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图书馆哪个最好
在北京的朋友们周末不知道要去哪里,图书馆是一处不错的地方,可以安安静静的看一本书,在文字中得到力量,那么在北京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图书馆呢?详情见下文。
1、国家图书馆
从什刹海东北岸广化寺到文津街,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国家图书馆数次改名,三迁馆址,最终发展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1909年9月9日清政府批准筹建京师图书馆,馆址设在广化寺,1917年图书馆搬迁至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旧址。1928年,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并迁入中南海居仁堂,1931年文津街新馆落成后又从居仁堂迁入文津街7号,也就是目前仍在对外开放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古籍馆位于北京城市中心地区,坐落在太液池(今北海)西岸,民居寥落,符合了图书馆选址“远火近水”的原则。
1987年,北京图书馆新馆在紫竹院公园北侧竣工,现为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建馆百余年来,国家图书馆逐步形成了面向中央国家机关、重点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全国图书馆的分层服务体系。
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撷英集萃,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四大镇馆之宝为世界瞩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2、首都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由鲁迅先生亲自参与倡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三馆几经合并演变而成。目前首都图书馆已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长逾百年的办馆历程中,首都图书馆积累了大量北京地方文献图书、金石舆图、民国老报纸、历史照片等资源。
首都图书馆的北京地方文献中心,位于首都图书馆B座九层A区,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9:00至19:30。这里容纳了与北京有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方面的内容,北京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传承下来的各种文献被分门别类、完好地珍藏起来,像是“记忆胶片”,又像是“时光胶囊”。这些珍贵的文献将旧时街巷胡同、民俗风情展现于眼前,翻开一页就好像穿越了一个时代。
首都图书馆还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阅读技术,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现代阅读体验。“掌上图书馆”让150万持卡读者随时随地享用图书馆的资源;“自助图书馆”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自助图书借还服务;“手持阅读器”让读者带着“移动的图书馆”随身阅读;“触屏读报”、“畅听阅读”等项目也深受读者欢迎。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
3、红楼公共藏书楼
红楼公共藏书楼前身是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红楼**院,红楼影院一度创造了不菲的业绩:这儿是北京市第一家宽荧幕立体影院、北京市第一家“无障碍影院”、北京最新中外影片首轮放映的最佳影院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单体式**院不再适应人们观影的需求。2012年,红楼**院停止放映。2018年,这里以公共藏书楼的定位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并于2019年正式亮相。伴随着西安门大街的整体提升和改造,红楼公共藏书楼的外立面,也找回了久违的红色。
如今的红楼公共藏书楼是集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于一身的复合型特色阅读空间,是国内首家共享藏书楼,设有藏书区、阅读区、研究区三个功能分区,公众可以免费阅读图书。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26号
4、熹阅堂图书馆
熹阅堂图书馆,紧邻北京CBD核心,整体面积逾4000平⽅米,是首都⽂化⽣活领域的全新空间,为访客提供了多元而青春的⼈文社交场景。
熹阅堂集书店与图书馆于一身,一层是书店,《孤独小说家》《失物守护者》《羊皮卷》等26000册图书都在等着读者的挑选。分布在窗前、书架前等各处的休闲阅读区经常坐满了读者,放学后的孩子也可以在儿童阅读区找到心仪的图书。
顺着旋转楼梯步入楼下,白色的旋转楼梯一步一亮,如同照亮知识之路一样,令人充满了希望。楼下的空间是图书馆,借阅图书均由朝阳区图书馆配备,这些图书都能通借通还。
最初,熹阅堂是一个只剩下钢结构的破败厂房,经过创意、设计、施工,老厂房蜕变成具有现代感的文化空间,图书、读者、音乐、活动,让这个全新空间焕发出夺目光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27号107幢3层
5、瞭仓真读书店
瞭仓真读书店位于首钢园中的瞭仓沉浸式数字艺术馆中,曾经是储存铁粉的工业厂房,如今这座硬核的建筑被书籍和艺术品填满,摇身一变,已然成为流淌着现代气息的复合型文化空间。
真读书店实则是石景山图书馆分馆,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一卡通借阅图书。书架上各类书籍满满当当,无论是畅销书、经典文学作品,还是小朋友们爱看的童话书、绘本,这里都应有尽有。
书店流线型的暖色灯带映照在精致的冷色地砖上,明亮又时尚,与窗外的工业风景成为鲜明的对比。行走在其中,每一秒都在为人类蓬勃的知识和思想的进步而赞叹。
如果读书读累了,还能点一杯带有首钢园设计元素的特色饮料,或者到二三层看看沉浸式展览。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68号首钢园内金安桥2号楼(瞭仓内1层)
一、国家图书馆总馆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国家图书馆
文津街分馆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二、国家图书馆的地理位置交通十分方便
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国家图书馆
乘车线路:319、 86、320、332、634、645、653、716、717、727、732、804、808、814、827、特6、运通105、运通106、运通205, (地铁4号线(M4)、地铁16号线[未开通]、地铁9号线(M9))
站名:国家图书馆
提示:
从首都机场乘机场巴士到友谊宾馆下车,到中国人民大学东门转乘 320,332运通105,运通106、运通205可到达;
·
从首都机场乘地铁快轨到达东直门换乘地铁2号线到达西直门再换乘地铁4号线可到达;
·
从北京站坐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换乘运通105、运通106、运通205、地铁4号线可到达
·
从北京西站乘坐320、695、特6、319、地铁9号线直接到达;
文津街分馆
乘车路线:5、14、55、101、103、109、124、812、814、846,在北海站下车后往西或在府右街站下车后往东走二三百米即到。
三、国家图书馆经改建后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献收藏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基地。 二期新馆开馆后,国家图书馆新增读者座位29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增加8000人次,馆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成为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莫斯科图书馆的世界第三大图书馆。
不卖。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机构,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书店的书才是卖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位于文津街的古籍馆和位于白石桥的总馆南区、总馆北区构成,形成三位一体的馆舍布局。古籍馆主要提供普通古籍、外文善本、地方志家谱文献服务和临时主题展览服务;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
总馆南区提供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的专业性服务和国家典籍博物馆展陈服务;总馆北区提供以中文普通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音视频资源服务和少年儿童服务为主的大众服务。
首都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由鲁迅参与倡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三馆几经合并演变而成。北伐革命后,原三个图书馆几经更名、合并,改为北京市市立第一图书馆;1953年,更名北京市图书馆;1956年10月,正式定名首都图书馆。
扩展资料: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最早的藏书地点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而闻名于世的是尼尼微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古代最大图书馆)早400多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
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中国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图书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东长安街16号。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2012年11月0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0年10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21年底,据《2020年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博物馆排名全球第二。
参观须知
1、基于国家博物馆藏品举办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观众可以拍照留念,但请勿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引进的临时性展览,将依据办展协议确定是否可以拍照,若不可拍照,将在展厅内设立明显的提示标识。
2、请勿吸烟。请勿触摸展柜。
3、观众自带液体饮料经本人试喝检验后可以带入场馆,观众自带食品经安检后可以带入场馆。
4、请勿将各类管制刀具、打火机、光盘、危险品及宠物带入场馆。
5、为快速完成安检,请尽量不要携带箱、包入场(尤其是双肩包和单一尺寸超过40厘米的大包),如已随身携带箱、包,请先持国家博物馆门票经安检、存包后再进入场馆参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的图书馆哪个最好
本文2023-10-26 06:08: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