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俞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6收藏

环俞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白环俞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环俞的定位 9 环俞的取法 10 环俞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环俞的功效与作用 12 环俞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环俞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环俞研究进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环俞 1 拼音

huán shù

2 英文参考

Báihuánshū BL30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环俞经穴别名,即白环俞[1]。见《圣济总录》。

穴位 白环俞 汉语拼音 Baihuanshu 罗马拼音 Paihuanshu 美国英译名 White Circle Locus 各

号 中国 BL30 日本 30 法

国 莫兰特氏 V30 富耶氏 德国 B30 英国 B30 美国 BI30

白环俞为经穴名[2](Báihuánshù[3]BL3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环俞(《圣济总录》),玉环俞、玉房俞(《经穴汇解》),解脊窬(《医心方》)。属足太阳膀胱经[2][4]。白即白色,环指玉环,俞即俞穴,妇女带下和男子遗精一般略呈白色,本穴可治此类病症,故名白环俞[2]。白环俞主治前阴、少腹及骶部疾患:如腰尻疼痛,脚膝不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血崩,不孕,遗尿,遗精,疝气,尿闭,小便黄赤,白带,大小便不利,带下,现代又多用白环俞治疗腰骶神经痛,腰骶疼痛,腰髋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腿痛,子宫内膜炎, 诸肌痉挛,小儿麻痹后遗症,尿潴留等。

4 白环俞的别名

环俞(《圣济总录》),玉环俞、玉房俞(《经穴汇解》),解脊窬(《医心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白环俞,在第二十一椎下。

6 穴名解

白即白色,环指玉环,俞即俞穴,妇女带下和男子遗精一般略呈白色,本穴可治此类病症,故名白环俞[2]。

白,为素色,有洁白之义。环,旋也,指金玉贵重品。《左传·昭公十六年》:“宣子有环。”杜预注:“玉环。”凡此等穴名,均出于养生家静坐有得乃名之。古人张 谓:“心下,肾上,脾左,肝右,生门在前,密户在后,其连如环,其白如棉,方圆径寸,包裹周身之精粹。此即玉环也。”其处与脐相应,为人之命脉根蒂,本穴虽与白环不正对,而气机相通,正应其处,因名为“白环俞”,又名玉环俞、玉房俞,为藏精之所。[5]

又名“玉房俞”。揣“房”字之义,当为男子之精室或女子之胞宫也。凡诸养生之道,均须清心寡欲,以求神志湛然,则身心得以静养,而可却病延年,非枯坐偷闲己也。所谓心下、肾上,脾左、肝右者,即心居其下,肾居其上,脾居其左,肝居其右也。此之所谓心者,乃七节旁之小心。非膈上肺下之排血器也。故又曰:生门在前、密户在后,如此者,上下左右前后,六合之内,指定不移矣,但非静中有得,不能知之。所谓密户者,养生家藏精处也。所谓精者,不仅有形之 ,凡诸神志意识,皆是精华,均宜严守密藏也。马融《广成颂》云:“纳焦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环。”即人身最贵最密处也。“焦侥”喻人体,王母喻受生也。[5]

7 所属部位

臀部[6]

8 环俞的定位

标准定位:白环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3][4]。

白环俞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2]。俯卧取穴[2]。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4]。

白环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白环俞穴在臀部的位置

白环俞穴在臀部的位置

白环俞穴在臀部的位置(肌肉)

白环俞穴在臀部的位置(骨骼)

9 环俞的取法

俯卧位,平第四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白环俞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2]。俯卧取穴[2]。

俯卧位,于第4骶椎下正中,旁开15寸处取穴[7]。

10 环俞穴位解剖

白环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骶结节韧带。有臀下动、静脉,深层为 内动、静脉。分布著臀下皮神经,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臀下神经。皮厚,由第三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发达,富有纤维束和脂肪,尤以臀部后下方更为坚硬而致密,形成脂肪垫。臀下动、静脉和神经出骨盆点,投影在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上。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骶结节韧带→梨状肌[2]。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臀下神经和臀下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臀下皮神经,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臀下神经;并有臀下动、静脉通过,深层为 内动、静脉[4]。

