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文物石碑座怎么断成两截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国保文物石碑座怎么断成两截的?,第1张

  近些年,北京郊野文物盗案频发,即便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也未能幸免。日前,有文保志愿者在海淀区温泉镇的“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发现,一座无字碑竟遭拆分,碑座断成两截被弃山野。

  《法制晚报》记者了解到,石碑被破坏发生在2016年8月,有知情者称疑似盗贼盗窃时将碑座摔断。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

  现场 石碑移位“分家” 碑座断成两截

  1月10日,文保志愿者纪先生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疑似发生盗情。

  从北京老年医院东北门进入,路右侧矗立着一座花岗岩牌坊,门楣书“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包括两侧的楹联,均为冯玉祥手书。穿过牌坊攀爬上山,依次为烈士纪念碑、衣冠冢、纪念塔。无字碑与衣冠冢相邻。

  山林间的一块平地上,警戒线缠绕过衣冠冢石幢,将现场围成三角形,一块长方形无字碑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三米之外,斜着一尊须弥座;山坡下二三十米远,通向牌坊的路边,是两块断开的须弥座,汉白玉剖面裸露在外。

  资料显示,被盗损的无字碑碑身顶端为僧帽状,束腰须弥座(碑座)由上下两部分拼接而成,断成两半的是上半部分的须弥座。

  纪念园中为何存在一通无字碑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分析,辛亥滦州起义诸多烈士遇难,但无法记录下每一位烈士的姓名,因此借此碑纪念那些无名英烈,但这种推断还有待核实。另外,此石碑与其他建筑风格不同,不排除是建造纪念园时,从别处转运至此地。

  回忆 凌晨被盗损 偷盗者已逃跑

  记者致电北京老年医院保卫科,一名男工作人员表示,自己清楚地记得,此事发生在2016年8月21日凌晨,是一名退休老职工发现并通知了他们,但当时偷盗者已经逃跑。他们随后向区文物部门、市文物局汇报,警方也已经介入调查。

  依据现场情况,盗运过程中碑座被摔断。男工作人员判断,这伙人应该是想偷盗但未得手。

  碑身宽205厘米、高108厘米、厚24厘米;两块碑座高约80厘米,长250厘米。刘卫东判断,这“汉白玉三件套”的重量,足有五六吨重,雕工细腻、工整,若要完好地运走,没有七八个成年男子,很难将其搬动。

  此外,在刘卫东印象里,这块无字碑在被盗损前,早年间曾遭到过涂抹破坏。

  发现盗情的文保志愿者说,偷盗文物多发生在夜间,缺乏照明、且做贼心虚,很容易造成对文物的损伤。

  确如文保志愿者所说,因偷盗造成文物损伤的案例不在少数。2014年,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黄廷桂墓,一块龟趺碑遭盗损,偷盗者中多人逃跑。2016年,房山区一唐代石塔被盗损,汉白玉佛龛门被摔断。

  问题 文物位于山地 技防措施缺位

  医院保卫科的男工作人员强调,虽然他们平时会对文物进行巡视,但该文物点缺乏技防措施,因为山地上无法安装监控探头,他们也和文物部门提出完善监控设备,但最终也没安装。

  记者发现,现场不仅缺少必要的技防设施,物防(护栏等)也不到位。白天看不到有专人值守,山林间人迹罕至,在夜幕的掩护下,偷盗者只要有把子力气,就很容易对文物实施盗运。

  警方 正在调查此事

  记者致电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工作人员表示了解此事,但该文保单位级别为国家级,具体情况可向上级单位了解。

  随后,记者致电国家文物局督查司安全监管处,一名男工作人员称还不知此事,但会向北京市文物局了解情况。就文保单位防范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完善起来还需要时间。

