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丧葬礼仪
壮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南方,范围东起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关于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
报丧
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洗礼
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入殓
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人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灵。
停丧
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竹纸帽,腰束麻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出殡
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孝的孝男孝女扶著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叶的水盆里洗手,以为去邪。人们吃了一餐饭后分散回家。
出殡后,丧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设死者灵位,朝夕供奉饭菜,过节点灯烧香。满三年孝男孝女才脱孝服。
在死者的葬式上,壮族曾经有过各种葬式。如巖洞葬、悬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间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拾骨葬,又叫迁葬,是将棺尸埋葬,上土筑坟,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开棺拾骨迁葬,俗曰“拾金”再葬。
壮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的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间尤存。
1950年后,壮族民间的丧葬礼仪风俗文化有了不少的改变。丧礼、礼服、脱服以及迁葬等均从简。然报丧、入殓大体仍沿旧俗,一些地方还请道公做道场念经。
在壮族好些地方,有类似现在治丧委员会的“老人会”。如果这家是“老人会”成员,必须马上去报葬,“老人会”立即出来协助办理丧事。“老人会”现在依然存在,不过已经没有迷信的内容,变成纯粹是互助的团体。参加该会的会员,交十个碗,十个羹匙。并把姓名写在传命牌上,该会积累了一大批餐具,供有丧事的会员借用。平时可以租赁。每年旧历六月初六为改选正副会长的日子,会员各派一名男子到指定地点赴会,各带家酿米酒若干。宰一头猪作宴席。会长主持会,照例要阐述一番宗旨,宣布申请入会名单,用协商办法选下一任正副会长。会务办完,即共饮团结酒。谁家老人去世,会长便召 员齐心协力处理后事,壮语叫做“含卢过喝”,意思是划船过河滩,同舟共济过难关。会长为死者家属征集钱、米、酒等物。会员各家壮实男子要出来帮助打柴、修桥、铺路、挖坑、扶棺、料理吊唁事宜,事毕,会长设宴酬谢。会长还要出任丧家办理丧事的总指挥。有了“老人会”,即使是贫寒之家,丧事也能隆重举行,使儿女尽到孝道。这是壮家人团结互助的好传统。
自古以来,生老病死都是一个不可干涉的自然规律。
只不过因为人要比动物更加感性,更感恩,所以在亲人离世后,他们往往表现得更加悲痛。
为了更好地送别亲人,也为了表达内心的不舍与敬重,不少人在为家中老人举办葬礼时都会表现得格外重视。
相比往年人们习惯土葬,现在的很多人受新文化熏陶,已经选择了火葬。
可是在部分地区,人们由于思想落后或者是太过封建传统,依旧遵循着入土为安这样的说法。
因为选择了不一样的丧葬方式,在葬礼上大家所需要注意的事情也变得有所不同。
一、关于土葬
一般来说,当家中有人过世之后,尸体要先在家中存放3~5天。
在此期间,逝者的亲属要搭建灵棚,向亲戚好友报信,通知他们前来祭奠亡灵。
与此同时,家中亲属还要为逝去的亲人准备寿衣、棺材。
一些细心的亲人还会用纸做马车、家具,为的是亲人下葬之后可以烧给他们用。
听起来这样的说法非常迷信,可是对于逝者的亲属来说,这些都是表达自己对离世亲人不舍的一种方式。
其实除了这些做法之外,因为地区不同,民族众多,殡葬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也有着很多不同。
二、民间土葬需要走的一些流程
1、摔掉瓦盆
据了解,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在下葬前孝子摔掉瓦盆的习俗。
听起来这样的举动非常突兀,实际上却蕴含着很多意义。
因为在古时范蠡是制作瓦盆的祖师爷,很受百姓敬重。
因为没有子女,范蠡死去时,遗传继承成了一个大问题。
为此,有年轻人建议范蠡,可以找个人将瓦盆摔碎以作继承人选择。
为此才留下了这样一个殡葬习俗,这也意味着摔碎瓦盘的人是逝者遗产的直接继承人。
随着千年文化的流传,这一习俗也延伸出了许多讲究。
在民间葬礼上,要求摔碎瓦盆的必须是长子,否则便是长孙,绝不能是次子或其他亲属。
这不光代表着继承人的选择,也代表着他们要送逝者最后一程。
2、杀鸡
除了摔碎瓦盆这一习俗,在很多地区还有着杀鸡的习俗。
一般来说,当死者死于农历3、6、9这样的日子时,亲属要在下葬时杀一只公鸡,随死者一起入葬。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做法,主要是源自一些封建思想。
