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整理的六经信息介绍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那么你对孔子整理的《六经》有哪些了解呢如果你感 兴趣 ,那么你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哟!
基本信息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三字经》中:“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礼指《大礼》《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为《礼记》。
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1]
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 教育 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
“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使知废兴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这里提到了九种古籍:《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孔子整理的六经已大多包括在里面了,而且这些书名已屡见于先秦其他文献。
六经作用
《礼记经解》中,提到了《六经》的作用: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 通知 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於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於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於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於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於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於春秋者也。
著作探究
《汉书·艺文志》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所谓“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文献,当时并没有称“经”,直到战国后期,庄子转述孔子的话语对老子谈论这六部著作时,才开始有“六经”之说。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者们推崇孔子,才有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述《周易》,作《春秋》之说。实际上,这并不是完全符合 历史 实际的。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 中国哲学 的源头活水,把它看作一本迷信书是片面的。《易》源于河图洛书,上古有三本《易》:连山、归藏、周易。前两本失传,于是易经现在等同于《周易》。“易”有三种含义,一是变化,即世间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二是“简易”,即以简单诠释复杂、“以六爻穷变化”;三是“不变”,即永恒不变。中国哲学的许多思想,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亢龙有悔、履霜坚冰都出自这部著作。许多科学现象也和《周易》理论不谋而合,体现中国古人的智慧。
《书》,又称《尚书》,这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 政治 文件。《尚书》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祭祀类和战争类,即所谓“古之大事,惟祀与戎”。从文体形式上,也可以分两大类,即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尚书》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在命题谋篇上非常讲究,不少篇章文采飞扬。但由于时代久远,语言佶屈聱牙,古奥难懂。
《诗》即《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 收集 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因为其中的作品都可以用 乐器 伴奏演唱,所以《诗经》也称为我国古代第一部乐歌总集。
《诗经》来源有二,一是王室派“行人”到民间“采诗”,二是公卿大夫给周天子的“献诗”。但无论哪种诗歌,最后统一由周王室设在家庙的“守藏室”(即国家图书馆)删定。春秋时期,诸侯宴飨、会盟,莫不赋诗,可见《诗》已普遍流传。
《诗经》最初在先秦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后因孔子很重视它,在培养从政人此时,非常重视诗教,把诗歌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所以到了汉代,一些学者把它奉为经典,便称之为《诗经》。
《诗》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周南》、《召南》、《王》则是洛阳一带的民歌。雅、颂则是王室的祭歌和颂歌,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它的基本风格是淳朴 自然 ,敢于描写现实,开启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
《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有人说《诗》和《乐》实际上是一体的。《诗》为乐歌,“诗”记词,“乐”记谱。《乐》集夏、商两代音乐精华之大成,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周王室历代乐官修订。现《乐》已失传,无法知道其原貌。
《礼》,又称《周礼》、《周官》,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奠定周礼的基础。所谓礼,是天子、诸侯、大夫必须遵循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建侯卫、宗法制、封诸侯、五服制;爵位、谥法、官制和吉、凶等礼。《周礼》被秦始皇彻底烧毁。西汉末年,刘向自称发现了古本并加以著录,这就是今本《周礼》,此事至今还令人生疑。
《春秋》之名,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除周王室外,各国也都设有史官。秦焚书后,各国国史皆亡。西汉时,学者们借口耳相传,整理成《左传》、《公羊传》等,汉儒以为以上各书是解释孔子所作的《春秋》的。它们究竟与孔子的关系如何,尚不能定论。
周代重视贵族教育,贵族子弟把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六艺”有两种,另一种为礼、乐、射、御、书、数),是必备的知识。而诗、书、礼、乐、易、春秋藏于周王室,至春秋末年,周王室大乱后,大量典籍散失。
因此,除《春秋》存疑外,其余“五经”皆应编修于洛阳。龚自珍《六经正名》说:“仲尼未生,已有六经;仲尼之生,不作一经。”章学诚《校雠通议》说:“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尊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太师,《春秋》存于国史。”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若其诗文根本六经,德业师模三代,蠕言螳动,俱无愧于汝南家法。”
版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说明:六经头痛片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01月30日国药监注[2002]34号《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的通知》发布。
标准来源部标二十册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品名:六经头痛片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作用类别
本品为头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
疏风活络,止痛利窍。用于全头痛、偏头痛及局部头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
禁忌
注意事项
1.本药适用于感冒头痛,鼻炎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
2.素有较严重慢性病史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
3.孕妇慎用。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者,应向医生咨询。
5.除非在医生指导下,否则不得超过推荐剂量使用。
6.过敏体质慎用。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规格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直接联系。
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礼记》在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三字经》中: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礼指《大礼》和《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为《礼记》。