11 环俞的功效与作用

白环俞具有益肾固精,调理经带的功效。

白环俞有调经血、利腰膝的作用[2]。

白环俞位于尾骶部,故能治疗局部的腰骶疼痛[9]。

因白环俞邻近二阴及盆腔,故可治疗妇科病及前阴病[9]。

12 环俞主治病证

白环俞主治前阴、少腹及骶部疾患:如腰尻疼痛,脚膝不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血崩,不孕,遗尿,遗精,疝气,尿闭,小便黄赤,白带,大小便不利,带下,现代又多用白环俞治疗腰骶神经痛,腰骶疼痛,腰髋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腿痛,子宫内膜炎, 诸肌痉挛,小儿麻痹后遗症,尿潴留等。

白环俞主治前阴、少腹及骶部疾患:如腰尻疼痛、脚膝不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血崩、不孕、遗尿、遗精、疝气、尿闭、小便黄赤等[2]。

白环俞主治遗精,疝气,白带,血崩,大小便不利,腰髋痛;以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4]。

白环俞穴主治腰腿痛、白带、遗精、月经不调[8]。

白环俞穴主治 遗尿;月经不调,带下;遗精;腰骶疼痛;疝气[7]。

现代又多用白环俞治疗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子宫内膜炎、下肢瘫痪等[2]。

腰骶痛,坐骨神经痛,子宫内膜炎, 诸肌痉挛,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尿潴留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2]。

直刺08~12寸[8]。

直刺1~15寸[4][7],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到臀部[7]。

注意:白环俞针前排空小便,针刺宜缓慢,以免刺伤膀胱[7]。

132 灸法

可灸[2][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环俞的配伍

白环俞配肾俞、三阴交,有补肾活血调经的作用,主治白带,月经不调,遗精。

白环俞配承山,二白,有清热消肿止血的作用,主治痔疮。

白环俞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中极,治遗精、阳痿[7]。

白环俞配次髎、上髎,治痛经[7]。

白环俞配肾俞、环跳、委中、足三里,治腰痛[7]。

15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脊挛急痛。

《针灸大成》:主手足不仁,腰脊痛,疝痛,大小便不利,腰髋痛,脚膝不遂,温疟,腰脊冷痛,不得久卧。

《太平圣惠方》:腰脊强痛,不能俯仰,起坐难,手足不仁……腰尻重不举。

《类经图翼》:白环俞……一云主治梦遗白浊,肾虚腰痛,先泻后补,赤带泻之,白带补之,月经不调亦补之。

《类经图翼》:手足不仁。

16 环俞研究进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神堂 41 出处 42 穴名解 43 所属部位 44 神堂穴的定位 45 神堂穴的取法 46 神堂穴穴位解剖 461 层次解剖 462 穴区神经、血管 47 神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48 神堂穴主治病证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492 灸法 410 神堂穴的配伍 411 特效 412 文献摘要 5 经穴别名·神堂 51 上星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上星穴的定位 56 上星穴的取法 57 上星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上星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上星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堂 1 拼音

shén táng

2 英文参考

Shéntáng BL 44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àngxīng GV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t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神堂:1.经穴名;2经穴别名。[1]

4 经穴名·神堂

穴位 神堂 汉语拼音 Shentang 罗马拼音 Shentang 美国英译名 God's Temple 各

号 中国 BL44 日本 44 法

国 莫兰特氏 V39 富耶氏 德国 B39 英国 B39 美国 BI44

神堂为经穴名(Shéntáng BL 4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等。

41 出处

《针灸甲乙经》: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

42 穴名解

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

神,意指心神。堂,是高大明敞的居室,指其犹如心君用事的明堂。心为藏神之地,此穴在第5胸椎棘突下两旁,与心俞穴平,为心神所居之堂舍,是治心病的重要腧穴,心藏神,故名神堂。[2]

43 所属部位

背部[3]

44 神堂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堂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4][5]。

神堂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5]。

神堂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5 神堂穴的取法

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第5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神堂穴[7]。

46 神堂穴穴位解剖

神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第五肋间隙。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皮肤由第、四、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在第五、六肋间隙后方,由肩胛骨的脊柱缘、背阔肌上缘和斜方肌下缘之间围成三角区,该区为听诊最清楚部位,故命外为听诊三角。但它又是胸后壁较薄弱部位,其胸腹腔内,相对应有胸膜腔、肺、膈、肝(右侧)、胃(左侧)等器官,因此,不应深刺。