男子查阅古籍盗窃古墓葬,为什么考古专家总是跟在盗墓贼后面?之所以考古专家总是跟在盗墓贼的后面,是因为至于盗墓贼的话,那么因为他们家族渊源的关系,所以他们从小就学习了这种技艺,那么他们找这种古墓的话是非常的在行的,所以这些考古专家那么才会跟在这些盗墓贼的身后,因为你跟在这些盗墓贼的身后的话,那么毕竟就能够找到古墓葬,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么找古墓葬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对于这些盗墓贼来说,那么只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考古专家才会跟在盗墓贼的身后

盗墓的专家

可以说那么这个盗墓贼的话就是属于盗墓的专家,基本上没有盗墓贼找不到的古墓,所以自己考古专家才会跟在盗墓贼的时候,正是因为盗墓贼的话能够很迅速的找到古墓葬,那么这样的话,对于这些考古专家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只要他们发现了这个古墓葬,就能够将这些文物给带回来,所以说正是因为端午节对于寻找墓葬非常的在行,所以才会跟在盗墓贼的身后

每一行都有能手

那么考古专家的话,仅仅只是在文物方面比较厉害,但是寻找墓葬的话其实并不厉害的,所以只能够靠这些盗墓者来寻找故障,因为这些盗墓贼的话的话,他们家里面都是有渊源的,所以她们从小就学习这方面的东西,那么他们在这一方面是非常厉害的,所以考古专家才会跟在这些盗墓贼的身后,因为这些盗墓贼的话,那么常年都是做这一行的,那么对于这一行的话也是比较熟的,那么就能够大大的节省时间了

总的来说之所以考古专家总是跟在盗墓贼的后面,是因为跟在盗墓贼后面是很容易找到这个墓葬的,能够节省时间,因为盗墓贼对于这一行的话,可以说是寻找墓葬的专家

西安美院被盗文物已追回,偷盗者为何如此大胆?

第一个原因就是牟利,很多人偷盗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因为大学的环境相对比较宽松,防备也不是那么严格,所以,这些偷盗者才会想到到大学里面将一些文物带走。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行为被摄像头拍到了,很快就将这些文物追了回来,这些偷盗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个就是处罚力度较轻。偷盗罪是按照偷盗数额来判刑的,至于多少罪过,就看偷盗数额的多少。盗窃国家三级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盗窃国家二级文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窃国家一级文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很多偷盗者而言,这些都没有约束力。

第三个就是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一些地方或者个别人群笑贫不笑娼,导致一些身无分文或者不名一钱的人,开始铤而走险,到一些地方偷盗,一开始就是小偷小摸,之后就偷盗文物,虽然知道被抓住会被判刑,但因为受不了别人那种鄙视贫穷的眼光,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第四个就是他们自认为艺高。正所谓人胆大,有些人自认为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对于自己的手艺,很自信。就开始了偷盗文物的历程,也有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偷盗技能。当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通过这个事情就应该知道,不能做违法的事情,只要做了,就会被抓住,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对于这样的举动,大家怎么看?

摩萨德是以色列的情报组织,这个世界著名的情报机构偷过飞机、战斗力图纸、偷古籍、盗窃录音、甚至还偷过约旦国王的尿液,因为做过无数惊天大案,被称作“偷盗之王”。

偷飞机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摩萨德确实做过这样惊世骇俗的偷窃案,上世纪中后期,以色列邻国引进苏联的米格21战斗力,由于政治原因,以色列不可能从苏联那里购买这种战斗力,为了研究掌握这种机型的技术特征,摩萨德做出大胆决定,通过策反飞行员的方法,来实施偷窃计划,他们采用美人计,引诱伊拉克米格21的飞行员雷德法上校,成功达到偷窃战机的目的。

2000年,反对犹太人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烧掉首都巴格达仓库的古籍,包括古籍珍本摩西五经,摩萨德接受命令,盗窃回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物,他们利用约旦商人,重金买通萨达姆身边的人,利用瞒天过海之计从萨达姆眼皮底下偷出古籍,从伊拉克偷运出境,成功完成这项使命。

