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医护的赞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5收藏

疫情对医护的赞美,第1张

疫情对医护的赞美有每一个前线的医务人员们,都用生命履行着自己的医学信仰,他们迎难而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致敬这些逆行者们,一定要平安回来。致敬所有在一线奋斗的白衣天使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不过看到一个又一个的逆行者,赶往武汉。心里暖暖的。看到了中国力量!用心体会到民族团结,万众一心的情意。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致敬迎难而上的白衣天使,我们一起加油!武汉战疫一名重症监护区医务人员的战地日记!最美的人就是奋战一线的医生护士们,加油中国。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温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并认为岭南地区的青草瘴、黄芒瘴等瘴气也属疫疠病范围。并进一步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

  出于唐朝王冰以后的《素问》遗篇,认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

  金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气在上,瘟疫大作,必先头痛或骨节疼,与伤寒、时气、冒暑、风湿及中酒之人其状皆相类。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况巴豆之丸乎。”对瘟疫的临床表现、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元代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温疫的治疗方法。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著,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

  吴氏认为戾气是物质性的,可采用药物制服。虽然戾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又进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的。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气的方式,“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而人体感受戾气之后,是否致病则决定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戾气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与散发性的不同表现。而戾气致病又有地区性与时间性的不同情况。此外,由于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认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并且还指出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著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在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家最关题的确是风靡全球的新冠病疫。这一始料未及的不幸使大家每一个人的疫防观念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尤其是见到我国之外世界各国遭到的痛苦,大家更为了解了恰当疫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那样的工作经验,在古代中国,我国没有完善的环境卫生保障机制,没有技术专业的医护人员,没有有合理的通告方式等一系列难题。这种对肺炎疫情的防治管理方法和病人的医治十分不好。

在这类状况下,大家的华夏民族们有哪些的方式来避免 肺炎疫情的蔓延呢?这种方式的实际效果如何?

轩辕黄帝时期:探讨病疫此后逐渐。

从文物和古时候参考文献看来,早在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逐渐探讨各种各样肺炎疫情,从这当中探寻医治方式。可是,因为处在文明行为荒芜的阶段,那时候的确诊和医治与神秘的法术方式紧密结合,充满了初始的宗教信仰颜色。

汉朝:张仲景创造发明水饺散寒。

汉末,人口数量断崖式降低到原先的十分之一,是那时候战争和肺炎疫情互动交流的结果。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中记述道:馀家族素多,超出200,基本建设安全性至今还不上十年,其逝者的三分之二,伤寒论十居其七。这次建安元年进行得肺炎疫情,不上十年,早已杀掉了全部中华总数的三分之二之上。

张仲景在睹了这次肺炎疫情的人们惨案后,志向挑战伤寒论,变成解救老百姓病症的医师。历经几十年的专心致志科学研究,张仲景总算写出了继《黄帝内经》以后,危害长远的医药学著作《伤害杂病论》。这一部着对着干那时候的肺炎疫情防范措施起着积极主动的功效。张仲景对于伤寒论病人的病症,创造发明了散寒娇耳汤,用面包囊朝天椒、牛肉和发烫散寒的药品,煮开后给病人吃。这也开过水饺的先例,水饺也广为流传出来了。

唐朝:佩戴、熏驱疫。

药品外敷是唐朝时期疫情防控的有效途径。操作方法各种各样,关键有戴、熏、涂、鼻子堵、打嚏、点眼、吐、粉体设备、洗澡等,制剂关键有药粉、汤药、丸剂、酊剂等。唐朝孙思文章段落的《应急女儿方红散防疫伤寒热病方》记述了用丹涂,挂在门户网上,又产生了。

研究表明,晋唐用于穿疫防的单味药品关键有女青、桑根、地梨屑,棘籽药品的衣着主要是老君神了解散、太乙流金散、赤散、老虎头杀鬼等防邪防脏药品。比如,在其中的老君神分散化了,魏晋葛洪《肘部后备急救方面》记述了一家合药,一里没有病,这一带去了,邪气消失了。多方位服药辛热芬芳,可驱疫。

宋朝:高度重视水环境卫生,设定防护所。

为了更好地预防肺炎疫情的产生,宋人的核心理念看上去十分优秀。比如,在两宋时期,大家为了更好地提升地理环境的管理方法和维护,开设了维护树木的最大组织(虞部)赶到掌山泽、苑囿、场冶。宋代也十分重视牢房的环境卫生、遗体安葬等,对肺炎疫情的防治管理方法起着关键的功效。

