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按朝代先后排列的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不是按朝代先后排列的。是按照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的,先是西施,其次王昭君,然后貂蝉,最后杨贵妃。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西施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貂蝉的生活年代约在东汉末年;王昭君是匈奴人,生活于汉朝,为了使汉朝与匈奴和好,主动出塞和亲;杨玉环生于大唐盛世,后嫁于唐玄宗。
扩展资料:
“四大美女”简介:
1、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称西子,天生丽质。
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施夷光世居越国苎萝。
2、王昭君
王昭君于公元前52 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
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3、貂蝉
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
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後,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4、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华阴,弘农杨氏(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734年)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后又受令出家,天宝四载(745年),杨氏正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西逃四川,杨氏在陕西兴平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葬于马嵬坡。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除了四大美女,古代倾国倾城的美人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息妫、东晋时期的李势女、南北朝时期的冯小怜、南唐时期的小周后。她们都有花容月貌之容,国色天香。
自古以来,帝王爱江山也爱美人,除了貂蝉、西施等四大美女之外,还有并未上榜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息夫人
息妫,也就是“桃花夫人”,是春秋战国时候四大美女中的一个。她的父亲是陈国庄公,后嫁到息国,所以又叫息夫人。有一次,她经过蔡国,被姐夫蔡侯调戏,可见有点姿色。后来在饭局中被楚王一见倾心,强迫她占为己有,若不是长得玲珑剔透,怎么会被如此多的人看上。
东晋时期的李势女
李势女是东晋时期桓温的爱妾。当年桓温想纳她为妾的时候,爱吃醋的媳妇想羞辱她。但是当她看到李势女时,完成被她的美貌吸引,简直像画中的人一样。白居易也曾用诗句减一分就太短,如果增一分就太长来形容她的美貌。
南北朝时期的冯小怜
据史料记载,冯小怜身体非常柔软,并且冬天里非常暖和,夏天里冰冷如玉,为齐国皇帝高纬宠幸。而皇帝为了让大臣欣赏她的美貌,让她裸体躺在桌子上,并摆出各种姿势,众臣无不惊叹。
南唐时期的小周后
她是南唐亡国国君李煜的最爱,当年被召进宫服侍李煜时刚刚是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李煜非常喜欢她。每当春天花朵开放,李煜就会采花博得其开心,其美色堪比四大美女。
西施,子姓施氏,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人尊称其“西子”。
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绍兴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其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 ”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 ,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
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四大美女是指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
1、西施,本名施夷光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 ,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2、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汉元帝时期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3、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成为王允的婢女。
4、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扩展资料1、沉鱼——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又称“浣纱女”。是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被世人尊称为“西子”。西施生活的年代越国臣服于吴国,随时都有被灭国的危险。
当时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直谋求越国的强大,可以战胜吴国。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西施担当起了这一国家重任。西施天生丽质、容貌出众。因此她被越王勾践选中送给了当时的吴王夫差,而西施也凭借他冠古一绝的美色赢得了夫差的宠爱。
2、落雁——王昭君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王昭君为维护汉匈关系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匈奴生活近半个世纪,而昭君出塞的故事也流传千古。
3、闭月——貂蝉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4、羞花——杨玉环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唐朝开元年间,唐明皇骄奢*逸,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美女。当时寿邸县的宏农杨元琰,有一美貌女子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自古便有君王爱江山更爱美人,古典中的美人,像那婀娜摇曳的荷花,可远观而不可亵渎焉,也像那星河万里,累得让人不可方物。古典中的美人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描绘尽的,有些感受只有身临其境后才能品出。古典美人们的美是相似的,又是有差异的。她们的相似在于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视觉享受,她们的差异是每个人都各有特色各有韵味。
一、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我们都知道中国四大美人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我们也都知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用来形容美人的。但是这四个词语和四大美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所谓的沉鱼之美,是西施在浣纱水旁游玩,而河中的鱼儿通过清澈的水层看到了她的美,于是便忘记了游动而沉下水底。落雁之美是说王昭君在出塞时,空中一排大雁为王昭君的琴笛声所打动而忘记了挥动翅膀,而后从天空中落下。所谓闭月之美,是貂蝉在夜晚拜月之时,月亮看到如此惊艳的美人,便用一片云遮住自己不愿与貂蝉夺抢光环。羞花之美,杨玉环在欣赏花朵时,花朵看到杨玉环的容颜,便自愧不如,本是盛开的花朵一时便自闭了。
二、亡国美人之美历史上著名的妲己褒姒,都被称为亡国之美人。她们的美是“惊心动魄”的美,是万人垂涎的美。在武王伐纣时,商纣王不堪被敌人掳去便选择了在宫内自焚,而被称为祸国殃民妖女的妲己却被武王俘获。在准备对妲己行斩首之刑时,诸多的刽子手看到妲己的美貌时都不忍心下手行刑。无奈只好请到德高望重的姜尚执刑,但是仍然没有成功。最后只有将妲己的头用黑布蒙住,才完成了对她的刑罚。可见古典美人妲己是有多么的美丽。
对于美的定义,可能会随着朝代的变更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改变,但是那些沉淀的非凡的美是永远会刻在人们心中。古典美人们是天生丽质的,是高贵优雅的。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停下对美的追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按朝代先后排列的吗﹖
本文2023-10-25 22:46: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