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仁义说的是谁?
空谈仁义说的是宋襄公。宋楚泓水之战,楚军开始渡河,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的。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不久身亡。
宋襄公人物详情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本名子兹甫春秋五霸之一。周惠王三十一年立,以其庶兄目夷为相,行东宫图治,核心有弦高,公孙子鱼,华椒和乐祁。宋襄公是个视仁义超过自己生命的人,宋国的实力也不强大,可是成为霸主的诱惑实在太大了。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公子昭来投奔他,他认为是个可利用的机会,就收留了公子昭。
《子鱼论战》是宋楚泓水之战始末的记述,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种对立的军事思想的激烈冲突。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子鱼论战》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译文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襄公不听。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注释
(1)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楚两军交战于泓。
(2)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固。
(3)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这)城县西。
(4)既:已经。
(5)济:渡过。
(6)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目夷,字子鱼。
(7)告:报告。
(8)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9)败绩:大败。
(10)股:大腿。
(11)门官:国君的卫士。
(12)咎:怪罪,归罪,指责。
(13)重(chóng从)再次。
(14)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
(15)阻,迫也。隘,险也。言不迫人于险。
(16)寡人:国君自称。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17)鼓:击鼓(进军)名词做动词。
(18)勍(qíng)敌:强敌,劲敌。勍:强而有力。
(19)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
(20)赞:助。
(21)成列:排成战斗行列
(22)胡耇(gǒu苟):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
(23)何有于二毛:意思是还管什么头发花白的敌人。
(24)明耻:使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战:教授作战的技能。
(25)爱重伤:怜悯受伤的敌人。
(26)服:(对敌人)屈服。
(27)三军崐: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28)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金:金属响器。声气:振作士气。
(29)儳(chán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宋襄公, 子姓,宋氏, 名兹甫,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次子,为宋桓公的正室宋桓夫
人(卫昭伯和宣姜之女)所出,因此,兹甫是嫡子。兹甫还有个庶兄目夷,而目夷的母亲只是地位一般的妾侍,因此,目夷是庶子,兹甫以嫡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
周襄王二年,宋襄公即位,以其庶兄公子目夷为相,行“ 东宫图治 ”。
周襄王九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齐国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尸体上爬了出来,“身死不葬,虫流出户”。翌年初,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前642年,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把逃到宋国求援的公子昭拥立为齐孝公,襄公因此小有名气。
让国之美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2年),兹甫的父亲宋桓公病重。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兹甫本应是继位之人,可是兹甫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
于是,宋桓公把兹甫的想法讲给目夷听,目夷听后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
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甫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
即位图治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1年)春,宋桓公去世,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封庶兄目夷为相,主管军
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还没等宋桓公下葬,齐桓公就约各路诸侯王在葵丘相会结盟,于是宋襄公前去相会。在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齐桓公委托他照顾齐国太子昭(后来的齐孝公)的嘱托,答应将来对太子昭予以照应。
平定齐乱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诸侯霸主齐桓公病死,齐国内乱,齐国太子昭逃到宋国,向宋襄公求救。尽管
当时宋国十分弱小,但因齐桓公死前曾委托他照顾太子,宋襄公全力帮助太子昭回齐国即位。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派了一些人马来。宋襄公率领四国军队向齐国进发,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与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是为齐孝公。
