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民国大师早期家庭教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盘点民国大师早期家庭教育,第1张

盘点民国大师早期家庭教育

民国时期,各个领域出现了很多大师,这与他们家庭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当时中国有些家庭文化富裕。这些家庭不仅非常重视他们的孩子美国的教育,也有相当高水平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而且,在抚养孩子方面,首先就有很高的标准。有些家庭,似乎从一开始就想把孩子培养成大师级别的人才。

历史学家周一良说:他八岁就进了一所私立学校,读了十年。他在家学习,因为他父亲不在家。不要相信新学校。在家里,父亲为周一良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周一良回忆道:我没有不要看三字经,千字文,龙文鞭影之类的一般私立学校的教材,而是先看孝经,再看论语,孟子,诗经。现在回想起来,这不是一般老师安排的教案,而是根据我父亲的意见。跟张老师读了两大名著礼记和左传,还有姚乃编的古文辞类纂,大部分都能背下来,为我以后学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典文学。

国学大师张舜徽,七岁出生。他的父亲王军文字蒙求当教材,再久一点就看了。段玉裁说文解字,王军说文解字注和说文解字句读是他这一时期的常备本。16岁时,他开始研究郝懿行说文解字释例,而他17岁就写出了尔雅义疏,这是他几千万字的巨著中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不难看出,段玉裁尔雅义疏跋和王军说文解字注和说文解字句读都是青少年时期学的,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可以说这样的家庭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现在,这简直不可想象。哪个家庭有条件引导孩子读这些文字学著作?

叶嘉莹叶圣陶的父亲叶,从家学兼读古书。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李玉洁的母亲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当叶嘉莹3、4岁时,她的父母开始教她背诵古诗和认识汉字。6岁,跟导师读说文解字释例。在家里,我经常听我叔叔和我爸爸朗诵和谈论诗歌,这引起了我对诗歌的浓厚兴趣。9岁时,他被杜挚小学录取。一年后以同等学力考入北平第二中学。1941年,年仅十七岁的叶嘉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主修古典文学。

医学硕士吴阶平,父亲年轻时让老师教他古籍,让纺织厂的工程师教英语和算术。吴阶平小学及格,考入天津汇文中学。吴阶平回忆说:父亲很早就教我认汉字。当我大约6岁的时候,我开始坐在我的父亲的书桌,读论语,看史记项羽本纪。我6岁就能读三国演义,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学家吕思勉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世家。他8岁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给他讲解史记项羽本纪。他父亲教他顾严武纲鉴正史约编和赵毅日知录。14岁时,哥哥卢敬扎教吕思勉认字二十二史札记;到17岁时,吕思勉已经读完了通鉴辑览,通鉴和续通鉴。

美学大师朱光潜早年也在家中学习。他读和背四书五经,明纪和古文观止,读唐诗三百首和史记。他还回忆说:五经中,我年轻时读的是通鉴辑览,书经。我没有不要正式阅读。我学校有些人经常看。听了很多遍,大部分都能背下来。今天我记得最熟悉的经文,除了左传,就是听力课的一套诗经。因为学校里经常有人读,他听了很多遍就能背出大部分,可见家庭中的读书风气。

那时候很多家庭都很有文化。首先,这些未来的大师在这样的家庭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了他们对文史哲的兴趣,这是他们事业成功的起点。最早的教育是伴随着一个人一生,而且一般决定了一个人的身高的职业生涯。时至今日,这种文化家庭早已被风雨吹散。今天美国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上一所好大学。平日里他们能为孩子做的,主要是督促孩子做一大堆题,给孩子报各种英语、奥数班。

民国大师的子女

原作者|郑春

仰望民国大师,在赞叹其风范的同时,自然也关注其后人。令人惊叹的是,民族精英的基因代代相传,大师的后代同样光芒四射。

杰出人才

大师几乎是痴迷于研究知识,最终成为各自领域的大师。言行自然影响孩子的成功。

阎共生有九个子女,分别是阎聪、艾岩、胡燕、颜渊、颜典,还有颜傲、颜渊、颜龙、项燕。你有密集恐惧症吗?好吧,说什么这很重要。

福建基督教大学教授。颜卓云,胡燕夏侯_的长女,是严复的孙女,嫁给了台湾工商***顾。是的,他是台湾省SEF竞选中国的第一任主席。你不我不懂政治?好吧,让让我们谈谈文学和艺术。