46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46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膈神经、肩胛背神经和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5]。

47 神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堂穴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1]。

神堂穴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9]。

神堂穴在心俞之旁,故可治疗心脏病[9]。

神堂穴临近于肺,可治疗肺病[9]。

神堂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第2侧线上,故能治腰背部的经脉病[9]。

神堂穴有清肺宁心、理气安神作用。主治气喘,心痛,惊悸,胸闷,咳嗽,脊背强痛。[2]

48 神堂穴主治病证

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等。

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等[1]。

神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背痛[8]。

神堂穴主治心痛,心悸;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痛[6]。

神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等[5]。

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等[1]。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 运动系统疾病:背肌痉挛,肩臂疼痛;

3 其它:心绞痛,肋间神经痛。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本穴体内对应心脏,故不能深刺,以免引起气胸。

49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410 神堂穴的配伍

神堂配内关、神门,有宁心神,调心气的作用,主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神堂配厥阴俞、内关、心俞,治心脏病[6]。

神堂配尺泽、肺俞,治肺脏病[6]。

神堂配心俞、内关、神门、三阴交,治失眠[6]。

411 特效

用双手拇指直接点压神堂穴,可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痛等:经常用 槌敲打神堂,可畅通气血,调理肺、胃功能[7]。

4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背脊强急不可俯仰,洒淅寒热,胸满气逆上攻,时噎。

《循经考穴编》:一法刺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主腰背脊强,洒淅寒热,逆气喘噎哮嗽痰涎。

5 经穴别名·神堂

神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1][5]。出《针灸聚英》。

穴位 上星 汉语拼音 Shangxing 罗马拼音 Shanghsing 美国英译名 Super Star 各

号 中国 GV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2 富耶氏 德国 LG22 英国 Gv23 美国 Go23

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 GV23,DU23)[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10]。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10]。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51 上星穴的别名

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

53 穴名解

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10]。

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2]

54 所属部位

前头[11]

55 上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4]。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10]。

上星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12]。

上星穴在督脉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56 上星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取穴。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10]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1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寸取穴[13]。

57 上星穴穴位解剖

上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分支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10]。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14]。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14]。

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12]。

5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星穴具有熄风清热、宁神通鼻的功效。

上星穴有清热散风,通窍明目作用。[10]

上星穴为督脉之气所发,泻之可清督脉之气,以达通窍止血、清利头目之目的,临床以治疗鼻衄、鼻渊等鼻疾为主。[15]

上星穴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诸疾,有清脑利窍、疏通血脉之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风热、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2]

59 上星穴主治病证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等[10]。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14]。

上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衄,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疟疾;痫证,癫狂;呕吐,烦满[13]。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证;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12]。

治眩晕,头痛,目赤肿痛,面赤肿,迎风流泪,鼻渊,鼻鼽,鼻痔,鼻痈,热病汗不出,疟疾,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 5~08寸[10][12];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0]。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13]。

平刺05~1寸[14]。

注意: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时慎用[10]。

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13]。

5102 灸法

可灸[10][13][14]。

艾条灸5~10分钟[12]。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注意:小儿前囟未闭者禁灸[13]。

511 上星穴的配伍

上星穴配百会、合谷治头风[10]。

上星穴配迎香、素髎、合谷治鼻出血,鼻炎[10]。

上星穴配肝俞治目赤、目痛、目痒等[10]。

上星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的作用,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上星配合谷、足三里,有疏风清热,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鼻渊,眩晕。

