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是什么书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竹书纪年》是什么书啊?,第1张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修史书,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战国时的魏国直到魏襄王二十年(-299年)的历史,在西晋时期发掘得到。由于是写在竹简上,并且采用的是编年体,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竹书纪年》。

秦始皇焚书坑儒,战国时期的史书,由于相对其它方面的作品流传面窄,基本没有保存下来。所以司马迁写《史记》记述战国时的大事,基本依据秦国的官修史书和纵横家们的作品。前者记述过于简单,而后者往往充满了虚构的故事,所以司马迁本人也认为战国史事难以考证。

但是《竹书纪年》被发掘后,使人们得到了关于战国时期的新史料,知道了很多新内容,从而也能够对比《史记》而修正其中的不少错误,特别是有关六国纪年的错乱。

《竹书纪年》有古本和今本之别。西晋时发掘的《竹书纪年》,到宋代时已经失传。后来人又整理出版了新的《竹书纪年》。然而史学家们发现,新的《竹书纪年》,也就是流传下来的《竹书纪年》中很多内容是错误的,这样其史学价值就大大降低了。于是原来被发掘的被称为《古本竹书纪年》,流传下来的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

由于《古本竹书纪年》在战国史研究上非常重要,所以史学家们想要尽量重现《古本竹书纪年》。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尽管《古本竹书纪年》已失传,但是其片段往往在宋代以前的其它史料中被人引用。正是因为这点,《古本竹书纪年》得到了很多研究。比如一楼提到的,王国维就曾致力于其考订。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魏国的史书,此书原来没有书名,后来人们从它编年体的体例来命名为《纪年》,原书本是竹简,所以称为《竹书》,一般的都称为《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定次序。有不少地方与传统记载不同,比较接近史实真相,此外,有的还与甲骨文、金文的记载吻合。

《史记》记载的战国年代常常有矛盾,《纪年》可以做有益的补充印证。所以,《纪年》对于现在研究先秦史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朝以后,研究《竹书纪年》的人很多。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编辑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书,很有参考价值。

  校补竹书纪年(赵绍祖) 古墨斋刻本

 校正竹书纪年(洪颐烜) 平津馆刻本

 竹书纪年校正(郝懿行) 东路厅署刻本

 竹书纪年集证(陈逢衡) 裛露轩刻本

 竹书纪年补证(林春溥) 竹柏山房刻本

 考订竹书纪年(雷学淇) 亦嚣嚣斋刻本

 竹书纪年义证(雷学淇) 修绠堂铅印本

 汲冢纪年存真(朱右曾) 归砚斋刻本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维)《王忠悫公遗书》铅印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石印本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国维) 同上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范祥雍) 新知识出版社铅印本

 周易注疏 世界书局影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尚书注疏 同上

 毛诗注疏 同上

 春秋经传集解《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杜预《后序》据明覆宋阮仲猷刻本影补)

 春秋正义 《四部丛刊》续编影日本古钞卷子本

 春秋公羊传注疏 世界书局影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春秋谷梁传注疏 同上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 《古经解汇函》刻本

 孟子注疏 世界书局影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尔雅注疏 同上

 广韵 《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国语 士礼居覆宋本

 战国策 同上

 战国策校注 《四部丛刊》初编影元本

 史记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宋浙刻集解本、涵芬楼影宋黄善夫刻本、清殿本、金陵书局刻本

 史记索隐 汲古阁刻本

 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张文虎) 中华书局铅印本

 史记志疑(梁玉绳) 清刻本

 史记会注考证(泷川资言) 日本铅印本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水泽利忠) 同上

 汉书 涵芬楼影宋本

 后汉书 同上

 晋书 同上

 宋书 同上

 隋书 涵芬楼影元本

 新唐书 涵芬楼影宋本

 资治通鉴考异 《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资治通鉴外纪 《四部丛刊》初编影明本

 穆天子传 平津馆刻洪颐烜校本

 路史 红杏山房刻本

 史通 《四部丛刊》初编影明刻本,又《史通通释》(浦起龙)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山海经笺疏(郝懿行) 琅嬛仙馆刻本

