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皇宫博物院的景区布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3收藏

伪满皇宫博物院的景区布局,第1张

宫廷区概述

中部宫廷游览区,占地46万平方米,保持了原有建筑历史原貌,有根据康熙皇帝的“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祖训而命名的溥仪办公之处勤民楼,有集办公、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同德殿,有用以供奉清朝列祖列宗的怀远楼,有溥仪日常生活的寝宫缉熙楼,还有用于举行大型宴会的嘉乐殿等。此外还有东西两个御花园、书画楼、植秀轩、畅春轩、宫内府、中膳房、洋膳房、卤簿车、防空洞、游泳池、建国神庙等附属设施。

同德殿

始建于1937年,1938年末竣工,建筑面积 5758平方米,是一座集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二层宫殿式建筑。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侵略者同心协力,取“日满一德一心”之意命名为同德殿。

一楼是溥仪处理政务与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广间、叩拜间、候见室、便见室、中国间、钢琴间、台球间、日本间、**厅等。二楼原设计为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的寝宫,因溥仪疑心日本人在同德殿安装窃听设备而从未使用。

缉熙楼

始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是一座青砖铁皮房顶的欧式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4月3日之前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龄居住的寝宫。溥仪取《诗经·大雅·文王》“於缉熙敬止”句为此楼命名。一楼西侧原为溥仪的会客厅,1937年谭玉龄入宫后,改为谭玉龄生活区;一楼东侧为宫女、太监生活区。二楼西侧为溥仪生活区,东侧为婉容生活区。

勤民楼

始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 13927平方米,是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的办公楼。1932年2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认为复辟清朝、恢复祖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取其祖训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的“勤民”二字命名此楼。一楼主要有4个候见室,是日伪官吏有资格者等候溥仪召见的场所。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办公室也设在一楼。二楼有举行登极大典的正殿勤民殿,还有东便殿、西便殿、赐宴殿和佛堂等。

怀远楼

1934年建成,建筑面积148369平方米,是一座二层青砖楼房,是溥仪祭祀祖先的地方。溥仪取《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句命名。一楼为侍从武官处及宫内府帝室审查局、近侍处、掌礼处办公室。二楼除去溥仪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外,还有尚书府办公室和清宴堂。

东御花园

1938年建成,占地面积11100余平方米,是由日本园林师佐藤仓设计的一座日本园林风格的花园。花园内动静相衬,步移景异,是供溥仪及其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园内修建之初只有一座假山、游泳池和骑马场。此后东御花园修建防空地下室,在原有骑马场上建成了供奉日本皇室祖先“天照大神”的神庙。假山位于花园正南部,其山形脉络是仿满族的发祥地——长白山缩造而成。

书画楼

建成于1936年,面积670平方米,是一座小二层楼,溥仪从北京故宫带来的善本古籍、名人书画等清宫珍贵文物都存放于此。一楼东侧的房间内存放着手卷30箱,约1300件,包括《曹娥碑》、《二谢帖》、钟繇的字、僧怀素的草书、欧阳询的墨迹、王维的人物画、阎立本的真迹等书画国宝。一楼西侧存着宋版书32箱,其中有司马光《资治通鉴》原稿、殿本书3箱、清朝历代皇帝墨迹2箱等珍贵图书。伪满政府垮台,溥仪逃离伪满皇宫时,为便于携带,精心挑选出最珍贵的收藏品57箱,全部运往通化大栗子沟,剩余部分全部遗失。 西部休闲文化区以御用花窖、御用跑马场和禁卫军营房及礼堂、卤簿车库等为基础,突出观众可参与性项目。

御用跑马场

御用跑马场是专供伪满皇帝溥仪骑马的场所,后来改建成了御马苑马术俱乐部,它是全国唯一一家屹立于都市中心、历史遗迹中的马术俱乐部。其占地面积8900平方米,30余间马房。至2013年已拥有汗血马、阿拉伯马、英纯血马、半血马及国内外其他品种的马匹近100匹,并有专业的马术教练。

御用花窖

在御用跑马场院的北部,有两栋玻璃扣顶的灰色建筑,这就是御用花窖。花窖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伪满时期,花窖内曾饲养过宫廷中所用欣赏花卉,谭玉龄喜爱的君子兰花就曾在此培育。而今故人已去,事过境迁,伪满皇宫博物院利用此御用花窖开辟了宫廷花卉欣赏绿色文化休闲区。 金智元上奏溥仪的奏折

