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5收藏

糖尿病治疗方法,第1张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 尿病诊断标准。属于中医“脾瘅”、“食郁”等范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治疗方法”。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

糖尿病治疗方法

 主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并联合降糖药物降血糖。

 [一般治疗]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自己使用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按时监测血糖。[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磺脲类药物与双胍类降糖药联用效果比较好,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糖尿病孕妇禁用。2注射胰岛素治疗。[饮食调理] 1控制总热量:特别是淀粉类、肉类、脂肪类等含热量糖分较高的食品的综合控制。

 2少量多餐。

 3高纤维饮食:多吃一些芹菜、菠菜、西兰花。

 4饮食清淡:“清”是指低脂少油饮食,“淡”是指不甜不咸饮食。

 壹、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可以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注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等。药物疗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消瘦、腹痛等不良反应,因此,要慎重选择。

 贰、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每一天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可以多食用低热量的食物,比如白菜、黄瓜、冬瓜、豆腐、豆芽等,也可以吃一些脂肪低热量低的肉类,比如瘦猪肉等。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少油、少盐、少糖为主,才可以起到饮食控制糖尿病的作用。

 叁、运动疗法

 合理适量的运动锻炼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对糖的利用,能有效地减少胰岛的负担。平时可以做一些适量的家务、慢跑等运动,每个星期至少锻炼5次,每次锻炼大概30分钟左右即可,但切忌做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以免影响了病情。

 一、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一)磺脲类(SUs)

 药物作用:

 SUs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

 2型糖尿病患者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如已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每日用量在20~30U以下;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SUs类药。

 禁忌证:

 本类药物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妊娠的患者。

 (二)二甲双胍

 药物作用:

 此药物可增加外周组织(例如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糖原分解,可降低糖尿病时的高肝糖生成率。双胍类药物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但不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者无降血糖作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SUs合用则可增强其降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

 双胍类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药物。单用双胍类或SUs有一定效果但又未达到良好控制者,可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如血糖波动较大,加用双胍类有利于稳定病情。

 禁忌证:

 由于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缺氧情况下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对有上述情况的患者忌用,对老年患者也应小心使用。

 (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酶、淀粉酶、蔗糖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本类药可单独应用,也可与sus或双胍类合用,还可与胰岛素合用。

 (四)噻唑烷二酮(TZD)类

 TZD类也称格列酮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故视为胰岛素增敏剂。

 TzD类主要用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SUs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此类药物主要为吡格列酮。

 (五)苯丙氨酸类衍生物

 苯丙氨酸类衍生物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该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低血糖危险性低、不增加体重等优点,可单独使用或与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二、胰岛素治疗

 (一)胰岛素介绍

 (二)适应证

 ①1型糖尿病;

 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③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

 ⑤妊娠和分娩;

 ⑥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

 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三)胰岛素制剂

 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三类。

 ①速(短)效胰岛素制剂:有普通胰岛素和半慢胰岛素锌混悬液。该类胰岛素发生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胰岛素是惟一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可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中效胰岛素制剂: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③长效胰岛素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四)胰岛素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当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制剂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应严密观察。

 ②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反应性差异等均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腹部注射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

 ③胰岛素不能冰冻保存,避免温度过高、过低(不宜<2℃或>30℃)及剧烈晃动。

 ④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U和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含量匹配。

 ⑥某些患者需要混合使用短、中效胰岛素,市场上有各种比例的预混制剂,可按患者情况选用。

 ⑦胰岛素“笔”型注射器使用预先装满胰岛素的笔芯,因此不必抽吸和混合胰岛素。胰岛素笔可以使用短效、中效或预混胰岛素,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

 (五)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

 (1)无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应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

 (2)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效(NPH或Lente)胰岛素,每天早餐前05h皮下注射1次,开始剂量约为4~8U,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每隔数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取得良好控制。

 (六)胰岛素的副作用

 ①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和(或)饮食失调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尽早发现及处理。要注意识别S0m0gyi现象,以避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②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

 ④脂肪营养不良是少见的局部副作用,在注射部位呈皮下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为防止其发生,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使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制剂后过敏反应和脂肪营养不良甚少发生。

 ⑤肥胖。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体重增加,腹部发胖,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

 ⑥食欲增加。

 ⑦双下肢浮肿。在开始应用胰岛素后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双下肢浮肿,是水钠潴留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消失,如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可不必处理,如一直不能消肿,也可以应用6542等药物以改善微循环,如果有肾脏病应该及时治疗。