图谋称霸齐桓公死后,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目夷劝谏他说:“以小国
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襄公不听。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扣押了滕宣公,又邀曹、邾两国在曹南会盟,而后,又命邾文公把国国君当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想借此来威胁东夷臣服。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因为曹国不服,发兵包围了曹国。同年冬天,陈穆公邀诸侯重修齐桓公之好,于是陈、蔡、楚、郑等国在齐国结盟。这样,在诸侯中变形成了两大集团,楚、齐、郑、陈、蔡等国为一大集团,而图谋称霸的宋襄公一党只有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
图霸失败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齐国,楚国国君相聚在一起,襄公以盟主之位自居,引起齐君和楚王的不满,宋襄公又自做主张,没有经过齐国,楚国的同意就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
会合诸侯。宋襄公的哥哥公子目夷劝他说,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但襄公不听。在到盂地前,公子目夷又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
宋襄公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于是,宋襄公不带军队赴会。
到了约定之日,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楚国早埋伏好了军队。宋襄公和楚成王因为争当诸侯霸主而发生争议,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把他带回楚国囚禁起来,想借以攻取宋国,直到同年冬季,诸侯在薄地会见时,在鲁僖公的调停下,襄公才被释放。
泓水之战宋襄公回国后,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目夷劝阻他,襄公不听。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能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相遇。
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的。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襄公之死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失败以后,撤退到宋国襄邑的行宫里养伤。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晋国公子重耳经过宋国,宋襄公想得到晋国的军事援助,就听从公孙固的意见,送给重耳八十匹马。
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夏季,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葬于襄邑(今河南省睢县)城中东北行宫内。儿子王臣即位,是为宋成公。
为政举措 政治宋襄公即位后,任用庶兄目夷为相、贤臣公孙固为司马,内修国政,仁义治国,国力有较大的提升。
民族据班固《汉书·地理志》的划分,宋国是周朝十三个民俗区之一,具有独立的民俗和自己特色的地域文化。
外交在国际上,宋襄公紧跟齐桓公,积极维护齐国的霸权。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帮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完成了齐桓公的嘱托;宋襄公试图联合楚国,借助楚国的力量称霸,又实行重楚轻齐的外交策略,于是举行了鹿上之盟,盟主没有当上,却在盂之会中成了楚成王的阶下囚。
宋襄公晚年去世之前,善待了流浪列国的晋公子重耳。
军事宋襄公被楚国释放后不知收敛,不听目夷的劝告,发动了宋楚泓之战,战斗中,没有采取目夷的正确主张,终于招致失败,自己也受了致命伤,霸业成空。
人物评价 总评宋襄公是历史上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具有贵族精神;批评者认为他虚伪残暴,是假道学的典型。
宋襄公虽然被后人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过诸侯霸主的地位。泓水惨败让后人对宋襄公贻笑千年,但是他的仁义,道德还是值得赞颂的。
历代评价成得臣:“宋君好名无实,轻信篡谋。”
司马迁:“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镏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同时司马迁认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李宗闵:“若乃诵前圣之言,守已行之制,遭变而不通,得时而不随,夫如是,可谓王莽、宋襄公之言,不足为有道者也。昔者王莽尝为德化矣,不问可否,语必援经,不量人心,动必据古,於是天下烦溃,从而丧之。此不知变之祸也。昔者宋襄公尝为仁义矣,楚人尚诈我必信,彼兵尚奇我必正,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此不知时之祸也。”
钱时:“无义师之实而欲假义师之名,虑敌之不周,防患之不密,以致身殒国丧,如探笼阱而屠之,遂使流俗之论谓王者之兵真无用于后世。后世非诈谋不可,皆宋襄公、成安君之徒实误之也。”
苏轼:“宋襄公,疑于仁者也。······襄公不修德,而疲弊其民以求诸侯,此其心岂汤武之心也哉?独至于战,则曰‘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非有仁者之素,而欲一旦窃取其名以欺后世,苟《春秋》不为正之,则世之为仁者,相率而为伪也。”
苏辙:“至宋襄公,国小德薄,而求诸侯,凌虐邾、之君,争郑以怒楚,兵败身死之不暇,虽窃伯者之名,而实非也。”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史书记载《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四》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五
家族成员父亲:宋桓公
母亲:宋桓夫人
哥哥:目夷
弟弟:公子荡
妻子:宋襄公夫人
儿子:宋成公王臣、公弟御
轶闻故事石陨退
周襄王八年(宋襄公七年,公元前644年),宋国下了一场流星雨,陨石和暴雨一起落下。又一日,宋国都城
一些居民无意间抬头看,竟然有六只(yì,鸟名)在宫廷上方盘旋,远方刮起一股风,刮至宋国都城时,风速加快,于是六只遇风退去。宋襄公以为石陨、退,是祸福的启示,所以聘请周国的内史叔兴来到,宋襄公问叔兴:“是什么祥兆?吉凶如何?”
