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的经典著作
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
2、大约编著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味,其中眼科用药已达70余种,可用于治疗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以及一些全身病的眼部证候。而且不少药物至今仍为眼科所常用。
3、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阐述全身性疾病时,涉及到目赤、目黯、目不识人等20佘种眼部病症。但是仲景从整体观念出发,参合全身脉症,辨证沦治,为后世治疗眼病结合全身证候辨证论治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4、隋代,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该书在目病诸候一卷内,集中收载三十八候,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此外,对于突眼、近视以及一些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眼病也有了记载,而且对症状描述和病源探讨都比前人前进了一步。
5、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在七窍病一卷首列目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生食五辛、夜读细书等容易引起眼病的19种因素,以及预防眼病的若干注意事项,还首次记述了老人目昏。在眼病的治疗方面,记载了神曲丸等81首内服及外用的药方,并第一次提出了食用牛、羊等动物肝脏的明目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熏洗、外敷、钩,割等眼病外治法和针灸、按摩疗法。所以,该书对后世眼科发展颇具影响。
6、王焘著《外台秘要》,在眼疾一卷中引印度《天竺经论眼》。在眼的解剖方面指出:眼乃轻膜裹水,外膜白睛重数有三,黑睛水膜止有一重,不可轻触:眼之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故有所见。在论述病源方面提出:绿翳青旨(相当于青光眼)之类眼病“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的独到见解。而且指出,该病初发即须速治,病成则不复可疗。在眼病论治方面,谓治脑流青盲眼(相当于白内障)“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这是中医古籍有关金针拨内障的最早记载。该书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7、《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可惜原书早巳失传,仅有日本人辑录于朝鲜《医方类聚》的辑本。该书大体可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所述病因病机与《诸病源候论》相似,多主风热;各论所述眼病有30节。书中的眼部解剖名词比以前的文献丰富,如眼睑、眼皮等皆属首见;所涉及的眼部病,已增至60余种。治疗方面,不仅重视药物,还记载有多种手术疗法,如首次提出对胬肉攀睛使用割烙法和对“睑皮里有核(即胞生痰核)”施行手术治疗,而且对“开内障用针法”的叙述也较前人详细。
8、《刘皓眼论准的歌》是晚唐时期著成的另一部眼科专书,又称《刘皓眼论审的歌》(《宋史》)。全书为诗歌体裁,便于记颂。现存《秘传眼科龙木论》中《龙木总论》之“审的歌”,即来自该书。书中所载的“五轮歌”及将72种眼部病证按内、外障分类的方法,对以后的中医眼科影响深远。
9、宋初编成的《太平圣惠方》100卷中,眼科两卷总结了宋以前的眼科成就,并有所发展。将所收载的500多首处方按主治证候分类,而且对每类证候的病因病机都作了扼要的阐述。眼科五轮学说在该书首次见到运用,并以“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强调了眼与整体的密切关系。书中除对内治和外治的大量记载外,对金针拨障等手术的介绍也比较详细。
10、此后一百多年,又有《圣济总录》,全书200多卷,有论有方。眼科部分在《太平圣惠方》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写成12卷,包括眼病58门,手术2门,记载眼病用方750多首,内容较为丰富。至于眼科用药,见于宋代著名官方药书《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者,就有180多种,其中还吸收了一些外来药物,如没药、龙脑香等。
11、元代危亦林编《世医得效方》,其中眼科一卷,首先重点阐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其次分别叙述眼科72证的证治,内容简明扼要而实用。
12、由宋元医家辑成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是一本著名的眼科专书。全书分10卷,卷1—6主要载列眼科“七十二证方论”,每证方论以下附有“审的歌”;卷7为诸家秘要名方;卷8为针灸经;卷9—10为诸方辨论药性。书中主要内容是按内、外障分类记叙72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介绍了古代金针拨内障以及钩、割、镰、洗等手术方法,对后世很有影响。正文10卷之后,另附有《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其主要部分是“眼科七十二问”,具体内容与前面“七十二证方论”并不相同。此外,它在“五轮”之后,首次较详细地述及眼科“八廓”,虽然八廓不如五轮学说有影响,但是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3、《银海精微》为宋以后的人托名孙思邈撰成的眼科专书。该书首先叙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和中医眼科辨证的一些基本理论,接着列叙了80余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附有眼病简图。此外,还初步介绍了按五轮检查眼病的顺序和方法。此书辨析证情比较明白,内治的不少方药也比较精简实用,外治还采用了点、洗、剧、烙、夹等法,对金针拨障(开金针)的手术方法描述尤详。
14、金元时代,医学流派主要以刘完素、张从正、李呆、朱震亨四大家为代表。刘完素强调火热为病的学说。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眼目赤肿翳膜皆属于热,主张降心火,滋肾水,用药偏重寒凉。张从正继承刘氏主火之说,并有所发展。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目不因火则不病,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善用攻下法。李呆提倡内伤学说。在眼科方面,他认为脾虚影响五脏六腑的精气不能上贯于目,则目不明,因而治眼病要理脾胃,养气血才是正理。朱震亨认为相火为元气之贼,阴虚则火动,治病重用滋阴降火之法。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眼病不外虚实二因,眼目昏花属肾水亏虚,眼目肿痛属肝经风热,内治虚者宜滋肾阴,实者当散风热,虚实相兼者则散热滋阴。以上四家学说虽各有所长,但也离不开辨证论治的原则,后人合理运用,进一步丰富了眼科的理论和实践。
15、跨元、明两代的眼科名医倪维德著《原机启微》一书。其上卷按病因将眼病分为18类,理论联系实际,详细分析病机,辨证论治;下卷论方剂配伍,后附治疗眼病40余方,并有方义说明。这是阐述理论比较系统的一本眼科专书。
