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多古画中可以看到古代很多官员腰带都很大,像呼啦圈一样,那古代真是这样的吗?这样的腰带又有什么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从很多古画中可以看到古代很多官员腰带都很大,像呼啦圈一样,那古代真是这样的吗?这样的腰带又有什么作,第1张

"只重衣衫不重人"这句话,一般被解释为一种浅薄的社交态度,但有时却是工作需要。比如,凡治安交警、工商税务等部门官员在行使公务职权时,必须穿戴制服佩饰,便是通常情况下的基本要求。其实,此现象亦是古已有之的生活常识。清朝建国之初,凡牧令坐堂或官吏下乡,都穿明代官吏制服,"盖不如是,则人民不能知其为官,抗不服从耳"(《清稗类钞·服饰》),后来等大家熟悉了本朝的官吏制服,才逐渐改过来。《水浒传》中的李逵以鲁莽出名,但是在寿张县衙冒充知县时,也知道要"取出幞巾,插上展角,将来戴了,把绿袍公服穿上,把角带系了,再寻皂靴,拿着槐简,走出厅前"(第74回),一应行头,样样不少。可见粗中有细,这个着装上岗的规矩还是懂的。

李逵穿戴的绿袍"公服",就是古代的公务员制服。但公服是统称,因其具体形制、用途及时代上的区别,尚有其它多种叫法。以唐代为例。据《唐会要》卷三一载,官员制服有朝服、公服、常服等多种名目。朝服亦名具服,相当于现代的礼服,在参加祭祀、宴享、朝贺、拜表等重要典礼时穿着。在士人笔下,朝服也常成为官员制服的代称,使人误以为朝服就是出席朝会时的服饰,其实这里面是有区别的。

因为朝服是出席典礼时的穿戴,照例要有许多光灿夺目的装饰,以示隆重。就像我们在影视中常看见现代军人在着军礼服出席典礼时,除领章肩章等军衔标识一应齐全外,还有绶带胸章等许多漂亮的饰物,非精通此道的,连名目也报不出。古代官员的朝服,也有这些玩意,统称"法物",所以有的朝代也把朝服称作"法服"。《东京梦华录》述北宋冬至大典:皇帝车驾宿大庆殿,"宰执百官皆服法服",就是指大家都穿上了饰有法物的朝服。这种礼仪性的法物,一般多是有关部门保管,到时候借给大家装饰一下,所有权不属个人。

官员在典礼以外其它公务场合的着装,叫公服,亦名从省服或品服,这就是正规制服了。《水浒传》第90回述招安授官以后的"宋江、卢俊义,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随班行礼",说明参加朝会应着公服,而不是朝服。唐宋时代,公服等级主要由服装的颜色区分,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比北魏时色分五等少了一等。唐高宗时,有人提出八九品的深青色官服很容易同三品以上的紫色官服混淆,遂改八九品服碧。唐德宗时,张建封任徐泗濠节度使,幕下有个佐官于良史,每自吟曰:"出身三十年,发白衣仍碧。日暮依朱门,从未染袍赤。"张建封一了解,才知此人进士及第已三十年,但官运一直不佳,闻之感慨,便上奏朝廷,请求为于良史晋阶(《唐语林》)。因知唐时士人及第即获得仕宦资格后,就可着碧色公服了。

于良史诗中的"染袍赤",就是四五品官员的服绯,即大红色。相传唐代名相颜真卿原任醴泉尉,因唐玄宗要亲自主持科举考试(制科),欲去报考,先向一个善于看相的尼姑询问前程。尼姑说:"颜郎事必成。自后一两月必朝拜。"颜真卿又问:"官运到头,能到五品吗?"尼姑笑答:"颜郎所望,何其卑耶?"颜说:"得五品官便可着绯衣,带银鱼,儿子得补斋郎,我的愿望已满足了。"尼姑指着座上一块紫色的餐巾说:"颜郎衫色如此……"果然,考试结果,颜真卿名列高等,授长安尉,不数月迁监察御史,其后仕途一帆风顺,公服颜色由碧而绿,再染为赤,直到官居二品,穿上紫衫(《戎幕闲谈》)。

