦艽散,使正气盛则邪气退,庶可收功。若口淡怔忡,耳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黄胆煎八分,食前服。色疸,加黄、炒白扁豆各一钱。当归秦艽散治五疸,口淡咽干,倦怠,发热微寒。白术茯苓秦
《杂病广要》:[内因类]黄瘅补益,如参术健脾汤(按∶系异功散加归、芍)、当归秦艽散(按∶系八物汤去参,加秦艽、陈皮、半夏曲),
《医门法律》:[卷六黄瘅门]黄瘅门方目录 1 拼音 2 红花当归饮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红花当归饮的用法用量 6 注意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红花当归饮 1 拼音
hóng huā dāng guī yǐn
2 红花当归饮的别名红花当归散、凌霄花散、红花归尾散、调经活血汤
3 处方红花、当归、赤芍、牛膝、紫葳、官桂、甘草、白芷、苏木、寄奴。
4 功能主治逐瘀血,通经。主妇人血脏虚竭,或积瘀血,经候不行;或断续不定,时作腹痛,腰胯疼重,攻刺小腹紧硬,及室女月经不通。
5 红花当归饮的用法用量红花当归散(《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凌霄花散(《玉机微义》卷四十九)、红花归尾散(《医统》卷八十四)、调经活血汤(《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局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本方用:刘寄奴草5两,当归(去芦)、牛膝(酒浸)、甘草(炙)、紫葳、红花、苏木(一本作莪术)各二两,赤芍药九两,肉桂(去粗皮)、白芷各一两半。各为细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空心、临卧各一服。若血久不行,浓煎红花酒调下。
6 注意
有孕不可服。
7 摘录《女科万金方》
古籍中的红花当归饮 《女科指掌》:[卷之一调经门]调经方
各四两)麝香(三钱)酒糊丸,每服七十丸,温酒淡盐汤任下。加味柴胡汤小柴胡汤加红花、牡丹皮《女科指掌》
《医灯续焰》:[卷三数脉主病第十九]附方胡(二钱)连翘(三钱)当归尾甘草(各一钱)生黄芩红花(少许)黄连鼠粘子(炒,各一钱)栝蒌根黄(各一钱
《女科撮要》:[卷上]附方并注桂赤芍药川山甲生地黄两头尖大黄白芷天麻(各五钱)红花(四钱)槐柳桃枝(各三钱)木鳖子(三十枚,去壳)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卷之二证治提纲]附∶证治赋榔、香附、枳壳;血病宜和血,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越鞠丸、木香流气饮开郁气之无形,蟠葱散、撞气阿
《类证治裁》:[卷之八经闭论治]附方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医学入门》卷七方之当归须散 31 组成 32 当归须散的用法用量 33 功能主治 34 运用 4 《医学入门》卷八方之当归须散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当归须散的用法用量 44 运用 45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须散 1 拼音
dāng guī xū sǎn
2 概述当归须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 《医学入门》卷七方之当归须散 31 组成当归尾一钱半,红花八分,桃仁七分,甘草五分,赤芍药、乌药、香附、苏木各一钱,官桂六分[1]。
32 当归须散的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空腹服[1]。
33 功能主治《医学入门》卷七方之当归须散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1]。主治跌打损伤,气血凝结而致的胸腹胁痛或寒热[1]。
34 运用
如挫闪,气血不顺,腰胁痛,加青皮、木香;胁痛加柴胡、川芎[1]。
4 《医学入门》卷八方之当归须散 41 处方归尾45克 红花24克 桃仁21克 甘草15克 赤芍 乌药 香附 苏木各3,克 官桂18克
42 功能主治《医学入门》卷八方之当归须散主治妇人月经适来,血气凝滞,小腹疼痛,产后恶露不尽,心腹作痛,跌打损伤,气血凝结,胸腹胁痛,或发寒热。
43 当归须散的用法用量用水、酒各半煎,空腹时服。
44 运用挫闪腰胁痛者,加青皮,木香;胁痛者,加柴胡、川芎。
45 摘录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35 各家论述 36 摘录 4 《兰室秘藏·妇人门》方之当归芍药汤 41 组成 42 制备方法 43 功能主治 4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45 当归芍药汤的临床应用 5 《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51 组成 52 制法 5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6 《验方新编》卷九方之当归芍药汤 61 组成 62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63 功能主治 7 《扁鹊心书·神方》之当归芍药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中医耳鼻喉科学》方之当归芍药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摘录 9 《广嗣纪要》卷十一方之当归芍药汤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医学正传》卷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当归芍药汤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05 运用 106 摘录 11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 