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方副作用及危害—附子理中汤、丸《伤寒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4收藏

中医名方副作用及危害—附子理中汤、丸《伤寒论》,第1张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亡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附子理中汤》—— 误用最多的“阳”药!

虽说附子理中汤不是直接出自于《伤寒论》,但是其配伍方式最早是出现在伤寒论的,只是丸剂改为汤剂。所以原始版权还是要归仲景所有。之所以说其是误用最多的阳药,是因为以干姜附子为主的方剂,只有附子理中汤可以在药房里买的到的,而其组方和容易让怕冷和脾胃不好的人,轻易的对号入座。所以其误用最多。

《医方考》

人参 甘草(炙) 附子(制) 干姜(炒) 白术(炒,各一钱)

脾肺虚寒,痰涎壅塞,少有动作,喘嗽频促,脉来迟细者,此方主之。

此证为虚而脉为寒也。虚则宜补,参、术、甘草所以补虚;寒则宜温,干姜、附子所以温寒。

百病损脾胃,所以但凡身体不舒服的人,总会影响饮食,而所谓的“体虚怕冷”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并非如此就可以判断真的是脾胃虚寒,因为很多亚健康的人,都是如此,如果人人皆为虚寒,岂不是随便吃点阳药就可以痊愈了么。

实际上,任何气血不畅,都会引起类似的状况,甚至很多湿热证,都会出现假虚寒的情况,尤其是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外界压力问题,最容易出现看似虚寒,实际是热困于内的症状。而如此的症状,如果盲目服用附子理中汤,甚至是不加附子的理中汤,都会引起内热加深,上火,腹泻,甚至痉挛等等的问题。

很多网友因为身体问题找医生没办法解决,就自己盲目诊断和试药,这个可以理解。我也有过如此经历,但是对于身体情况的诊断,并非一朝一夕可学,尤其是虚寒的情况,必须落实到脉上。否则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

对于虚寒的判断,迟脉是非常明显的判断,附加的一般有细弱,沉细,也就是一分钟跳动在60以内,无力,不容易摸到,摸到了也是像细线一样。这是典型的虚寒脉象。虽说虚寒也会出现非迟脉的情况,但大部分时候,比较少见。尤其是年轻人,亦很少有虚寒的情况。除非真的是每天雪糕凉啤酒不断,冬天不穿衣服满街跑。

以上内容并非信口开河,皆为本人中医心悟及治疗经验所得。这种看似虚寒,但实际上经常上火,饮食正常的情况,大部分都是心灵层面的矛盾,比如犹豫,胆怯,焦虑,想的多做的少,压力大但是又不敢面对,等等。这些情况在目前的社会体系下十分常见。而由此引起的各种所谓的亚健康的情况,并非虚寒,也并非脾胃,服药可以缓解,但难以痊愈。

这类情况,切勿盲目尝试火神派药物,尤其是现在的火神派早已面目全非。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予自然

专注本源疗愈,从根源解决身体及心灵上的困扰。

健康,心理,修行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分享知识,帮助他人。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命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金匮肾气丸》—— 误用最多的补肾方!

自从《六味地黄丸》成了补肾名方以后,它的兄弟《金匮肾气丸》就成了壮阳的名方了。而各种专家和网友的以讹传讹,再加上“适应性广”的假象,很多以为自己肾虚的朋友,就经常会尝试服用此药了。

如果真的是肾虚引起的寒邪困于少阴,或者肾阳不能归元引起的水液代谢不畅,用肾气丸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效果如神。但这两种情况,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或者大病初愈的术后病人,比较多见。而对于大部分现代人来说,并不那么适合。

一,痰热内盛者误服:助火生痰

《本草新编》

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则助其湿,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肾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陈消痰化痰之药,百无成功,乃服八味汤,而痰气之汹涌者顷刻即定,非心、肝、肾之痰用熟地之明验乎