此外他们还偷窃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电话录音,作为要挟克林顿的政治资本,还偷过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的尿液,来分析他的健康状况,为以色列对约旦的政策调整做准备。摩萨德做的大案不计其数,在全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中,摩萨德虽然成立的最晚,却却因为诡谲神秘战果累累,被誉为“偷盗之王”的称号。

首先是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接近一个比较大数额的起点。破坏性盗窃造成财产损失,盗窃残疾人、丧偶老人、无行为能力人财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情节的,也可以定罪处罚。所谓接近较大数额的起点,应参照相关规定规定数额的80%以上。虽然已经到了数额较大的起点,但如果有未成年人犯罪、返还赃物和赔偿、自愿自首、被胁迫犯罪等轻微情节,则情节轻微,损害不大。不严重的,可以不予处理。

次是盗窃文物的,按照文物等级定罪量刑。只有在不能确定文物等级,或者按照文物等级定罪量刑明显过轻或过重的,才应当按照被盗文物的价值定罪量刑。文物鉴定委员会是国家文物局为保护和管理文物而设立的文物鉴定和咨询机构。

再者是规定走私、盗窃、倒卖不可移动文物活动部件的定罪量刑标准。大多数不可移动文物很难成为整体走私、盗窃和倒卖的对象。但是,从实际来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移动部件,如建筑构件、壁画、雕塑、石刻等,完全可以成为走私、盗窃、倒卖的对象等一些盗窃现象。

要知道的是没有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计算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盗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可以骗取出口退税或者减税的发票25张以上或者其他发票50张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刑法;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250张以上,或其他发票500张以上的,可视为《刑法》第264条规定的“巨额”刑法。

  埃及人的办法

  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于当地时间11月4日14时举行了一场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拍卖会共推出261件珍品,其中乾隆玉玺“八徴耄念之宝”是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拍品,起拍价达60万英镑。而这件为庆祝乾隆80寿辰而制作的珍贵玉玺最终以折合人民币大约4000万元的价格成交。

  在得知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要拍卖这枚玉玺后,立刻引起了国内民众的议论。不少人认为,伦敦苏富比的拍卖行为是对中国的再度挑战,有关方面应该出面要回这些文物;甚至还有人呼吁,要按照对上次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铜像的行为,群起抗议。

  众所周知,我国文物流失海外是一部伤心史。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晓东就曾叹息:“中国文物在历史上遭受过几次大的劫难,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据粗略统计,在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里,有着不下百万件中国文物珍宝。”

  以今年初兽首拍卖事件应对为例,中国在如何追讨文物的方法上应该有所变通,而埃及人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埃及由于殖民掠夺、战乱、盗墓及走私等原因,也有大量文物流失到海外。近年来,埃及加大力度追回流失文物,取得了显著成果,而此次埃及成功从法国卢浮宫追回了29年前被偷运出国的5件珍贵历史文物便是最典型的案例。

  2009年10月,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强硬表示,如果卢浮宫不归还埃及流失海外的5件古壁画文物,埃及将中止与法国卢浮宫的一切合作关系。卢浮宫考古小组在开罗南部吉萨省萨卡拉地区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将不再被允许,同时埃及将不再参加卢浮宫博物馆组织的任何研讨会和报告会等,直到该博物馆归还5件流失的埃及古壁画。

  此言一出,傲慢的法国人立刻软了下来,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在3天后便宣布同意将卢浮宫博物馆馆藏的5件法老时期文物归还埃及,并表示将尽快与埃及有关方面联系,以确定归还这些文物的具体办法和日期。