111 处方 112 功能主治 113 摘录 12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当归芍药汤 121 处方 122 功能主治 12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24 摘录 13 《云歧子脉诀》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 131 处方 132 功能主治 13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34 摘录 1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当归芍药汤 141 组成 142 功能主治 143 各家论述 15 《胎产秘书》卷上方之当归芍药汤 151 组成 152 功能主治 15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54 用药禁忌 16 《赤水玄珠》卷八方之当归芍药汤 161 组成 162 功能主治 16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7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171 组成 172 功效主治 17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8 《女科万金方》之当归芍药汤 181 组成 182 功能主治 18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芍药汤 1 拼音
dāng guī sháo yào tāng
2 概述当归芍药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六首。
3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31 处方当归一两半,芍药、干地黄、人参、桂心、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二十枚[1]。
当归9克 芍药 人参 桂心 生姜 甘草各6克 大枣10枚 干地黄6克。
32 制法上药为粗末[1]。
上药哎咀。
33 功能主治《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产后虚损,逆害饮食[1]。
主产后虚损,不思饮食。产后虚损,逆害饮食。
3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分三次服[1]。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3次。
35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内外建中汤除去胶饴,易入人参、地黄,平调血气,虽有虚羸寒热,无不可治,岂特逆害饮食而已哉。
36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
4 《兰室秘藏·妇人门》方之当归芍药汤 41 组成柴胡二分,当归身、白芍药、白术、苍术(泔浸,去皮)各二钱,黄芪一钱五分,炙甘草、生地黄各三分,陈皮、熟地黄各五分[1]。
柴胡2分,炙甘草3分,生地黄3分,橘皮(不去白)5分,熟地黄5分,黄耆1钱5分,苍术(泔浸,去皮)2钱,当归身2钱,白芍药2钱,白术2钱。
42 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末[1]。
如麻豆大,分作二服。
43 功能主治《兰室秘藏·妇人门》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妇人劳役过度,脾胃虚弱,短气气逆,自汗不止,身热闷乱,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大便时泻,经水漏下不止,血色鲜红[1]。
妇人经脉漏下不止,其色鲜红,时值七月处暑之间,先因劳役,脾胃虚弱,气短气逆,自汗不止,身热闷乱,恶见饮食,沉懒困倦,四肢无力,大便肘泄,后再因心气不足,经脉再下不止,惟觉气下脱,其元气逆上全无,惟觉心腹中气下行,气短少,无力以言。
4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分作二服,水煎,空腹稍热服[1]。
水2盏半,煎至1盏,去滓,稍热空心服。
45 当归芍药汤的临床应用崩漏:予族一妇,因劳役下血,每来两旬不止医者拘血热之说,用四物加芩、连,累治不愈。一日血大下,昏迷不醒,急以问予,予用此药一剂,少顷顿醒,过两小时血遂止,后常用此药,其病遂不发作。
5 《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51 组成当归(酒浸)、白芍药、茯苓、泽泻、川芎各一两,白术一两半[1]。
52 制法上药为细末[1]。
5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空腹温酒或米汤调下[1]。
54 功能主治《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妊娠腹中蹻痛,下痢[1]。
6 《验方新编》卷九方之当归芍药汤 61 组成当归身、白芍药(酒炒)、党参、陈皮、茯苓各一钱,炙甘草、炮姜、木香各五分,炒枳壳七分,乌梅一枚[1]。
62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1]。
63 功能主治《验方新编》卷九方之当归芍药汤功能行气和血[1]。主治产后食积,下痢赤白,腹痛窘迫,脉沉数者[1]。
7 《扁鹊心书·神方》之当归芍药汤 71 处方当归2钱,芍药2钱。
72 功能主治《扁鹊心书·神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中暑下血,血痢腹痛。
7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74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8 《中医耳鼻喉科学》方之当归芍药汤 81 处方当归 白术 赤芍 茯苓 泽泻 黄芩 辛夷花 白菊花 干地龙 甘草 薄荷 川芎