伪满大臣上奏溥仪之用熟宣纸,书简式,长23厘米,宽13厘米,溥仪在每个奏折上亲自用手笔分别签有“照发”、“可”、“知道了”、“钦此”等字。

1944年8月31日(伪康德十一年八月三十一日),伪宫内府待卫处处长金智元具折上奏溥仪:“为奏请事窃查九月二日(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致祭明贤贵妃,拟请钦派掌祭官前往致祭,是否有当伏乞圣鉴,训示,谨奏。”溥仪在此奏折上用毛笔写道“署派溥佳前往致祭钦此”。溥佳即金智元,载涛之子,溥仪的堂弟。“明贤贵妃”指的是溥仪最宠爱的谭玉龄。1937年3月,年仅17岁的谭玉龄被溥仪从北京选中成为他的第三个妻子,封为“祥贵人”1942年8月13日谭玉龄病死后,追封为“明贤贵妃”并移棺于护国般若寺停放。尽管这是一个简单例行的祭祀,但却要如此奏请钦派承祭官主持祭祀,从中便可窥见伪满祭祀活动之一斑。

对于这类溥仪生活中的小事,他有权处理并能签署具体的意见。但有关伪满洲国政务方面的奏折,溥仪只能在上面画“可”,因为一切都是日本主子事先决定的,到皇帝这里不过是走走过场。

伪国务院布告第十三号

1941年12月8日,布告以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张景惠名义发布。

布告装在株式会社满洲事情案内所的牛皮纸文件袋内。其保存番号:801,分类:5。普通白纸印刷,石印,楷体字,长方形,长108厘米,宽77厘米。年款为“康德八年十二月八日”,中间加盖红色篆书“国务院印”,末行为“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此行下加盖“国务总理大臣之印”篆刻红色印模。

自右至左竖排行文。布告的全文如下:“为布告事,本日,本国务总理大臣恭拜大诏。奉天承运大满洲帝国皇帝,昭昭尔众庶曰:盟邦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兹以本日,宣战美英两国,明诏煜煜悬在天日。朕与日本天皇陛下,精神如一体,尔众庶亦与其臣民感有一德一心。夙将不可分离关系,固结共同防卫之义,死生存亡,断弗分携。尔众庶咸宜克体朕意,官民一心,万方一志,举国人而尽奉公之诚,举国力而援盟邦之战,以辅东亚戡定之功,贡献世界之和平,钦此。

钦戴之下,感激无任,敬奉天心遍行布告曰:盟邦日本帝国为东亚共荣起见,前为我国固国基于盘石,后为民国援政府于新秩序。迩来五年,举其国力而尽心兴亚之业,吊民伐罪之师所向无敌,拨乱反正之功不日将成,天下咸知,毋庸赘述。而美英两国深恶兴亚不利于已,视日本如仇敌,百方阴挠,欲必置之败衄之地。狠毒之心靡所不用,诡秘之谋靡所不施。文告忠言弃而不顾,特使磋商固执弗移,阴整军备,潜伺机会,耽耽之势不容一息犹豫。盟邦之宣战两国,神之断也,天之时也,胜败之决何须蓍蔡,凡我国民深晓盟邦宣战之义,励尽艰难,效力时局,誓为兴亚贯彻其目的,以奉副天心之万一,行此布告,咸令周知。”

此布告的前半部,即所谓的“时局诏书”。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与此同时,以天皇裕仁的名义对美英两国宣战。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动员本国的一切力量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而且还把“满洲国”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战车上。在战争爆发的当天,溥仪即秉承关东军的旨意,发表了支持“圣战”的这个“时局诏书”。

布告的后半部分是张景惠以伪国务总理大臣的名义对如何奉戴“诏书”之意旨,全力支持日本发支的侵略战争作了进一步的号召和说明。此布告是以溥仪、张景惠为首的伪满政府追随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的罪证。

大典纪念章

银质圆形,直径35厘米。正面,上嵌有金色兰花御纹章,下铸竖排“帝出乎震”4个银色文字,两侧刻有对称的凤凰图案。背面正中铸有“大典纪念章”,右侧铸有“康德元年”,左侧铸有“三月一日”,均系银色文字。1934年3月1日,为了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伪满洲国又实行了帝制,溥仪也摇身一变由“执政”变成了“皇帝”,为了把伪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打扮的像个独立国家的样子,又大肆宣传帝制实施的“伟大意义”,藉此来欺骗舆论,混淆视听。为了庆祝“旷古大典”又特意规定了领授的范围:1、被召参与大典及其关系者;2、参加御大典事务及其关系者;3、其他国务总理指定者。傀儡登极分为郊祭、登极和赐宴三大项,是日,大大小小伪官佩戴着“大典纪念章”参加溥仪的“登极大典”。