古诗中常有"满朝朱紫贵"一类的句子,对照于良史和颜真卿这两个故事可知,凡进士及第,多以有朝一日能穿上四五品的绯服为官场上的进取目标,但能够如愿以偿者总是很少。为此,很多按品阶只可服碧服绿的官员,又经常服黄,这是当时表识政府官员身份的一般性识别。仍以现代军人的服饰打比方,朝服可比军礼服,品服好比军常服,作为官服的黄服,则好比军便服。穿黄便服的好处之一,是可以避免品级不同者相见时身份尊卑的尴尬,方便平等交往,但有时也会造成麻烦。唐肃宗时,洛阳县尉柳延在夜里穿着**便服走路,被巡官拦住盘问。县尉相当于现代的警察局长,可穿八品青色公服,而指责他违反夜行法禁的巡官,应是他的属下。但巡官不认识这个新来的上司,当他同自己一样,只是个"不入流"的起码货,彼此出言不逊,竟喝令手下逻卒一起上前,将柳延痛殴。此事上达天听,肃宗下诏,今后凡有品阶的官员,在履行公务时一律正规着装并在品服颜色上进一步细化品级区分,如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等等,确保"只认衣衫不认人",避免再闹以下犯上的笑话。

明清时代,官员公服的品级标识变成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徽饰,分别缀于前胸和后背,通称"品级补子"。与此同时,用公服颜色区分官等的传统识别方法也依然沿袭下来。如王圻《续文献通考》中,有一个明代公服的条例:"凡公服:月盘领右衽袍,或丝、纱、罗、绢,从宜制造。袖款三尺。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在京官,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则服之。在外文武官,每日公座服之。"对照这个条例,便可知道戏曲《七品芝麻官》中唐成穿绯袍(即大红袍)是历史常识的差错,既然只有"七品",理当穿青袍才对。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称:"品级补子,定于洪武,行于嘉靖,仍用至今。"因知清代公服的品级补子是沿用明代而来。补子又有文官与武官的区分,凡文职补子均绣飞禽,以仙鹤、锦鸡、鹌鹑等区分一至九品,武职补子均绣走兽,以斗牛、狮子、奔马等区分一至九品。此外,凡有庆典如皇帝生日之类,官员得穿"蟒服",亦称蟒衣或蟒袍,俱用印有禽兽纹样的丝罗裁制,明制: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品麒麟,五至七品虎彪,一概用大红色。八九品及不入流没有。清制:三品以上九蟒五爪,六品以上八蟒五爪,七品至未入流五蟒五爪,均不拘颜色,所以清人将庆典期称为"花衣期"。

光有上述以纹样、颜色或补子作区分的公服,还不算是古代官员制服的全套。以唐宋为例,一个官员的正规"行头",尚有手版、袍带、鱼袋、算袋等系列配备。

袍带,就是系在公服上的腰带,用皮革制成,带上有饰片,称带。唐制:三品以上得有十三块金玉质带,四品有十一块金补,五品有十块金,六至七品有九块银,八至九品有八块石补。腰带上还垂挂有可以系挂各种小件物品的小带子,称蹀躞。按照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敕令,"文武官咸带七事",即佩刀、刀子、砺石、火石袋、算袋(内装计算器)、契真、针筒等,都是垂挂在这条腰带上的。后两件,大概都是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带进中原的物品,具体用途我还未考证过,这里只说"七事"之外最重要的两项东西。

一是笏,又称手版。在纸张尚未发明时,人们用竹木削成的简牍记事。当公务人员将此简牍随身携带,派"工作手册"用处时,就称为"笏"。《礼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是说大夫或士手上执笏,与君主讨论国事,并把君主的指示随手记录在笏上。古时的公服,没有口袋,所以这个"工作手册"就插在腰带上,叫"笏"。《墨子·公孟》里,就有公孟子笏而见墨子的描写。两晋以后,纸张已经普及了,笏的主要用途变为一种礼节性用品,质料也由竹木上升为玉或象牙,但其原有的随时记事的功能也未取消。职务繁多的官员,恐怕事多,一块笏还记不下来,往往要插两块乃至几块笏。唐玄宗时,张九龄为相,因为年老体弱,笏于带后,再跨上骑乘就有困难了。于是便找人裁制了一个放笏板的布袋,称"笏囊",让随从拿着,跟着他去上朝(《旧唐书·张九龄传》)。这个办法普及开后,"百僚则各有笏囊,亲吏持之"(《云仙杂记》)。这些手持笏囊的"亲吏",就好像现在替首长拎着公文包的秘书。所以,有无佩囊随身,最好还有人相帮捧着,也是官员展示身份的一个标记。低品官虽然没有执笏于君前的资格,但参见上司也要拿手版,如前引《水浒传》中李逵拿的"槐简",就是槐木做的手版。而当押司时的宋江,只有科员级别,那就只好自己拎一个招文袋了。