 ③高胰岛素血症。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尤其身材比较肥胖的患者就更应该严格掌握胰岛素用量,最好与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拜糖平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其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糖尿病其他疗法

 一、饮食治疗

 1饮食治疗的必要性

 2饮食治疗的目的

 ①维持健康,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使儿童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使成人能从事各种正常的活动。

 ②维持正常体重。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入,使体重下降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提高热量摄入,使体重增加,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③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尿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以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④使患者愿意接受,并能坚持饮食治疗,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3不同类型糖尿病饮食治疗重点要求

 ①1型糖尿病患者

 重点要求是饮食的定时、定量和定餐,掌握好胰岛素、饮食与活动量三者的平衡关系。根据活动量的增减,灵活调整胰岛素、饮食量和餐次,避免发生低血糖。对以往病情控制不好、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及营养不良的青少年,要给予足够的热量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营养和体重。

 ②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

 重点要求是降低饮食中的热量摄入,减轻体重,改善症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采取类似1型糖尿病患者的措施。

 ③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如合并妊娠、糖尿病肾病等,则应采取相应的特殊措施。

 4制订总热量

 ①计算标准体重

 确定患者体形是肥胖、消瘦,还是正常。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20%者为消瘦,在10%以内者为正常。成人理想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一105=理想体重(kg)

 ②计算全天总热量

 5糖尿病饮食三大营养素的合适含量

 ①碳水化合物

 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

 ②蛋白质

 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成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③脂肪

 脂肪约占总热量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300mg。若有高脂血症,则应分别减少到70%和少于200mg,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在体内能帮助胆固醇转运,有利于预防冠心病等,可适当多吃,但摄入过多是否对身体有害还不清楚。

 6三大营养素的合理分配

 7其他物质摄入说明

 ①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也是碳水化合物,但人类的肠道中没有分解食物纤维的酶,故它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也就不产生热量。按其理化性质可分为非可溶性和可溶性两类。各种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糖尿病患者一般每天以摄入40g食物纤维为宜,推荐增加到40~60g,而且以天然来源的食物纤维为好。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这些食物不但提供饮食中纤维素含量,还有利于各种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

 ②食盐

 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跟普通人~样,每天进食的钠要少于3g,若有轻中度高血压应减少到24g,若既有高血压又有肾病应减少到2g以下。

 ③酒精

 8克服控制饮食饥饿感

 很多患者经常因控制饮食后感到饥饿难忍,从而放弃饮食疗法。

 (1)要清楚了解饥饿感是糖尿病的种症状,经过治疗后病情改善了饥饿感就会随之减轻。

 (2)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食量与习惯有关,减少食量无疑会感到饥饿,但只要考虑到“一切为了治病”,慢慢也就会适应的。

 (3)采取措施,解决饥饿。

 ①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番茄、黄瓜、大白菜、豆芽等。

 ②少食多餐:开始节食时可将正餐的主食匀出1/4的量作为加餐,在加餐时选用低热量蔬菜、25g主食或1个鸡蛋(50g)、1杯牛奶(150m1)等。

 ③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如白豆绿豆海带饭、绿豆粥、红豆粥,莜麦面、燕麦片、荞麦面、三合面(玉米面、黄豆面、面粉)、二合面(玉米面、黄豆面)制成的馒头、面条等,可以产生更强的饱腹感。

 ④吃饭时先吃副食后吃主食。

 ⑤将口味变淡,放慢进食速度,做到细嚼慢咽,也可降低过于旺盛的食欲。

 9不同人群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

 (1)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必须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特点,供应足够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不宜过于限制饮食。

 ②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

 ③餐次分配:可分配为每日三餐加三次点心。早餐占总热量的25%,点心占5%;午餐占25%,点心占5%;晚餐占30%,睡前点心占10%。

 (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①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尽量向标准体重靠近。血糖较高的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还可使血糖下降,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②尽可能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避免大的变动,以免引起营养不良。

 ③纠正影响糖代谢的饮食习惯,如嗜甜食、饮酒、吸烟、晚餐进食过多等。

 ④如果需要,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⑤每天饮食总热量按每千克标准体重25~30kcal,肥胖者酌减,消瘦者酌增。饮食成分宜低脂、低盐,适当增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