上星配肝俞,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泪出,多眵。

上星配风府、禾髂、风池、水沟、百会、百劳、风门,治鼻渊、鼻痔[13]。

上星配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风池、合谷,治眼目风热[13]。

上星配风池、天柱,治头眩[13]。

上星配大椎,治痃疟[13]。

上星配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治头风[13]。

512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

《针灸大成》: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针灸聚英》: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类经图翼》: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足阳明胃经 5 足太阳膀胱经 6 足少阳胆经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足三阳经 1 拼音

zú sān yáng jīng

2 英文参考

three yang channels of f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hree yin meridians of f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足三阳经是十二正经中行于下肢外侧的三条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1]。它的循行方向是:起于头面部(与手三阳经相接),经过躯干部到下肢外侧,终于足趾背侧端[1]。其分布是:足阳明在前侧,足太阳在后外侧,足少阳在外侧[1]。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4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足阳明[2]。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五行属土。本经从鼻旁迎香开始,上至鼻根中,向旁边交会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出来夹口旁的地仓,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的大迎,过下颌角前下方的颊车,向上经耳前、鬓发前缘,到头角部的头维,再到前额中部,它的下行支脉,从大迎穴前直下颈动脉搏动处的人迎,沿着喉咙,进入锁骨上窝,向下贯穿膈肌,入属胃腑,联络脾脏;它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挟脐两旁天枢下行,进入到腹股沟动脉部的气冲;它在腹内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开始,经腹腔到腹股沟与外行的主干合而下行,经髋关节前的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的伏兔,下向膝髌中,沿胫骨外侧,到足背部的冲阳,再经中趾内侧趾缝,出其末端厉兑;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并出其末端;它的又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走到大趾的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3]

足阳明胃经[3]

5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 meridian or bladder channel of foot Taiyang)为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足太阳[4]。与足少阴肾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水。本经自内眼角睛明开始,向上经前额至头顶与督脉交会;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的外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回出来在项部的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柱两旁到腰中,进入脊旁筋肉,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从腰部挟脊继续下行,经臀横纹中点的承扶,到腘窝部的委中;它在背部的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下行,通过髋关节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向下沿大腿后面行走,在腘窝部与前支经脉会合于委中穴处,继续下行,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5]。

足太阳膀胱经[5]

6 足少阳胆经

        一天,老药师正在炮制药材,徒弟低头沉思着从外面回来,进门就问:“师傅,有位妇女腹内症瘕,阴中肿痛,我给她用桂枝茯苓丸,效果就是不太好,为什么呢?

        老药师仔细看看了病案,有仔细问问了妇人的病情,说“你用桂枝茯苓丸加一味藁本试试。”徒弟诧异的说:“藁本性辛温,归膀胱经、肝经,治疗风寒湿痹,颠顶头痛,还能治疗症瘕积聚吗?能够活血化瘀消肿吗?

        老药事摇摇头,徒弟又说“我用三棱、莪术去破瘀攻坚,都没攻下来,你用这轻轻的藁本风药,就能够起到效果吗?

        老药师说“止痛不一定要活血,消症瘕积聚不一定要攻坚。你的诊治思路不能太定式,以为活血攻坚就是治症瘕积聚大法,不知道还可以用其他方法。”

        老药师把《神农本草经》翻开来,找到藁本那一条,“藁本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痛,除头风痛。”

        徒弟看了后说,“这除头风痛可以理解,这巅顶头风痛,非藁本不能除。但这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就不好理解,藁本不是上达巅顶的吗?怎么能够下入胞宫呢?

      老药师问,“这妇女的脉象是不是带点浮紧,而且平时怕风头痛呢?”

      徒弟点了点头。

      老药师又说,症瘕积聚是怎么形成的呢?

        徒弟引《黄帝内经》的条文说,“积之所生,因寒而生”。

        老药师又问,“寒邪伤到哪条经络,最容易由表及里,导致积块生成呢?”

        徒弟说,“这胞宫属于肾所主,肾与膀胱相表里,应该是膀胱经受寒,足太阳膀胱主表,所以肾的气化不行,才停留积块。”

        老药师笑笑说,你自己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

        徒弟还有点转不过头来,摸摸头说,我怎么还不清楚啊?

        老先生笑笑说,“藁本顾名思义,乃草木能抵达人体最高处巅顶,所以他善入人体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主表,胞宫属于里,寒气从表约束毛窍,下身衣着单薄,腰脚受凉,从下往上收引血脉;加之饮寒食冷,从上往下凝聚寒气,最终都聚到小腹中去,让胞宫收缩,排瘀不畅。”

        “所以活血逐瘀,是治其疾病已成,疏散太阳经表寒,不再吃生冷,添衣加暖,是治其疾病之将生。”

        “治病应该令已成者消去,令将生者不生。”

        徒弟听了后,谜团顿消,说,“师傅真是慧眼独到,我从未想过从源头上去治疗此病,只想到有症瘕积聚就是瘀血凝滞,就要破瘀消瘕,殊不知源头寒凝气滞,消症瘕赶不上寒邪收引、凝滞气血、成为积块快啊!”