脾肺失运而生痰,最忌滋腻之物,抑脾而塞肺故也。肾气丸以熟地为君,脾肺虚弱而肾气未散者不可妄服。关于脾肾,很多古籍有所记载,很多人被诊断为脾阳虚后,又以为火生土,所以当补肾阳以生脾阳,此大谬也。今之人,肾阳衰者寥寥无几,很多年轻人手脚凉或者性生活不协调,就误以为是肾阳虚衰,就乱用补药,为害甚多。

二,肝郁者误服:助肝伐脾

《王孟英医案》

谢谱香体属久虚.初冬患嗽痰减食.施某视之.云是肾气不纳.命火无权.叠进肾气汤月余.遂致呕恶便溏.不饥无溺.季冬孟英诊之.脉甚弦 .苔腻舌红.乃中虚而健运失职.误投滋腻.更泄枢机.附桂之刚.徒增肝横.

方中肉桂和附子,最能助阳动火,肝气不郁者,尚可借其而外达,散其热。如果肝郁而气机内蕴者,则助肝阳猛烈上行,使脾胃之气不能四达,进而大小便失职,气机上逆。

三,阴虚血燥者误服:耗肾伤血(手*伤精者亦然)

虽然肾气丸中以熟地为君,剂量颇大。但其泽泻,茯苓,皆为伐肾之品。如果有寒饮,则桂附司其职而应之,如无寒饮邪气,则桂附反转为伤肾阴之品。更助泽泻,茯苓,使肾中之真阴,更加耗损,而助浮阳逆上。十分危险。

四,初服有效,久服有害

中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起初有效,再服无效,而且很多副作用感觉不到。比如肾气丸,由于其附子之性,初服的时候,很可能感觉有温通之感,呼吸不畅或者小便问题都有好转,实际上却受了很多暗伤而不自知。

在我治疗的朋友里,这种情况很多见,基本上是大部分。而且很多医生一开药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开。初期吃感觉有效,于是便一直吃了下去。结果造成了很多难以恢复的问题。

《王孟英医案》

初服颇若相安者.方中附桂刚猛.直往无前.痰亦不得不为之辟易.又得地黄等浓浊下趋之品.回护其跋扈跳梁之性.然暴戾之气.久而必露.柔腻之质.反阻枢机.治节不伸.二便涩少.痰无出路.愈伏愈多.一朝卒发.遂壅塞于清阳升降之路.是以危险如斯.

这个医案,病人是促发脑梗,就是因为初期感觉有效,于是就吃了两个月的肾气丸。结果春天阳气升腾,而痰阻上行之路。发生脑梗。

总结:千古名方建功伟,古人今异莫乱用。

总体来说,古代人贫乏者多,生活又相对清苦,所以很少有痰火,湿热等等问题,也不会因为太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导致各种压力和肝郁问题,所以在古代,肾气丸确实适用面很广。

而今人之体,已然改变了很多,不详细判断,很容易弄巧反拙。而造成今天这种滥用情况的,却是医者妄下判断导致的多,病人盲从于网络专家的次之。

《伤寒论》到处都在教,其中的古方确实异彩纷呈。但是药就药,尤其是伤寒论中的经方。判断不清就盲目服用,危害甚多。

即使对证用药的情况下,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加减和药量调整。肾气丸在古代的变化十分的多。并不是古方就一定要按古代的比例吃。切记。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予自然)

专注本源疗愈,助人解除身体及心灵上的困扰。

健康,心理,修行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分享知识,帮助他人。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亡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血府逐瘀汤》—— 非瘀血致病切勿轻尝!

血府逐瘀汤,是一张十分奇妙的方子,对于此方也有多位中医名家给出过注解和应用经验,但很多时候,医案和注解的太多了,反倒没人关注于方药本身的出处和古籍讲解了。导致很多不是因为瘀血而致病的朋友,在网络查找资料后,便盲目的服用此方,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王清任:“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加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

很多人在解方时,猜测血府的位置,以及功效等等。其实,原方作者已在其书内清楚给出“血府”的位置及说明,后人又何必妄自猜度。而其“血府”便是横隔之上,主动脉静脉交汇之处,此处瘀血的确会引起很多奇怪的症状,甚至会牵连心肺。

《医林改错》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枳壳二饯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栈半 牛膝三饯