 ⑥选择易于消化、清淡、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等。烹调油限制在20~25g以内,提倡多吃汆、煮、拌、蒸、卤的菜,炒菜少放油。禁食或少吃油炸食品及脂肪含量高的零食如花生、瓜子、核桃等。

 (3)消瘦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20%者为体重减轻,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消瘦型糖尿病多见于糖尿病晚期。

 ②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③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可酌情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至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15~20g。

 ④限制脂肪:少吃肥肉、动物油、全脂牛奶、蛋黄、动物内脏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烹调宜用植物油。

 ⑤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微量元素铁、钙等。

 (4)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治疗

 在保证每天有足够总热量的前提下,按肾功能及氮质血症情况确定蛋白质的质和量。

 ①糖尿病早期肾病阶段,饮食安排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一样。。

 ②临床肾病阶段(尿常规有蛋白),肾功能代偿期[血尿素氮≤72mm0l/L(20mg,/d1),血肌酐<125μm0l/L(15mg/dl)],应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比例,可按每千克体重10~12g蛋白质计算。

 ③肾功能失代偿阶段[尿素氮>72mm0l几(20mg/d1),血肌酐>125μm0l几(15mg/d1)]要适当减少蛋白质,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摄入蛋白质以每千克体重08g蛋白质计算,尿毒症患者摄入蛋白质以每千克体重06g蛋白质计算。

 (5)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

 ①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患者,除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外,还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及总热量的摄入。

 ②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患者,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基础上还要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量,每天胆固醇摄入宜低于300mg,少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6)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饮食治疗

 在患者总热量已确定的前提下,避免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每天摄入嘌呤量低于150mg。

 ①嘌呤含量少可自由食用的食物:谷类(米、面及其制品),蛋类(鸡蛋、鸭蛋及其制品),果蔬类(除需要限量食用外),其他(如清茶等)。

 ②嘌呤含量50~100mg/100g的食物应限量食用:蔬菜类(如菠菜、芹菜、扁豆、蘑菇等),肉禽类(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等),鱼类等。

 ③嘌呤含量100~1000mg/100g的食物应忌食:动物内脏(如肝、肾、脑、胰等),各种荤汤(如肉汤、鸡汤、鱼汤等),鱼类(鱼卵、凤尾鱼、沙丁鱼、贻贝等),各种含酒精饮料。

 二、运动疗法

 (一)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作用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治疗方法,具有与饮食控制一样重要的地位。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并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①运动促进了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运动需要能量,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所以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消耗而使血糖持续下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也可降低。一般认为,中等量运动降糖作用可持续12~17个小时。

 ②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利用增强,可减少降糖药物用量。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使肌肉组织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肌肉组织发达,全身肌肉/脂肪的比值增加,使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甚至恢复到正常体重范围。

 ④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全身代谢旺盛,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也增加,肺泡与毛细血管接触面积加大。同时血液循环加速,改善心脏和血管舒、缩功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及冠状动脉供血量,心搏出量也增加。

 ⑤运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使血压降低,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有预防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作用。

 ⑥运动可以提高抗凝血因子的活性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患心脏病、脑卒中(中风)及高血压的危险。

 长期有规律地,特别是精神愉快地运动,可解除精神紧张,减轻大脑的负担,减轻焦虑,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改善及平衡神经系统的功能。此外,由于适当运动使全身代谢加快,血流加速,大脑内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功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记忆力也得以提高。

 ③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防治关节病变及骨质疏松。

 由于合理的运动强度以及持久而有规律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力,改善血糖、血脂代谢,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使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动脉硬化等都得到改善,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心肌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二)糖尿病运动疗法适应范围

 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并予餐前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运动时不会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速度,以免运动后的低血糖反应。

 ②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来说,适当运动有利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但对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也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妥善安排。

 (三)糖尿病运动疗法禁忌证

 ①病情很不稳定,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

 ②有急性并发症,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③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视网膜病变,重度高血压,下肢大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

 (四)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1运动前的准备

 ②选择合适的运动鞋、棉袜和运动装。

 ③寻找合适的运动伙伴,让他们了解您的病情,了解出现意外要如何处理。

 ④天气不好、身体不适时要停止运动。

 ⑤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并带一些糖果、饼干等小食品,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2运动形式