在疫防全过程中,高度重视卫生条件是关键要素。听说有一年的旱灾,习水县郭乡李家铺一带肺炎疫情时兴,庞安时(宋朝名中医)发觉他开的药方在其他地区很灵,在这儿不顺利。他赶到这儿一看,才发觉这儿的群众喝水、自来水都源自脏塘堰,要解决困难,务必立即钻井。因此,他找到本地医师的徒弟杨可,师徒俩一起进山找寻水资源,在水资源里建了一口深泉井。这一井的水体清亮,杨可以用这一水煎中药给病人服食,或是药病了。

宋代的中间定点医疗机构也较为齐备,有学府医院门诊、太医院、便民局、方药局、药局等技术专业组织。肺炎疫情期内,这种组织由政府部门调遣,到民俗释放药物,看病。

此外,每一次肺炎疫情产生,宋中央都采用隔离措施,操纵肺炎疫情的扩散。在我国隔离措施来源于隋唐时期,那时候发生了接纳麻风病病人的片仔癀人坊。参照先人的工作经验,宋微宗崇宁年间朝中配有安济坊,佛家弟子主持人,休养民俗贫苦病人。宋安济坊不但有医院病房和医师,也有病史说明病人治愈或身亡。安济坊内还配有防护病人的屋子,避免 感柒。因而,安济坊能够说成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部门管理方法的肺炎疫情防护组织。

明朝:类人避免 痘痘。

明朝在一些疫情防控上也是有非常大的提升,在其中最突显的便是预防天花吊顶的栽种脸上痘痘技术性。天花吊顶是一种明显的传染性疾病,古代中国老百姓与之作战了很多长期,最后找到真真正正合理的方式,即大家打疫苗痘痘。以后,这类方式被国外效法启迪了美国医师詹纳在1796年创造发明了痘痘打疫苗术,开始了人们彻底击败天花吊顶的帷幕。

说到明朝的肺炎疫情,一个角色是肯定难以避免的,他是创建肺炎疫情理论的大国医吴有性的。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十四年,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等地疫情暴发。吴有性专心致志科学研究,认真梳理,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时行的气体有感染性的叫法,但依据具体情况,时行的气体不一定有感染性,时行的叫法不可以站得住脚。人是不是得了肺炎疫情,是由片仔癀造成的。片仔癀是杂气之一,每一年都存有,它的兴衰有多大,与地域、四点和岁运相关。吴氏提升了六气发病的传统式见解,明确提出了新的传染性疾病缘故见解。这种被现代科学、分子生物学确认是吴氏对温病学的卓越贡献。吴有性的《疫情论》以及开创的肺炎疫情理论,不但技术领先西方200年,还产生了较为系统软件的温病中医辨证论治纲要,丰富了中华民族医药学温热病学的内容。

进到清朝,肺炎疫情学大伙儿人才济济,余师愚是在其中之一。他对肺炎疫情开展了深层次的系统软件科学研究,累积了丰富多彩的诊治经验,着《疫疹一得》一书,详尽阐述了疫疹。他善于用熟石膏医治温病、疫疹,造就了清疫败毒饮等医治热证的合理方药,丰富多彩了中药治疗病疫的方式。以后,清代的叶桂、雪、吴堂、王士雄发展趋势了温病学,产生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子孙后代被称作温病四大家。

我国发现千金藤素可以治疗新冠,千金藤素会成为新冠疫情的破局吗

这个大概是一种神经节阻断作用,传统中医应该是拿这玩意治风湿痹痛的,肌松止痛效果很好。而且这个东西吧,它很刺激胃,消化道反应可大了,容易激发剧烈呕吐。就因为这些副作用,现代临床上已经很少见有开这个药的了。就算开呢,一般也是外用药,新品捣敷痈肿疮疖(有些人说可以治疗毒蛇咬伤,蛇药里含有这个东西,但我个人存疑)。所以它有一个别名儿,叫“天膏药”。

就是说,不建议自己去挖药或者收购了吃,我国药典里都把这玩意开除了,最多是民间传统使用。而且这东西目前还没有临床实验证据实锤,也不是预防用药,搞不好自己瞎吃了还得住院急救,抢占疫情期间本就不多的医疗资源。

现代研究和那片报告的分析我看很多知乎er说了,很专业,我就不掺合了。这里来说一点,主要是为了防止有别有用心的人来蹭中医古籍的热度:书上记载的叫“千金藤”的药有数种,但均未详细描述植物形态,不能确定是否是我们现在识别的防己科植物。

综上所述,就算千金藤素对新冠病毒真的有效,那也是现代医学的科研进步,建议使用升白抗疟杀灭病毒(日本人用来治斑秃)的化学药名“西法安生”,国药准字凭啥给一个H药Z批号(还有把升白叫“凉血解毒”我真是服了,真是该治理的乱象)?这和中医古籍里那个“主天行时气痰嗽不利”的药没有任何证据是同一个东西,而且我们中医现在就没有用千金藤处理类似症状的,虽然“天行时气”的意思确实是瘟疫传染病,但是他新冠的症状也不是“痰嗽不利”啊喂!