因在人们的心中普遍相信“3、6、9带人口”的说法,为了避免家人受到影响,所以他们会选择杀鸡一同埋入墓穴,以求趋吉避凶。
3、送葬有顺序
除了一些特定的习俗之外,在送逝者入葬时,家中亲属的走位顺序也是有一定讲究的。
一般来说,走在最前的一定是血缘关系最近的。
例如死者的长子,次子,其次才是孙辈或女婿客人。
即便是家中的女眷也会按照长幼排序。
除了亲人送葬有一定顺序之外,家中前来送葬悼念的客人也有一定排序。
一般是男客人走在棺材前侧,女客人走在棺材后侧。
这样做的目的不光是为了照看悲痛欲绝的亲属,也是为了尊重民间的送葬习俗。
如果在送葬过程中不尊重习俗,盲目走动,那么很有可能因为走动位置不合适而引发逝者亲属的不满。
毕竟,这些在亲属眼中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送葬方式的改变,需要慢慢推行
虽然说在当下社会,国家号召人们遵循火葬,但是在绝大部分百姓心中,土葬仍旧是他们心中最好的丧葬方式。
一方面,选择火葬需要给老人准备合适的墓地安放骨灰。
另一方面,很多传统地区对于火葬是无法接受的。
他们认为火葬代表着亡者烟消云散,不如土葬来得更让人安心踏实。
其实,不管是大家采用火葬又或者是土葬,表达的都是对逝者的尊重以及挂念。
因为丧葬文化的延续与传承,这些习俗想要改变并不容易。
为此也希望给予大家一定时间,逐渐适应火葬这一新的丧葬方式。
总结: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号召人们采用火葬亲人,但是在很多地区,人们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土葬方式。
面对这样的现象,大家需要给予的是尊重与理解。
要知道,对于传承多年的丧葬文化践行者来说,想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及做法是很困难的。
与此同时,也要提醒广大民众,在参加民俗葬礼时应该谨言慎行。
因为在葬礼上是有着许多讲究和注意事项的,如果不懂得约束自我,很有可能因为一些错误举动被误认为不尊重逝者。
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亲属之间的矛盾。
对于我们来说死亡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浩瀚宇宙我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形成了的丧葬礼仪,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下面我带你了解一下 郑州文化 的丧葬文化和丧葬风俗。
郑州殡葬习俗,或称郑州丧葬风俗。大家知道,关于民间的丧葬流程和祭拜方式,是三里一规矩,五里不同俗。但大体上都要经过这么几个环节。根据我殡葬服务多年的经验总结一下,供同行参考。主要谈城市办丧简要流程。
准备寿衣,也有称送老衣,终老一等。发现或预感老人即将离去,要提前准备,以表孝心。有为老人增福添寿的寓意。
老人离去后,要请先把老人进行通体清洗,寓意老人干干净净地来到这个世界,还要清清白白的离去。然后穿好衣服,送往太平间或当地殡仪馆暂存。
灵堂。灵堂一是老人的安魂之所,二是亲戚朋友前来吊祭的场所。灵堂设有遗像、背景、香蜡纸钱等供品,供仙人享用。灵堂设立之后,家人要有一个集中祭拜的环节,称家祭仪式。
出殡:出殡当天要有撤灵、起灵、追悼会、火供等仪式。
骨灰寄存或下葬。
骨灰下葬:准备好下葬用品,选好日子,请司仪为其主持下葬仪式,将老人骨灰永久安放于地下,叫入土为安。
乡基层组织应当把改革丧葬习俗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守则;建立群众性的丧事活动管理组织,为村(居)民提供殡葬服务。
提倡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
1.禁止生产、经营冥币、纸扎实物等丧葬迷信用品和木(石)棺等土葬用品。
2.禁止在城市街道、居民住宅区等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设灵棚、摆设花圈、播放或者吹奏哀乐、抛撒或者焚烧冥币纸钱等。
3.禁止在丧葬活动中从事定阴阳、看风水、扎纸活等封建迷信活动。
用品的使用:
花圈和花篮:寓意是老人的灵魂通往天堂的道路是用鲜花和美妙的乐曲构成的。形成了人们都用花圈的习惯。
撒路钱:也成买路钱。遗体过往的道路要一路撒上买路钱。
手套和白酒:起灵时用4到6人抬灵所需要白手套,抬完后要用白酒洗手。
皖北这里,传统丧葬习俗中的道教文化,是看阴宅。
看阴宅,是道教文化里面看风水的一种。人去世后,假如要下葬的话,家人往往会找一个风水先生,老百姓叫做“阴阳先生”,叫口顺了,简化做‘’阴阳先“。
(道士打扮的阴阳先生)
上图中上比较正规的阴阳先生,更多的则是下面图中打扮的。
这种打扮的人,多是业余从事给人看风水、看阴宅阳宅。看完后,事主家给几个钱。
阴阳先到事主家提供的几块墓地,掐着手指转着圈走,边走边算,最后确定一块墓地,插上一根柳树条子作为标记:人就葬在这里。至于说,事主家以后能不能荣华富贵,逝者能不能保佑家人无病无灾,他就不管了。
有人做了这么一首打油诗,来讽刺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人间若有封候地,何不寻来葬乃翁。
本地还有一个习俗,人下葬后,孝子要朝看风水的阴阳先屁股上轻轻踢一脚,叫做“出过殡打阴阳先,不图下一回”。是啊,有谁愿意叫阴阳先再来一回啊!
在道教经典《道藏》中,收录了《宅经》这样的风水著作。另外,道教丛书中也有关于风水师“相地”的记载,而许多道士同时也是民间的风水师。“相地”就是看阴宅阳宅。
风水先生说的好风水
壮族的丧葬礼仪
本文2023-10-26 05:32: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