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半夏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桂枝半夏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桂枝半夏汤 1 拼音
guì zhī bàn xià tāng
2 处方桂枝24克 半夏45克 茯苓9克 白术6克 贝母6克 广皮3克 芥子3克 厚朴03克 紫苏3克 甘草12克 生姜3片
3 功能主治治痰饮内伏,喘咳吐痰,胸满,发则寒热,腰背痛,其人振掘身瞤剧者。
4 桂枝半夏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5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古籍中的桂枝半夏汤 《校注医醇剩义》:[卷三痰饮]伏饮
振振身剧,此乃三阳之气为阴邪遏抑,郁而不舒,桂枝半夏汤主之。桂枝半夏汤(自制)桂枝(八分)半夏(一
《丹溪手镜》:[卷之上]腹满并痛(三十二)虚气留滞,亦为之胀,比之实,但不坚痛为异,宜桂枝半夏汤、小建中汤,以和之。又曰,阴寒为邪者,腹满而
《汤头歌诀》:[利湿之剂]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汤。)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加桂枝、甘草,除半夏,名茯苓甘草汤,仲景治伤寒水气乘心
《医方简义》:[卷四胃痛]小半夏加茯苓汤姜(五钱)本方加桂枝甘草去半夏。名茯苓甘草汤。治伤寒水气乘心○本方去茯苓。名小半夏汤。治湿《医方简义
《药征》:[卷中]葛根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31 半夏茯苓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36 使用注意 37 运用 38 附注 39 各家论述 4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半夏茯苓汤 41 处方 42 炮制 43 功能主治 4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5 《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半夏茯苓汤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6 《外台秘要》卷七引《小品方》之半夏茯苓汤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65 运用 66 使用注意 7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8 《伤寒大白》卷三方之半夏茯苓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9 《叶氏女科》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0 《金匮翼》卷五方之半夏茯苓汤 101 处方 102 功能主治 103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1 《产育保庆》卷上方之半夏茯苓汤 111 处方 112 功能主治 113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14 运用 12 《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之半夏茯苓汤 121 半夏茯苓汤的别名 122 处方 123 功能主治 12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3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秘要》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131 处方 132 功能主治 133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半夏茯苓汤 1 拼音
bàn xià fú líng tāng
2 概述半夏茯苓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一首。
3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31 半夏茯苓汤的别名半夏散、半夏汤
32 处方半夏三十铢,茯苓、干地黄各十八铢,橘皮、细辛、人参、芍药、旋覆花、川芎、桔梗、甘草各十二铢,生姜三十铢[1]。
半夏12克 茯苓 干地黄各6克 橘皮 人参 芍药 旋复花 芎藭 桔梗 甘草各9克 细辛3克 生姜12克
33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上十二味,哎咀。
34 功能主治功在和胃降逆,养血安胎[1]。主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1]。
化痰和胃,益气养血。主妊娠气血两虚,痰饮内停,胃气不和,致患恶阻,肢节烦疼,胸膈痰逆,呕吐恶心,嫌闻食气,嗜食酸咸,多卧少起,全不进食。妊娠阻病,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
35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分三次服[1]。
以水400毫升,煮取320毫升,分二次服。
36 使用注意忌生冷醋滑油腻、菘菜、海藻。
37 运用若病阻,积月日不得治,及服药冷热失候,病变客热烦渴,口生疮者,去橘皮、细辛,加前胡、知母各12铢;若变冷下痢者,去干地黄,入桂心12铢;若食少胃中虚,生热,大便闭塞,小便赤少者,宜加大黄18铢,去地黄,加黄芩6铢。
38 附注半夏散(《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半夏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①方中桔梗,《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作“泽泻”。《圣济总录》有大枣。
②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茯苓半夏汤”。
39 各家论述1《医方考》:是方半夏、生姜能开胃而醒脾;地黄、芍药、芎藭能养阴而益血;人参、茯苓,甘草能和中而益气;及橘皮、桔梗、旋覆、细辛皆辛甘调气之品,可以平恶逆之气而进饮食者也。或问半夏为妊娠所忌,奈何用之?余曰:昔人恐久用而燥阴液,故云忌尔;若有恶阻之证,则在所必用也,故孙真人方之圣者也,其养胎之剂,用半夏者盖五方焉。
2《千金方衍义》:方用人参鼓舞二陈之制,以运痰止呕,兼旋覆、桔梗以升散结气,芎、芍、地黄以保护荣血,用细辛者协济芎、地以升血分经脉窍隧之邪也。倘服后烦热下痢或二便闭塞,是必兼理客气,其加桂心,加大黄,当效前大黄丸及后方茯苓丸之制,庞安常言桂不伤胎,且熬令黑,则专散气而无壮火食气之患,大黄熬黑,但能泄热,而无苦寒伤中之虑,世俗每谓半夏辛散,胎未形成时,为之切禁。若妊娠肥盛多痰者,不去其痰,则胎不安。癯瘠多火者,不清其火,则胎不稳。时师咸谓黄芩、白术为安胎专药,孰知半夏、大黄、桂心有安胎妙用乎!历观《备急千金要方》诸方,每以大黄同姜、桂任补益之用,人参协消、黄佐克敌之功,不由《备急千金要方》之门,何以求应变之策耶?