中州派

起源

起源在洛阳,祖师是白玉蝉和吴景鸾,据说,每代只收一个弟子口述相传。直到王亭之先生公开所学以后,才命名为中州派。在王亭之先生之前,有陆斌兆先生这一个分支,所以严格来说,中州派是否也分为两派。虽然王亭之先生发表过的研究和著作都比较多,但却鲜有听闻有打著「王亭之中州派」的传人出来发表和论命。反而陆斌兆先生一脉的传人比较广为熟识。但无论如何,学习紫微斗数的人,大多对王亭之先的书不陌生,进而认识中州派的学说。

特色

在香港最为人所熟识的紫微斗数派系有二。陆斌兆先生以所承传的『世传钦天监秘笈』见称,而王亭之先生则以『紫微星诀』享誉盛名。但因未听闻有其他人能拥有这两本声称是口口相传的秘芨,外界只能从他们的著作中窥豹一斑。中州派著重星曜赋性和星情格局、论命要求推理的能力。例如,一系列的星跟另一系列的星碰上,就会产生变化;论命的法则就是从这些变他中推衍出来。

总括来说,中州派的理论是比较接近传统「全书」和「全集」等古籍的学派。但王亭之先生一派除了对星矅星情有更深入的研究外,对四化的运用也比传统的用法更多釆多姿。

除了星系互涉之外,庚、戊和壬干的四化星也和传统的有所不同,而在流年诸星如:流昌曲、红鸾、羊陀和禄马等等的运用上,也都是别树一格的。

紫云派

起源

紫云先生先拜何姓老师门下,及后来凭藉著个人的努力,穷三十年的印证和钻研,自成一派。发表的著作也相当可观。

特色

紫云先生自创三代论、太岁入卦论,太岁宫位等理论。其中太岁入卦法的星盘互动是未曾在传统的紫微斗数出现过,但在传统飞星派紫微斗数中有流传。所以紫云派的理论,有一说是他自创的,也有一说是他借别派的秘传加以改良的。无论如何,其派系的理论碁石都是建立于传统「全书」和「全集」上的「三合派」

现代派

起源

现代派的代表人物是了无居士。了无居士本为紫云门下,但为了坚持自己的理念而自立门户。一九八五年四月起,伙同许兴智先生、慧耕术士、骆托生、郭先生、蔡钧超、浦江登之、南鱼和非云居士等人,出版了七本的「现代紫微」,从此「现代派」之名不径而走。

特色

现代派的了无居士反对「紫平合参」,提倡「子平归子平,斗数归斗数」。反对引入神煞和关煞等进入斗数,和其师紫云「集各家之大成」的理念很不同。但就因为他这种坚持,引来很多支持者。跟王亭之一样,了无居士很热衷于评注古籍,认为紫微斗数的精要,尽在前人的著作当中。

天机派

起源

「天机上人」黄春霖创建的天机派的绝学,是为密宗秘传之「斗数喜忌神」和宫气理论。光是凭名字,可能和流传千年的「密宗占星法」有关连。如果真的如此,天机上人的承传可谓朔古至今历史悠久。

特色

以传统「三合派」为基础,类似子平八字的五行生克取用神为用的论法,就是「斗数喜忌神」的精要所在。除了星气、宫位天干、地支的五行外,还考虑到天干地支合成的纳音五行。这一点,传统三合派的典籍都有记载,但却难以理解。不过「天机派」可谓为历史缺口作了一个详尽的解释。

沉氏紫微

起源

沉平山先生跟紫云一样,集百家之大成,以一已之力创出其独特的论命手法。

特色

沉平山先生以飞星、星化、过宫论、变局、三限法等自创的方紫微,比较新颖。但观其内容,所谓飞星法类似王亭之的星系互涉;星化法就是以主星四化得出的变化;而大、中、小限法是以「中限」把大限细分,以求准确计算吉凶克应的组合和时间。可以说是「三合派」中非常特别的派系。