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
六经的演变
六艺与六经是中国教育史和中国儒学史上的两个重要名词,六艺有礼、乐、射、御、书、数和诗、书、礼、乐、易、春秋两种不同的说法,后者又可称作六经,这是稍有文史修养的人都会知道的常识。除了培养武士的六艺课程之外,周代还有一种以培养高级政治人才为目标的、以各种历史文献为教材的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不同诸侯国可能并不一致,即使在同一国家也可能并不固定。不过,关于这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及其教学目的。从《左传》和《国语》等文献来看,申叔时的这一课目表在当时贵族教育中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在当时贵族精英的内政外交活动中,这些内容是经常会提到的。
—六经
完全是正解我的小结: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
头颞或一侧头痛—少阳经
后枕痛连项背—太阳经
巅顶痛—厥阴经
头痛连齿—少阴经
头痛晕沉,腹泻自汗—太阴经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三字经》中:“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礼指《大礼》《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为《礼记》。
扩展资料:
误解:
六经一直是儒学经典人们常常约定俗成地将《六经》奉为儒学经典,但是这种说法其实是不严谨的,因为《六经》在刚刚出现时并未被贴上儒学经典的标签,称其为学术经典更为恰当。
促成《六经》形成的关键人物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说,他活动于春秋末年,而他此时并未自称“儒家”,更未将他的学说冠名“儒学”。
“儒家”和“儒学”是孔子百年之后后人对他和他的学说的称呼,所以,《六经》并非在其诞生之日就成了“儒学经典”。其次孔子并非是创作《六经》的人,在孔子出生之前,《六经》就已经存在,所以,即使孔子能被称为“儒家”,《六经》也不能简单地借着孔子的名而成为“儒学经典”
——六经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方剂学名词·经方 4 医药学体系·经方 41 经方源于方证治病经验总结 42 方证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六经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经方 1 拼音
jīng fāng
2 英文参考classical preion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方剂学名词·经方经方(classical preions[1])为方剂学名词。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1]。大多数方组方严谨,疗效确实,经长期临床实践沿用至今。其说有三。
①经方是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的泛称。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著作[2]。《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
②经方指经典医著中的方剂。即《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和《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的方剂[2]。
③经方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所记载的方剂[2]。即张仲景方。《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一般所说的经方,多为此指[2]。
4 医药学体系·经方经方是以方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3]方证理论,是指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说《伤寒论》的主要组成是诸多方证,其理论是八纲、六经。理论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经方的主要理论是八纲,而更强调了用六经。凡提经方,不仅只指《伤寒论》等书中的方剂,而且包涵方证的理论体系,即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所谓经方者、经方家,不只是治病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方药、方剂,更重要的是用其方证理论。即严格来说,只用其方剂,不用其理论称谓经方者、经方家欠妥;反之经方者、经方家用方证理论治病,所用方药、方剂不仅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备急千金要方》等书所记载的原方药、方剂,据证用其方剂加减、或用时方或自拟方,方证对应治愈疾病亦属经方者、经方家,胡希恕先生常用桑杏汤治疗太阳阳明咳嗽者即是其例。这里很明确,凡提经方,不只指处方用药,而是指医学体系。
中医存在两大医学体系——医经和经方,这两大体系在汉代已经明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分列记载了医经和经方,是在说明中医学在汉代已经形成各具特点的两大医学体系,已明确指明经方是独具特点的医学体系,其概念和特点是:“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即是说其主要理论是用八纲的医学体系,显然与医经(以《黄帝内经》为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主要理论的体系不同。
41 经方源于方证治病经验总结经方起源于上古用药经验总结: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中央电视台10频道于2008年11月1日至3日连续报道了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年至1995年在河北省蔚县、阳原县等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10000年前到5000年前。”这些考古资料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为了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即用八纲(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概念,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其基础理论即用八纲。同时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疾病,在表的证,用发汗的相对药物,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治表证经验;并观察到,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未愈而病入于里,这时不能再用发汗治疗,而是应用治里的药物,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
最初人们总结的治病经验是单味药治愈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那时虽没有文字,但其经验代代相传,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公元前24年~公元206年)的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样的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药证对应而治愈疾病,即积累了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
42 方证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六经方证治病经验代代相传,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这样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其文字记载成书完善于汉代,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
历经几代几十代单复方证经验的积累,促使对理论的认识和发展。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经方发展至汉代主要理论是用八纲,病位只有表和里(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而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即病位增加了半表半里,因而使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须要说明的是,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未在民间流传,至西晋王叔和整理部分内容,改名为《伤寒论》又称《伤寒杂病论》。
个人认为,应该是《易》。
六经排序,诗书礼易春秋,《诗》在前,但通常来讲,所谓“六经之首”,多数情况下,指《易》。
伏羲,资格比黄帝老,文王,资格比周公老,连孔子,都觉得自己的境界,还不足以研究《易》,要再等一等,《易》为六经之首,应该是名至实归的。
孔子整理的六经信息介绍
本文2023-10-26 07:10: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