4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半夏茯苓汤 41 处方旋覆花、陈皮(去瓤麸炒)、桔梗、白芍药、人参、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两;熟干地黄(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汤洗十遍切焙)一两二分。
42 炮制上为粗末。
43 功能主治《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头目眩运,四肢怠隋,百节烦疼,胸膈痰逆,呕吐恶心,嫌闻食气,好咸酸,多卧少起,全不进食。
4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渣,稍热服,食前服。次服茯苓圆,即痰水消除,便能食。
5 《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半夏茯苓汤 51 处方半夏(汤洗)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白术1两,丁香5钱,缩砂5钱,粉草3钱。
52 制法上锉散。
53 功能主治《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产前胸中宿有痰饮,产后多致眩晕。
5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乌梅1个,水煎,食前温服。
6 《外台秘要》卷七引《小品方》之半夏茯苓汤 61 处方半夏5两(洗),生姜5两,茯苓3两,旋覆花1两,陈橘皮2两,人参2两,桔梗2两,芍药2两,甘草(炙)2两,桂心1两。
62 制法上切。
63 功能主治《外台秘要》卷七引《小品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烦,或水鸣多唾,口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欲食,其脉喜沉弦细迟。
6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65 运用欲得利者,加大黄;须微调者,用干地黄;病有先时喜水下者,加白术3两,除旋覆花;若大便不调,宜加大黄及干地黄,并用3两。
66 使用注意忌羊肉、饧、酢物、生葱、猪肉、海藻、菘菜。
7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71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干)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酸枣仁桂(去粗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远志(去心)2两,人参2两,甘草(炙,锉)1两半。
72 制法上为粗末。
7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谋虑不决,胆气上溢,虚热口苦,神思不爽。
7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秫米1匙头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8 《伤寒大白》卷三方之半夏茯苓汤 81 处方熟半夏、白茯苓。
82 功能主治《伤寒大白》卷三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头汗,中焦闭塞,则周身不能敷布,但头有汗。
9 《叶氏女科》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91 处方白术(蜜炙)1钱,半夏(汤泡,炒黄)1钱,陈皮1钱,砂仁1钱(炒),茯苓2钱5分,炙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2个,乌梅1个。
92 功能主治《叶氏女科》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妊娠恶阻,痰涎壅滞。
93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0 《金匮翼》卷五方之半夏茯苓汤 101 处方半夏2钱,赤苓1钱,陈皮(去白)5分,甘草5分,黄芩5分,生姜3片。
102 功能主治《金匮翼》卷五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热痰,呕逆头痛。
103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煎作1服。
11 《产育保庆》卷上方之半夏茯苓汤 111 处方半夏(汤洗)3两,茯苓1两,熟地1两,陈皮6钱,细辛6钱,苏叶6钱,川芎6钱,人参6钱,芍药6钱,桔梗6钱,甘草6钱。
112 功能主治《产育保庆》卷上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产后眩晕,胸中宿有痰饮,阻病不除,产后多致眩晕,又血盛气弱,气不使血,逆而上攻。
113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大钱,水2盏,加生姜7片,煎7分,去滓,空心服。
114 运用有客热烦渴,口生疮者,去陈皮、细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利者,去地黄,入桂心(炒);胃中虚热,大便秘,小便涩,加大黄1两8钱,去地黄,加黄芩6钱。
12 《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之半夏茯苓汤 121 半夏茯苓汤的别名茯苓半夏汤
122 处方半夏(泡洗7次,炒黄)2两半,陈皮2两半,白茯苓2两,缩砂仁1两,甘草4两。
123 功能主治《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妊娠痰逆不思食,妊娠恶阻,恶闻食气,胸膈痰逆,呕吐恶心。
124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茯苓半夏汤(《赤水玄珠》卷二十一)。
13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秘要》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131 处方半夏3两(洗),秫米1斗,茯苓4两。
132 功能主治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秘要》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大病愈后,虚烦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
133 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问题一:柴胡桂枝汤组方里面半夏二合半是什么义思 合为汉代的计量单位。
柴胡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