 有氧运动:步行、慢跑、走跑交替、游泳、骑自行车、滑冰、划船、跳绳、上下楼梯、步行车、活动平板等。

 伸展运动:广播体操、太极拳、太极剑、气功、五禽戏、八段锦、健身迪士科等

 力量性锻炼:采取中等强度的有主要肌群参与的力量训练,每次8-10组,每组重复8-12次。

 3运动时间

 应在餐后1h左右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每周至少保证在3~5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min,一般不应超过1h,最好每天运动20~40min。

 4运动强度

 5合理安排整个运动过程

 运动应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过程中要遵照三部曲来安排。

 ①运动前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先做15秒钟的热身,一般在运动前伸伸脚,弯弯腰,慢走使肌肉先活动起来,心率慢慢快起来,以免受伤。

 ②运动过程:刚开始B寸,运动时间先由5~10mm逐渐加量,延长至20~30min。

 ③运动后恢复: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下来,最好要慢慢走一走,压腿弯腰,让心率慢慢地慢下来,放松10min,再坐下休息。

 6户外运动场所的选择

 ①公园、校园、湖边、河边、运动场内等空气新鲜、开阔平坦的地方是较为理想的场所。

 ②避开工厂生产区、靠近烟囱、煤炉等污染严重、环境嘈杂的地方,也不宜在马路的十字路口或交通要道旁进行锻炼。还要避开高压线、变电所、广播电视发射塔等电磁波干扰严重的地方,以免电磁波辐射,影响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系统。最好远离楼群,避开“高楼风”。

 7保证运动安全

 ①运动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定时定量,以餐后05~1h运动为宜,运动强度相对固定,一般主张不要空腹运动,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②应按时测血糖,在运动前后容易出现较大的血糖波动,故应监测血糖,以保证运动安全。

 ③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以便有低血糖反应时可以及时含服,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和零钱,以便随时通过电话与家人或急救站(120)联系。

 ④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中运动,如酷暑、严寒或雨中。

 ⑤在运动中如发生腿痛、胸痛、胸闷、憋气、眩晕、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应停止运动,在原地休息,并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⑥每天坚持洗脚并检查双脚,以便及时发现双脚有无磨破、感染、红肿、青紫、水疱或血疱,这些都是糖尿病足的发病基础,~旦发现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可自己擅自处理。

 中医根据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信息,来辨别是上消、中消或者下消,根据不同的消渴症状,来遣方用药,来做中医治疗,同时还可以用针灸治疗糖尿病,针灸治疗糖尿病是全身调节,对于治疗糖尿病也是有很大作用的,临床中有部分患者 通过针灸治疗能够减轻症状,可以使患者不使用或减停胰岛素。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病症,属中医消渴范畴,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其实,这往往是后期出现的症状。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在症状明显和出现其它病症时才发现糖尿病,有的在半身不遂、眼底出血时才发现糖尿病,而且糖尿病人最容易幷发肾病、神经病变、眼底出血、半身不遂、心血管病、溃疡、足坏疽等,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慢性疾病,所以糖尿病人稳定血糖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幷发症的治疗。中医全息综合疗法”的理论认为:糖尿病的内因是人体脏腑柔弱、功能低下、再生不足、生克失调等致病。外因主因环境影响、饮食不节、病邪侵入、精神失调、劳累过度所致。在治疗上采取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人和病情辨证施治,综合治疗,以溯本求源,治本为主,提高体质,调节新陈代谢,恢复元气,达到从本质上治疗的目的。

 “中医全息综合疗法”包括:系列检查、中医辨证、中药疗法、饮食疗法、针灸疗法、运动疗法、物理疗法、教育疗法等多种方法。

 1、系列检查:通过系统检查,对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储备C-肽、肾脏损伤程度的肾系列检查、人体免疫功能等的测定,准确确定糖尿病病因和程度。

 2、中医辨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触诊详细辨证分型,科学的做出准确诊断,达到对证施治用药。

 3、教育疗法:开展知识讲座,了解新知识,接受新观点,客观地认识糖尿病,走出糖尿病防治误区,达到正确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4、饮食疗法:做到科学饮食,采用科学营养饮食配餐。我院 健康 营养配餐,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病症、证侯配餐。

 5、针灸疗法:恢复胰岛功能,调节人体脏腑、经脉、气血,治疗相应的并发症。通过腹针治疗使胰岛素的含量得到调整,提高人体组织利用的功能,从而起到调整血糖、纠正机体阴阳失调的现象。

 6、运动疗法:掌握运动十二法、华佗五禽戏、八段锦、健脑养睛操。正确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