有了手版,还要有笔,笔是插在头上的,称"簪笔"。《汉书·赵充国传》载,张安世"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簪笔者,插笔于首。"这段解释顺便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作为汉武帝的机要秘书,张安世早就开始捧公文包了。《汉书·武五子传》记昌邑王刘贺遭废黜后,被安置在山阳郡,有一次,山阳太守张敞去看他,刘贺"簪笔持牍趋谒",就是头上插笔、手持版牍前来拜见,准备记录下地方行政领导的指示。不过,官吏随身携带笔记本和毛笔之外,是否还带墨水,墨水又是怎样携带的?这些细节,我还没弄清楚。

二是鱼符,此为五品以上官员上朝时出入宫门的凭证,也用一个小口袋装着,佩在公服的腰带上,叫鱼袋。四至五品穿绯色公服者配银鱼袋(以银饰袋),三品以上穿紫色公服者佩金鱼袋(以金饰袋)。武则天称帝时,一度将鱼符改为龟符,三品以上佩金龟袋。李商隐《为有》诗云:"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是说挂金龟袋者必为三品以上服紫高官,免不了每天早起上朝。后来人们每把做官的新郎称作"金龟婿",出典就在这里。

因为鱼符是进宫上朝的"通行证",故本人调职、致仕或亡殁,照例都要收缴。《大唐新语》卷三记侍中李日知申请退休获准后,"及还侍装",就包括把装有鱼符的金鱼袋一起交还给有关部门。后来唐高宗发一道敕,说是"岂可生平在官,用为褒饰,才至亡没,便即追收?寻其始终,情不可忍。自今已后,五品以上有薨亡者,其随身鱼袋,不须追收"(《唐会要》卷31)。但如果是因罪错降级罢官或贬谪到外地,仍须追缴。武则天时,通事舍人沈期因卷入经济犯罪,谪配岭南。唐中宗登位后,赦罪复官,回到京朝当起居郎。有一天,皇帝设宴请客,请臣皆歌《波乐》,都是自己撰词,边唱边舞,借此机会提出个人要求。沈期的歌词是:"波尔时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意思是官秩虽然恢复了,可是绯服、袍带、鱼袋、笏囊等一套行头还未发还给我。唐中宗大笑,当场便赐给他(《本事诗·嘲戏》)。

外官远离京畿,本来并不需要佩带出入宫禁的鱼符,武则天垂拱二年(686)以后,特许地方上的都督、刺史等官也得佩带鱼袋。白居易《罢忠州刺史还朝》诗云:"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银鱼。"因知一旦离开刺史岗位,鱼符也要缴还。但总体上讲,鱼袋又有了褒饰意义。有个叫朱前疑的小官,上书给武则天,说是"臣梦见陛下八百岁",即授拾遗,又升郎中,奉命出使,回朝后又上书云:"闻嵩山唱万岁声",特赐佩鱼。因其官阶未入五品,这个本该与绯服配套的银鱼袋,只好"于绿衫上带之,朝野莫不怪笑"(《朝野佥载》)。结果后来又有变通,作为一种对官员的褒奖,凡品卑不足以服绯服紫者,也可以连公服鱼袋在内,成套行头一起出借。唐人文集中常有《谢赐绯表》一类文章,都是本官阶在五品以下,特蒙赏借五品公服行头。如《常衮集·谢赐绯表》云:"内给事潘某奉敕旨,赐臣绯衣一副,并鱼袋、玉带、牙笏等……",就是成套出借的一例。