占验派

起源

据闻,占验派的代表人物有两个:一位是号称陈希夷四十一代唯一的掌门人「铁板道人」陈岳琦;另一位是被称为占验派第五十四代传人的天乙上人。

特色

占验派有传统星情格局的运用、再融合奇门遁甲、加上飞星派的十二宫飞化,内容非常广范。断流运方面,除了基本的本命、大限盘和太岁盘外,再加上小限和斗君共有五个盘。

透天派

起源

透派斗数,于日本再回流入台湾。透派相传至今,据说已历十三代,当代的掌门人就是曾留学日本的张耀文先生。

特色

「透派」的正式名称为「明澄派」,除了命身宫的安法与古本不同,命盘也不安宫干之外,内容则与古籍大同小异。

天运合参派

起源

楚皇是「天运派」的创始人。

特色

除了「紫微斗数全书」之外,应是现代融入八字合参思潮的第一人,以宫气、喜忌神、死劫等论断。

新诠派

起源

慧心斋主

特色

慧心斋主也是其中一个忠于传统的派系之一。跟了无居士和王亭之先生一样,著作无数,贡献良多。

三合派

起源

创始人是恭鉴老人。

特色

其实是风水的一个门派。事实上中州也有玄空三诀,紫微和风水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虽然其理论中引入不少飞星派的飞化,但基本结构仍离不开星情格局的传统理论。

飞星派

河洛派

起源

河洛派是由台湾人曾国雄创立的。

特色

以河洛理数及化忌理论为基础。著重实盘验证。是比较务实的飞星一派。

钦天门(华山钦天秘仪)

起源

由广东梅县素心老人所创建的,传至近代蔡明宏先生。

特色

门派的秘芨是「华山钦天四化紫微斗数飞星秘仪」。内容有「飞策」、「飞星」、「飞宫」、「飞运」、「九星布十二宫七星诀」、「四凤三旗两仪标」、「先天四化飞星棋谱」和「十干步天诀」等等。此派是非常著重飞星理论的学派,对「飞星紫微斗数」影响深远。代表人物继有方外人先生,法堂主人和方无忌等。

仙宗派

起源

创建人台湾正玄山人,法号玄真子,苗栗人,声称以「灵修」(神授)习得紫微斗数的闾山仙宗道长。著有「天地人紫微斗数」十三套。

特色

主张星平合参,纳音五行。闰月的排法也非常独特。不过,其基本体系却是不折不扣的飞星派,但其支系来历却是无从稽考(因为是神授的)。

灯下派:宫廷秘传,可以极快的扭转生死改运改命,传承比较隐秘。

其他

一叶知秋术

起源

这是颇富盛名的紫微大师潘子渔创建的。民国19年出生于福州早年拜鼓山勇泉寺一尘和尚为师学"一叶知秋术"论命与众不同。自认其祖师是孙思邈而不宗陈希夷。

特色

一叶知秋术提倡铁口直断。他比较重视在各个宫的环境,有点像《佛门一掌经》。

其实,早年潘子渔先生习的是「飞燕琼林」的技法,也就是「飞星派」中的「飞星转燕关诀」或「十八飞星易燕琼林」。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妃嫔等级:

(括号里的数字代表最多人数)

所有人都要给太后,太妃和太嫔请安,即便品级很高。

正超品: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

从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小主)(不限)

庶超品:太嫔(前朝小主)(无册封升降妃嫔权利)(不限)

正超品:皇后/正宫娘娘(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侧皇后以外的妃嫔)

从超品:侧皇后/东宫娘娘/西宫娘娘(统领东六宫或西六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皇妃和侧皇妃的妃嫔)

正一品:皇妃(1)(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嫔)

从一品:侧皇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四品以下妃嫔)

庶一品:夫人(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四品以下妃嫔)

正二品:贵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嫔)

从二品:妃(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六品以下妃嫔)

庶二品:侧妃(8)(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六品以下妃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昭仪为首)(昭仪1名,其余各2名)(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嫔)

从三品:贵嫔(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八品以下妃嫔)

庶三品:贵姬(8)(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八品以下妃嫔)

正四品:婕妤(2)

从四品:容华(4)

庶四品:嫔(8)

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充仪,充媛,充容(婉仪为首)(婉仪1名,其余各2名)

从五品:顺仪,德仪,佩仪,芬仪,芳仪(顺仪为首)(顺仪1名,其余各2名)

庶五品:小仪,小媛,良娣,良媛(小仪为首)(小仪1名,其余各4名)

正六品:姬(8)

从六品:贵人(16)