胡燕的二女儿,颜,毕业于圣约翰台湾省著名作家,笔名华严。不熟悉?说你熟悉的。

梁启超9个孩子都是各领域的****:诗歌研究专家梁,建筑师梁思成,图书管理员梁思勇和,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毅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梁思成、梁思永、梁三位中科院院士,而且是一家三口的院士,应该是史无前例的。梁启超、梁思成、梁思成夫人林,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家。在总共不到100人的民国大师阵容中,一家有三位大师,是唯一的一家。

钱他的儿子钱三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4岁开始启蒙,24岁赴巴黎大学学习,师从居里夫人。核物理学家,中国两弹一星,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和夫妇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蒋百里的女儿蒋英,女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副主任,1943年获匈牙利女高音比赛一等奖。蒋英的老公是青梅竹马的钱学森。

纯三观

大部分大师的子女都接受过道德教育,他们在处理世界上的风暴时态度积极。即使生活虐了我千百遍,我还是把生活当成初恋。

蔡元培的大女儿蔡维廉宁,一贫如洗,英年早逝。威廉多次随父亲在欧洲生活,先后就读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学院和法国里昂美术学院,回国后在国家艺术学院担任教授。蔡威廉是中国第一位女油画家。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威廉和丈夫林逃到了昆明。1939年5月,蔡威廉没能t因为穷去医院生孩子,导致难产,大量失血。文章论语,由蔡林女士的女儿、梁德新和肖伟光,记录了蔡详细介绍她的女儿:分娩后几个小时,她用铅笔在床前的白墙上为她刚出生的女儿画了一幅肖像,并写道国难当头!家里麻烦!这是最后一句话。两天后,这位中国著名女画家因分娩时出血过多而英年早逝。

闻一多的长子文舍命保护父亲。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文刚满十八岁。

郁达夫的儿子于飞生活在乱世。据网易媒体频道诗经报道,1940年,郁达夫和移居新加坡的王映霞婚姻破裂。王映霞抛弃了丈夫和儿子,从新加坡回到重庆。1942年初,由于战争需要,新加坡宣布禁止任何成年男子离境。郁达夫让他的朋友带14岁的于飞回中国找他的儿子的安全。当他们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时,他们发现他们不能我不买去中国的机票。于飞从报纸上看到蒋介石夫妇正在访问新德里,实际上想到了给宋美龄写信求助,并得以乘军用飞机飞回重庆。郁达夫把老朋友、老乡、行政院秘书长陈毅的名片给了儿子。于飞凭着这张名片找到了陈毅,并在陈毅的指导下成长并顺利毕业于浙江大学关心。

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赡养母亲再婚。据搜狐网2012年6月12日文章著名美术理论家和美术评论家——林文铮老师:1953年,徐志摩张幼仪的前妻打算再婚,于是写信给徐积锴,一个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工程师的儿子,征求她的意见。徐积锴的回复令人动容:她妈妈守寡三十多年,生我养我,宠我,宠我,宠我,大方。好在今天,我已经站稳了脚跟,我可以养活自己了。孙长城,所有的母亲训练所有的母亲的生活,很少快乐。母亲妈妈,任务完成了。的心应该得到安慰,谁安慰母亲家?谁母亲呢?如果一个母亲得到一个人,她的儿子要求她的父亲做一些事情。

不太脏

大师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他们大多渴望公共利益,因此他们或他们的子女投身于革命事业。哪里有斗争,哪里就有牺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师们的孩子追求真理、坚守信仰的情怀是翻天覆地的。

严复的长子严聪,精通英语和法语,民国十三年任财政部长。抗战期间,他拒绝当日伪财政部长,在上海贫病交加去世。怎么样?不就是中国英雄吗?