        老药师笑了笑说,“你明白这个道理,那你就不拘泥于用藁本了。像太阳经风药的羌活、独活,你用上去也有效果,也没错,然后你再去读《神农本草经》为什么独活那下面,也写着主风寒所击,女子疝瘕呢?”

“这女子胞宫疝瘕跟风寒有什么关系呢?

为什么人们大都见瘤治瘤,不去考虑瘤形成的真正原因呢?”

你看古籍上用最传统的中医思想来看这女子疝瘕跟风寒是分不开的,所以用风药来治疗女子疝瘕,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人膀胱经毛窍肌表一打开,胞宫留结的瘀滞之气就佷容易下来。

你懂得什么叫做诸症当先解表的道理吗?

为何说《伤寒论》里头的很多经典名方,非独为伤寒所设,各类疑难杂病也可以因此而得治。

现在人之所以越来越用不好中医,是因为大家都跟传统中医的这种朴素的思维分离开了。”

        徒弟听后,大受启发,难怪师傅用藁本治子症瘕积聚,腹中寒痛,原来妇人经常伤风头痛,乃太阳膀胱经气化不利,所以水饮积聚内停,这时下病上取,不看积块看气化,不攻症瘕而驱寒,这样寒气从足太阳膀胱经往外散,经脉自动松开舒解,浮紧之脉象一消除,不单积血容易排出,腹中疼痛一下子也消失了。

怪不得师傅能够治愈平常医生难以治愈的疾病。”

        然后徒弟在笔记上记道:

        “见病知源很重要,未议药,先议病,不知道疾病怎么来的,就很难把疾病根除。藁本治腹中症瘕积聚,腹中痛,不是去化瘀止痛,而是去提高膀胱经气化,使寒气散开,经脉疏通,疼痛自止。”

      “《本草正义》曰,藁本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痛,皆清阳不振,厥阴之气郁窒不升为病,温以和之,升以举之,解结除寒,斯急痛可已,疝瘕可除。”

        “而阴虚内热,肝络结滞之疝瘕急痛,非其治也。”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天臼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天臼的定位 9 天臼穴的取法 10 天臼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天臼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天臼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天臼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天臼穴研究进展 161 针刺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62 治疗癫痫 163 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臼 1 拼音

tiān jiù

2 英文参考

Tōngtiān BL7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天臼为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穴[1][2]。《外台秘要》作天白。

穴位 通天 汉语拼音 Tongtian 罗马拼音 Tungtien 美国英译名 Reaching Heaven 各

号 中国 BL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V7 富耶氏 德国 B7 英国 B7 美国 BI7

通天为经穴名(Tōngtiān BL7)[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臼、天伯[4]。属足太阳膀胱经。通即通达,天指头顶,穴在头部,上通巅顶,故名通天[3]。 通天穴主治头面,口鼻等疾患,如头痛,头重,眩晕,鼻塞,鼻渊,鼻衄,面肿,口,耳鸣,项强,瘿气,喘息,瘈疭,目眩,鼻痔,急,慢性鼻炎,头项痛,口㖞,衄血,狂走,瘛疭,恍惚,目盲,青光,内障等上窍不灵之症,现代又多用通天穴治疗鼻炎,高血压,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遗尿,足跟痛,脑血管病后遗症,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嗅觉障碍,鼻炎,副鼻窦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本穴是治疗各种鼻病的要穴[5]。

4 天臼穴的别名

通天(《针灸甲乙经》),天白(《外台秘要》),天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天目(《普济方》)、天归[6]。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头项痛重,暂起僵仆,鼻窒鼽衄,喘息不得通,通天主之。

6 穴名解

通即通达,天指头顶,穴在头部,上通巅顶,故名通天[3]。

通,有通达、贯通之义;天,有巅义,至高无上[6]。《黄庭中景经》李注:“顶上中央名通天。”又曰:“入慢际一寸名通天,栖神之宅也。”通天之名,可能由道家而来[6]。功能开通肺窍,通乎天气。《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五脏九窍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病能论》:“上经言,气之通天也…”天气通于肺,鼻为肺窍。是穴主治肺窍不利、鼻塞鼻衄、不闻香臭,因名通天[6]。