我查了一下拿“千金藤”治这个的后面都注“即郁李”,大家都知道杏仁止咳,这李子虽然现在药典没这么说但应该也差不多。你拿郁李的枝儿碰瓷中医我都不说啥,拿个千金藤素就开始盲目自嗨,中医也不是这么黑的好吧?不如回家吃俩杏,省钱过瘾还没有压力。

一 黑死病--中世纪瘟疫 上世纪重演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这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

快的传染病。中世纪时,一场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加上战争和饥馑,使欧洲约半数人口命

丧黄泉。就这次灾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混乱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超过了20世纪的两次

世界大战。

黑死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有亲历者写道:“这种疾病的症状是剧烈的发烧和冷颤,患

者感到头痛欲裂,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剧烈的疼痛蔓延到后背和四肢。腋窝

和腹股沟出现红色的肿块,一旦触碰就会非常疼痛。皮下会出现大量的出血点,最后形成

黑色的血淤。患者神志恍惚,不停地呻吟,烦躁不安地翻来滚去,反复抓扯床单。他们的

狂躁不安只有在陷入休克时才会稍稍得到缓解,而只有死亡才会最终停止这一切。”

上世纪初旧金山爆发黑死病 ,提起“黑死病”,许多人会以为只是发生在欧洲中世纪的

历史,却对上个世纪初旧金山爆发的“黑死病”少有了解:1900年~1905年以及1907年~

1908年,旧金山有280人感染了鼠疫,其中172人死亡。

第一个死亡者是唐人街华人 ,1900年3月,旧金山第一个患上黑死病的人死亡。他叫黄

初景,41岁,是一名居住在唐人街的木材商人。市政卫生部门不等确切的诊断结果出来,

连夜用绳索将唐人街的建筑物围起来,将这个社区隔离了。卫生部将责任推给了当地所有

华人居民,而白人在唐人街开办的商业企业却没有被隔离。

随着更多人染上这一烈性传染病,美国政府才不再针对唐人街,并派来路伯特·布鲁专员

,路伯特上任后采取了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着重消灭老鼠和铲除便于鼠类大量繁殖的

环境。他用水泥建筑取代了木结构建筑,还发起了一次鼓励人们捉老鼠的运动,每捉一只

就奖励10美分。布鲁的努力最终建立了广泛的“防鼠联盟”,黑死病才没有继续泛滥下去

二 西班牙流感--夺命5000万 国王也中招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陷入自相残杀之中,死亡者数十万,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然而,就在这场浩劫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场流感的爆发夺去了近5000万人的性命,这就

是上世纪人们闻之色变的西班牙流感,或称1918年流感。今年10月5日,科学家研究发现,

西班牙流感实际上就是禽流感的变异。

美国远征军把病菌带到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处于大动乱、大改组,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发生了。当时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称之

为西班牙流感。由于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发生在1918年故也称之为

三 日本脑炎--发病五年后仍有后遗症

“日本脑炎”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1924年在日本暴发,因此

得名。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男孩,容易感染“日本脑炎”病毒。日本脑炎在亚洲与南美

洲十分流行。近来,在美国的塞班岛与澳洲大陆等地区也出现了日本脑炎的病例。

日本脑炎是自然病毒引起,人、动物与大多数家禽都可能感染日本脑炎,其中猪最容易

感染。日本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库蚊),大多数人都容易感染该病。日本脑炎在

10岁以下,尤其是2~6岁的儿童中传播最广。男性的感染比率大于女性。

日本脑炎的潜伏期为5-15天。主要的症状为发烧、抽筋与深度昏迷。目前为止,日本脑炎

的治疗并未有很大的突破,仍是以支持疗法为主,给予生命症候的支持,以及降脑压药物

超过一半的存活儿童,在发病后一年后仍有脑波之异常。四分之三的存活者,在发病五

年后,仍然有行为或精神状态方面之异常。虽然已经知道日本脑炎的死亡率及后遗症相当

厉害,但在目前尚未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是重要的手段,比如种疫苗,和出外

旅游(尤其野外)时要穿长袖衣和喷驱蚊水。

今年9月南亚死1000多人 ,今年9月南亚地区也爆发过较大规模的“日本脑炎”,

造成1000多人死亡。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尼泊尔和印度,死者大部分是小孩。

印度北方邦发现今年第1例日本脑炎患者以来,当地已经有2000多人染病,其中以儿童为

主。有关专家说,约有30%的患者会终身残疾。尼泊尔卫生部表示,随着雨季的结束疫情就

会有所减缓。

四 霍乱--人类最可怕瘟疫之一

烈性肠道传染病 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苍蝇等传播 致死率可超过50%

霍乱,被描写为“曾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

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从1817以来百余年间,霍乱共发生8次世界性大

流行,其中1961年的那次报告患者高达350多万。现在每年有10万人死于该病。

在英国首次流行,1831年,没有人想到,一场将持续几十年的霍乱大潮即将来临。在第

一波霍乱菌的袭击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当然,对于19世纪初的人类来说,这种可怕瘟疫发生、传播和控制都是一个谜。每天,在

