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附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2收藏

独附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独附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独附散 1 拼音

dú fù sǎn

2 处方

附子1个(炮,去皮脐)。

3 制法

上为末。

4 功能主治

小儿吐泻气脱,四肢冷,肚疼眼慢。

5 独附散的用法用量

3岁每服1小钱,以水半盏,加生姜汁1蚬壳,大枣半枚,煎3分以下,水中顿冷,饥服。

6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五

古籍中的独附散 《普济方》:[卷六十一咽喉门]喉痹

钱)上为细末。研成膏。每用少许。冷水灌漱去之。独附散治腑寒咽闭。六脉微弱。附子(一只切成片)上用蜜

《医学三字经》:[卷之一]隔食反胃第八

出,是无火也。此症属中焦、下焦火衰无疑。吴萸饮独附丸妙在吴萸镇厥阴逆气,配入甘温,令震坤合德,土木

《张氏医通》:[卷十六祖方]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风、黄芩、芍药。续命风引汤。多防己、防风、独活、附子。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千金根据源续命

《药性切用》:[卷之二上草部]天雄

独颗无附,即雄附子。性味虽雄,但能温经逐冷,不能顷刻回阳,湿痹寒甚宜之。《药性切用》

《类证治裁》:[卷之三积聚论治]附方

方药中先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建了文革后的研究生教育,对于这点毁誉参半,有的说为继承中医做出了极大贡献,有人说这种模式是中医的不归路。他的书解释的不错,但是局限于文字解说,没有临床体会融入其中…对于理解拓展中医基础理论有些帮助,但是只限于中医基础理论层面。举个例子《名老中医之路》里面彭静山老中医说的,他的第一个中医老师是个秀才,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古籍解释的很透,他的学生参加当地中医师考核…都通过,某天老师的亲戚生病来了,秀才憋红了脸,也说不出用什么方,结果是来年他的中医培训班没人去上了,因为他纸上功夫好,治病的不会…民国丁甘仁温病大家,汪逢春,金寿山,何廉臣,蒲辅周,上海江浙一带是温病学派大本营,你要是读过一些叶天士跟吴鞠通王孟英的书,你可以去看看柴中元的《温病求真》。说实话温病学是伤寒学的延申,还是先精通伤寒,再钻研温病的书比较好,临床中温病的方子没有中医深厚功底,不好用,也用不好。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各家论述 5 加味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应用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甘麦大枣汤 1 拼音

jiā wèi gān mài dà zǎo tāng

2 处方

炙甘草9g,麦门冬9g,人参3g,小麦30g,大枣5枚,白芍9g。

3 功能主治

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眼睛赤痛,发止不定,发时白晴淡红,疼痛不重,寒热交作,或有头痛,心烦意乱,脉细数无力,舌淡苔白,舌心粉红;止时不药而愈,状若常人,反复发作,一年数次。

4 各家论述

方中人参、小麦、大枣、炙甘草甘温补中以助生化之源,使气血充裕,阴平阳秘,寒热无由生;白芍既有养血之功,合甘草又有敛阴和营,缓急止痛之能;更兼麦门冬清心润肺,白晴赤痛自然消除。

5 加味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应用

白晴赤痛如崇赵某某,女,35岁。1971年3月12日初诊。二目赤痛3月余,时发时止,越发越频,虽痛不重,但心中烦乱,时寒时热,其状如祟。患者消瘦面黄,疲倦少神,白睛淡赤,脉细无力。服加味甘麦大枣汤5剂,发少痛轻,继服15剂而愈。

6 摘录

《张皆春眼科证治》

古籍中的加味甘麦大枣汤 《类证治裁》:[卷之三]郁症论治

黄。心脾郁,怔忡崩漏,归脾汤。肝胆郁,血燥结核,加味逍遥散。若嘈杂吞酸,逍遥佐金汤。脾胃郁,气噎哕呃

《医学三字经》:[卷之四]妇人科方

产后痉症,十中只可救一,除此方外,无一善方。甘麦大枣汤甘草(三钱)小麦(二两六钱)大枣(十枚)水三

《医宗金鉴》:[卷四杂证门]杂证门汇方

八八玉烛散……五六○甘麦大枣汤……六二四四君子汤……五五七四物汤……五五九加味归脾汤……六八五加味

《程杏轩医案》:[《程杏轩医案》辑录]鲍禹京翁夫人厥证治法节略

加入。内经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语。金匮出甘麦大枣汤,只用甘草小麦枣肉三味。盖小麦春生,肝之谷也

《妇科心法要诀》:[卷三胎前诸证门]胎前门汇方

独附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独附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