7 所属部位

头部[7]> 前头[8]

8 天臼的定位

标准定位:通天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7][3]。

通天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发际4寸,再旁开1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4]。

另说通天穴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45寸,再旁开15寸(《针灸甲乙经》);或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35寸,再旁开15寸处(《备急千金要方》)。

通天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通天穴在头部的位置

通天穴的位置(肌肉)

通天穴的位置(骨骼)

通天穴在头部的位置

9 天臼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位,在承光后15寸,承光与络却之间取穴。

正坐仰靠位,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向前1寸与神庭和头维连线的内1/3与外2/3处垂线的交点处取穴[9]。

10 天臼穴穴位解剖

通天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著枕大神经分支。皮肤由眶上神经分布。该神经为额神经的最在分支,行于眶顶壁和上睑提肌之间,经眶上切迹达额部,其终末支与眶上动脉伴行上升,分布于骨膜及颅顶部皮肤,包括额区,顶区直至人字缝。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3]。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有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的分支分布[10]。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

11 天臼穴的功效与作用

通天穴有清头风、通鼻窍的作用[3]。

通天穴有清热祛风,通利鼻窍的功效。

人之全体,以头为天;在躯干,则以胸廓为天[6]。通天穴主要功能,在于通彻上窍[6]。

12 天臼穴主治病证

通天穴主治头面,口鼻等疾患,如头痛,头重,眩晕,鼻塞,鼻渊,鼻衄,面肿,口,耳鸣,项强,瘿气,喘息,瘈疭,目眩,鼻痔,急,慢性鼻炎,头项痛,口㖞,衄血,狂走,瘛疭,恍惚,目盲,青光,内障等上窍不灵之症,现代又多用通天穴治疗鼻炎,高血压,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遗尿,足跟痛,脑血管病后遗症,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嗅觉障碍,鼻炎,副鼻窦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通天穴主治头痛、头重、眩晕、鼻塞、鼻渊[10]。

通天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头痛,眩晕,鼻塞,鼻渊,鼻衄[5]。

通天穴主治头面、口鼻等疾患,如头痛、眩晕、面肿、口、鼻塞、鼻衄、耳鸣、项强、瘿气、喘息、瘈疭等[3]。

现代又多用通天穴治疗鼻炎、高血压、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遗尿、足跟痛等[3]。

通天穴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痔,以及急、慢性鼻炎等。

通天穴主治头项痛、鼻塞、口㖞、衄血、头重、耳鸣,狂走,以及瘛疭、恍惚、目盲、青光、内障等上窍不灵之症[6]。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嗅觉障碍;

2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副鼻窦炎;

3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3][4]。

平刺03~05寸[10][9],局部有酸胀感[9]。

132 灸法

可灸[3][10][9]。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4]。

艾条温灸5~10分钟。

本穴少用或不用灸法[9]。

14 天臼穴的配伍

通天配风池、昆仑,有祛风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头重眩晕。

通天配迎香、上星,有清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治鼻渊,鼻疮。

通天配人中、内关,有回阳固脱的作用,主治虚脱。

通天配风池、印堂、上星、迎香,治鼻炎[9]。

通天配迎香、合谷、四白,治鼻流清涕[9]。

通天配百会、风池、太阳、合谷,治头痛[9]。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项痛重,通天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颈项转侧难,鼻塞闷。

《针灸大成·百症赋》:“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

《针灸大成》:主颈项转侧难,瘿气,鼻衄,鼻疮,鼻窒,鼻多清涕,头旋,尸厥,口㖞,喘息,头重,暂起僵仆,瘿瘤。

16 天臼穴研究进展 161 针刺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针刺脑血栓患者的通天穴,可使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趋于规则化[9]。

162 治疗癫痫

实验研究针刺通天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的患者脑电波节律紊乱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波电位降低[3]。

163 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意舍穴的定位 8 意舍穴的取法 9 意舍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意舍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意舍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意舍穴的配伍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意舍 1 拼音

yì shè

2 英文参考

Yìshè BL49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ìshè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意舍 汉语拼音 Yishe 罗马拼音 Yishe 美国英译名 Thought Refuge 各