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灵车不断地往墓地运死人,工厂和商店里没有人的活动,人们到

处寻找药物,作最后无力的挣扎。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到呕吐、发烧,在几天甚至几

小时后面临死亡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发现病菌科学家获诺奖

100多年来,霍乱有8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录。当第五次霍乱到达埃及时,当时应埃及政

府邀请,德国细菌学家科勒在当地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霍乱的致病菌——“逗号”杆蓖即

霍乱弧菌,19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自1961年起,霍乱爆发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开始从

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向毗邻国家和地区蔓延,迄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

区,报告患者350万以上。到1992年10月,由非O1群的一个血清型——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

新型霍乱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某些地区,至1993年4月已报告十万余病人,现已波及许多

国家和地区,有取代埃尔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将其称为霍乱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霍乱让人们知道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被“饭前便后

要洗手”所取代。不良的饮水、饮食习惯会直接把病菌吃进体内,例如,由于霍乱菌在酒

精中仍可以存活,生吃的醉虾、醉蟹往往成为传染源;还要注意不喝生水,桶装水最好烧

开后饮用。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不给病菌和病毒存活的空间;注意不到卫生条件差的环

境中就餐,在就餐时使用公筷,阻断交叉传染;勤洗手等等。

霍乱菌平均每年让几十万人上吐下泻,霍乱菌在卫生状况不佳的国家甚为常见,而疫苗

也只有部分效果,并且还因其副作用而被某些国家禁用。目前,霍乱并没有随着卫生等生

活环境的改善而消失,前几年日本就出现过这种肠道流行病。霍乱菌的基因简单,遇到外

界刺激(如药物等),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很大,造成细菌的抗药性。

目前的现象是,许多人有病乱吃药,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严重,以前,几十个单位的青

霉素就可以治病,现在需要100万单位才可能起作用,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用药过量产

生的副作用同样影响人的免疫力。

五 军团病--“军团菌”作祟 温水中孽生

呼吸道感染疾病 夏秋季为高峰 经空气的传播性很强 病死率达10%

军团病并非是一种军队的职业病,而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病菌存在于水汽中。军团

病即大叶性肺炎,是一种细菌性肺炎,症状与肺炎基本一样。1976年,美国退伍军人大会

在费城召开时,首次发生“军团病”,该病因此得名。

全球共发生过50多次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之际,一批退伍老兵在费城“斯特拉福美景”饭店聚会,两天后

与会人员中有180多人相继出现高烧、头痛、呕吐、咳嗽、浑身乏力等症状,90%的病例胸

部X光片都显示出肺炎迹象。大会总部所在宾馆附近的居民中有36人也出现了相同症状。共

有34名患者因此死亡。疫情发生后,医学专家从病死者肺组织中分离出了致病病菌,称为

“军团菌”,此病也因此得名“军团病”。此后,军团病在全球共发生过50多次,近几年

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

长期吹空调应小心

据估计,在美国每年都有8000~18000人感染上军团病。有些军团病感染者所表现出来的

症状比较温和,甚至根本就没有得病的迹象。

一般来说,当水温在31到36摄氏度之间,水中又含有丰富有机物时,这类菌可长期存活,

当水温升高到60摄氏度以上,军团菌就不易生存了。城市中的军团病主要由孽生在空气加

湿器、蓄水系统、空调系统等潮湿环境中的军团菌引起。

军团菌经空气传播。空调系统的水箱是军团菌的理想繁殖地方,可经管道遍布整座建

物。因此长期在空调室内的人,应特别小心。世界上首次发现军团病时就是由空调冷却水

传播的。

目前已知军团菌可寄生于天然淡水和人工管道水中,也可在土壤中生存。研究表明,军

团病潜伏期5到10天不等。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有寒颤、肌疼、头疼、咳嗽、胸痛、呼