叔兴回答说:“如今鲁国大丧,明年齐国将有乱事,国君您将得诸侯而不长久。”
叔兴退下之后告诉别人说:“宋国君问的不对。此事是阴阳之事,不是吉兆凶兆。”
陵寝墓地宋襄公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城北,又称襄陵。墓高6米,墓基占地面积152平方米。
墓呈圆锥形,由黏土堆压而成。原葬于宋襄公行宫内,现行宫已不复存在。睢县古称襄邑就是因襄陵而得名。
前言: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即“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最后达到出其不意,制敌取胜的效果”,纵览《孙子兵法》不难发现,“诡道用兵”就是兵家至圣孙武的用兵之精髓体现。不过,春秋中期以前,“诡道用兵”不仅不为众诸侯所熟悉运用,甚至还被众诸侯所唾弃,因为当时诸侯国之间的交战往往遵循着“以礼为固,以仁取胜”的原则,像宋楚泓之战就是此原则的完美呈现。当时宋军先于楚军完成列阵,但宋襄公却拒绝司马子鱼“楚军半渡而击之”的建议,坚决选择待楚军完全渡过泓水完成列阵后再下令进攻,从而放弃了击败楚军的最佳时机,宋襄公的这种战术思想就是“以仁取胜”,而笔者暂称其为“古战礼”。
然而随着“礼崩乐坏”的时代来临,以“古战礼”为准则的作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秩序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宋楚泓之战中宋襄公的一败涂地,更是给各诸侯以当头棒喝。作为中原各诸侯国眼中的“蛮夷”,楚国竟然击败了以“仁义”闻名于世的宋襄公,这让中原诸侯们愈发的意识到,“仁义”不仅不会成为自身强大的动力,甚至还会成为阻力。基于此种认识,中原诸侯开始寻求战场上战术思想的突破,例如后来秦晋之间的崤之战,晋军伏击秦军便是此突破的一个表现。但是,中原诸侯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冲破思想上的束缚,“秦晋崤之战”只是当时的一个个例。事实上,真正完成从“古战礼”到“诡道”这一战术思想之完美蜕变及大规模运用是在数十年后的吴楚之争中。
纵观吴楚之争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诡道用兵”贯穿其始终,两国交战几乎达到了“每战必诡”的程度,且两国对于各种“诡道之术”的运用异常娴熟,双方你来我往,反复较量,上演了一场场经典的“诡道用兵”之战术运用。
那么“诡道用兵”为何会首先大规模出现在吴楚之争中且大放异彩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原因:
“诡道用兵”大规模出现在吴楚之争中的原因分析一,中原各诸侯依旧受“礼乐制度”的思想束缚及中原地区罢兵休战所呈现的一时安定之景象
虽然宋楚泓之战后,中原诸侯开始尝试在战术思想上向“诡道用兵”靠拢,然由于受“礼乐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中原诸侯一时间无法彻底完成这一思想上的转变,这从泓之战后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就能窥知一二,例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的“退避三舍”;鄢陵之战中,晋军将领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楚共王),必下,免胄而趋风”。
不管是晋文公还是郤至,他们这种对敌方的忍让甚至是放纵都是“古战礼”的一种体现。而相比之下,吴楚之争就不存在这种现象了,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兴兵伐楚攻巢邑,因轻敌冒进而遭到楚军伏击,诸樊中箭而亡,吴军惨败。
要知道,楚国当时已经知道吴军此次出兵来犯是吴王亲自统兵,在这种情况下,楚将巢牛臣还是向楚王提出了“吴王勇而轻,若启之,将亲门。我获射之,必殪”的建议,而楚康王也给予支持,可见当时楚国是一心想要置吴王诸樊于死地,诸樊之死乃是楚国有意为之。
在吴楚之争之前,一国之君死于战场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所以相比于郤至的“三遇楚王必拜”,“吴王诸樊之死”就意味着吴楚两国之争已经完全冲破一切礼制的束缚,他们为了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无所不用其极,“诡道用兵”的战术层出不穷,诱杀敌国最高统率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而除了“礼乐思想”的束缚之外,“弭兵之会”也是阻碍中原诸侯战术思想转变的一大因素。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在宋国的斡旋下,决定结束近一百年来的纷争罢兵言和,两国在宋国国都商丘订立盟约,两国国君同时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共称霸主,此后四十多年,两国再无较大战事,这便是“弭兵之会”。
“弭兵之会”后,中原呈现一时安定之景象,因此中原各诸侯国自然无需做战术思想上的转变,而楚国也得以集中精力对抗日益强大的吴国。
二,吴楚两国地理位置的影响