此方大队的活血,破血药物,附加少量的行气药物,以“气行则血行”之理。如确实是由于瘀血致病,效果明确,两三天即可病愈七八。如果由于其他问题而导致出现某些类似淤血的症状,万不可滥用此方,而很多未清楚诊断而推荐使用此方半月甚至整月的医生,犹如杀人。

《医林改错》

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下放,用此方一剂而愈。

气血如环无端,行于全身肌表,身体的任何问题,都会引起气血的运行不畅。而有时,就会出现类似淤血的症状,比如气虚而血不行,也就是所谓的气滞而引起的瘀血,比如痰饮阻气导致的瘀血,甚至积食,感冒,肺炎等等都会出现胸部的症状,很多时候十分类似瘀血导致的病情。

而很多朋友,按着自己的情况到网络查证,按照所谓的舌下络脉法,青筋法,等等人云亦云的诊断方法,不停的对号入座,误以为自己瘀血致病。便盲目服用此方,损血耗气而不自知。

原方作者首条便说明,无表证,即外感。无里证,即伤食。无气虚,无痰饮。方可用血府逐瘀汤治之。

说到滥用血府逐瘀汤的副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其强大的活血和破血效果,以上这几位网友出现的药后情况,便是由此而引起。

由我个人的治疗经验来看,大部分使用此方的都是女性较多,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或者情绪比较压抑的,心肺区明显呼吸不畅的居多。而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本身血虚,而又心事比较复杂,影响了正常的气血运行,导致心肺区整体压力过大,而引起的类似瘀血的症状。

其他诸如肝肾虚弱,气血虚弱,脾胃消化不良,逆气上冲,等等,如果并非心胸瘀血而导致的,一般不能使用血府逐瘀汤。

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中药都有此情况,比如血府逐瘀汤,在最初服用的时候,一定会感觉到心肺区的舒畅感。而误以为方药对证无误,但长久下来,损肝伤血,而且还会有略微的气虚症状。而停药后,因为并没有治疗到根源的问题,原来的症状又慢慢的恢复了。

我帮助过的几个朋友,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切勿根据症状对号入座。脉证合参方可用药。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予自然

专注本源疗愈,从根源解决身体及心灵上的困扰。

健康,心理,修行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分享知识,帮助他人。

现在大家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来看中医大夫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让医生充分了解自己,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下面先从几大禁忌谈谈如何看中医。1不要上来就说自己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和疾病诊断。中医的诊治过程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舌脉表现来辨证论治的。由于目前现代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很多检查结果直接干扰到中医大夫的中医思维模式;同时,先前的检查结果也会影响到医生自己的判断和诊治。所以,建议大家在看中医时,要先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主要不适症状表述清楚,等医生诊过舌脉,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之后,再及时提供相关的资料以供参考。2不要头痛说头,脚痛说脚。中医的基本理论就是整体观,也就是说人体身上所有的不舒服、所有的症状都是有相关性的,可能都是一个或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如果能找到这个主要矛盾并针对治疗,那么全身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所以到中医院看病,其实,不用一次挂几个科的号,把自己“拆分”成几块来就诊。如果每个大夫都开药,你怎么吃?要抓住自己的主要问题,重点看一个科,但要向大夫详细叙述自己全身明显不适的情况,让医生综合判断,这样比你单独看局部的效果要好。不要自己觉得这个症状与这个科没有关系就不说,真正的中医大夫是非常注重患者全身症状的。3不要把自己全交给大夫,认为吃着药就OK了。疾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自己的。再好的大夫,你自己也要有一定的认知,疾病的治疗一半靠大夫的帮助,另一半要靠自己的调养和维护。要充分利用每次就诊的时间,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和日常生活的禁忌,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其实,看中医的过程,看病仅仅是一方面,这是治已病;还要治未病,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要知道有些问题如果自己不去注意,不好的状态可能会继续发展。希望通过不断与医生的沟通,大家能从中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类型,饮食起居的宜忌等等,使自己不但恢复了健康,还能更好地保护健康。4不要在中医大夫开方的时候问问题。中医看病最耗神的时候就是处方开药的时候,一个好的方子是需要大夫反复斟酌思考才能真正开出来的,并非简单的中药堆砌。不少病人喜欢在医生不说话的时候,问很多的问题,这真是犯了大忌。这就如同与开车的司机聊天,跟做饭的大师傅说话一样,可能产生的后果大家应该能想象得到。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问问题,打乱医生的思路;反而可以自己说一些前面遗漏的症状或情况,因为医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在倾听着你的表述,时刻准备抓住对判断问题有价值的线索。所以要记住,这时你可以说与你疾病相关的话,但有需要解答的问题要在开方之前或开了方子以后再提出来。5中药是以偏纠偏,但要不断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和不同阶段的需要调整。很多患者因为号不好挂,尤其是外地患者,可能初次看病开的方子能吃几个月。这同样是大忌。中药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你身体的偏性。以偏纠偏的前提是要明确地判断偏在何处,偏了多少,用什么纠偏和具体到你身上怎么纠。而你怎么知道初次看到你的医生就能如此准确地了解你真实的情况、了解你对药物的反应?中医讲辨证论治,不但是针对不同的人,也是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药物反应。我们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都是不同的,吃了药反应不同,或者出现了新的问题,药物的组成和分量当然就需要调整,甚至更换。古人看病开方往往最多三副,急危重症更是一副一副地开,吃完就需要再看医生。这就如同开车,要想开到地方,方向要不断调整,甚至在直道上,方向盘也需要根据路况随时进行着微调。否则,不撞墙也得撞人。(待续)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亡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补中益气汤》—— 误用最多的脾胃之方!