陈独秀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慷慨地死去,他们的女儿悲伤地死去。1927年6月26日,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被捕。1927年7月4日夜,陈延年站着被刽子手用乱刀砍死。他死时只有29岁。1928年2月16日,时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的陈乔年被捕。在他被拘留期间,敌人多次拷打他,但他战斗到死。1928年6月6日,陈乔年被敌人枪杀。他死时只有26岁。陈独秀的长女陈宇莹在陈延年英勇牺牲,瞒着母亲带着三哥陈松年来沪料理后事。第二年,陈乔年被杀,是他们的姐姐和哥哥去上海收尸。失去所爱之人的痛苦使陈宇莹悲伤和憎恨,她于1928年去世,时年28岁。我真的不我不知道陈独秀是如何在两年内失去三个孩子的情况下活下来的。

还有,算了。我们我以后再谈。

这些大师的子女,在面对国家、民族、信仰、生死等问题时。都表现出如此耀眼的人性之光,更衬托出大师们崇高的思想境界。为什么大师是大师?大师的孩子们用永垂不朽的事迹做了一个完美的回答。

在1994年的春天里,位于上海市的龙华烈士陵园内,一位六旬老者在身旁几人的陪同下,怔怔注视着墓碑上的黑白照,忽而双膝下跪,颤声哭道: “爸爸,女儿终于来看你了!”

谁又能想到,本该是这世上最亲近的父女俩,第一次见面,一个沉睡于土地之下,一个痛哭于墓碑之前。

而这墓碑上的遗照,赫然是革命烈士陈乔年。

身为女儿,为何年近花甲方才姗姗来迟,为何在父亲生前从未谋面?

这一切都是一场多人的遗憾,而这场遗憾的开端,得从陈乔年的出生说起。

1902年9月2日,陈乔年出生于安徽怀宁,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家庭中,虽然受的是封建教育,但是 社会 的黑暗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封建制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父亲便是赫赫有名的革命家陈独秀,爱国志士为反抗黑暗 社会 所进行的前仆后继的斗争,不断地启迪和激励着他。

因此,在父亲的革命思想影响下,在大哥陈延年的带动之下, 他逐渐树立起救国救民的志向,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13年,陈乔年和陈延年因父亲陈独秀从事反袁革命活动受牵连,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逃到怀宁乡下避难。

因无法在安庆继续求学,延年和乔年辞别了家中亲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上海读书,从此再也没能回过怀宁老家。

1919年12月,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乔年和延年一同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冬,经中共中央批准,陈延年和陈乔年加入中国***。

次年的三月份,根据党组织决定,陈乔年等人离开法国赴苏联,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4年冬,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陈乔年离开莫斯科回国。

回国后的陈乔年被党中央派到北京工作,担任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

在此期间,目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种种倒行逆施,他不由得怒火中烧, 更加坚定了斗争的决心

以国共合作为最新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又是他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随后在李大钊的带领下,以满腔热情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

也是在这个时候,陈乔年结识了革命女青年,史静仪。

史静仪是湖北武昌人,在与陈乔年相恋后很快便结为夫妻。

革命事业虽然艰苦,但夫妻齐心协力从未放弃,在二人结婚不久后,诞下了长子陈红五。

但这个孩子还未享受到父母的宠爱, 陈乔年就被捕入狱。

1928年2月1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英租界北成都路刺绣女校,秘密召开各区委组织部长会议,陈乔年负责主持这次会议。

由于叛徒唐瑞林告密 ,敌人突然袭击包围了会址,陈乔年和江苏省委机关的负责同志因此被捕。

陈乔年清楚地知道,既入虎口,势难生还,从最初选择为革命献身的那天起,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但妻子史静仪无比忧心,日日忙碌于如何将陈乔年营救出来,因此疏于照顾尚且年幼的孩子, 二人的第一个孩子就这样不幸夭折。

但陈乔年那边同样在水深火热之中,党组织千方百计在营救着被捕入狱的同志们。

因为陈乔年并未暴露真实身份,党组织便计划用钱将他赎出,并且由叛徒不认识的周之楚顶替他的职务。

周之楚也十分大义,当即允诺,愿意以自己的牺牲来保全陈乔年的生命。

一切本都顺水推舟地进行着,谁知周之楚的父亲也正在想方设法营救着自己的儿子,得知此事,出于护子之情,泄露了陈乔年的真实身份。

敌人为了得知有效机密,对陈乔年用尽酷刑,陈乔年始终咬紧牙关未曾松口。

甚至是就义牺牲的前夕,他仍然坦然以对,并说: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而此时受尽折磨的他,也并不知道自己的长子已经夭折了,而妻子的肚子里,还有一个遗腹子。

1928年6月6日,陈乔年被杀害在了枫林桥畔,年仅26岁。

甚至死后不允许为其收尸,遗体被随意弃之于江中。

一个本该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一夕之间,付诸尘埃。

当史静仪还未能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陈乔年牺牲的消息传来,彻底击垮了她。

而陈乔年的遗腹女,小陈鸿此时还在母亲的肚子里。

待她出生之际,史静仪已经被无情的命运打击得万念俱灰。

陈乔年牺牲之际,正处于上海白色恐怖的巅峰时期,四处都有大量的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国民反动派杀害。