吸困难和腹泻等,病死率达10%,病情严重者会死亡。一般不会人为接触传染,与一般肺炎

不易鉴别。军团病可以用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六 疯牛病--元凶是羊不是牛

疯牛病即牛海绵状脑病(医学上简称BSE),最早1986年在英国发现,到目前为止,西欧

(主要是英国)已出现了18万多个病例。

1986年10月,英国东南部阿福德镇的一只奶牛突然病倒。这头奶牛先是四蹄发软,口吐白

沫,后来便浑身颤动,肌肉抽搐而死。经验丰富的兽医说,这头牛患的是“疯牛病”,后

来一只猫也患上了同样症状的疾病。人们很快联想到这种疯牛病可能会传染给人类。果然

,10年后的1996年英国一个叫史蒂芬的年轻人惨死于疯牛病引起的“克雅氏症”。一场震

撼世界的疯牛病危机爆发了。

感染后毫无症状

不仅在欧洲,疯牛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发现过,阿曼、加拿大、美国等20多个国家发生过

疯牛病,平均每100万人中每年出现一个病例。这种病一般有几十年的潜伏期,患者最终发

病的年龄往往在50-60岁。机体感染后不发热、不产生炎症,但一旦发病,病情发展极快,

患者出现精神失常、怕光、怕声音、怕触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肌肉抽搐、变硬并出现

痉挛,死亡率为100%。患上克雅氏症状的人临死的时候情形非常恐怖,往往惊惶失常,口

里说着胡话,脑海里出现着各种错乱和可怕的图景,连身体也失去平衡感。这是因为,已

经进入人脑细胞的这种蛋白在发病的时候变异扩张如锯齿,在人的大脑中撑出无数个可怕

的小洞,造成人的异常痛苦、恐怖和精神错乱。更为严重的是,现有医疗技术在患者生前

无法确诊该病,只有在患者死后用显微镜观察其脑组织切片才能找到死因。

爆发疯牛病的原因是,在英国和欧美许多国家的一些饲料加工厂,把羊等动物的内脏和

骨头加工成动物饲料,估计有些牛饲料来源于患有羊瘙痒病的羊内脏。英国有较多的羊瘙

痒病,该病是一种在绵羊和山羊发生的自然感染性神经变性病,潜伏期长,起初不易察觉

。动物发病是以经常刮擦栅栏的瘙痒动作开始,故名羊瘙痒病。病羊逐渐出现震颤和运动

失调,多在发病6周至6个月内死亡。牛食用含羊瘙痒病因子的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

患疯牛病。羊瘙痒病致病因子已在实验室内传染给多种实验动物,如小鼠和仓鼠。

因此,科学家认为疯牛病很可能是通过食用带有羊瘙痒病的饲料而获得。

羊瘙痒病在欧洲已有260年历史,饲料加工厂在欧洲也有较长的历史,为什么以前没有疯

牛病的发生呢原因可能与饲料加工厂的生产程序有关。1981年前后,由于经济原因,英国

动物饲料加工业改变了加工方法,取消了两个可以破坏致病因子的关键步骤:一是取消使

用有机溶剂;二是取消了长时间的高温蒸气消毒,致使有足够量的致病因子存在于动物饲

料中,动物食用这些饲料后,经过几年的潜伏期而发病。英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

制疯牛病的蔓延,包括1988年7月开始停止喂养可能含有致病因子的饲料,屠杀消灭患病的

疯牛。但疯牛病的病原是朊病毒,具有与普通病原微生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不仅可以通

过血液、食用肉、精液、医院手术刀等多个途径传染,而且生命力非常旺盛,高温、冷冻

、消毒等对它几乎都没有任何用处因此将污染的肉和骨等焚烧成灰是最好的杀灭办法。

说起来疯牛病也是一种富贵病。我们国家的畜牧业工业化程度还很低。我们的牛还吃不

起带动物骨粉添加剂的饲料,所以还未发现疯牛病。

疯牛病还有跨物种传播的可能,而其他动物在感染疯牛病后没有任何症状,人类有可能

通过食物链感染疯牛病。牛以外的其他动物,如羊、猪和其他家禽等感染上疯牛病后会没

有任何症状,这种“亚临床”症状已在试验鼠身上得到证实。由于没有症状,感染疯牛病

的家禽和羊、猪等动物仍可能被人当作健康动物宰杀食用,进而使人染病。英国医学研究

委员会的约翰·科林奇教授认为:“这项研究指出,牛或者其他动物有可能感染上疯牛病

而没有任何症状。无论这些动物寿命有多长,它们体内都潜伏着致病因素,可能会通过食

物链感染人类。

可透过母婴垂直传染

英国科学家还发现,疯牛症有可能由人类互相传染,而且带病者可能毫无病征。英国曾

发现一名11个月大的女婴被怀疑在母体期间从母亲感染变种“疯牛症”。她的母亲早前因

为感染疯牛症而死亡。这名女婴的个案,推翻了“疯牛症”只会经食用受感染肉类才染病

的说法。

科林奇的研究小组在《全国科学院学报》透露,受到直接感染者可能会毫无病征,因此

真正受感染的人畜数目远超估计。而当他再将此病传染其他人时,受感染者便会死亡。科

林奇表示,倘受感染而无病征的人类接受手术或输血,便有可能将疾病散播。

七 疟疾--每30秒杀死一名儿童

表现为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 每年夺命超过100万 ,疟疾作为全球最普遍、最

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每年在全球约有3亿宗病例,大多都发生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导