百病皆伤脾胃,脾胃之疾也最易察觉,所以仲景之书,皆以固护脾胃为本。

李东垣以脾胃立论,创《补中益气汤》,以理脾胃之虚,升下限之阳。虽有偏颇,但不失为良方。

奈何今之医者,见虚弱萎靡,不以详查,便以补中益气治之。病者不查而妄服,轻者重,重者痼也。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现在有脾胃问题的人很多,感觉自己所谓“气虚无力”“少气懒言”的也十分多。这种所谓的功能主治,可以让90%有以上情况的人对号入座。但是中医之理甚深,这些类似“脾胃”“气虚”的问题,可能由十分复杂的情况引起,而并非都可以用“补中益气”治疗。

不过,由于某些原因,补中益气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光我见过的中医,就有很多,见到脾胃问题,看到少气懒言的症状,便书方:补中益气加减治之。

举几个我身边人的真实经历,我母亲曾经因为失眠去看过一个80多岁的“名医”,诊断为胃下垂,缺血,气虚发热,云云。于是书方补中益气加补血套药,安神套药,结果吃的满嘴起泡,严重发热,头晕心悸。

另外一个亲戚,也是常年的胃下垂,甚至有点子宫下垂,找老中医诊断,最后医嘱自购补中益气丸,起初略有改善,但胃下垂依旧。继续吃下去,就开始头晕,恶心,呼吸困难了。最后症状没解决,还修养了很久,才勉强恢复。

所以,中药滥用,副作用绝对比西药大的多,补中益气就是如此,如果只看到其效果,而忽略其影响,再加上诊断的偏差,那么可能造成不小的伤害。

其实,补中益气的诊断并不复杂,而不能使用的情况,古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身为医者,不查古籍,盲目滥用,何能以医者自居。

《医方论》

即如此方,于主治注中,治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症。临后二语,明白了当,本无谬讹。若使东垣,遇阴虚发热及上实下虚之症,亦断不用此方。乃不善学人,每有先入之见,胶执于中,一遇发热,不论阳虚阴虚,不论上实下实,遂谓甘温能除大热,动辄参、芪 、升、柴,为害非小。

《医贯》“读伤寒书而不读东垣书,则内伤不明而杀人多矣;读东垣而不读丹溪书,则阴虚不明而杀人多矣。”此诚持平之论也。夫学医而知宗仰东垣,不可谓非有志之士,然尚不可预有成心,又况峻烈之品,险怪之法,岂可轻试乎哉?

