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经为博士古义和今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2收藏

治经为博士古义和今义?,第1张

古义:作、当、成为的意思;今义:治疗、治愈。

出处:《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

原文节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扩展资料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

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

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易》、《礼》和《春秋》。“五经”博士有弟子50人,成绩优良者可以做官。“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导语:五经博士 ,学官名。博士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以下是我整理五经博士是哪个朝代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五经博士是哪个朝代

汉朝

基本简介

因五经博士的设置,经学与利禄之途就密切地联系起来。《汉书·儒林传》: 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至子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 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

位于山东邹城市的孟府——专供五经博士居住

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  太子既通,复私问《谷梁》而善之。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广尽能传其《诗》、《春秋》,高才捷敏,与公羊大师睦孟等论,数困之。故好学者颇复受《谷梁》。沛蔡千秋少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皆从广受。千秋又事皓、星公,为学最笃。宣帝即位,闻卫太子好《谷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皆鲁人也,言谷梁子本鲁学,公羊氏乃齐学也,宜兴《谷梁》。时千秋为郎,召见,与公羊家并说。上善谷梁说,擢千秋为谏大夫给事中。后有过,左迁平陵令。复求能为《谷梁》者,莫及千秋。上愍其学且绝,乃以千秋为郎中户将,选郎十人从受。汝南尹更始翁君,本自事千狄,能说矣,会千秋病死,征江公孙为博士。刘向以故谏大夫通达待诏,受《谷梁》,欲令助之。江博士复死。乃征周庆,丁姓待诏保官。使卒授十人。自元康中始讲,至甘露元年,积十余岁,皆明习。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谷梁》同异,各以经处是非。时公羊博士严彭祖、 侍郎申挽、伊推、宋显、谷梁议郎尹更始、待诏刘向、周庆、丁姓并论,公羊家多不见从。……望之等十一人,各以经谊对,多从《谷梁》。由是《谷梁》之学大盛。

名字来源

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人。汉承秦制,诸子百家都有博士。汉文帝时,始置《书》、《诗》的一经博士,并立诸子传记博士,有博士七十余人。景帝时,又置《春秋》博士。此时,博士虽百家杂陈而儒家独多,不仅《书》、《诗》、《春秋》有博士,《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也有博士,并且《诗》博士有齐、鲁、韩三家,《春秋》博士有胡毋生、董仲舒两家。这说明此时儒家在学官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历史资料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前136),武帝罢传记博士,又为《易》和《礼》增置博士,与文、景时所立的《书》、《诗》、《春秋》合为五经博士。汉宣帝时增置博士为十二类:《易》为施、孟、梁丘;《书》为欧阳,大、小夏侯;《诗》为齐、鲁、韩;《礼》为后氏;《春秋》为公羊、谷梁。西汉的儒学博士,对经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厂重要作用。

汉武帝罢黜原有的诸子传记博士,唯立五经博士,使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儒学和政权紧密相连,从而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致使儒家以外的诸子学因无进身之路而日益衰微。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当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1儒家常识知多少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

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

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2与儒家文化相关的一些知识

概述

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儒家思想虽然里面包含不少封建毒素,但也蕴藏数不尽的思想珍宝,已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基本特征

儒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整个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

⑴孔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

⑵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

⑶以程朱理学为标志的宋明新儒学

⑷西学冲击下的现代新儒学

先秦原始儒学以仁、礼为基本内容、以伦理为本位、以人道为中心、体现了儒家先贤的人本主义精神,是当时的一门“显学”。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从礼乐文化向法制文化的转移

第二、以伦理为本位,以人道为心中的理论定位

第三、人本主义高扬

汉代儒学是一种受官方支持而为一尊的御用之学,以经学为表现形式,并与谶纬相结合,兼综阴阳、名、法、黄老诸思想,形成有别于先秦时期的新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纬儒学体系。汉代儒学新特征:

第一、儒学政治化

第二、儒学经学化

第三、儒学神学化

第四、广泛的包容性

宋明新儒学的重要特征是使传统儒学哲理化,在坚守伦理本位、道德中心原则的同时,吸收佛、道哲理思辨方法,丰富思维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建构起以理、气、心为最高范畴的宇宙本体论。宋明儒学新特征:

第一、引入佛、道的哲思

第二、穷理灭欲、重建礼制的道德理想

第三、高扬“内圣”的经世学风

现代儒学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服膺宋明心性理学为主要特征。以儒学主体为本位,吸纳融合西学,现实弘扬儒学之目的。现代新儒学新特征:

第一、援西学入儒,融贯中西

第二、新儒学者没有把传统儒学与西方现代化看成对立物

第三、文化保守主义的情怀

3儒学的经学化对后世的影响

最重要的一点,儒学推崇等级制度,强化中央集权,经学化之后,这些思想成为理所当然,因而对中国二千年皇权制度的稳定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儒学的经学化,使儒学这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想学说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科举考试出现之后,儒学经典一直是考试科目之一,儒家思想成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

当然,儒学的经学化,也使得中国其他思想学说被排挤成"非主流",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思想逐渐呈单一化态势发展, 而具有新鲜思想的"异端"总是很少,严重阻碍了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儒教经学,儒教心学,儒教理学,儒教气学是指什么,怎么理解这块内

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属江西)人。

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南京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

后辞官从事著述,在理气关系上,认为理在气中,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他对朱熹理一分殊的观点作了自己的解释,认为气产生万物后,一理即散为万理,这就是一本万殊。

太极是众理的总名,但以气为本。在心物关系上 ,认为心是认识器官 ,也是一物 。

心能“推见事物之数,究知事物之理”,但不能“范围天地”。在性理关系上,不同意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区分,认为性只有一个,即气之理。

他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主张理欲统一,以理节欲。 但他接受性即理的观点,承认心中所具之理,也就是仁义礼智之性。

著有《困知记》、《整庵存稿》、《整庵续稿》。(处于理学与气学之间的思想家。)

王廷相(1474~1544) 中国明代思想家。字子衡,号浚川。

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 。进士 。

曾任兵科给事中 、亳州判官 、监察御史、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在哲学上,主张“元气论”。

认为元气“有聚散,无灭息”,是宇宙的本体。宇宙不是“ 寂然不动 ”的 ,而是元气的“生生不息 ”的过程。

在认识论上,主张“知行兼举”,强调“力行”,求得“真知”。 在历史观上,认为历史是进化的,天人交胜。

在政治上,主张变革,发展社会生产,抑制豪强。他的思想是从张载到王夫之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哲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著有《王氏家藏集》、《王浚川所著书》。有中华书局版《王廷相哲学选集》。

王廷相继承了王充、范缜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吸纳孔子、朱熹哲学思想之精华,为中国哲学史上独放异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 王廷相对经术很有研究,对一些经学家特别对理学家的论点提出了许多批评,发表了他的独立见解。

他对自然科学也很有研究,对天文学、地理学也都曾有贡献。他对农学方面有所论列,对音律学也有著述。

王廷相是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源,“气” 是不灭的,有了“气” 才有“理”。 他所说 的“气”就是物质, 这与宋儒“天地之先只有此理”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相对立的。

他反对神秘和迷信,反对神权,强调“人定胜天”思想。王廷相认为“离气无性”,有生便有性,否定有些儒家所臆造的在气以外有所谓“本然之性”,也不赞成 “性善”和“性恶”的先验论。

他拥护孔丘“性相近,习相远”的见解,而主张“性成于习”之说,因此,他主张应当使儿童在童蒙时期便开始养成好习惯,不要把儿童禁闭在家里,让他们接触社会实际,增广“见闻”。王廷相重视“见闻之知”,极力反对宋儒所谓的“德性之知”,反对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他认为知识是 “思”与“见闻”相结合的产物。要求在实践中练习,这才是“真知”,反对书房中空虚的无实用的讲读。

他要求“学”与“思”不能偏废,要求“讲学”和“力行”并举。他不但要求“思”和“学”相结合,还要求“思”和“行”相结合。

所以他把“思”放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地位。他认为学的方法有二,即“致知”和“履事”,二者兼有才是上等,必须“知行并举”才能达到目的。

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王廷相根据他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提出了反对偏重内省静养的方法,主张内外交养,动静结合,心虚气和,因时制宜等方法。 他把那种死抱着旧学成见,不通时变、不达事理的人叫做“迂腐”,把那种眼光短小的人叫做“浅陋”,把那种依阿谄谀不顾国家大计的人叫做“卑鄙”,这类人都不堪委任。

他主张要从克己寡欲开始,逐渐做到无欲无己,便能实现“大同”。此外要经常补过徙义,使自己日新。

要使万物各得其所,才算是“仁”。 顾炎武(1613~1682) 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青年时期曾参加以抨击明末弊政为宗旨的“复社”。

清兵南下时一度举兵抗清。 顾炎武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继承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传统,批判宋、明唯心主义理学,提出了“经学即理学”的著名命题。他的法律思想也同当时进步的社会思潮相呼应,具有反对专制主义的色彩。

他针对明末士大夫空疏不学的恶劣学风,提倡读书、务实,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处于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的历史条件下,顾炎武察觉到封建统治已濒临“法不变不可以救今”的危机阶段,因此,他反对泥古不变,顽固守旧,指出前人所立之法不可能预测事势的发展而早为“变通之地”,后人如“拘于旧章”,“姑守其不变之名”,必将形成“大弊”。 为了适应“不得不变之势”,他提出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如改革赋税,限制地租,实行均田、垦田;改革君主独治,代之以官僚的众治;取消八股取士制度,实行郡县推荐,等等。