失去精神支柱的她,在敌人的迫害下,无力抚养女儿陈鸿,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孩子,遂将襁褓中的女儿送到了上海市的互济会。

“互济会”是我党领导的群众性 社会 救济团,前身叫做“中国济难会”,主要担负着救助革命烈士后代,救济被压迫的群众和革命战士,阻止贫民救济运动等任务。

史静仪本想着避过这阵子的风头,待到时局稍稳时再将孩子接回来。

故而在安顿好陈鸿之后,自己也出国只身前往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恰好有一对苗姓夫妇,在上海当帮佣,前不久,他们的大女儿苗芳为了革命不幸牺牲,在组织的认真斟酌下,觉得孩子交给他们抚养不会引人怀疑。

所以组织里的同志给了这对夫妻两块大洋,嘱咐他们带着孩子回老家避避风头,等革命胜利再将孩子送回陈家。

陈鸿被这对夫妻取名为苗玉。

由于时代的动荡,那个时期的平民很难落脚,不幸的是,苗父恰在此时身染重病。

这个贫穷的家庭很快便被拖垮了,由于养不起陈鸿, 年幼的小女孩又被转手送给了另一户人家。

由于上海此时的党组织屡屡遭到反动派迫害,很多经手此事的主要负责同志不是被捕就是牺牲,再加上陈鸿不断被多次转手,组织渐渐便失去了陈鸿的消息。

史静仪在这之后又辗转苏联,和一名许姓的军官结了婚,还诞下了一位儿子,名叫李文。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年幼的女儿流离失所,饱受苦难。

陈鸿曾在三岁时患上麻疹,生命几度垂危,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她在九岁时又被送去了地主家做短工,受尽虐待。

身子骨都没发育完全的她,要背比自己更重的柴,要花上双倍的时间去给雇主洗衣服。

其实也并不是养父母虐待她,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这就是平民孩子最常见的生活状态。

而可悲的是,身为烈士子女的她被迫和家庭分散,甚至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来历。

她就这样以苗玉的身份艰苦地生存着,由于养父母常年在外避难,苗玉跟着外祖母在老家相依为命。

外祖母年迈,并没有劳动力,于是这个两口之家的劳动来源全压在了小苗玉身上。

但小苗玉根本支撑不起这个家,不仅食不果腹,甚至在交不起租金后,地主昧着良心,找茬连她养父母的房子都给抢了。

小苗玉就和她家的牛住在一起,有时候甚至还会上街乞讨。

直到她13岁那年,外祖母在弥留之际方才告知了她的身世,苗玉这才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但养父母家也并不知道她的生父母。

因此,苗玉虽有寻亲的念头,却也不知从何找起,前一户人家早因战乱失去了音讯,她压根不知道自己从哪来。

无计可施的她只好作罢,但寻亲的念头深深埋在心里,生根发芽。

此时史静仪已经从苏联回国,当即便打算把女儿接到自己身边。

但此时女儿的下落已经随着时间消散,在那个年代,流离失所已经成了百姓的常态,更何况当初她刻意隐瞒身世的女儿。

史静仪虽心急如焚苦寻了多年,却也难寻这个女儿的下落。

两方都在寻找,可是谁也没办法找到对方。

1944年,在苗玉16岁这一年,一支新四军部队来到了苗玉所在的村子里招兵。

而年纪轻轻却成熟懂事的苗玉恰好被一个干部注意到,还特意主动去问了她愿不愿意参加新四军。

苗玉自小在乡下长大,只知道这支部队是来帮助老百姓的,能帮百姓们赶走坏人,于是,她立马答应加入了新四军。

而革命烈士的遗孤兜兜转转之下,亦加入了革命。

因为年纪小,又是个姑娘家,所以苗玉被分配进入了洗衣班做事,虽身为后勤人员,她照样干得十分有劲。

给战士们洗衣服,让战士们穿上干净的衣服,打最漂亮的仗,同样也是在出力。

故而踏实肯干的她很快就在洗衣班里被提拔成为了班长,直到后来年迈的陈鸿接受采访,提起此事依然一脸骄傲。

过了几年,苗玉被调到了华野第十兵团担任仓库管理员,随后随部队南下参加解放福建战役。

从此她便和福建结了缘,在福州安了家。

在福建解放之后,苗玉被调职至政府工作,先后在福州市公安局、轻工局任职,随后恋爱结婚,还孕有了五子一女。

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庭的她,仍然在渴望着自己曾经素未谋面的家庭。

在全国解放后,苗玉开始寻找苗家人的下落,因为苗家人是她记忆里的第一户人家,他们肯定知道点什么。

1973年,在苗玉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苗家人,也成功在苗家人口中得知了自己烈士子女的身份,是在上海领养的。