 水经注 《续古逸丛书》影永乐大典本,又戴震校本,《四部丛刊》初编影殿本

 水经注释(赵一清) 干隆赵氏刻本

 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 科学出版社影印本

 元和郡县志 岱南阁刻本

 太平寰宇记 万廷兰刻本、干隆乐氏刻本、金陵书局刻本

 长安志 经训堂刻本

 元丰九域志 清聚珍本

 舆地广记 士礼居覆宋本

 古今同姓名录 《函海》刻本

 东观余论 《学津讨原》刻本

 墨子闲诂(孙诒让) 《诸子集成》铅印本

 韩非子集释(陈奇猷) 上海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庄子集释(郭庆藩) 《诸子集成》铅印本

 列子 同上

 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 清华大学铅印本

 广弘明集 《四部丛刊》初编影明本

 真诰 涵芬楼影《道藏》本

 开元占经 恒德堂刻本

 苏氏演义 《艺海珠尘》刻本

 修文殿御览 《鸣沙石室佚书》影唐卷子本

 初学记 明晋府刻本、中华书局铅印本

 北堂书钞 南海孔氏刻本

 艺文类聚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又铅印本

 白氏六帖 影宋本

 稽瑞 缪荃孙旧藏钞本

 事类赋 明嘉靖刻本

 太平御览 《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清嘉庆鲍崇城刻本

 太平广记 文友堂影明谈恺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铅印本

 昌黎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初编影元本

 河东先生集 《四部丛刊》初编影旧钞本

 文选(李善注) 清胡克家刻本、中华书局影宋本

 古文苑 《守山阁丛书》刻本

 观堂集林(王国维) 《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石印本

 卜辞通纂(郭沫若) 日本文求堂石印本

 殷契萃编(郭沫若) 科学出版社石印本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修史书,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战国时的魏国直到魏襄王二十年(-299年)的历史,在西晋时期发掘得到。由于是写在竹简上,并且采用的是编年体,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竹书纪年》。

秦始皇焚书坑儒,战国时期的史书,由于相对其它方面的作品流传面窄,基本没有保存下来。所以司马迁写《史记》记述战国时的大事,基本依据秦国的官修史书和纵横家们的作品。前者记述过于简单,而后者往往充满了虚构的故事,所以司马迁本人也认为战国史事难以考证。

但是《竹书纪年》被发掘后,使人们得到了关于战国时期的新史料,知道了很多新内容,从而也能够对比《史记》而修正其中的不少错误,特别是有关六国纪年的错乱。

《竹书纪年》有古本和今本之别。西晋时发掘的《竹书纪年》,到宋代时已经失传。后来人又整理出版了新的《竹书纪年》。然而史学家们发现,新的《竹书纪年》,也就是流传下来的《竹书纪年》中很多内容是错误的,这样其史学价值就大大降低了。于是原来被发掘的被称为《古本竹书纪年》,流传下来的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

由于《古本竹书纪年》在战国史研究上非常重要,所以史学家们想要尽量重现《古本竹书纪年》。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尽管《古本竹书纪年》已失传,但是其片段往往在宋代以前的其它史料中被人引用。正是因为这点,《古本竹书纪年》得到了很多研究。比如一楼提到的,王国维就曾致力于其考订。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RD1BE9YrTU9j0TK8rc4fw

pwd=g6em 提取码: g6em    

余之初治《纪年》也,尚居蜀中。一九四六年。顾颉刚师讯以近治何学,即以重辑《纪年》对。师诏余《春秋啖赵集传纂例》中尚有《纪年》佚文,为昔人所未知,余亦答以《御览》所引《郡国志》、《十道志》中曾引及《纪年》为朱右曾、王国维两氏所略者。由蜀而吴,由吴而沪,此业久废。六十年代中,王修龄、徐鼎新、蒋德乾三君,在杨宽先生指导下,亦曾治《纪年》,复得商榷之乐。