虽然他也以“法古用夏”相号召,但意在援古措今,为现实改革服务。

5什么是经学

经学,当然指注解经书的学问,所以言及“经学”,首先要明确“经”是什么。

《说文解字》将“经”训为“织”,段玉裁注为“纵线”,以此引申为穿订书册的线,进而指 书籍。 然而这里的“经”当然不是指所有书籍,而是专指儒家经典,明确到这一点尚且不够,因为 从前的儒者们就因为“经”的包含范围做了很多论辩,甚至兴起了名曰“经名考”的学问,有人以 为经只专指孔子的著述,而有人主张经是官方指定的儒家经典。

经学研究的工作,主要就是注疏经书。所谓“注”,就是对经书字句的意义等加以解释,但 有些注因为太简要或年代久远,因此后人为注再作解释,称作“疏”。

除了注疏之外,其他如 “解”、“考证”、“集解”、“正义”等等,名虽不同,但作法大多类似,都是对于经书的一字一句详 加研究,希望能了解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经书的内容难以理解,充满争议,但却又是包括解释宇宙秩序、政治、道德规范,甚至日常生 活等等一切的准则以及正当性来源,所以研究经书便成为汉代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活动。

加上汉 武帝对于经学的奖励推行,使通晓经书的人获得礼遇,使投入经学研究的人更多在东汉时因 此有“遗子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的说法。 《汉书•艺文志》中,五经与儒家著作仍分列在两个 类别,六朝时,逐渐产生从七部图书到四部的过渡,到了《隋书•经籍志》,正式把当时的学术按 “群经、史学、诸子、文集”区分为四种,即以经学为首,这种分类方式,一直到清代仍为人所 接受。

但是以历史观点来看,经学的研究是透过不可更动的文本,来阐发可以更动的注释,注释活 动等同于士人思想的发表与阐述,考虑到经典的神圣性,便可发现政治层面的经学活动是十分 复杂的。 历代 取得“法统”之后,均希望能取得经学研究者,也就是知识分子的认同与支 持,即为“圣统”,与由家法、师法观念衍生、象征经典诠释主导权威的“道统”不同,圣统的取得 象征着一个 除了在武力上取得统治权之外,同时也在社会文化、价值认同上取得合法性。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以异族的地位,要突破“华夷”的春秋思想并不容易,他们以政治 力积极运作,或杀戮(如文字狱)、或笼络(如开科取士、奖励学术)、或诠释(如编纂《四库全 书》、《明史》、《大义觉迷录》)、或禁焚,以取得圣统的承认。士人要施展政治抱负,一方面要取 得法统上政治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寻求道统上的立论依据,因此往往透过对神圣经典的诠 释活动,来影响执政者的施政思考,在“士人与国君互相影响”的前提下,经学成为重要的政治 互动媒介。

6经学提倡什么思想

经学,即注经之学,为阐释儒家经典 的学问,是我国古代四大学科门类之一。

关 于经学产生的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创 始于孔子,因为孔子曾修订古代典籍为“六 经”,并以此来传授弟子,开启了以“传 经”的方式来“传道”的儒家学风;另一说 是经学始于汉武帝时代,标志是朝廷设立五 经博士,以精通儒家典籍作为选拔官员的考 察标准,从而使得阐释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 学问,也成为一种显学。 孔子时期的注经仅 限于私家传授,而并未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通 行的学问,严格来讲,经学的正式形成当在 汉代注经之学成为官学之后。

自此而始,从 汉代历至清代,虽然形式有异,内容有变, 但经学始终是中国官方所定的最高学问,在 整个封建社会体制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经学形成之后,在汉代因所据典籍文本的不同而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魏 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政治地理的分割又形成了 “南学”与“北学”之别;隋唐统一之后兴 起了较之往前更为进步的义疏之学;至宋明 而又发展为理学化的经学;到清朝时期,经 学家继承汉代古文经学的传统,将考据、训 诂发扬光大,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形成了所 谓的“乾嘉学派”,也达到了中国古代经学 发展的巅峰。

经学的发展本源于儒家经典著 作,同时又作为君主政治的御用学说,虽然 受到种种的拘泥和约束,但是历代的才智之 士仍然在经学的论说中提出了很多极具思想 性的创见,展现出中国学人光辉的一面。 2000多年里,经学一直延续和发展着中国古 代的社会理念和民族思想,一部经学史,同 时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史。

治经为博士古义和今义?

古义:作、当、成为的意思;今义:治疗、治愈。出处:《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原文节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