除了这两条消息,别无再多,毕竟当初为了隐瞒陈鸿的身份,苗家人也不清楚她到底是哪位烈士的女儿。

但对于苗玉来说,这两条仅有的信息也弥足珍贵。

但当年的革命互济会早已解散,相关的同志也了无音讯,苗玉虽知道了自己的大致来历,却也一时间寻不到亲人。

而史静仪那边,多年来也从未放弃寻找女儿的念头。

于她而言,她与陈乔年的大儿子夭折已经是天大的遗憾,这个小女儿的下落便成了她心中的一个死结,不把女儿寻到,她就了身离去难以面对曾经的丈夫。

也正是多年积郁造成的毛病,史静仪身染重病,愈演愈烈,即使是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里,史静仪也不忘嘱托他人帮忙寻找女儿。

躺在病床上的史静仪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气若游丝之际,她耗尽所有的力气紧紧抓着妹夫杨纤如的手,一字一顿嘱咐道, 一定要帮她寻找到小女儿的下落。

1969年,史静仪抱憾而终。

在史静仪离世之后,妹夫一家人本着完成史静仪唯一的遗愿,开始不留余力地寻找着这个孩子的下落。

如果能那么轻而易举地找到,这也成为了史静仪的遗憾。

无奈之下,杨纤如在报纸上刊登了此事。

乔年烈士有女陈鸿,天涯何处。

这则报道刚一发布,很快便引起了 社会 的热议,陈独秀的孙女,陈乔年的独女,这层身份自是不容小觑。

何况陈乔年的牺牲,也是后世肃然起敬的事迹。

苗玉自然也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报道。

单是烈士子女,经手与救济会这两条消息,与之恰巧吻合,苗玉寻找了多年的亲人,在此时头一次有了眉目

在苗玉心中,犹如一子激起千层浪,苗玉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封信寄到了报纸上刊登的地址上。

而此时杨纤如身子骨也垮了,卧病在床,信寄到家时,杨纤如看着这张老人的照片, 断定这就是姐姐和姐夫的孩子。

因为苗玉和陈乔年长得太像了,纵使陈乔年英年早逝,苗玉如今已经是位白发老者,但流淌着同一份血脉的两个人,依然拥有着相似的神貌。

杨纤如和史静仪一样,虽有了遗腹女的下落,却也没能亲眼见到她一面,便撒手离去了。

随后,史静仪和后一任丈夫所生的儿子李文, 担起了这上一辈的遗憾。

为了万无一失,在登门拜访之前,他联系了安徽省政府和福建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新四军研究会和陈独秀研究会,邀请他们一起调查此事,确保苗玉的身份。

远在福建的苗玉久久等不到回信,失望多次的她也没把这当回事,只当是自己弄错了,毕竟自己怎么碰巧会是陈乔年的女儿呢。

而李文这边,经过有关部门长时间的走访调查, 已经确认了苗玉就是陈乔年烈士的女儿。

1994年,李文夫妇来到了福州。

李文循着地址敲响了大门,直到开门的那一瞬,他的心脏快得仿佛要从胸口跳出来一般。

毕竟,这是他素未谋面同母异父的亲姐姐。

门被从内打开,露出门后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她眯着老花眼看着眼前这位陌生的客人,问明来意。

李文强压激动,颤声道: “我是史静仪女士的儿子,你的弟弟。”

苦苦寻找亲人66年的苗玉,就这样和亲人第一次见面,这是她想了66年的事,曾经她几度以为这辈子都找不到自己曾经的亲人了。

在久久的震惊之后,苗玉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她居然真的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而陈家后人,除了陈乔年的遗腹女陈鸿之外,只有陈独秀的第三个儿子陈松年所生的女儿,陈长璞。