庶六品:才人,美人,淑人(等大)(32)

正七品:良人,丽人,佳人(等大)(32)

从七品:常在(64)

庶七品:宝林(64)

正八品:选侍(不限)

从八品:舞涓(不限)

庶八品:答应(不限)

正九品:御女,采女(等大)(不限)

从九品:更衣,充衣,华衣(等大)(不限)

庶九品:娘子(不限)

宫女等级:

从五品以上可以称姑姑

正三品:掌事嬷嬷(管理所有宫里大事,负责分发俸禄,分配宫女等)(1)

从三品:御前尚义(皇帝贴身宫女)(2)

正四品:礼教司仪(教导正七品以下小主和宫女)(2)

从四品:风仪女官(太后,太妃,皇后或侧皇后贴身宫女)(每个主子1名)

正五品:各宫主管(每个宫里的主管宫女,可监督其他宫女)(每个宫1名)

从五品:御花园,佛堂等其他宫殿里的主管宫女(每殿1名)

正六品:浣衣局主管(管教犯错的宫女)(4)

从六品:冷宫主管(分配冷宫里的食物,衣裳)(2)

正七品:一等宫女(端茶倒水等轻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无)

从七品:二等宫女(做饭煎药等不轻不重的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无)

正八品:三等宫女(烧煤守夜等重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无)

从八品:打扫道路和每晚巡视的宫女(8)

正九品:冷宫宫女(1位妃嫔1名)

从九品:浣衣局里的宫女(不限)

太医/医女/医生等级:

正三品:太医院院长(1)

从三品:太医院副院长(2)

正四品:各部部长(6)

从四品:各部副部长(6)

正五品:御医(8)

从五品:太医(16)

正六品:太后,皇后,侧皇后贴身医女(每位妃子各1名)

从六品:娘娘/太妃/太嫔贴身医女(每位妃子各1名)

正七品:医师(2)

从七品:医员(4)

正八品:实习医女/医生(8)

从八品:学习医女/医生(8)

正九品:药剂医女(16)

从九品:使唤医女(不限)

侍卫等级:

正三品:侍卫统领(1)

正四品:护卫使统领(1)

正五品:御前带刀侍卫(1)

正六品:护卫使(16)

正七品:皇后/侧皇后/太后贴身侍卫(每位妃子各1名)

正八品:各宫小主/娘娘/太妃/太嫔贴身侍卫(每位妃子各1名)

正九品:侍卫(不限)

歌姬等级:

正六品:天籁[1]

从六品:绕梁[2]

正七品:飞泉[4]

从七品:鸣玉[8]

正八品:珠圆[16]

从八品:玉润 [32]

正九品:娓娓[不限]

舞姬等级:

正六品:惊鸿[1]

从六品:游龙[2]

正七品:流风[4]

从七品:回雪[8]

正八品:婀娜[16]

从八品:飞扬[32]

正九品:翩翩[不限]

乐师等级:

正六品:清音[1]

从六品:幽韵[2]

正七品:行云[4]

从七品:流水[8]

正八品:断风[16]

从八品:悠扬[32]

正九品:铮铮[不限]

御厨等级:

正五品:御膳房房长[1]

从五品:副房长[1]

正六品:各部部长[6]

从六品:副部长[6]

正七品:太后,皇后,娘娘专用御厨 [每个妃子1个]

从七品:御厨[8]

正八品:实习厨工[16]

从八品:学习厨工[16]]

正九品:一等厨工(绰菜,切菜)[8]

从九品:二等厨工(洗菜,烧火)[8]

朝廷等级: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你好!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知识总结: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教材小字部分关于东周王室窘迫情形的描绘,认识周王室与诸侯力量对比的变化,认识周王室与诸侯关系的变化,加深对“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一历史结论的理解。

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反映出宗法分封制度已经无法维持,原有的政治体制走向崩溃,社会大变革时期已经到来。

2.春秋大国争霸

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不被重视,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的控制权,经常以“尊王”为旗号邀集诸侯发动对有“僭越”行为的诸侯的战争。在此过程中,发动战争的强大诸侯事实上起到了号令诸侯的作用,他们往往通过会盟的形式迫使其他诸侯承认其“霸主”地位。这些强大诸侯名义上是“尊王”,实际上是从周王手中夺取对诸侯的控制权。

3.战国社会剧变

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1)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王”本来是周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各大国的国君改称“王”,反映出这些国君已经不满足于诸侯的政治地位,他们已经公开表示不再承认周朝的分封。