致超过100万人死亡。在非洲,疟疾每30秒就杀死一名儿童,这比任何其他疾病造成的非洲

儿童死亡人数都要多。得了疟疾而幸存下来的儿童往往会大脑受损或是瘫痪,给家庭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0年4月25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非洲首脑会议达成了《关于在非洲遏制疟疾

的阿布贾宣言》,《宣言》重申了非洲各国联合打击疟疾疫情。联合国把这天定为“非洲

疟疾日”。

全球有超过41%的人口都有感染疟疾的风险,并且由于不断恶化的卫生系统、不断增长的

药品和杀虫剂的抗性、气候变化以及战争,这个比例每年还在不断提高。

典型的疟疾发作者,一般可明显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发冷期:怕冷,虽盖厚被,仍寒

战不休,面色苍白。此期可持续10分钟至1小时左右。第二发热期:高热(可达39-41℃)

、面色潮红,伴头痛、口渴、呼吸困难。第三出汗期:高热后,突然大汗淋漓,体温随即

下降至正常。疟疾除可导致贫血、肝脾肿大外,尚可引起脑型疟疾、肺型疟疾、胃肠型疟

疾等而危及人的生命。

疟疾流行的国家和地区有105个之多,九成因疟疾而死亡的病例均发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

以南地区。疟疾由于大大降低了生产力和社会稳定性而使贫穷现象加剧。农村和贫困人口

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最易受到疟疾的侵害。在农村地区,雨季——农事最繁忙的时候——

的感染率最高。研究表明,感染疟疾的家庭要比其他家庭少60%的农作物收成。据统计,即

使精打细算,疟疾每年给整个非洲国内生产总值造成的损失达到120亿美元。

根据宏观经济学和卫生委员会的报告,每年需要高达20亿美元的资金才能够实现到2010

年将疟疾死亡人数减半的目标。然而对于贫困落后的非洲国家而言,每年拿出20亿美元对

付疟疾,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在目前,只有6亿美元可供开支。

孕妇儿童受害最深

孕妇与胎儿也是疟疾主要的受害者。在非洲的疟疾流行地区,每年约有3000万妇女怀孕

。对于这些妇女来说,疟疾对她们自身的健康以及胎儿的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疟疾会

造成新生儿体重过轻、贫血甚至死亡。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疟疾,非洲每年有20万新

生儿死亡。在肯尼亚,疟疾是最多发也是造成最大经济负担的疾病。根据肯尼亚卫生部门

的统计,在医院治疗的病人中有40%是疟疾患者。疟疾也是造成肯尼亚儿童夭折的第一大因

素,平均每天有9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这种疾病。联合国最近警告说,疟疾已经成为肯尼亚

的“国家悲剧”。快速有效地治疗疟疾应当应用到儿童和孕产妇的日常卫生保健中来,这

样就可以使死亡率降低50%。

许多观察家曾经提出的警告:抗药性疟原虫越来越普遍。奎宁是目前对抗疟疾药品中价

格最便宜也是最有效的药物,但是越来越多对奎宁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出现在大部分的非

洲地区,使得这个药物越来越没有用了。不过,通过将不同药物混合在一起来进行治疗能

够抑制这种抗性。

专家指出,目前仍缺少对抗疟疾的疫苗。疫苗可以提供一次注射持续10年的预防效果,

比击败疟疾的计划还要有更久的影响力。美国共同基础疫苗的发起人梅林达·摩尔同意这

个说法:“许多儿童正处于死亡边缘,所以关于疫苗的问题需要马上受到关注才行。”就

长远来讲,只有疫苗的发展才能阻止非洲疟疾的伤痛。摩尔说:“我们需要新的工具,历

史告诉我们疫苗是最好的工具并且能让疟疾得到控制

当然,因为中医中药可以随时对症组方下药。

即可以一方治同病同症的病人,也可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病因病症一人方。

这才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的医术。

这次新冠疫毒又一次验证了中医药的科学有效。

中医药是历经几千年,万亿人次验证的科学瑰宝!远比经小白鼠验证的所谓科学的现代医学先进科学。

美国的疫情现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答:你真逗。问的是中药“拯救世界疫情“的事。你可知道在西医术大行其道的百多年里,中医药有几次差点被咱自己人整死?而整的理由偏偏就是,中医药“拯救世界疫情”不行。