陈长璞得知此事,忙组织亲人去接陈鸿归家。

在这些首次谋面的亲人陪同下,苗玉以陈鸿的身份,来到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内,站在父亲的墓碑前,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经年不见,从未谋面,照片上的父亲仍然年少,而女儿已经头发花白。

如陈乔年所愿, 他的子孙后代已经享受到了他们披荆斩棘所换来的幸福盛世 ,大好河山祖国昌盛,如所有烈士所愿。

延乔路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这条路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和陈乔年二命名。陈延年是陈独秀长子,其为中国解放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陈乔年是陈独秀次子,是中国***党员,1928年被敌人在上海枫林桥畔枪杀。

延乔路在哪个城市 

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延乔路也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中,成为很多年轻人打卡必去之地。其实,延乔路就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之所以取“延乔”是因为革命烈士陈延年和陈乔年二人来自安庆怀远。

延乔路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的道路,其为南北走向,全长约12千米。延乔路的北段与繁华大道相连接,寓意没有革命烈士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就没有这美好的生活,这盛世如您所愿。

陈延年、陈乔年生平介绍

陈延年和陈乔年都是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是中共早期***之一,为中国解放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1927年6月26日在上海被捕,并于7月4日英勇就义。陈乔年也是中国***党员,于1928年6月6日英勇就义,年仅26岁。

安徽合肥的延乔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和陈乔年命名的。陈延年牺牲的时候年仅29岁,陈乔年年仅26岁,从早上到晚上,花束变成了花海,花满延乔路。

前来献花的有小朋友,也有鞠躬的老人,还有人送上了7月1日当日的报纸,向他们报送好消息,让他们看今日祖国的强盛。

我们当日的幸福是先辈披荆斩棘换来的。

陈延年和陈乔年是中国陈独秀的儿子。他们追求真理,对党忠诚,一直把人民群众还有革命的利益放在心上,家国情义高于一切,而把生死置之于度外。鲁迅先生写到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陈延年,陈乔年两位党的革命先辈,就是中国的脊梁骨,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这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的力量。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跟我一样,是在看了《觉醒年代》之后才知道陈延年和陈乔年这两位徒手摘星、披荆斩棘的少年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尊重人民的审美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有力量的,在《觉醒年代》热播之前,大概没有什么人会知晓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先烈的事迹。先辈于我们更多是历史书上寥寥几笔,但是正是因为这一部作品的出彩,观众,发自内心熟悉他们,敬佩他们,向他们学习。

延乔路虽短,但是尽头却是繁华大道。

延乔路虽然很短,但是它的尽头却是繁华大道,如今的我们享受着前辈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生在这个最美好的时代,有温饱有安全,可以追逐自己的理想,但我们不能遗忘历史,我们的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从地上伸出来,而是在困苦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生长出来的。

1925年,陈乔年从苏联回国,在刚刚组织的中共北方区委任组织部长。

因为他长得英俊威猛、器宇不凡,所以在当时追求者很多。

其中有个叫史静仪的女孩,追他追得十分卖力,引起了陈乔年的注意,两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决定结婚。

不过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1928年2月16日,陈乔年在上海被俘,再没能回来,这时史静仪已经怀孕。她不顾身体不便,想方设法营救丈夫,不过都没有成功。

陈乔年牺牲不久后,史静仪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陈鸿(按陈家族谱应该叫陈长鸿)。

由于史静仪还在党中央工作,敌人是不可能放过她的。为了保证孩子和她的安全,组织上决定,把她送到苏联留学,把孩子送到普通人家抚养。

1928年9月,史静仪把孩子抱到大轮码头附近,把女儿交给了安徽无为县的一位苗姓妇女。

她摸着女儿的脸蛋说:“这孩子姓陈名阿鸿,以后就跟你姓了。”