82 功能主治《中医耳鼻喉科学》方之当归芍药汤功在调和气血,行滞化瘀。主治鼻窒,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甲肿实色暗,呈桑椹样,鼻塞涕多,或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钝,语言不畅,咳嗽多痰,耳呜不聪,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83 摘录《中医耳鼻喉科学》
9 《广嗣纪要》卷十一方之当归芍药汤 91 处方白芍药4两,当归3两,白茯苓1两,泽泻1两,川芎2两,炙草2两。
92 制法上为细末。
93 功能主治《广嗣纪要》卷十一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痛者。
9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温酒调下;蜜丸亦可。
95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一
10 《医学正传》卷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当归芍药汤 101 处方白芍药1钱,当归半钱,白茯苓半钱,泽泻半钱,白术半钱,条芩半钱,甘草3分,黄连3分,木香3分,槟榔3分。
102 制法上切细,作一服。
103 功能主治《医学正传》卷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腹中(??)痛。
104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1盏,温服。
105 运用如白痢腹痛甚,有寒者,去芩、连,加干姜3分。
106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 111 处方当归、白芍、熟地、川芎、柴胡、升麻、防风。
112 功能主治《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产后内虚气乏而下痢者。
113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12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当归芍药汤 121 处方当归1钱,芍药1钱,白术1钱,牡丹皮8分,桃仁8分,栀子(炒黑)8分,甘草3分,青皮5分。
122 功能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咳血。
12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以水1盏半,煎7分,空腹服。
124 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
13 《云歧子脉诀》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 131 处方当归1两,白芍药1两,熟地黄1两,干姜半两。
132 功能主治《云歧子脉诀》卷四方之当归芍药汤功在养血补虚。主治崩中白带。
13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食前服。
134 摘录《云歧子脉诀》卷四
1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当归芍药汤 141 组成归须、生地、川芎、赤芍、丹皮、人参、甘草、天花粉、麦冬、泽泻、干姜、香附、陈皮、炒黑蒲黄。
142 功能主治《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血渴。
143 各家论述产后之渴,与伤寒常病之渴不同。产后血渴,血虚而渴也。血虚当补血,而必兼补气者,血脱则补气,气盛则血充也。是方四物而地用生,归用尾,芍用赤,补血、凉血、破血;丹皮、麦冬滋阴补水,以培天乙之源;花粉润肺止渴;泽泻引热下行;炒蒲黄以佐四物;附、陈、参、草补气行气;引以干姜,反治之义,防瘀未尽也。但其性辛热,宜临症酌用。
15 《胎产秘书》卷上方之当归芍药汤 151 组成当归1钱,白芍1钱,枳壳(面炒)1钱,山楂1钱,厚朴8分,陈皮6分,木香3分,甘草4分,黄芩2钱。
152 功能主治《胎产秘书》卷上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腹中疼痛,心下结满。
15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54 用药禁忌忌生冷。
16 《赤水玄珠》卷八方之当归芍药汤 161 组成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芍药(酒炒)3钱,生地1钱,黄连(酒炒)1钱,木香1钱。
162 功能主治《赤水玄珠》卷八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血虚而下血痢。
16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17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 171 组成归身1钱,人参1钱,白芍(酒炒)1钱,白茯苓1钱,炙草5分,木香5分,枳壳(炒)7分,黑干姜5钱,陈皮1钱,乌梅1个。
172 功效主治《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当归芍药汤功在行气和血。主治虚痢,无新旧食积,下痢赤白,腹痛窘迫,脉沉数者。
17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18 《女科万金方》之当归芍药汤 181 组成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耆、香附、柴胡。
182 功能主治《女科万金方》之当归芍药汤主治妇人淋病,出三四色,内热口干,小腹日夜并痛。
183 当归芍药汤的用法用量当归秦艽散简介
本文2023-10-25 19:34: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