(2)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卿大夫夺位,彻底打破了周朝分封的统治秩序。

(3)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为了打败对手,必须想方设法增强国力。而要想增强经济和军事力量就必须改革内政。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出发点是实现富国强兵,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变法的结果是逐渐废除奴隶制,建立封建制度。

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

1)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是秦国能够发展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

2)秦的统一: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各民族(或部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国的变法使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加强,这些因素为完成统一奠定了社会基础;长期的战乱使广大人民饱受苦难,结束战乱,完成统一是人民的迫切愿望。实现统一成为大势所趋。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秦国国力迅速发展,逐步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实力;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措施得当是统一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1.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1)首先是皇权至上

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并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皇帝称号的由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嬴政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先确定个名号。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于是,他下令群臣议名号。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请上尊号为“泰皇”。但是嬴政并不满意,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个字,称为‘皇帝’。”“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提问:皇帝应该穿**的皇袍,为什么教材上的秦始皇穿的却是黑色的袍子?

秦始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周代以火德立国,颜色尚红;秦能灭周,应是以水德立国,取水能克火之义。水色为黑,故服饰尚黑。

(2)其次是“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皇帝称号建立后,嬴政规定自己死后帝位传给子孙,妄想皇位永远由他的后裔承袭下去,他自称“始皇帝”。历史上称之为“秦始皇”。“始”——秦始皇希望自己皇帝的宝座传给子孙后代,源源不绝。

2.中央政府的组成及特点

1)三公九卿及其职权

(1)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热点链接:太尉是秦朝的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是,现存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过此职,故可以推断秦始皇统治时期是自掌军权。秦朝中央政府中实际存在的是“二公”。

(2)九卿: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奉常:掌宗庙礼仪,有丞。 郎中令:负责皇帝的保卫和传达,下属有大夫、郎中、谒者卫尉:掌皇宫的警卫部队,有丞。 太仆:掌皇室东马。

廷尉:掌刑罚,全国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监。 典客:主管秦王朝统治下的少数民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事务,有两丞。 治粟内史:掌谷货,有两丞。

少府:负责供应皇室用之山海池泽之税,有六丞。

中尉:负责京师保卫,有两丞。 主爵中尉:掌列侯。

2)中央政府的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例如,丞相是百官之首,权力比御史大夫大,地位也比御史大夫高,但是当丞相有失职和做错的情况发生时,御史大夫就可以向皇帝报告,纠正丞相的失误。

提问: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问题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问题2: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九卿中有哪几个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

(学生答)有可能是太仆,因为太仆负责宫廷车马,皇帝出游,他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没有。因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这一体制,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三.废分封,置郡县

1.秦朝的地方管理体制——郡县制

1)郡县制的推行

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广建诸侯的建议。嬴政坚决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秦统一之初,有人提出分封子弟的建议,秦始皇坚决否定了分封,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解析与探究: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2)郡县制的内容

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人口较少的县设置县长)、县丞和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

2.秦朝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带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秦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和考察官吏的?

(学生答)选拔资格:①家中有一定财产;②会书写懂法律;③年龄限制。考察制度:①中央派员进行监督、视察;②官员自报政绩。

3.秦朝细密、严苛的法律

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秦朝法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的原则。秦律在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提问:有这么两句成语,叫做“囹圄成市”、“赭(zhe)衣遮道”(或“赭衣塞路”),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答)“囹圄”就是牢狱,关押的犯人像市场上的人那么多;“赭衣”,罪犯穿的赤褐色的衣服,路上的罪犯多得把道路都塞满了。它形容了秦律的严酷,法律严苛,是秦朝统治的一个突出特点。制定法律是秦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但是法律的过于严苛又成为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原因。

4.中央集权政体的作用和意义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朝的历史地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它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效仿,经过不断修订完善,沿用两千多年,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秦王朝采取的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共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朝虽然短暂,但它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望采纳!谢谢!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对唐代的职位与品级有这样的概括:

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唐制,有勋、有阶、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四者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勋、阶高者,亦有勋、阶卑而官、爵高者。宋朝列衔,凡阶高官卑则称“行”,阶卑官高则称“守”,官与阶同则无“行”、“守”字。今制惟以官为定,为是官,则勋、阶、爵随之,无复叙劳、叙功之意

至于清代,实行的是一种相当简化的散阶制度,自正一品到从九品十八阶而已

清朝的官位等级划分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