纵观仲景方41首含半夏的方剂,半夏的用量都有 “半升”“二合半”“二十铢”“四两”“半斤”“一升”“二升”等。其中,用量为“半 升”的用法最多,共24首,故“半升”为仲景对半夏的常规用量,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上加减形成的。“升”“合”为汉代的容量单位,“千二百黍实其龠,合龠之为合,十合为升,十 升为斗,十斗为斛”(班固・《汉书・律历志》),故 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铢”“两”“斤”为汉代的重量单位,“千 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 为钧,四钧为石”(班固・《汉书・律历志》),故一 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那么半夏的容量单位和重量单位如何换算呢?仲景在经方“柴 胡加芒硝汤”中示“柴胡加芒硝汤”由1/3 份“小柴胡汤”加二两芒硝所构成,其方内半夏用量 为“二十铢”,而“小柴胡汤”中半夏用量为“半升”, 故“半升”半夏的重量为“二十铢×3”,为六十铢, 即25两。
那么汉代的一两合现在多少克呢?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柯雪帆等,直接根据出土的东汉文物“光和大司农铜权”(现收藏于中国博物馆),推算出的“一两等于15625 g”据此,经方中半夏的常规用量“半升”合现在390625 g(即25两×15625 g),约为40 g。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加减而形成的, 这样二合半即半升的二分之一的重量就约为20克。
问题二:"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出自哪里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用法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3g) 甘草炙,三两(6g) 半夏洗,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本方功用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适用范围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四肢、头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方义讲述小青龙汤这个药比较特殊,分这么几个情况:麻黄跟桂枝是一个,干姜跟细辛是一个,再加上半夏,芍药跟五味子这又是一对,它是佐制药,是相反相承的药。
问题三:郝万山伤寒论讲义中要求背诵的重点条文有哪些 伤寒论背诵条文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中风表虚证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二 伤寒表实证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p,此为逆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三 表郁轻证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病变证
一 热证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上)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下)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
二 虚证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61户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p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177伤寒脉>>
问题四:伤寒论六经病的提纲证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太阳病的桂枝汤临床应用以及使用禁忌: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
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 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 恶等物。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
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方十。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 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 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 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问题五:请把《伤寒论》“小柴胡汤方”转化为白话文。 20分 1、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用一斗六升水,煎煮到六升时候,将药渣去掉,继续煎煮至三升,在药汁不热不凉时服下,每次服一升,每天服三次。
此外,根据《简明中医辞典》和清代《医宗金鉴》,半夏为半升而非半斤。
2、伤寒论中的计量与现在的换算:
斤=225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3925克 ,一说为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 中者一枚15克强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
枳实一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3、1两等于10钱。
1斤等于16两。
1斗等于10升。
1升等于10合。
1分为一两的四分之一,约4克。
问题六:请教真懂《伤寒论》的老师,关于栀子豉汤 栀子14个约20克,豆豉4合约20克。理由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1升= 10合=液体20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65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苈子子1升=60克 吴茱萸l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强
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l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10克, 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