 7、物理疗法:足浴有效治疗糖尿病足,药浴对抗糖尿病皮肤病变及神经病变。

 8、中药疗法:辩证施治,在调整血糖使之达到正常水平的基础上,重要的是防治并发症。但是由于轻重、性质、并发症、体质的个体差异不同,治疗也不一样。糖尿病中医治疗,津力达颗粒就是其中之一,本品的治疗效果比 较好,很多患者咨询本品是不是中成药颗粒?可以长期使用吗?接下 来我们给大家介绍津力达颗粒的使用说明。

 津力达颗粒主要成分为人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 黄连、知母、地骨皮等,中药结合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调津的作用 。它对减轻疾病有很好的效果,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如口 渴多饮、尿多、形体渐瘦、自汗、盗汗、便秘等。

服用津力达颗粒要掌握剂量和方法,平时用开水冲服,每次服用 一袋,一天三次,八周为一疗程,或按医生指示用药。如果病人吃过 西药,也可以一起使用本品。在服药过程中,病人需要了解自己的血 糖情况,然后根据医生指示调整西药或服药剂量。

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考虑药物的药用特性,药物的 不当使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也会对病人身体造成损害,所以药物的 使用和剂量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自身病情确定服药时间,最佳的用药 时间要听取有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建议患者停药或过早停药。

第一部分 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

第1章 糖尿病流行病学第1节 Ⅱ型糖尿病的世界流行趋势

一、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快速增长

二、存在大量糖耐量受损者

三、糖尿病的年轻化趋势

四、糖尿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

第2节 糖尿病流行病学

一、糖尿病地区分布

二、时间分布

三、人群分布

第3节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肥胖

三、糖调节受损

四、代谢综合征及代谢综合征组分异常

五、其他因素

第4节 糖尿病预防

一、早期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

二、高危人群的干预

第5节 Ⅰ型糖尿病

一、Ⅰ型糖尿病的人群分布

二、Ⅰ型糖尿病的地区分布

三、Ⅰ型糖尿病的地理分布

四、Ⅰ型糖尿病的其他患病特征

第二部分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第2章 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

一、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二、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第3章 胰岛素抵抗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

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胰岛素抵抗的基本含义

二、胰岛素抵抗的评价指标

三、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

四、胰岛素抵抗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五、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处理

六、胰岛素抵抗研究的意义

第4章 糖尿病与胰岛α、β、δ、PP及ε细胞功能

一、胰岛的微观解剖

二、胰岛β细胞与糖尿病

三、胰岛δ细胞与糖尿病

四、胰岛PP细胞与糖尿病

五、胰岛ε细胞与糖尿病

六、胰岛各细胞分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部分 代谢综合征

第5章 肥胖症

一、肥胖的历史和现状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

三、肥胖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四、肥胖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肥胖相关疾病

六、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第6章 代谢综合征

一、代谢综合征(Ms)概述

二、MS的定义及内涵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病因及发病机制

五、临床处理及预防

六、未来研究方向

第7章 肥胖与2型糖尿病

一、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二、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

四、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

第四部分 糖尿病的相关检查

第8章 血糖的测定

一、血糖测定方法的变迁及前景

二、血糖测定方法

第9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实验室检测方法

第10章 血液乳酸的测定

一、酶促分光光度法

二、酶促比色法

第11章 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定

一、简史及命名

二、糖化血红蛋白的基本概念与名称

三、糖化蛋白的生物合成及结构

四、HbAlc是反映血糖(真糖)水平的最佳指标

五、各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特征

六、临床意义

第12章 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的测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13章 血清1,5-脱水山梨醇的测定

一、概述

二、化学结构

三、代谢特点

四、1,5-AG的测定方法

五、正常值范围

六、临床意义

第14章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学

二、OGTTr结果判读

三、OGTTr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意义

第15章 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

一、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的方法

二、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16章 胰岛相关自身抗体的测定

一、常用胰岛相关自身抗体测定项目概要

二、胰岛相关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三、胰岛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注意事项

四、胰岛相关自身抗体的测定方法

第17章 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肾病

一、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三、微量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四、目前对微量白蛋白尿的认识

第18章 糖尿病肾病核素检查

一、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二、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管排泌功能测定

第19章 糖尿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发展历史

二、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荧光素血管造影片释义

四、正常眼底荧光造影及临床分期

五、异常眼底荧光图像

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及荧光血管造影改变

七、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八、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血管造影的意义