宋代的官员服制,基本上沿袭唐代,也给出任地方长官者越品借服并赐鱼袋,"然未赴、已替、在朝皆不服,出国门乃衣"(《鸡肋编》卷上),同前引白居易诗的写实差似。明代的官员公服行头,以牙牌、佩玉替代了鱼袋、笏囊,清代则又添加了朝珠。再往后,"内廷诸臣趋值,各佩表于袋,以验晷刻"(《清稗类钞·服饰类》),此乃与时俱进,就好像现在的老总、常董一类,照例都随身带一个电脑笔记本,否则便无以彰显身份了。

以我读书印象,宋代以后,好像就没有唐宋时给官员越品赐服赐鱼这种制度。但胆大妄为者大有人在,《万历野获编》卷五有《服色之僭》,专述滥穿公服现象。《金瓶梅》七十三回写应伯爵看见西门庆突然穿起了二品大臣的五彩飞鱼蟒衣,吓了一大跳,忙问:"哥,这衣服是哪里的?"西门庆洋洋得意道:"此是东京何太监送我的……这是飞鱼,朝廷另赐了他蟒龙玉带,他不穿这件,就相送了。"其性质就好像现代的小警官冒穿警察总监的制服。

古代的官员着装规矩,也同上述种种一样复杂,比如出席庆典必须穿朝服(官礼服),否则便是违制。李翰祥导演的《火烧圆明园》中,百官在热河行宫给咸丰帝祝寿,大家都热得受不了,但皇上不下令,谁也不敢除去"法物"满身的朝服。如果是皇帝出巡或光临臣属之家,接驾官员也必须穿朝服,《寓圃杂记》:"[明]宣德五年,驾幸少师杨士奇第,时漏下已二鼓。士奇惊起,朝服出迎。"料想穿戴起来也挺费事的。此外,如非面君,在其他场合穿朝服,也是违制。元《通制条格》里记有一个故事: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徽政院有个叫忽都的官员,在参加过新年朝贺后,没有换装,就去给他的上司贺岁,被御史台弹劾。其实,全套行头的公服(常服),穿在身上也是受罪。所以古代官员在朝会、公座即上班时间以外相互交往时,照例都有跟班挟个包裹,彼此先着公服行礼,然后便换上便服,图个舒适。《老残游记》第三回:"只是见宫保须要冠带,我却穿不惯,能便衣相见就好。"可知有人连这份罪也受不了。所以,类似唐代那种穿着起来相对简易舒适的官便服,依然以不同形式存在。

古代的官吏公服怎样制作和领取,笔者读书有限,还未看见完整的文献记载。印象中,当一种新的官员服制条令颁布时,照例由国家向现任官员统一免费发给按新标准制作的全套行头。如《明史·舆服志》记,"洪武元年,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这是明朝开国公服制度初定时的文件,到洪武"二年,赐朝臣袍带,凡二千八百一十三人"(《春明梦余录》),此或为先向在南京供职者第一批发放的记录。查《宋会要·职官》五二,北宋有"新衣库"在京师太平坊,其职官"掌收锦绮、杂帛、衣服之物以备给赐百官及邦国仪注之用",成衣多有"裁造院"送来。而从历代会要看,这种定点制作公服的工场和物流系统,历代都有。

原为布衣者一旦入仕,即可领取公服,这也是规矩。元《通制条格》卷九载元仁宗延元年(1314)服制诏令:"……内外有出身考满应入流品现役人员,服用与九品同;授各投下令旨、钧旨有印信现任勾当人员,亦与九品同。"因知九品公服是当干部的起码行头。宋人《鸡肋编》说,有个叫任忠厚的四川人,登第做官后,一直未得升迁,"而身甚长,服赐第时绿袍,几不及踝"。这是士人考取进士获得出身后就发给公服的实例,而公服都按常人身材统一制作,像任忠厚这种篮球明星的身高,穿起来就很不合身了。