  虽然法国方面已经表示愿意归还文物,但哈瓦斯显然对曾身陷同性恋丑闻的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不太放心”,在获悉法国的这一决定后对此表示欢迎;同时,他还是强调,埃及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只有在埃及实际收到这5件失窃的古壁画后才会恢复,埃及政府对文物追索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据悉,这5件文物皆为壁画残件,是上世纪80年代被盗墓者从埃及古城卢克索附近一处有3200年历史的古墓中盗走。这5件古壁画原存于埃及南方卢克索著名国王谷中的一座第18王朝时期的古墓内,墓主是当时的一位达官贵族,壁画每件宽约15公分,高30公分。据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称,该馆是在2000年至2003年之间出于“良好的意愿”获得这些壁画的。但哈瓦斯称,卢浮宫明知这些壁画是被盗窃的,但仍坚持购买,就意味着鼓励破坏和偷盗埃及文物古迹。

  埃及在此次文物追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硬态度令人印象深刻,毕竟向来以傲慢著称的法国不太吃这一套,但埃及的文物管理部门似乎已经吃透了法国人的脾气。正如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国际合作事务负责人吉汉·扎基女士所说:“现存卢浮宫的这些埃及文物古迹是埃及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意义,因此必须归还埃及。”

  民间组织“发动群众”

  非洲国家还有许多为某一件流失文物成立的追讨机构,既有政府出面成立的,也有民间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由埃塞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成立的归还默克德拉文物协会。1867年到1868年,英国入侵埃塞俄比亚,在袭击了默克德拉要塞后掠夺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等多个英国博物馆中。

  归还默克德拉文物协会在埃塞和英国都设有办事处,并有专门的网站。网站上详细介绍了被英国掠夺的主要文物资料,并设立了一个追讨文物进度表。目前,该进度表显示:在被英国掠夺的文物中,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追回了10件文物,还有468件文物没有追回。

  该网站还号召海内外的埃塞俄比亚人向英国政府以及英国博物馆写信,追讨文物。

  2007年6月,一个生活在伦敦的埃塞裔小男孩加布里尔给英国首相布莱尔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了大量证据,表明在英国的默克德拉文物都是英国军队从埃塞俄比亚掠夺而来的。信中写道:“埃塞儿童有权看到这些文物,通过他们了解埃塞的文化遗产。”英国首相府马上给加布里尔回信,告诉他此事已转交给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处理。随后该部也回信说,英国的博物馆是独立于政府的机构,政府没有权力索要这些文物。但是在信中透露了个“好消息”:大英博物馆决定把该馆收藏的部分埃塞文物借给英国一个埃塞教堂。这样,虽然文物还在英国,但毕竟是在埃塞的教堂里。

  文物追讨属世界难题

  世界上的几个文物大国,都有着文物流失的困扰,这种流失或是历史原因造成,也或是盗窃、走私等因素造成,因此像中国、埃及、希腊这样的历史文明古国,追索回流失在外的文物便成了一项重要任务。

  虽然埃及成立的全国性追索流失文物的专门机构,在追讨文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并不是埃及的首创。世界上第一支专门追踪艺术品盗贼与赃物的劲旅,当属1969年成立的意大利艺术遗产防护指挥部(简称TPA)。另据报道,迄今为止,TPA的侦察人员已经追回15万件馆藏文物以及超过30万件盗掘的考古珍品。

  而与意大利相比,世界上其他一些文物大国在追讨流失文物方面也各有妙招。

  秘鲁作为南美洲的文明古国,近年来主要是通过外交渠道,与相关国家的政府直接谈判、沟通,达成归还协议,从而成功追索回了一批珍贵文物。2008年10月,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王后索菲娅访问秘鲁,秘鲁政府借此机会向西班牙讨回了45件可追溯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珍贵文物,其中的几件金器出土于距今1800年的莫奇卡金字塔。

  相比在外国元首到访时趁机“索债”,国家***在国际会议公开追讨流失文物的举动,往往令对方措手不及,充满戏剧性。最经典的范例便是埃塞俄比亚向意大利追讨阿克苏姆方尖碑。