接着她又拿出两块大洋递给妇女,并交代以后每月会把生活费寄给她,就让妇女把孩子带走了。

从此以后,一直到史静仪去世前,这对可怜的母女都没见过面。

那个苗姓妇女抱着刚出生不久的陈鸿,回了安徽无为老家,她和丈夫刚刚失去了女儿,就把陈鸿成亲生女儿抚养,对她格外疼爱。

但不幸的是,4个月之后,她和丈夫都因为打摆子,无力再抚养陈鸿,万般无奈之下,夫妇俩只好把陈鸿送给当地条件稍好的陈家抚养。

按苗家父母的交代,陈鸿新的养父陈国虎去上海找吴先生和孔先生要生活费。

不料他这一去,人没有找到,还被怀疑与地下党有联系,被抓去关了5年。

养父被抓走后,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小陈鸿只能与陈家祖母相依为命。

3岁的时候,陈鸿因为出麻疹没地方住,只能住到牛棚里。

9岁的时候,她为了贴补家用,去帮人家放牛、割麦子、收花生。

遇到发大水的时候,只能去捕鱼,捕到的鱼有多的,才能拿去换点米。

尽管她已经很努力地去生活了,但还是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后来,祖母告诉她:“你不是陈家生的,也不是苗家生的,你的亲生父母在上海。”

到13岁时,陈家祖母去世后,日子过得更加艰难。陈鸿有想过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但被养父拦了下来。

到这儿,陈鸿才算知道自己的一点点身世。

16岁那年,新四军来到了无为县,妇女主任就住在陈鸿所在的村里。时间一长,两个人就熟悉起来。

她可怜陈鸿,就对她说:“陈家小丫头,跟我去参军吧。”

当时的陈鸿还没有名字,大家都以为她是陈家的女儿,都叫她陈家小丫头。

陈鸿也觉得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跟着妇女主任去参了军,并给自己起了个名字——苗玉。

可能冥冥之中早有注定,陈鸿和亲生父母一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苗玉到了新四军,先当了一个洗衣员。因为表现不错,半年后就当了洗衣班的班长。

后又被调到华东野战军10团当仓库保管员,福州解放后,苗玉先到福州市公安局司法社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调去了轻工局,一直工作到退休。

在这几十年间,苗玉一有机会,就会打探亲生父母的消息。然而年代久远,她又不知道太多的线索,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直到1973年,苗家养母卧床不起,把苗玉叫回去,详细地说了收养她的情况。

“1927年10月,我生了个女儿,但没多久她就因为生活困难溺死了。我离家到上海做工,在一家姓孔的人家当佣人,她是教书的,她丈夫也是教书的,他们有个姓吴的朋友,经常到家里来玩,知道我是安徽无为县人。”

“有一天,吴先生对我说,你离家大老远到上海来,不就是为了赚钱让生活好一点?这样,我给你一个小女孩,你带回老家养,我再给你一些钱,这样你离家近又可以照顾家人,不是更好?当时孔先生也要我接受,我考虑了一会,认为他们说得有道理就接受了。”

“民国17年(1928年)9月的一天,孔先生把我带到了大轮码头附近,我看到一位穿着很普通的年轻妇女抱着一个婴儿在等着我们。见面后,她把婴儿抱给我,告诉我你的名字叫陈鸿,说以后就跟我姓,她每个月会按时给我寄生活费,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就断了联系。”

苗家养母歇了会,才继续说道:

“当时你穿一套半新半旧的衣服,上身是一件小红棉袄,下穿一条小绒裤,头戴圆顶帽,身上披着一件小斗篷。”

养母又说起把她带回来后的事,因为生病,只好把她送到陈家,后面的事她就都知道了。

那个时候,苗玉已经45岁,人生过了快一半,她才清楚自己的身世。

时间过去那么久,她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亲人在,他们是不是也在寻找45年前送出去的女儿。

其实史静仪苏联回来后,就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陈鸿。

虽然她当时已经再婚,有了另外的孩子,但她还是希望,能找到乔年仅存于世间的一丝血脉。

但寻找了几十年,一直没有陈鸿的消息,到临终前,她嘱咐自己的儿女,一定要找到陈鸿,又拜托自己的妹夫杨纤如(陈乔年的同学)一家继续寻找。

除此之外,陈松年也找了陈鸿几十年,直到他去世。

史静仪去世后,杨纤如在报纸上刊登了《乔年烈士有女陈鸿天涯何处》,也接到几处来信。不过调查后,都跟陈鸿的情况不符。

直到1988年,一直见证杨纤如寻找陈鸿的汤洪潮,在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上偶然见到了苗玉,听她自己的身世,一直在寻找对方的人才算有了交集。

苗玉请求汤洪潮为他找线索,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但此事难度巨大,汤洪潮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把握,他只能把苗玉的情况做详细记录,等有机会再寻找。