此两段以审证论之,百病皆可见气虚,皆可见发热, 薛生白谓:“人须修到半个神仙身份,方可当得名医二字。”可见中医审病查证之妙。

以气虚论之,以现在的饮食情况来看,单纯气虚的人少之又少,更别提气虚下陷了。而且,很多种不是气虚的情况,会引起“气虚”的表象。肝郁,肾虚,肺气不行,胆虚等等。我这么说是因为容易看明白,而这些问题也并不是根本,具体可以参考我写的“疾病根源”系列文章。

《景岳全书》

补中益气汤,东垣用治劳倦内伤寒热等证。虽曰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实有不散而散之意。若全无表邪,而但中气亏甚者,则升、柴大非所宜。盖升、柴味兼苦寒,性专疏散,惟有邪者固可用之;使或无邪,能不因散而气愈耗乎?且凡属补阳之剂无不能升,正以阳主升也。用其升而不用其散,斯得补阳之大法。要之,能散者,断不能聚;能泄者,断不能补。而性味之苦寒,断非扶阳之物。如表不固,汗不敛者,不可用;外无表邪,阴虚发热者,不可用;阳气无根,格阳戴阳者,不可用;脾、肺虚甚,气促似喘者,不可用;命门火衰,虚寒泄泻者,不可用;水亏火亢,吐血衄血者,不可用;四肢厥逆,阳虚欲脱者,不可用。总之,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今人但知补中益气汤可以补虚,不知关系判于举指之间,纤微不可紊误者,正此类也。

再举个例子,有一个外地的朋友,从外相来看,别提多气虚了。看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自己也养生调理,最后问题越来越复杂,然后找到我,网诊结果明显的下虚上实。汗出如洗,手足不温。我简单用了一些食疗方法帮他改善了一些。但是他终究太关注于症状本身,总想找到办法治疗。于是经朋友介绍,他又去了本地一家比较有名的中医院。

抓了药以后,他把药方给我看,结果是补中益气汤,再加川芎,香附。因为这个医生在当地很有名,所以我也很好奇,因为如此的脉相,断没有补中益气的道理,于是,在服了5天药以后,之前的症状又回来了。而且比之前更重。其实,这种类型的问题,不难解决,但是自己的想法不改变,真的是药石无灵。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范畴,接着说补中益气吧。

陆丽京曰∶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者肾中水竭,或者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拨其本也。

柯韵伯曰∶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简单一查,就知道,补中益气最大的禁忌便是肾虚。但是肾虚也必须依靠脉象做确实的判断,而不是现在大多数人觉得的那样。出现一点怕冷怕热的问题,或者性方面的问题,就是肾虚。这种大大的曲解,甚至会对身体造成比中药更大的伤害。

补中益气不是什么平和的补药,更不是调理用药,所以在这里我只说危害,而不说什么人能吃。以免危害过多。如果真的觉得补中益气适合你,请小量试服。再慢慢增加。更加稳妥。

如果真的对中医有兴趣,不妨研读古籍,求知真相。切莫听信某些“专家”一家之词。即使读古书都要博众家所长,方可不失偏颇。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健康,心理,修行方面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我。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把知识分享给其他人。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亡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九蒸九晒XX丸》—— 看似平和实际危机暗藏!

很多人身体不好,找中医西医调理也不见效果,自己养生搞来搞去,身体反倒更差了。于是,便打起了九蒸九晒黑芝麻丸的主意,心想,一个芝麻而已,就算没好处,也没坏处吧。实际上却错了。

就如古代的各种药方一样,经过上千年的误传,误解,很多古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滥用,薯蓣丸便是其中之一,几乎完全的本末倒置。何况是由道家修仙人士传下来的黑芝麻丸呢?(地黄,首乌,黄精同理)

《修真秘旨》

“神仙服胡麻法:服之能除一切痼病,至一年面光泽、不饥,三年水火不能害,行及奔马,久服长生。上党者尤佳。胡麻二斗,净淘上甑蒸,令气遍出,日乾,以水淘去沫,即蒸,如此九度。以汤脱去皮,簸令冷,炒令香,杵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温酒化下一丸,忌毒物、生菜等。”

九蒸九晒,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感觉。但是为什么要九蒸九晒?为什么要酒服?三年水火不害,久服长生是什么意思?这些都没有搞清楚,就可以随便滥用吗?