第20章 糖尿病的临床微循环检查

一、微循环的定义、研究内容、临床意义

二、临床微循环检查方法简介

三、糖尿病的临床微循环检查

第21章 超声波检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一、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和技术简介

二、颈动脉超声波检查

三、腹主动脉超声波检查

四、肾动脉超声波检查

五、肢体动脉和静脉超声波检查

六、眼底动脉超声波检查

第22章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MRA检查

一、概述

二、MR血管成像的方法

三、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过程

四、糖尿病患者下肢MR血管成像的新进展

第23章 多普勒无创血管检查仪的临床应用

一、多普勒无创血管检查方法

二、临床应用

第24章 四肢阻抗式血流图测定

一、进展的历史

二、原理

三、方法

四、测定注意事项

五、测定结果分析与计算

六、临床意义

第25章 四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一、概述

二、周围神经的解剖和生理

三、四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原则

四、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因素

五、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方法

六、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正常值

七、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八、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与其他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的关系

第五部分 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第26章 糖尿病分型

一、WHO1965年糖尿病分型

二、WHO1980年糖尿病分型

三、WHO1985年糖尿病分型

四、各型糖尿病及葡萄糖耐量低减的特点

五、WHO1999年推荐的糖尿病分型

六、糖尿病的临床分期

第27章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我国兰州会议订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二、1985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三、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四、用HbAl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商榷

第六部分 糖尿病的治疗

第28章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

一、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二、糖尿病教育

三、教育对象

四、教育方式

第29章 糖尿病与精神病学的关系

一、糖尿病与精神病学的关系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第30章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一、概述

二、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三、糖尿病食谱的制订方法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五、糖尿病肾病的营养治疗

六、糖尿病合并痛风的营养治疗

第31章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一、运动中的代谢改变及相关影响因素

二、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机制

三、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

四、运动的副作用

五、运动的安全性评估

六、运动中糖尿病的处理原则

七、运动中1型糖尿病患者的特殊处理

第32章 糖尿病的口服抗糖药物治疗

一、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种类

二、磺脲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三、双胍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五、胰岛素增敏剂

六、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七、其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八、选择抗糖尿病药物的原则

九、抗糖尿病药物联合应用

第33章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一、胰岛素的发现和发展史

二、胰岛素的临床药理

三、胰岛素应用的适应证

四、常用胰岛素制剂的种类及其特点

五、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六、胰岛素应用技术的改进

第34章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一、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

二、日常护理与治疗

三、心理护理

第35章 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联合治疗

一、控制高血糖的五大措施

二、调整好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因素

三、抗糖尿病药物的联合应用

第36章 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一、概述

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

三、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四、单味中药对血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五、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六、中药的副作用及其禁忌证

七、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第37章 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1节胰岛移植实验研究

一、胰岛的分离与纯化

二、胰岛细胞培养

三、实验性胰岛移植

四、胰岛移植物排斥的机制

五、胰岛移植物排斥的防治

六、胰岛组织保存方法

第2节 临床胰岛移植

一、临床胰岛移植发展历史

二、胰岛移植物的制备

三、胰岛制备物质量监测

四、病例选择与术前准备

五、最佳移植部位选择

六、免疫抑制剂应用

七、胰岛移植效果评定

八、胰岛移植后的自身免疫再激活

第3节 胰岛移植现状和展望

一、成人胰岛移植

二、猪胰岛异种移植

三、胰岛干细胞

第38章 胰腺及胰腺联合肾移植治疗糖尿病

一、胰腺及胰腺联合肾移植治疗糖尿病概述

二、胰腺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胰腺移植术式

四、胰腺移植的术前准备

五、胰腺移植手术

六、胰腺移植术后处理

七、胰腺移植的展望

第39章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监测

一、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

二、如何正确监控血糖

三、如何监测病情

第40章 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误区

一、防治糖尿病应遵循“一、五、十”防治原则

二、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十大误区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第七部分 糖尿病急症及急性并发症

第41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一、DKA的病理生理

二、DKA的诱因

三、DKA的诊断

四、DKA防治总则

五、胰岛素治疗

六、补液恢复血容量

七、补钾

八、碱性药的应用

九、酮症酸中毒的两期或两型

十、预后和流行病学

第42章 高血糖高渗状态

一、病理生理

二、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诱因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