第二年,汤洪潮去上海查福建党组织资料,把苗玉的身世告诉了上海市委会负责编撰组织史的同志,请他们帮忙调查1928年烈士子女抚养的线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组织史编撰部门就给她寄来了《陈独秀孙女在何处》的文摘。

杨纤如老先生在信中说,苗玉被收养的经过十分吻合,但从相片来看,除了前额和陈独秀陈延年像之外,看不出乔年和静仪的影子,所以还需要弄清楚。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亲自确认,就去世了。

苗玉也在1991年和1992年,向安庆地委和上海市委组织部门诉请确认身份。不过当时情况特殊,两个部门都没有受理,苗玉的身世一直没有被组织确认。

后来可以查了,但查证困难,且需要大量的外调,这样就意味着需要经费,部门没有这笔经费,就一直没有查证。

不过从遗传上来看,苗玉酷似陈乔年生母高晓岚,三女陈华、四女陈榕长得像陈独秀,二女儿陈军与陈乔年极为相似,幼子陈峰则像史静仪。

陈家人和杨家人,都已经能确定苗玉就是他们要找的陈鸿了。

1993年,杨纤如之子杨辉联系到了史静仪第二次婚姻的子女——李文和李湘生,并给他们带去了苗玉的消息。

1994年12月,李文夫妇专门到福州看望苗玉,欣喜之余,他们发现苗玉长相体型、走路的神态都和史静仪很像。

陈松年的女儿三次来到福州看望苗玉,她还经常给苗玉写信:“我爸找了你几十年,伤透了脑筋……要是他还在世看见你,可能老人家还会多活几年呢?”

陈独秀墓修葺时,苗玉以陈乔年女儿的身份,和大女儿一起回到了陈家,住在陈长璞家里。

最后,她回了福州,和儿女们生活在一起,和陈家人,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苗玉说,她没有遗憾,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家人,现在儿女都有出息了,自己也有退休金,过上了好日子,组织上确不确认,都不重要。

陈乔年曾说过:“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生处21世纪的我们,真的很想穿过 历史 的潮流告诉你们:现在祖国很强大,我们也真的很幸福!

陈乔年是唐瑞林害得。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肆屠杀***员和民主人士,上海也同样陷入了这种恐慌之中。1927年冬,上海的革命形势十分恶劣,国民党对***的搜捕和迫害一直没有停止。在这种情况下,陈乔年被调往江苏省委开展组织工作。

1928年2月16日,陈乔年组织各区委组织部长在上海英租界北成都路刺绣女校召开秘密会议,然而这次会议却成了陈乔年最后一个党务的工作会议。由于叛徒唐瑞林的出卖,上海的军警提前知道了本次会议召开的事情和会议地址。在会议进行的一半时,大批军警闯入刺绣女校会议召开地,并迅速逮捕了包括陈乔年在内的多名江苏省委的负责同志。

陈乔年的介绍:

陈乔年,1902年出生,安徽怀宁人,陈独秀次子。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成员。曾先后在北京地委、北方区委任组织部长,后进入中央工作。1927年8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陈乔年由中央调往湖北省委任组织部长,同年有调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此时的陈乔年才25岁。然而,如此年轻还大有可为的陈乔年却在次年被捕并杀害。

陈乔年被捕后,敌人对其进行了多次严刑拷打,企图让其说出党的秘密。然而陈乔年不畏强权,始终守口如瓶,不肯透露半个字,忍无可忍的敌人最终决定杀害陈乔年。1928年6月6日,陈乔年连同郑复他、许白昊三人被带往枫林桥畔执行枪决。

因为陈延年陈乔年是民族英雄,他们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能够站起来,他们两个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为了这个国家的人民。

他们本来就是我们的英雄,他们是我们需要记得的前辈,不管有多久我们都要记得这段历史,而且今年也是因为觉醒年代的开拍,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很多革命先烈。

介绍

电视剧《觉醒年代》正在热映,讲述了100年前,我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理想追求信仰的传奇故事。

《觉醒年代》中除了李大钊,陈独秀等几位伟大人物的主要故事线外,还讲述了陈独秀的长子和次子陈延年与陈乔年的革命故事。由于深受父亲的影响,陈延年和陈乔年作为新一代的热血青年,同样也投入到了重振中华民族的伟大建设当中。

盘点民国大师早期家庭教育

盘点民国大师早期家庭教育民国时期,各个领域出现了很多大师,这与他们家庭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当时中国有些家庭文化富裕。这些家庭不仅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