先看看九蒸九晒,其实除了这种“超复杂”的方法,还有很多方便的方法,一样是道藏古籍中记载的,很多专家学者把九蒸九晒解释成,吸收太阳之阳精,水中之阴精,阴阳化合,什么什么的。真像到底如何,却没有人去探究。如果真的九蒸九晒有如此的魅力,岂不是所有中药都应该九蒸九晒了?

其实,九蒸九晒,来自于道家的炼丹术,很多小说中的“九转大还丹”听说过吧?这个九转,是用十分复杂的方法对丹药进行九次炼制,很多时候炼制一次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除此以外,还有一种丹法,叫做金银丹法,是取黄金,水银加药材共同炼制,取阴阳化合之性,助仙家可以得道飞升。

那么,这个九蒸九晒,其实就是九转加金银丹法的极致简化版本。不得不说,这个九蒸九晒,被扭曲的十分厉害,其实自内丹(内炼丹田元气)风行以后,几乎没什么人炼丹了。那么很多古老的服食方法,虽然流传了下来,但是却并非后人理解的那样。

很多服食黑芝麻等“服饵”的人,基本上都是修道之人,其全身经络通达,气行周身而无阻,断思寡欲,肾精内固,为了保证炼气的效果,经常处于“辟谷”状态,使经络不被“饭气”堵塞,影响练功。所以在辟谷期间,会吃一些帮助修炼的药品。而加酒服用,则是使药性可以更快的通达于周身,并吸收于体内。避免阻碍气行。

《抱朴子-内篇》

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次则云母,次则明珠,次则雄黄,次则太乙禹馀粮,次则石中黄子,次则石桂,次则石英,次则石脑,次则石硫黄,次则石,次则曾青,次则松栢脂、茯苓、地黄、麦门冬、木巨胜、重楼、黄连、石韦、楮实、象柴。

不管神仙是否真的存在,古代修仙的人很多,到达某种高度的人也很多。也确实有不少的养生“秘法”。除了这种黑芝麻丸以外,还有很多。其中排在倒数的,木巨胜,便是黑芝麻了。那么如此多的“仙药”,为什么选了黑芝麻,还要选择九蒸九晒的制作方法来加强呢?

答案很简单,黑芝麻便宜,没什么副作用,又被养生专家吹的神乎其技,再加上可以随意偷工减料的“九蒸九晒”,成本低,利润高,容易卖。所以,“九蒸九晒黑芝麻”就成了各种网络中医课堂或者养生店的“头牌”产品了。

实际上,黑芝麻确实有一定的药效,万物都是如此。但是效果真的微乎其微,而且对于现代人的经络堵塞和饮食情况来说,为了黑发或者补肾,就盲目的服用黑芝麻丸,也是有一定危险的。

《本草从新》:“胡麻,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

《本草求真》:“下元不固而见便溏、阳痿、精滑、白带,皆所忌用。”

黑芝麻确实有补肾,通任督,乌发,耳聪的功效,但是,肾虚可补,肾气不固不可补,肾不纳气亦不可滥补。尤其是经过九蒸九晒,加熟蜂蜜,还用酒服,动火,生痰,耗气。

如果是因为以上情况或者脾胃虚弱,肺经痰火等情况引起的症状,吃黑芝麻无益而反害。更有肥胖的人,经络堵塞的比较严重,就更加不要吃这种粘腻的药物了。

如果觉得自己情况有服用黑芝麻丸的必要,也大可不必那么麻烦,早晚各半汤匙的黑芝麻油,更适合现代人的身体。

总结:追求虚无缥缈的神法仙方,不如先静心养神。心静一分,事便少一分,病也少一分。与其服用这种“商品”,真的不如探寻一下心灵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甚至学点基础的内丹,咽几口唾液。效果也许还好的多。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健康,心理,修行方面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我。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把知识分享给其他人。

中医名方副作用及危害—附子理中汤、丸《伤寒论》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亡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附子理中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