  早在二战结束后,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便就归还“阿克苏姆方尖碑”问题签署了协议,但此后的几十年里,意大利迟迟没有履行。

  2002年6月10日,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出席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问题首脑会议。正当会议按照预定议程进行时,梅莱斯在发言中突然转换话题,他开始猛烈抨击意大利政府,称其言而无信,当着各国***的面要求意大利归还属于埃塞俄比亚的方尖碑,给东道主来了个“下马威”。梅莱斯的“突然袭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尴尬的意大利政府痛下决心,在会议结束后不久将方尖碑归还给了埃塞俄比亚。

  而作为在战争中遗失文物最严重国家之一的希腊,通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也从国外追回了不少文物。然而,18世纪末从雅典卫城发掘、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埃尔金大理石雕”,英国政府却至今拒绝归还。

  虽然埃及、秘鲁等国的文物成功回归给了其他国家很大的信心,但像希腊这样艰难的文物求索史也提醒人们,追索流失文物是个举世难题。文物追讨可以说是一个涉及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系统工程,况且在目前由西方主导的国际公约体系下,曾经的文明古国要讨回被掠夺的文物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事实上,当初埃及索回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狮身人首像的胡须,就花了193年……

  文物追讨取之有道

  这样将文物成功追回的案例一定让埃及举国振奋,因为,流失海外的文物追讨问题在世界上都是个难题,像卢浮宫这样能够“慷慨”地一次将5件稀世珍宝归还给原所有国也的确是罕见。

  但回过头看一看埃及近些年在文物追索中所表现的决心和毅力,就不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意外了。用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下属的文物归还管理局负责人穆斯塔法曾说过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如一旦确定某机构或个人非法拥有埃及流失文物,埃及会通过外交等途径向其所在国施加压力,要求归还该文物。若所在国拒绝合作,埃及将考虑终止与该国在文物发掘、展出等方面的一切交流活动。”其实在此之前,埃及在追索流失文物方面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并使其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又有效的执行办法。

  近年来,埃及在意识到追回流失文物的重要性后,开始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这项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埃及政府为此做了许多工作。为了追回流失文物,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文物归还管理局。该局的主要职责,是在平时对全世界约40家经营文物的网站进行严密追踪。同时,埃及分布在世界各国的使馆也成为相应的前哨站,密切关注所在国涉及埃及文物的拍卖和转让活动。一旦发现有非法流出的埃及文物参与拍卖和展览,埃及文化部和最高文物委员会就会要求该国归还文物,如果该国拒绝归还,埃及则会断绝同该国的文化联系,禁止该国参与在埃及境内的考古活动,并不在该国举办埃及文物展。

  在全力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同时,埃及在全国24个海关口岸设立了反文物走私检查机构,严格控制文物的外流。埃及还专门设有旅游文物警察,负责监控和追捕文物走私犯和盗墓者。一旦发现文物被盗,警方会与最高文物委员会密切联系、联合追查,防止文物流落到海外。除此之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便衣警察,他们平时化装成文物走私商,缉捕民间的文物走私者。

  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头发“回家”案便是这一文物追索机制的成功案例之一,被誉为“太阳之王”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法老,他的木乃伊于1881年在埃及南部历史名城卢克索被发现。1976年,这具木乃伊因受损被送往法国修复,一名修复文物的工作者趁此机会将木乃伊的头发盗走。2006年,拉美西斯二世的头发突然惊现网络,一名法国男子在网上宣布愿意以2000~2500欧元的价格出售,引起了埃及政府的注意。

  随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和埃及外交部分别与法国政府交涉,要求归还法老的头发。法国警方最后找到了那名男子,并将缴获的头发移交给了埃及驻法国大使馆。2007年,埃及一个文物小组终于从巴黎取回了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几缕头发和裹尸布残片。