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浮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 =2克, 郁李仁20粒=1克,
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半夏有毒,一般不生用。大都是清半夏或者法半夏,炮制方法不同。您说的柴胡桂枝汤应该是伤寒论太少两感的方子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关于伤寒论中半夏的制法,摘抄一段网上文章共同学习:
《伤寒论》中半夏无论入汤剂还是散剂,使用之前都要“洗”。这在《金匮玉函经》[5]有较明确的记载:“凡半夏不咀,以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半夏有毒,使用之前要“洗”,而且要用“汤”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汤,热水也”,因此“以汤洗数十度”就是用热水反复泡洗几十次,直到水液清澈,令半夏 “滑尽”即半夏本身的“隙涎”被除掉(《雷公炮炙论》[6]:“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这样半夏洗熟之后,毒性消失,可以入药使用。今天半夏已经不采用这种炮制方法,但是它仍有借鉴意义,如陈修园的《神农本草经读》[7]“今人以半夏攻专祛痰,概用白矾煮之,……古人以汤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从之,余每年收干半夏数十斤,洗去粗皮,以生姜汁甘草水浸一日夜,洗净,又用河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滤起蒸熟,晒干切片,隔一年用之甚效……”我国古代医学家对半夏的应用较早,但是系统广泛且有效把半夏应用于临床是从《伤寒论》开始的,可谓开后世之先河,为后世立法度。今天重温经典,分析并整理《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及制法,希望对临床有所启示,于同道有所裨益。
(以上摘自:民间中医网)
可见伤寒论里面的半夏现在一般都用清半夏了,伤寒论用的半夏比如泻心汤、小柴胡汤等,取其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清半夏效果应该好一点,如果是小青龙汤或者痰浊雍肺的话,用起半夏燥湿化痰的功效,感觉法半夏可能更好一点。
目录 1 拼音 2 《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 21 丁香半夏丸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医统》卷二十四:丁香半夏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玉机微义》卷四:丁香半夏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局方》卷四 51 方名 52 丁香半夏丸的别名 53 组成 54 主治 55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57 附注 6 《奇效良方》卷十九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丁香半夏丸 1 拼音
dīng xiāng bàn xià wán
2 《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21 丁香半夏丸的别名
丁夏霍香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22 处方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75克 藿香(叶)15克 半夏(汤浸七次,姜汁炒)90克
23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24 功能主治
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不思饮食。
25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计时候。
26 摘录《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
3 《医统》卷二十四:丁香半夏丸31 处方
丁香1两,红豆(炒)2两,半夏(制)2两,白术(炒)2两,陈皮3两。
32 制法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如胡椒大。
33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吞酸,痰饮咳嗽,痞闷。
3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方中红豆,《饲鹤亭集方》作“红豆蔻”。
35 摘录《医统》卷二十四
4 《玉机微义》卷四:丁香半夏丸41 处方
槟榔3分,丁香1两,半夏1两,细辛半两,干姜半两,人参半两。
42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
43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饮咳嗽,头晕多涎。心下停饮冷痰。头目眩晕,睡卧口中多涎。脾胃虚寒,痰饮咳嗽。
4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汤送下。
45 摘录《玉机微义》卷四
5 《局方》卷四 51 方名
丁香半夏丸
52 丁香半夏丸的别名半夏藿香丸
53 组成肉豆蔻仁1分,木香1分,丁香1分,人参(去芦头)1分,陈皮(去白)1分,藿香叶半两,半夏(汤洗7次,姜汁炒**)3两。
54 主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短气噎闷,不思饮食。脾胃久虚寒,痰壅滞,呕吐苦水,哕逆清涎,头痛目眩,咳嗽上喘,腹中水响。
55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5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57 附注半夏藿香丸(《鸡峰》卷十八)。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半夏丁香丸”。
6 《奇效良方》卷十九 61 方名丁香半夏丸
62 组成丁香(不见火)1两,白术1两半,半夏(汤泡7次)2两,干姜(炮)2两,橘红2两。
63 主治胃寒呕吐,吞咽酸水。
6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远生姜汤送下。