不过事实好像并非如此。据说,多年来包括非典时期,咱们中医药曾多次解决过西医认为的不治难症。可直到今天,如果我们不用“据说”、“好像”来作先导词,还不知怎么举出实例来。仔细研判一下,这个“据说”和“好像”的含义,其实和“坊间传闻”差不很多。

关于“立即供应”,说法没错。西药的研制,得有严格的剂量、成分等要求。咱们中药用不着什么药理毒理临床验证,因为几千年来老祖宗们已经用生命验过了也证过了。而西药在关键时刻还总得要开发新药。那过程走完一圈得经过多少次、多少人,多少年吧。否则吃进患者的嘴里就是违法?这就不难理解网上说人类史上十大病灾都发生在国外了。有时一次要死上千万人。

这次的新冠病毒传染快,死亡也同样快,若单独等待对症的西药研制出来,估计又会是“一药功成万骨枯”吧?有点不寒而栗。

好在这世界上还有中医药。而且西方的法律也限制不到它。好在咱中国获得的唯一那个诺贝尔医学奖反而与中医药有关。说到这儿,中药应该是能够“拯救世界疫情”的吧。理由呢,首先是疗效据说不错。其次呢,现在又到了“死马当活马医”的时候了。

现状是不缺好药方,缺的是道地药材。提现药方价值最主要的就是药材,一个药方少则几中多则十几种药材搭配,但凡有一种药材不好,那么药性就得减半。

现在很多人都说中药越来越不好,上百副药喝上不起作用,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药材好得太少,差得太多。

根据世界史上每次瘟疫暴发和今年这次一样,瘟疫来了,除了隔离,就是中医药治疗能治,西医药对新发现的疫毒是毫无办法,是因为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决定的,西医是杀毒,灭菌割除法,所以对新疫毒一是一时找不到对号药,二是无法剥离病毒,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唯有中医药才能防、治新发生的瘟疫。

说得很对:如果没有我们中国的国宝《中药》跟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病毒都会失控,因为西医没出现之时,从古到今三百多次疾情是什么治好的?

中药这个能够拯救世界,这种说法根本是不可能的,瘟疫来的时候哪怕中药就算有神仙都拯救不了这个世界,不用说中药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永远是一个惨痛的过程。不能因为中药治疗好了几个病人就觉得中药无所不能,这个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也不符合循证医学的特点!医学的本身就是不确定医学,不能把医学看成一种神学,大多数时候中医替代了西医,是因为是死马当活马医的角色。晚期肿瘤的病人手术做不了,药物用不了,那只有求助于中医,但是最终的结果有几个中医能够把肿瘤完全治好呢,还不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字死!中医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平民医学或者是古老医学。很多理论有待于完善,这么多年来中医就没有很好的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大部分的中医名家都是师傅传徒弟,徒弟再传徒弟,这样一脉相承下来中医,他把这所谓的秘方偏方方剂多成为一些私有财产,保密性强,非常不利于中医的发展,治好了保密,没治好也保密。你们看到那些中成药上有几个把自己的成分说的一清二楚的,连中药的成分也简简单单的写几个,对付老百姓!这就所谓的保护自己秘密!很多所谓的以毒攻毒的理论,杀敌1000自伤800,国家在重视中医发展的同时,要把中医理论的研究更上一个台阶。现在的中医已经变成一种贵族医学,一般的老百姓看个病,那个中药方子价格贵得离谱。相信国家在这个方面会越来越重视中医的发展。

中药肯定可以!

因为是经历了千年验证。

最近两次疫情2003非典/2020新冠都已证明!

而且取得疗后暂无发现副作用的成效!

还有成本低低低!

其它方案治疗能续命多久?疗后多种后遗症并发?需花多少钱应付后遗症?

这样算真拯救吗?

有机会问当事人靠谱些。

您说呢?

谢谢作者提出的问题,首先我说明的是中药是中国研制的,到目前为止国外都还没有,国外都是用的西药,没有中药,这次疫情只有重要才能控制治疗,国外要多学学了。

中西医结合永远是医疗发展方向,中医和西医各有特色,先不说治标不治本和治标又治本问题,反正中草药中有许多治病救人的良方,地头田边的许多野草有许多是清热去火降毒的,现在许多村民都在使用,不过西医的抗生素确实可以救急,这次战胜疫情战斗就是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成果!

