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伪《古文尚书》、还有我们平常说的《尚书》、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区别与联系是:
1、《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2、《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3、东晋梅赜所献所写的是,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
4、东晋元帝时,梅颐献《古文尚书》。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
古时候的六部尚书分别是礼部、吏部、户部、刑部、工部、兵部的主管,这六部尚书都是一样大的官职,但是由于皇帝的重视程度、官员的背景和实权等因素,导致了六部尚书其实地位并不是一样高。古代的六部尚书有的很忙,有的很闲,这都是要看情况的,有的尚书能力大,还兼顾别的官职,因此地位自然是要高于其他人的。
在朝廷的这六部中,吏部主管全国官员的任职、免职、调动和弹劾等;户部尚书负责税收、国家开支和地方振灾等;礼部负责教育事业、规矩礼仪和科举考试等;兵部则是统管军队的部门;工部则是负责水利交通、农工商业等;刑部也就是现代社会法院、检察院和警察局的结合部门,六个部门虽然各自有各自负责的项目,但是也互相制衡。
古代朝廷的这六部尚书在不同朝代的官阶品级不同,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说是平等的。但是古时候官员的地位不一定取决于职位高低,还取决于出身和背景、皇帝的重视程度以及手中实权等因素。
总的来说,背景越好的官员地位越高,这是一定的。因为高贵的出身意味着背后有庞大的势力支持,自然与没有背景的官员地位更高,因为古时候是很看重门第的;其次,每个朝代看中的部门不一样,因此没有哪个部门是常青树,但是只要皇帝重视,那么这位官员在朝中地位一定不会低,最后,六部中除了尚书还有其他职员,若是权力分散,或者无法做主空有其名的话,在朝中地位也不会高。
吏部尚书,出现于三国时期。三国的魏国司马师执政时,任命山涛为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改任吏部尚书,主要负责低级官员的选拔。南北朝时期,吏部尚书的权利逐渐变大,至隋朝时,成为六部尚书之一,四品以下官员皆由其任免。
隋朝实行五省六曹制度,五省为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秘书省掌书籍历法;内侍省为宫廷之宦官机关,两省较少涉及国家政务,实际的中枢机关为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度支、礼、兵、都官、工六曹。后唐朝改为三省,撤掉内史、秘书省和内侍省其职能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代替,而尚书省下设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直至清朝。
也就说是北朝的北魏仿效南朝制度,其吏部尚书只能仅仅就是考核低级官员的。而后来,隋朝担任吏部主管的人,一般由尚书令直接担任,其权利非常大了。到隋唐以后,六部职权变大了,尤其是明朝废除了中书省,仅剩下六部了,各部主管都称为尚书。
《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伪《古文尚书》、还有我们平常说的《尚书》、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本文2023-10-26 00:08: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