一九七六年以来,得王修龄君协助,发愤为此。取各书一一为之蒐辑,并得清人治《纪年》之书以观之,稿成,名之曰“《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辑”者辑佚,“证”者疏证,除前人诸说之可信从者外,其蕴于胸中者亦并录之,又杂采甲骨金文及出土文物为证。然荀勖、和峤本与束晳本之同异,今本辑成之时代等,尚略有所见,有暇当成《竹书纪年考》,以补此书之不逮。此稿之成,多得王君之助,而渠与徐、蒋二君昔年所录之部分资料,亦间有取资,得免检索之劳,至顾廷龙先生所篆封面,则贻我于百忙之北京客中。广赖众力,得成此编,仅借空言,普铭高谊云而。犹有杂例,并缀于后:

(一)   本书自古类书、古注等辑录所引古本《竹书纪年》佚文,断于北宋前期,以《资治通鉴外纪》为殿,除极其个别者外,后此所引概不入辑。

(二)   前此辑古本者凡三家: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简称此三家为《存真》、《辑校》、《订补》。

(三)   三家辑校所据之书,或仅据一本,今则参校他本。如《存真》、《辑校》以限于当时条件,所据《水经注》仅为戴震校本,不知戴校常据今本《纪年》以改原书所引古本。今以影永乐大典本为主,并采全祖望、赵一清、戴震、杨守敬、熊会贞之说,以正《存真》、《辑校》系年及引文之误。又如《太平御览》,三家所据或仅为清鲍崇城刻本,今据影宋蜀刻本及鲍本参校。例《御览》卷八九○所引,鲍本作“杜林”,《订补》据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之说,谓当作“杜林”,而影宋本正作“杜林”,本不误。再如《存真》、《辑校》所据《史记》三家注,以殿本、金陵书局本为主,仅《订补》间据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今据影宋黄善夫本、影宋浙刻集解本、汲古阁刻单行本索隐、清殿本、金陵书局本,以及《会注考证》与日人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校补》广校众本及日本所藏诸古写本,取资尤多。

(四)   三家所辑多据诸书引文,以文义并为一条,且间有改易。今从观古堂辑佚书之例,直钞原书,各条归各条,独立户头,不相合并。庶可见各书所引之原貌,于异同之中尚可略寻荀、和本及束晳本之痕迹,所引书名亦冠于前。复选其一以至二、三为主条。主条指较为完整者,不按时代先后,非主条则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五)   三家所辑起于五帝,盖据《史记·魏世家》集解所引和峤之说。然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云:“《纪年》 篇起自夏、殷、周。”杜氏所见自为荀、和本,是荀、和二人初次整理之本亦起自三代,与束晳重定之本同。《集解》所引和峤之说,乃系“荀勖曰”之语,此一段文字即《纪年叙录》。则所谓和峤云起自五帝之语,为和氏一人之见,故荀勖《叙录》特表出之。而荀、和本,如杜预所见,仍起自三代。朱右曾云:“岂编年纪事始于夏禹,而五帝之事,别为一编乎”虽无确证,所测尚于事理颇合。今从此说,以关于五帝之佚文,作为本书夏殷周纪之附录。

(六)   古类书、古注等所引古本《纪年》,于年世无可比附者,今辑为本书附录一。

(七)  三家所辑之佚文,以及未为三家所辑,皆有疑问不入正文者,今辑为本书附录二。

(八)   南宋人所引《纪年》佚文较多,三家皆入辑者,为罗泌、罗苹父子之《路史》一书,朱右曾谓罗氏父子未见《纪年》原本,其说可从,今辑为本书附录三,并据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之例,为《〈路史〉所引〈纪年〉辑证》。

(九)   今本《纪年》虽为后人所辑,尚可供参考,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综合清人治今本者之成绩,今标点校正,一并收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