六、防治总则

七、补液不足或过量

八、补液恢复血容量,防治休克

九、胰岛素治疗、补钾和补碱

第43章 糖尿病与低血糖

一、糖尿病与低血糖的定义

二、正常血糖的调节

三、糖尿病中低血糖的病因

四、低血糖的病理生理

五、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七、糖尿病低血糖的防治

第44章 糖尿病与感染

一、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原则

第8部分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

第45章 糖尿病并发症的生物化学基础与机制研究第46章 代谢控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

第47章 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性

第48章 糖尿病与血脂代谢异常

第49章 糖尿病与高血压

第50章 糖尿病与心脏病

第51章 糖尿病与脑血管病

第52章 糖尿病与神经病变

第53章 糖尿病与下肢血管病变

第54章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诊断与治疗

第55章 糖尿病与眼部疾病

第56章 糖尿病肾脏病变

第57章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第58章 糖尿病与耳聋

第59章 糖尿病与肺结核

第60章 糖尿病与胃肠病

第61章 糖尿病与阳痿

第62章 糖尿病与皮肤病

第63章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

第9部分 糖尿病伴随情况的处理

第64章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

第65章 糖尿病与妊娠

第66章 老年人糖尿病

第67章 糖尿病与肝脏疾病

第68章 糖尿病与外科

第69章 糖尿病围术期血糖

第10部分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糖尿病

第70章 胰腺疾病与糖尿病

第71章 血色病

第72章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

第73章 应激性高血糖

第74章 心血管系统用药及其他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

第11部分 糖尿病的预防

第75章 Ⅰ型糖尿病的预防

第76章 Ⅱ型糖尿病的预防

索引

导读: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龄化,肥胖率上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现我国成年人患病率达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155%,预计有高达15亿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更为严重的是在糖尿病前期如果不进行干预,大约有1/3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而糖尿病的康复治疗强调综合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及血糖自我检测五项内容,即 以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情予以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糖尿病教育及血糖自我检测是保证治疗实施的必要手段 。在糖尿病的康复治疗中,糖尿病康复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可以说糖尿病的康复教育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措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宣传教育,可使他们了解 糖尿病的特点、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和相应措施; 通过血糖和尿糖的监测可以进行 自我饮食调整,并使医生了解降糖药物的使用及病情变化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因此,为了让糖友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笔者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科普。但有糖友私信笔者说糖尿病的知识不成体系,在笔者的主页很难翻到,所以为了方便大家,下面就来总结一下。

一、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从“正常人”到“糖尿病病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关于糖尿病,这6点许多人都理解错了!|居家康复第12讲》

《研究表明:爱吃肉比吃糖更容易患糖尿病!对此你怎么看?》

《血糖值偏高,但没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需要治疗吗?今天总算知道了》

夜间尿频不一定是糖尿病,还可能是这些病的征兆!

同时得了糖尿病和高血压,该怎么办?要注意什么?今天总算知道了

怀孕后血糖升高是怎么回事?是糖尿病吗?今天总算知道了

二、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知识

得了糖尿病,用药物治疗选中药还是西药?看完这篇你就全明白了!

得了糖尿病,到底能不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关于口服降糖药的5个知识,值得您知道!|居家康复第8讲

得了糖尿病,选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这些因素才是选择的关键!

得了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效果越来越差该怎么办?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忘记吃降糖药了到底应该怎么办?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你了解胰岛素吗?家有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时一定要知道这6点!

得了糖尿病,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要注射胰岛素?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长期注射胰岛素会产生依赖吗?有什么副作用?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中医药治疗?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在服用阿卡波糖期间需要注意什么?今天总算知道了》

《得了糖尿病,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需要注意什么?今天可算知道了》

《得了糖尿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有哪些不良反应?今天总算知道了》

三、并发症知识

《得了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该如何预防?看完你就懂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该怎样预防?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为什么会容易脚肿?该如何避免?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突然感到头晕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办?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为什么伤口不易好?面对伤口该怎么办?看完你就懂了》

警惕!比高血糖更危险的是低血糖,这些方法“糖友”必须要知道!

得了糖尿病,该如何避免肾脏受损?看完你就懂了!

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该怎么预防?今天总算知道了

得了糖尿病,出现这5个症状千万别忽视,这是病情变化的表现!