中药的安全性比抗病毒的化学药品高,能最大限度避免其毒副反应和修复化学药品的毒性损伤。中药的生态性和快捷源于 历史 的积累(即时即用、灵活快捷)、当代智慧(这次疫情的“三方三药”),已成为现代医药学体系不可获缺部分,它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延伸传承,成为中医药学术体系里基本元素,也是适宜当代抗疫的重要因素,我的海外同学和朋友第一时间从国内索取了大量处方,在当地解决家庭及好友的抗疫效果,关键看疗效,不是看“双盲对照”。

公元1642年的大明王朝,在战乱频发瘟疫横行的背景下,举国陷入混乱恐慌的氛围。值此危难之际,江南一位叫吴有性(字又可)的郎中,凭着精湛的医术编著了一部《瘟疫论》,不仅拯救了无数黎民,还由此成为中国瘟疫学的鼻祖。2013年上映的**《大明劫》,由冯远征饰演的主角之一江湖游医吴又可,即是以他为人物原型。

一、医者仁心

崇祯十五年,江苏吴县的土郎中吴又可,面对十室九空的家园,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

如果不是这场史无前例的瘟疫,年过半百的他或许此时正背着药箱走街串巷。万历十年出身农家的他,成年后自学几本医书后做了江湖郎中以图养家糊口,在当时这是个很不体面的职业。

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却让他这个卑微的小人物,走向了时代的前列。

明末的小冰河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特殊的气候使得明朝天灾不断。崇祯皇帝自即位起,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连年大旱,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蝗虫灾。

一时间流民四起,人畜死亡引起的瘟疫也迅速扩散到其他地域,到了崇祯十四年的时候,江南地区已沦为人间地狱。

“斗粟千钱,人相食,死亡塞道。”,众多医生面对这样的惨状,翻遍了古籍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用治疗伤寒的方子去医治,结果可想而知。

身处疫区一线的吴又可,经过调查发现,眼前的一切显然不是伤寒所能解释的,要想根治必须采用新的方法。

于是,他果断地站出来疾呼:“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检古书。”,号召同行们不要在古籍里找答案。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做好防护到疫区询问疫情并记录。甚至为了找出病源,吴又可还在牛棚、猪圈、鸡舍等地蹲点留守,只为能找出科学的答案。

二、治疫良方

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临床治疗,吴又可发现瘟疫是由“戾气”引起的。这种“戾气”和风、寒、暑、湿都不同,它不是虚幻的物质,而是从患者口鼻里传出后,再通过气体传入到其他人体内。

戾气能否导致瘟疫,取决于戾气的浓度以及人体的免疫力;不同的戾气侵入的部位不同,引发的疾病也不同;人类的瘟疫和禽兽的瘟疫,虽然都是由戾气引发的,但由于物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相同。

这与现代医学里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理论不谋而合,也是中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找出了病原后,吴又可经过多次临床试验,研发了一个抵御瘟疫的药方:达原饮。

达原饮以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芩、甘草七味中草药为原料。知母滋阴,白芍养血、黄芩清热解毒、甘草补虚调和,槟榔消食、厚朴疏气、草果辛味浓烈,组合在一起能起到极佳的祛疫效果。

达原饮的研制,使得横行了一年多的瘟疫终于被遏制了。然而自此以后,吴又可并没有得到后世的认可,他的这个药方一直被沉寂了三百多年,直到2003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2003的SARS病毒来袭,全世界的医学界都为此束手无策,著名的中医学家任继学教授,用吴又可“毒疫之邪侵伏膜原”的理论,复原了药方达原饮,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三、医道永存

待疫情平息后,吴又可回到了家乡,将他这期间对瘟疫的控制方法写成了一本45页的小册子,而这就是世界上不朽的医学著作《瘟疫论》。

只可惜吴又可生不逢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命悬一线的明末乱世,时代没有为他提供安稳的研究条件。

直到几十年后,西方人研制出了显微镜,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医学界才发现吴又可的“戾气”说与西医里的“微生物学”如出一辙。

《瘟疫论》是中国第一部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专著,这部书中吴又可将瘟疫的传染方式分为9类,这就是著名的“表里九传辩证论”,直到今天还在造福人类。

在没有借助仪器设备的条件下,吴又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领先了西方200多年。

就在《瘟疫论》完成后的第二年,清军入关,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就此终结。能治愈瘟疫却治愈不了人心,家国破碎之际,心灰意冷的吴又可回到家乡行医,从此不问世事,只求造福乡里。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清军统帅多尔衮为巩固政权颁布了残酷的“剃发令”,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由此引发了江南地区的激烈反抗。心怀故国的吴又可,不肯剃发易服被清廷处死,终年70岁,妻子和儿子也投河自尽。

吴又可的绝学就此失传,然而他的家国情怀以及在医学领域的成就,就像《大明劫》里的那句台词:“王朝兴衰,唯有医道永存”。

疫情对医护的赞美

疫情对医护的赞美有每一个前线的医务人员们,都用生命履行着自己的医学信仰,他们迎难而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致敬这些逆行者们,一定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