号 中国 BL49 日本 49 法

国 莫兰特氏 V44 富耶氏 德国 B44 英国 B44 美国 BI49

意舍为经穴名(Yìshè BL49)[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意即意念,舍即宅舍,脾藏意,意指脾,穴与脾俞平列,如脾气之宅舍,故名意舍[1]。意舍穴主治脾、胃、脊背等疾患:如脘腹膜胀,饮食不下,呕吐,黄疸,肠鸣泄泻,消渴,身热,咳嗽,腰脊酸痛,恶心,腹胀,肠鸣,泄泻,食不下,现代又多用意舍穴治疗胃炎,胃扩张,食道狭窄,消化不良,肝炎,胆囊炎,胸膜炎,糖尿病,肠炎,腹直肌痉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消渴身热、面目黄,意舍主之。

5 穴名解

意即意念,舍即宅舍,脾藏意,意指脾,穴与脾俞平列,如脾气之宅舍,故名意舍[1]。

意,《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载:“心有所忆谓之意…脾藏营,营舍意。”舍,有宅舍之义。脾气安宁,则心意自然聪慧也。本穴与脾俞平列,脾为藏意之所,意舍为脾俞之附属,犹如脾气休息留止之处也,因名意舍。[2]

6 所属部位

背部[3]

7 意舍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意舍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4][5]。

意舍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

意舍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意舍穴在背部的位置

意舍穴在背部的位置

意舍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意舍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8 意舍穴的取法

意舍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俯卧位,第11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3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意舍穴[7]。

9 意舍穴穴位解剖

意舍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参看脾俞穴)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和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胸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5]。

10 意舍穴的功效与作用

意舍穴具有健脾和胃,利胆化湿的功效。

意舍穴有健脾和胃等作用[1]。

脾藏意,意舍在脾俞之旁,故可调理脾胃,治疗脾胃病[9]。

意舍穴有疏清湿热、健脾运阳作用,治腹胀、背痛、大便泻、小便黄、呕吐、恶风寒、食不下等症[10]。

11 意舍穴主治病证

意舍穴主治脾、胃、脊背等疾患:如脘腹膜胀,饮食不下,呕吐,黄疸,肠鸣泄泻,消渴,身热,咳嗽,腰脊酸痛,恶心,腹胀,肠鸣,泄泻,食不下,现代又多用意舍穴治疗胃炎,胃扩张,食道狭窄,消化不良,肝炎,胆囊炎,胸膜炎,糖尿病,肠炎,腹直肌痉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意舍穴主治脾、胃、脊背等疾患:如脘腹膜胀、饮食不下、呕吐、黄疸、肠鸣泄泻、消渴、身热、咳嗽、腰脊酸痛等[1]。

意舍穴主治恶心,呕吐,腹胀,肠鸣,泄泻,黄疸,饮食不下等[5]。

意舍穴主治腹胀、肠鸣、呕吐、食不下[8]。

意舍穴主治脾胃病:呕吐,腹胀,肠鸣,泄泻。

现代又多用意舍穴治疗胃炎、胃扩张、食道狭窄、消化不良、肝炎、胆囊炎、胸膜炎、糖尿病等[1]。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肠炎,胃扩张,肝炎,食道狭窄;

2 其它:腹直肌痉挛,胸膜炎,糖尿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斜刺03~05寸[5]。

斜刺05~08寸[6][1][8],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意舍穴不可深刺,以防气胸[6]。

122 灸法

可灸[1][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用艾灸方法,每次灸意舍穴10~15分钟,可辅助治疗糖尿病[7]。

13 意舍穴的配伍

意舍配期门、阳陵泉,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意舍配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治糖尿病[6]。

意舍配天枢、足三里,治吐泻[6]。

意舍配脾俞、胃俞、肝俞、胆俞、足三里,治腹胀、腹痛[6]。

14 特效

常按揉意舍穴,可助健脾[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腹满胪胀,大便泄。

《针灸甲乙经》:消渴身热、面目黄,意舍主之。

《太平圣惠方》:胸胁胀满,背痛恶寒,饮食不下,呕吐不留住。

环俞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白环俞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