吴楚两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处偏僻,远离中原文化圈,因此在当时的中原各诸侯国眼中,都是“蛮夷”的代表,甚至楚国也曾以“我,蛮夷也”为借口而肆意征伐他国,这些都足可见吴楚两国与中原各国难以相容。
即便后来楚国开始向中原文明靠拢,但依旧为中原众诸侯所排斥,这也是以晋国为代表的中原诸侯为何长期执着于与楚国对抗的根本原因。
然比之楚国,吴国更不为中原所知,吴国始见于史书还是在《左传》之中,时间是公元前601年,如此之晚足可见吴国比之楚国更为封闭,而此后晋国派楚国叛臣巫臣赴吴教吴人“战车步阵”之法也可见吴国的蒙昧落后,他们甚至都没有一支完整的步军建制也没有一套完整的步军作战体系。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吴楚两国的思想与中原的大不相同,相比于中原,吴楚两国之人的思维灵活多变,他们不会受到“礼乐思想”的束缚,因而面对战争,他们也就不会拘泥于常规,而是面对战场环境的错综复杂随时做出应变。
三,吴楚之争的根本性质
正如前文所述,吴国的兴起得益于晋国的扶持,而晋国扶持吴国的目的是牵制楚国,因此吴楚两国就不可避免的发生摩擦与争斗。然而随着北出中原接连受到打压,楚国随即调整战略,将北出的方向转移到东北淮河流域,而兴起于长江下游的吴国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也在向淮河流域发展。所以楚国的战略重心东移和吴国的向西扩张又将两国的局部摩擦升级为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战,而在数次交战中,双方互有胜负且损失都非常惨重,尤其是吴王诸樊的战死,又将两国的战争上升到生死之战。
生死之战将使得两国陷入生死对立的局面,双方都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这也是后来吴国不惜一切代价“五战入郢,几乎灭楚”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交战就不会再考虑古战礼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他们会运用所能想到的一切战术和方法去赢得这场生死之战。
所以,基于以上三点,“诡道用兵”的大规模运用势必会出现在吴楚之争中,那么自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伐楚之州来至公元前506年吴军攻入楚之郢都这近八十年间,吴楚两国的“诡道用兵”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总结了两点。
吴楚八十年之争对“诡道用兵”战术的运用一,诱敌伏击
公元前560年,吴国趁楚共王崩,楚国国丧之际发动庸浦之战,面对吴国来犯,楚将养由基献计:
吴乘我丧,必以为我不能出师也,故必易我,而不事警戒。如子为三伏以待我,我请以轻舟往诱之,必可得志。
后来司马子庚采纳了养由基的计策,诱吴军深入,从而大败吴军。然而第二年,面对楚国来伐,吴国很快以同样的诱敌之术伏击楚军,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大败楚军一雪前耻。
通过这两场战争我们不难看出,吴国作为新兴国家,其学以致用的能力非常强,在与楚军的多次交战中能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而后为自己所利用,这一点在日后的众多战役中均有体现。
那么除了上面这两场诱敌伏击战之外,吴楚之争最为经典的诱敌伏击战当属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之死及公元前519年的鸡父之战。
诸樊之死前文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而鸡父之战实为吴楚八十年之战的转折点,当时楚国率领六国之军对抗吴国,声势浩大,然而吴国主帅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并无惧色,他迅速制定应对之策,先以三千刑徒为前阵进攻胡沈陈三国之军,以此向三国示弱,而后趁机率领精锐之师攻杀三国联军,造成对方阵型混乱,进而引发楚军崩溃,楚国大败,此战过后楚国一蹶不振,终为吴国所破。
纵观吴楚八十年之争不难发现,“诱敌”乃两国常用之战术,双方都将“诱敌”运用的淋漓尽致,且双方互有胜负,难分高下。
二,奇袭
“击鼓列阵,相约进攻”的古战礼作战方式在吴楚两国之争中几乎从未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奇袭”,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经典的奇袭战有两场,一场是公元前525年公子光夜夺“余皇”,一场是公元前506年吴军长途奔袭,破楚之郢都一战。
夜夺“余皇”
公元前525年,吴楚战于长岸,吴国最大战船“余皇”被楚军俘获,为夺回“余皇”,挽回颜面,公子光决定夜袭楚国舟师大营,他先选中三个长发人潜水伏在余皇之旁,引为内应,而后与吴军配合攻杀楚国舟师,三个内应在余皇旁高呼,令楚军以为楚营已破,随后楚军败退,吴军从容夺回“余皇”。
破楚之郢都
根据地势不难发现,吴楚两国之争的最大地理障碍就是大别山脉与长江,其中,吴国以舟师沿长江西上直达郢都是最简单快捷的途径,然而当时楚国军力强大,如此堂而皇之的攻取郢都无异于自杀,吴国以弱小之国力攻取强大之楚国国都,必须保证一战必胜,而保证一战必胜的前提就是绕过楚国正面主力进行偷袭。
所以,吴国放弃了沿长江西上的进攻路线,转而选择楚国的东北部作为突破口,其路线是:经淮河,穿过义阳三关,自湖北随县渡汉水直插郢都!