  除此之外,在2008年10月,埃及还从英国伦敦皮特里埃及考古博物馆接收了71件埃及古王朝时期的文物。2009年1月,埃及向瑞典政府正式提出请求,要求归还斯德哥尔摩博物馆的212件文物,因为这些文物是一名埃及文物爱好者于上世纪20年代到埃及私自挖掘并通过非法手段带出埃及的。

  据统计,在过去6年里,通过与世界各国博物馆和拍卖行甚至个人收藏者的交涉,埃及从瑞士、美国、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成功追回共计5500多件流失文物。

埃及逮捕想要在新婚夜偷盗文物的夫妻,埃及有哪些举世瞩目的文物?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文物,当然非常广泛了,而且很多人对于埃及了解非常少,只不过听说过金字塔而已,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重要的举世瞩目的文物,朋友们参考:

一、“纳尔迈”石板一个令人震惊的历史记录文物,引起全世界关注:

“纳尔迈”石板是一个著名的埃及文物,这个文物发现之后,让考古学家了解到埃及一段不为人知的重要历史,“纳尔迈”石板主要记载了公元前三十一世纪左右,埃及的一场轰轰烈烈战争。这场大战让埃及统一起来,通过这段历史,考古学家终于能够了解到一部分埃及历史。从而让很多考古学家,对于埃及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认知。当然“纳尔迈”石板,现在还有很多谜题,需要继续解读,特别是对于古埃及文字研究,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二、石灰石雕像“书记官”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当年引起全世界轰动:

石灰石雕像“书记官”其实并不是一个官员,而是一位法老,只不过这位法老穿着一般官员衣服而已。这个研究目前还有争议,可是石灰石雕像“书记官”,让人们看到了古埃及官员着装,这对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和文明,有着巨大帮助,现在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之中。

三、“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雕像,成为埃及备受瞩目的文物之一:

“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雕像栩栩如生,让人们看到古埃及贵族生活写照,这个雕像考古学家认为价值极高,因为里面很多艺术成分,很可能影响着欧洲艺术发展,“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雕像刻画十分细腻,成为埃及镇馆之宝。

从人类起源,到如今的文明社会,其中这几千年,蕴藏了太多的秘密等待人们去探索。考古学也是应运而生,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并通过这些遗存来对人类历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但不是所有的考古发现都是真实的,也有很多遗存的发现,让现代人们无法解释,所以显得不可思议,非常不真实。

曹操有没有可能曾有过放大镜?1974年至1977年,在曹操家族墓中,出土了一批珠子。这批珠子非同寻常,其中几件呈扁圆形和扁桃形,透明度较高。经专家鉴定,初步判断为水晶,其中一枚不慎落地,出现了冰裂纹,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见极其细小的气泡。这让人们非常震惊,如果用水晶在其表面进行划动,可以出现划痕,这就表明,它的硬度比天然水晶的硬度小,最终判定为玻璃制品。

有学者做出大胆猜想,认为可能是玻璃凸透镜,并进行了实验。将这珠子在阳光下聚焦,可以取火,而且其中两枚成像均匀,可以用来放大图像。所有珠子并没有被穿孔,显然不是饰品,有的珠子周围有铜锈,非常有可能曾被铜质包裹过。专家又再次猜想,这很有可能是曹操祖上,利用这些珠子,进行取火,或是当作放大镜使用。

专家从该墓的位置及随葬品,还有墓中装饰的豪华程度,推断可能是曹操的父亲曹嵩的墓。将墓中出土的两颗牙齿,通过DNA比对,可以确定和曹操的后人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可以基本确定,当初曹操家族,确实使用过类似玻璃凸透镜片,进行取火或是放大图像。这样的发现,让人们感觉到不真实,毕竟玻璃制品制作复杂,古代人能够制作出来,并能够熟练运用到生活中,确实为人震惊。

国保文物石碑座怎么断成两截的?

  近些年,北京郊野文物盗案频发,即便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也未能幸免。日前,有文保志愿者在海淀区温泉镇的“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发现,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