6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丁香半夏丸 《圣济总录》:[卷第六十四]冷痰一盏。去滓温服、日三。治胃冷有痰。不思饮食。丁香半夏丸方丁香(一分)半夏(二两水浸七日每日早换水日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七痰饮门]寒痰(附论)遂上等分。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姜丁香半夏丸(一名槟榔丸出拔粹方)治心下停饮冷痰。头目昏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四淋痰饮头面]淋头痛目眩咳嗽上喘腹闷恶心饮食不下宿食难消又名丁香半夏丸半夏(三两)陈皮(黄者半两)丁香木香藿香人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下]论痰饮咳嗽丸、温肺细辛汤、钟乳补肺汤、消饮丸、倍术丸、丁香半夏丸、分心气饮、参苓白术散。恶风有寒者,与小青龙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痰饮门]一切痰饮(附论)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辞典》·仙半夏 31 来源 32 性味 33 功能主治 34 仙半夏的用法用量 35 使用注意 4 《辞典》·仙半夏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来源 44 制法 45 性味 46 功能主治 47 仙半夏的用法用量 48 注意 49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仙半夏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仙半夏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仙半夏 1 拼音
xiān bàn xià
2 英文参考prepared pinellia rhiz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仙半夏仙半夏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
31 来源半夏以甘草等10余种药汁浸渍后的制成品[1]。
32 性味味苦、辛,性温[1]。
33 功能主治
化痰行气,开郁理痹,和胃止呕[1]。
1治风痰阻络,中风不语[1]。
2治呕吐食少[1]。
34 仙半夏的用法用量煎服,4~9g;或入丸、散[1]。
35 使用注意热痰烦渴者忌服[1]。
4 《辞典》·仙半夏 41 出处《纲目拾遗》
42 拼音名Xiān Bàn Xià
43 来源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
44 制法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水再浸30天,放去矾水;再用石灰25斤,清水溶化,取澄清之石灰水,溶入皮硝6斤4两,倒入半夏缸中,浸3天,去石灰水,用清水漂3天,捞出,日晒夜露3天,最后晒干。再用甘草、薄荷各25斤,陈皮、青皮、砂仁、五味子、枳壳、丁香各3斤2两,枳实、肉桂、木香、豆蔻、川芎各1斤14两,沉香10两煎取浓汁,将半夏浸入,使之淹没,经常翻动,待药汁全部吸尽,取出日晒夜露3天,充分干燥。
45 性味《饮片新参》:"苦辛,温。"
46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清痰开郁,行气理痹。痰疾中风不语,研七八粒,同井华水送下,以手摩运腹上。"
②《饮片新参》:"化湿痰,开胃止呕。"
47 仙半夏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48 注意《饮片新参》:"热痰烦渴者忌用。"
49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鳖甲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酣炙黄)京三棱(锉)大腹(锉)芍药各30克当归(切,焙)柴胡(去苗)生干地黄(焙)各45克桂(去粗皮)生姜(切片,炒)各75克制法上九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伏梁积气,环脐而痛,少腹胀满。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木香末15克,同煎至10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每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鳖甲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醋浸,炙)1两,知母(切,焙)半两,大黄(锉,醋炒)1分,桑根白皮(锉)1分,甘草(炙,锉)1分,木香(炒)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骨蒸热,日渐黄瘦,大便涩,小便赤。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童便3分,葱白3寸,煎至7分,去滓,早、晚食后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圣济总录》卷九十三:鳖甲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令黄)3两,秦艽(去苗土)2两,紫菀(去土)1两半,柴胡(去苗)3两,诃黎勒皮(煨)1两半,牡蛎(煅)1两,麻黄(去根节)1两,犀角(镑)1两,知母(切,焙)1两,升麻1两,甘草(炙)1两,栀子仁1两,槟榔(锉)1两,木香1两,当归(切,焙)1两,桔梗(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大黄(炒)1两,黄连(去须)1两,桃仁(炒)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葳蕤1两,芎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男子、女人骨蒸热劳,皮肉消瘦,面色萎黄,不思饮食,夜多咳嗽,涕唾稠粘,骨节疼痛,憎寒壮热,心腹气胀,坐卧不安,发如疟状;女人血风劳;一切劳疾。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大枣1个(劈),乌梅1个,生姜3片,同煎35沸,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圣济总录》卷八十八:鳖甲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1两,半夏(生姜半两同捣,作饼子,晒干,如此3次)1两,楝实(麸炒,去核)1两,黄耆(锉)1两,赤芍药1两,
详见百科词条:鳖甲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2:59:22 共500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很抱歉,对于柴胡桂枝汤组方中半夏二合半的含义,目前无法从食材清单和制作步骤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但我可以为你介绍一下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方中含半夏,其用量为“半升”,这是张仲景对半夏的常规用量。在此基础上,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上加减形成的。
建议您咨询中医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桂枝半夏汤简介
本文2023-10-25 21:23: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