16、清朝年间,中医眼科要以山东博兴眼科名医魏儒正为代表,其著作的《眼科集要》共分四部详细记录叙述中医眼科对于各类疑难眼病的详细辩证技巧及论症法则,内容精简实用,并配以绘图加以说明,内治以脏腑经络调理为主、外治以熏、洗、点、拨为主,是一部综合性的理论解释、实用技术较强的一部眼科专著。
17、清末民初,魏氏中医眼科第二代传人魏纯讷子承父业,17岁便从父学医。由于父亲的身教言传,五、六年时间即掌握了诊治眼病的技能,并能把祖传验方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声誉渐高。
魏纯讷常说:“学贵博而能长,未有不博而能长者也。”他认为,眼虽是局部器官,但和五脏六腑紧密相关。眼科是在内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打好内科基础,是学好眼科的根基。所以,他不但主攻眼科专著,而且精心研读《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医著。因而眼科、内科俱佳。
魏纯讷行医40余载,对中医眼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把宝贵的临床经验留给后人,他将平时收集的200余例疑难病例整理成《眼科临症录》,对病因、病机、辩证论证、治则、方药等都做了详细记录。他为了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父亲毕生的经验融为一体,50余岁时,着手对《眼科集要》重新整理,暂定名《重定眼科集要》。手续未完,在日军扫荡中不幸失落。1949年春,魏纯讷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18、建国初期,魏氏中医眼科第三代传人魏士臣原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眼科专家。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50余年,他不但对中医眼科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任县历届政协常委,1—9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两次出席省和地区召开的眼科学术交流会,曾被邀请去滨州医学院中医班进行中医眼科学讲座。一九八五年十月出席省政协召开的各界人士交流大会。1967-1969年利用三年时间将平时积累的经验及秘方编撰而成《中医眼科集腋》一书流传于后。《中医眼科集腋》是一部中医眼科学著作,对于以后的中医眼科学发展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3 补肺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补肺丸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补肺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补肺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4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41 组成 42 主治 4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千金翼》卷十五 51 组成 52 主治 5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9:423) 61 组成 62 主治 6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71 组成 72 主治 7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本草图经》引《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三) 81 组成 82 主治 8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医方类聚》卷八十六引《千金月令》 91 组成 92 功效 9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补肺丸 补肺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bǔ fèi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Bufei Wan
22 标准编号WS3B008989
23 处方熟地黄 200g 党参 100g 黄芪(蜜炙) 100g 桑白皮(蜜炙) 200g 紫菀 100g 五味子 80g
24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00~ 11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甘、微苦酸。
2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 含棕色核状物。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 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草酸钙方晶直径11~32μm。下皮细胞长方 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有的含紫 素。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 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
2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8 功能与主治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 咳痰粘,咽干舌燥。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规格每丸重 9g
211 贮藏密闭,防潮。
3 补肺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中药
32 药品名称补肺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39 规格每丸重9克
310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日1丸,一日2次。
311 禁忌外感咳嗽者忌服。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气虚咳嗽,其表现为咳嗽短气,咳声低弱,痰质稀薄,自汗畏风,体虚乏力。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5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寒热表现,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补肺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41 组成钟乳粉半两,人参半两,白石英半两,阿胶(炙令燥)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3钱,细辛(去苗叶)2钱。
42 主治肺虚喘咳少气。
4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甘草汤送下。
44 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千金翼》卷十五 51 组成麦门冬(去心)2两,款冬花2两,白石英2两,桑根白皮2两,桂心2两,五味子3合,钟乳5分(研为粉),干姜1两,大枣100枚。
52 主治肺气不足,失声胸痛,上气息鸣。
