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必读的古文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饮食文化大作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进士中的佼佼者才能被选作庶吉士,他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他有作官的才能,但他的能力不在做官上,他很早辞官,但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是以文人雅士的姿态出现于人前,他一生仍流传于世的著作不少,主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小仓山房尺牍》等,《随园食单》是他唯一的一部饮食文化大作。
《随园食单》是袁枚文学与美食体验相结合的结晶,积累了他数十年对美食的体验,详细地描绘了中国十四至十八世纪南北流行的各种菜肴及饭点,这是一本中国饮食文化的百科全书,他推崇的关于饮食的理念对现代饮食仍然有借鉴作用。
该书自问世来,长期被认为是厨者的经典,被译成英,日,法文广泛流传,还被改版为漫画版,彩色插图版,豆瓣评分86分。
由于袁枚本人是散文家及诗人,本书也承袭了他的写作风格,文字简明易懂,生动有趣,所推荐的食单清楚明了,易上手,实用性强。
说起吃怎么能没有大吃货苏轼!
1吃蛤!
土人顿顿食薯芋,
荐以薰鼠烧蝙蝠。
初闻蜜唧尝呕吐,
稍近蛤蟆缘习俗。
苏轼刚到海南岛,木有肉吃,
他就学当地人搞来了好多蝙蝠、小老鼠、蛤蟆什么来吃……
看到了吗!苏轼馋了连蛤都敢吃!
2大家都背过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翻译一下,
春天真美好呀!竹笋能吃了!鸭子能吃了!河豚能吃了!好开心!
3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翻译一下就是,
罗浮山这个地方真是好,橘子杨梅轮着翻的熟,啥时候都有好吃的!
每天吃上好几百个荔枝真是爽爆了,被贬到岭南,洒家这辈子值了!
4《老饕赋》
这篇赋是苏轼写给自己的,“饕”就是饕餮,龙生九子里最能吃的一个。
所以《老饕赋》的意思就是,《老吃货の日常》。
原文: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这次老吃货同学吃的非常精致。
庖丁、易牙都是顶级的厨子,起码得是国宴级别的名厨。
总之厨艺各种叼,食材各种好。
这还不算完,还有美女伴舞,还有乐队奏乐,还有顶级高档葡萄酒,哎呀这一顿吃的真的是,爽的一比。
5《菜羹赋》
这篇的别名叫,《我是如何做野菜的》
原文
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
嗟余生之褊迫,如脱兔其何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乐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
东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和《医简》中记载的50余种病,其中半数左右可以食疗或以食养之。《医简》还记载了饮食宜忌和食物作为药引与赋形剂。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采用不少食物进行治病,如千百年来仍在广泛使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典型的食疗方。
1、古人食姜
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神农顺手一拔,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过了不久,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神农姓姜,他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能让自己起死回生。
孔子活了73岁,这个年龄在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高寿。这和孔子健康的饮食观和卫生习惯是分不开的。其中就有姜的功劳。
2、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
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
3、东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一月三日(1089年),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4、太白鸭和李白
唐代诗人李白小的时候跟父亲就住在四川,直到25岁才离开四川。在四川的时候他很爱吃当地名菜焖蒸鸭子。后来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入京被封为翰林学士。他以年轻时吃过的焖蒸鸭子为蓝本,做了一道蒸肥鸭献给玄宗,玄宗非常欣赏,将这道菜赐名为“太白鸭”,一直延续至今。
5、西施舌和西施
传说在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西施的美色消灭了吴国,然后越王想接西施回国,但是越王的王后因为嫉妒西施的美貌,害怕她回来之后受宠,便找人将西施沉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人们就把这类贝壳做成菜取名西施舌。
吃货必读的古文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饮食文化大作
本文2023-10-25 22:57: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