四、糖尿病的运动与饮食疗法知识

《糖尿病人真的不能吃糖吗?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糖尿病人该怎么进行饮食治疗?避开这4大误区就对了!》

《糖尿病人进行运动锻炼要注意这6个细节,必知|居家康复第7讲》

《只要掌握这3个技巧,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喝粥,后悔现在才知道!》

《糖类含量很高,却适合糖尿病和肥胖者,国人不知食却便宜日本人!》

《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吃水果?需要注意些什么?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到底还能不能喝酒?需要注意什么?看完你就懂了!》

《过年了,糖尿病患者的年夜饭应该怎么吃最 健康 ?今天总算知道了》

五、血糖监测知识

得了糖尿病,血糖到底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最好?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自测血糖时需要注意什么?测空腹还是餐后血糖?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到底应该如何选购和正确使用家用血糖仪?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空腹血糖比餐后血糖高怎么回事?咋办?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除了控制血糖,还要控制这些指标,可惜很多人不知!

如何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糖化和血糖到底哪个好?今天总算知道了

得了糖尿病,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好处?多久要测一次?看完你就懂了!

春节期间血糖易波动,糖友要注意什么?医生:记住这4点就够了!

六、糖尿病的预防知识

警惕!除了血糖,糖尿病人还需定期检查这些项目,可惜很多人忽视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初患糖尿病,除了血糖,还要检查这些项目,可惜很多人不知!

得了糖尿病,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看完你就懂了

得了糖尿病,为什么血糖控制很好却照样出现并发症?看完你就懂了

参考文献:《疾病康复》p329~335,张绍岚主编。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的准备

  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对糖友而言,确保运动的安全性不容忽视。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提醒糖友,进行一项新的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下面7件事。

  1测血糖。锻炼前后应该自测血糖水平。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没有出现酮体的糖友如果血糖超过1667毫摩尔/升,不宜运动;另外,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的尿中会出现酮体,他们的血糖值如果达到1389毫摩尔/升就不宜锻炼身体。运动前,如果血糖低于556毫摩尔/升,可吃点甜点,15分钟后再测一次,血糖正常了才能开始运动。

  2做记录。每天做了什么运动、持续了多长时间、周围环境的温度、运动前后都吃过什么吃了多少。糖尿病专家指出,这些信息都要记录下来,参考血糖的变化,能帮助医生为你调整治疗方案。

  3备点糖果。运动消耗能量,血糖会降低,有些糖友可能出现低血糖。因此,运动前准备些甜食、糖果或果汁,有备无患。

  4不打胰岛素。运动会加快身体对胰岛素的吸收,运动前打胰岛素很可能出现低血糖。

  5多喝水。无论是运动前、运动时还是运动后,适量饮水,保持体内的水分都很重要,能预防血糖波动。

  6热身和放松。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友进行正式运动前,应该做5—1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以及5—10分钟伸展运动。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休息,要放松5—10分钟,使身体慢慢地凉下来,心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

  7穿着宽松。选择透气性好的衣服鞋袜,能避免糖友的皮肤和足部受到过度摩擦。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五大基础治疗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不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还能改善机体的糖代谢,既降低血糖,又增强体质,并可防止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运动治疗适合于大多数二型糖尿病患者,但每个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患病类型、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药物治疗方式等来制定适当的运动方案,要因人而异,个别对待。

  运动治疗尤其适合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以及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有规律而不太剧烈,并能长期坚持锻炼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登楼梯、做操、跳舞、跳绳、游泳等,对于较剧烈的体育运动及体育比赛应尽量避免。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持之以恒,并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锻炼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锻炼时合适的心率每分钟约为170减去年龄的余数,有适当出汗最好,运动结束后感觉体力增强、精神饱满、全身舒适为佳。运动时间应选在餐后1小时后开始。锻炼时应随身携带一些饼干、糖果等食物,以防止运动过量发生低血糖反应,要在口袋中放置写有姓名、电话、家庭住址、患有糖尿病的卡片,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另外,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血糖和尿糖,了解身体对运动疗法的反应,及时掌握运动疗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和控制运动量,以争取达到预期的目的。

  运动治疗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治疗,有下列情况者应避免或减少运动量:血糖太高、胰岛素用量较大、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有严重的心、脑、肝、肾、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患者;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活动性肺结核者;糖尿病孕妇、呕吐腹泻者;有低血糖倾向者。

糖尿病治疗方法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 尿病诊断标准。属于中医“脾瘅”、“食郁”等范畴。下面是我为大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