5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饮送下,日3次。
54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6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9:423) 61 组成黄耆200g,党参200g,白术150g,防风30g,蛤蚧5对。
62 主治肺气虚,咳后气短,久咳,倦怠无力,自汗,语音低微。
6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早、晚各1丸,温开水送下。
6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
7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71 组成百部(焙)2两,贝母(去心)2两,山芋2两,阿胶(炙令燥)2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3两(生),半夏2两(捣罗为末,先以鹅梨汁1盏,生姜自然汁1盏,同熬,至一半入半夏末熬成膏)。
72 主治肺气上童,久病咳嗽,咽膈隘塞,语声不出,津液干燥,痰毒头痛,心神恍惚,及劳嗽咯血、呀呷等疾。
7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含化。
74 制备方法上药除半夏膏外,为末,以膏和,如干加炼蜜少许,为丸如鸡头实大。
8 《本草图经》引《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三) 81 组成杏仁2大升(山者不蛀,拣却双仁及陈臭)。
82 主治咳嗽。
8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后任意茶酒送下。
84 制备方法以童子小便一斗,浸之,春、夏日,秋、冬14日,并皮尖于砂盆中研细,滤取汁,煮令沸,候软如面糊即成,仍以柳篦搅,勿令著底,后以马尾罗或粗布下之,日曝,可丸即丸。
9 《医方类聚》卷八十六引《千金月令》 91 组成干地黄1斤(汤净洗),杏仁半斤(汤去皮尖)。
92 功效补肺。
9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每日30,食后熟水送下。
94 制备方法上细切,以木臼中先杵地黄,后入杏仁同杵令匀,急手丸如梧桐子大。
95 用药禁忌忌萝卜、莲、藕、贝母、白药、毛米粥。
古籍中的补肺丸 《圣济总录》:[卷第六十六]咳嗽失声干燥,痰毒头痛。心神恍惚。及劳嗽咯血呀呷等疾。补肺丸方百部(焙)贝母(去心)山芋阿胶(炙令燥各二两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七咳嗽门]诸咳嗽(附论)豚胆和小便。生姜、橘皮、诃黎勒、桃皮煮服。治嗽补肺丸(出本草)用杏仁二大升。小者不用。拣却双仁及陈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论斗殴穴道药,补药亦可。肋骨不断者,亦用十三味一帖,后用补肺丸为妙。人参五钱,白芍五钱,浓朴五钱,前胡一两,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三下品]杏核仁实不可多食,伤神,损筋骨。刘禹锡《传信方》治嗽补肺丸,杏仁二大升,山者不中,拣却双仁及陈臭,以童子
《养生类要》:[前集]邹朴庵玉轴六字气诀目录 1 拼音 2 地黄艾叶汤的别名 3 处方 4 制法 5 功能主治 6 地黄艾叶汤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地黄艾叶汤 1 拼音
dì huáng ài yè tāng
2 地黄艾叶汤的别名艾叶汤
3 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艾叶(炒)2两,人参1两,地榆1两,干姜(炮裂)1两,阿胶(炒燥)1两,当归(切,焙)1两。
4 制法上为粗末。
5 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腰腹疼痛。
6 地黄艾叶汤的用法用量
艾叶汤(《普济方》卷三四四)。
7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古籍中的地黄艾叶汤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四妊娠诸疾门]诸血
)上为散。研匀细。每服二钱匕。用艾叶汤(一名地黄艾叶汤)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腰腹疼痛。艾叶(炒二两)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五]妊娠猝下血。分二服,立瘥。治妊娠猝下血不止,腰腹疼痛。地黄艾叶汤方熟干地黄(焙)艾叶(炒各二两)人参地榆干姜
《邯郸遗稿》:[卷之二]淋浊加陈、甘、桂、附,后以补宫汤、安胎饮。内补汤地黄当归川芎白芍橘红茯苓白术甘草大个散半夏陈皮甘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四妊娠门]妊娠惊胎下二十丸。治妊娠外因惊动,胎动不安,转移不宁。艾叶汤方艾叶(炙干三分)桑上寄生(锉炒一两半)人参(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五打扑损伤]伤堕致损吐唾出血在中医学方面,隋唐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医典籍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唐代公私修撰的一系列本草著作。另外,还完成了几部整理、注解《黄帝内经》的典籍,如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释义》。所有这些著作,都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宋元时期中医学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这个时期的医药学典籍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的特点。方书方面有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私修的有《苏沈良方》《史载之方》等一百余种。疾病诊断方面,有崔嘉彦的《脉诀》、朱震亨的《脉诀指掌病式图》等。妇科方面,有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等。儿科方面,有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诊方论》等。法医学方面,有宋慈的《洗冤集录》。针灸方面,有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许希的《神应针经要诀》。研究伤寒病的,有庞安时的《伤寒病总论》、朱肱的《伤寒百问》等等。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仅内部的分科更为细密,同时也出现了代表不同理论特色的医学学派,金元时期的四大家便各有多种著作,阐述各家的医学理论。如“寒凉派”的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问病式》等,“攻下派”的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等,“温补振”的李呆著有《脾胃论》等。“养阴派”的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他们的著述都从不同的侧面为丰富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
中医眼科学的经典著作
本文2023-10-25 20:58: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