而吴国选择这条路线的理由如下:
义阳三关是桐柏山与大别山之间的三个隘口,楚国北出中原时常从这里出发,但自“弭兵之会”后,楚国放弃北出计划,因此这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重兵把守,吴国选择此处作为突破口,既有吴国胆大心细的一面,也有其破釜沉舟,誓灭楚国的决心。
入关之后吴军奔袭不断,从不给楚军以喘息之机,以致于出现了“楚军为食,吴人及之,食而从之”的现象,所以说吴军的这次奔袭非常成功,最终他们攻入郢都,曾经强大一时的楚国几近灭亡。
结语吴楚之争或一年数战,或多年一战,双方断断续续打了近八十年,最终以吴攻破楚之郢都而结束。纵观这八十年来,不难发现,两国之争呈现的是一种愈演愈烈的态势,从最初的局部摩擦到后来的土地争夺战再到最终的生死之战,楚国在这几十年间国力被消耗殆尽,而吴国却逐渐崛起于东南,成为当世强国。
吴楚八十年之争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双方在这场持久战中所展现出来的“诡道用兵”却猛烈的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并产生了异常深远的影响。
首先,“诡道用兵”击破了“古战礼”的最后一丝尊严,“古战礼”就此消亡,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上所爆发的战争在没有了“古战礼”的束缚后将变得更为血腥残忍。
其次,吴楚之争改变了当时诸侯国争霸的性质。吴楚之争之前,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尚以“尊王”及“维护周礼”为主,各诸侯国竞相争霸的目的无非就是领导众诸侯遵从“礼制”,而吴楚之争却开启土地争夺之先河,从此诸侯之间的战争演变成国与国之间的生死对抗。
最后,吴楚之争促进了我国兵学理论的极大发展。吴楚之争所体现出的“诡道用兵”之作战思想是一次颠覆性的观念变革,众多兵家学说理论即衍生于此,像《孙子兵法》便是得益于吴楚之战的大量实践。
《子鱼论战》是宋楚泓水之战始末的记述,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种对立的军事思想的激烈冲突。下面请欣赏我为大家带来的子鱼论战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子鱼论战
原文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2)。司马曰(3):“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4),宋师败绩。公伤股(5),门官歼焉(6)。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7),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9),不鼓不成列(10)。”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11),隘而不列(12),天赞我也(13)。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14),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15)!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16)。三军以利用也(17),金鼓以声气也(18)。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19)。”
──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
译文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父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末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注 释
(1)宋公:宋襄公,名兹父。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这)城县西。
(2)既:尽。济:渡过。
(3)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4)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5)股:大腿。
(6)门官:国君的卫士。
(7)重(chóng从)再次。
(8)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9)寡人:国君自称。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10)鼓:击鼓(进军)。
(11)勍(qíng情)敌:强敌。勍:强而有力。
(12)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
(13)赞:助。
(14)胡耈(gǒu苟):很老的人。
(15)何有于二毛:即“于二毛有何(爱)。”
(16)服:向敌人屈服。
(17)三军崐: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用:施用 ,这里指作战。
(18)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金:金属响器。声气:振作士气。
(19)儳(chán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空谈仁义说的是谁?
本文2023-10-25 23:00: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