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我国早期出现的几种文献形态以及他们的优缺点?
我国早期出现的几种文献形态包括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丝质文献等。这些文献形态的优缺点如下:
1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出现在距今3600年前的商代。它的优点是能够记录大量的信息,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从而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缺点是甲骨文不易保存,容易损坏和丢失。
2 金文:金文是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出现于西周时期。它的优点是保存时间长,耐磨、耐压、耐腐蚀,便于保存文献。缺点是金文不易携带和篆刻,通常是在贵族祭祀的时候才能用到。
3 石刻文字:石刻文字是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出现于东周时期。它的优点是保存时间长,不易损坏。缺点是石刻文字面积大,不易搬运,容易流失、毁弃。
4 丝质文献:丝质文献是指书写在丝绸上的文献,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优点是书写方便,携带容易,保存时间也较久。缺点是丝绸易腐烂,难以保存。
综上所述,我国早期出现的几种文献形态各有优缺点。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和丝质文献都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但它们的保存和传承都需要特别的保护措施。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中国最早的成文古文字文献遗产指的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但不是汉字的萌芽。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属于公元前14至公元前11世纪殷商王都内王室及贵族人群的占卜刻辞与记事刻辞,也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文字文献遗产。
甲骨文的特点:
1、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2、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3、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
试论述我国早期出现的几种文献形态以及他们的优缺点?
本文2023-10-25 23:01: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