入仕之后,当然要争取进步。有幸升官,还要换行头。《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述宋代故事:"相沿的成例,首次被授予中书门下的属官、给事中、谏议大夫之职而还没有穿上紫色公服者,在告谢时当面赐金紫章服。何郯在陕西地方官的任上授待制,还像过去那样穿绯色公服,后来因为进京朝见,遇上庆典大宴,殿上只有他一个人穿绯色公服,仁宗皇帝问他原因,才知道因在外地,没能领取,便在宴会上赐他穿紫色章服,当场改换了衣服就座。近年,许将被授知制诰时仍穿绿色公服,告谢时当面赐绯色公服和银鱼袋,几天后又因奏对称旨,再赐紫色公服和金鱼袋。"假使领得公服以后,老没进步怎么办,相隔多少时间才可以再行领取?元《通制条格》有一道元惠宗关于支领公服的圣旨:"皮衣,隔二年支一遍者;请疋帛的,隔一年支一遍者;支布,每年支者。"《唐会要》卷三一上,有一个关于向有关人员发放朝服的规定:"所司七年一替,三年一给。未满三年有损坏者,自修理。"前文有述,朝服是礼服,面料珍贵,制作考究,还有许多"法物"配套,当真有损坏的话,"自修理"代价不菲。《梦溪笔谈》卷二称:"近年来京城士人穿朝服骑马,用浅青黑色的衣衫蒙在外面,成为凉衫,这也是古代遗传下来的做法。"可见爱惜朝服是一个传统。

不过我在闲读野史稗官时又发现,公服像似也可以定制的。庄绰著《鸡肋编》卷中称:"建炎(南宋高宗年号)以后,因为国家财政困难,过去许多对群臣的赐予,都减省了。只有官员初受任命时的鞍马、公服领取,依旧保存,但也打了对折。绍兴二年(1132),黎确由谏议大夫升官吏部侍郎,我看见给他的赐给物品细目表,后面还钤有皇上的御宝,居然有'马半匹、公服半领、金带半条、汗衫半领、一只'这样的文字,太可笑了。其实这都是照物品价值付给现钱,只是减半发给吧。但有关部门办理文件的鄙陋,大抵类似。"照庄绰说法,南宋初年给官员发现钱使自制公服,是由于国家财经匮乏的特殊缘故。但是我在《明会要》上看见有这么一条:"(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皇)上见文臣衣服之制,多取便易,日至短窄……"可见这种情况后来也有。其缘故,或许因为国家发给的公服没有洗涤替换的配套,或许如前述任忠厚"几不及踝",即发给的公服不合身材,于是量体裁衣,另行定制,制作中又趋时尚,逐渐走样,所以引起洪武皇帝的关注。惟公服的面料、花纹和颜色等,都有规定,市场上绝无出售,非政府指定的国营厂家,其他民企决不敢违禁生产,则官员自制公服的衣料从何而来呢?原来历代都有不时向百官赐予公服面料的惯例。《红楼梦》第56回,甄府礼单中有"官用各色缎纱绸绫共二十四匹",就是此物;或因甄家是定点生产这种衣料的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一类厂家的负责人,所以假公济私,开了一次后门。

公服可以用国家发给的"官用"衣料按条例规定样式和尺寸定制,但表示品阶的饰物如补子一类,照例必须是国家发给的。这就像现代许多国家的军人制服,多可由部队后勤部门向商企定向染制,但表示衔级的领章、肩章之类,必须由上级按编制发给。清乾隆时,副都统(相当于省军区副司令)金简受命代理户部侍郎(财政部副部长),因其本职是武官,公服上缀的是兽类补子;现在受命兼署文职,便想弄个文补,又不敢开口向皇帝要,"乃于补服狮子尾端绣一小锦鸡,悚立其上",结果被乾隆"降旨严斥,谴其私造典礼",可见这种玩笑是开不得的。惟事多前紧后驰,也是一条规律。即以前述金简一例论,一个副省部级的大官,只因私做了一个补子,即遭处分,足见清代公服管理之严,但你看《儿女英雄传》里安公子的业师程老夫子,原是个"出了贡的候选教官,因选补无期",耐不住寂寞,竟也"买了一副自来旧的八品鹌鹑补子,……纱其帽而圆其领"地打扮了起来,以至安公子听人说"程师老爷穿了公服过来了",唬了一跳。这个写在小说里的补子可买,应是清代后期的社会写实吧。

明朝,皇帝恢复汉服的使用,并加以融合,就有了和蒙古族曳撒相融合的也曳撒形制。元朝的服饰系统之中并没有交领右衽、盘扣的概念。自朱元璋明朝建立了之后,继承了元朝的质孙服,对曳撒进行了融合改良,但其服饰款式依然有质孙服的影子。发展到明朝后期,曳撒的衣长、袖长等方面也都有所更改,原本的窄袖也演变成为了琵琶袖,对下摆也进行了处理,多了一个“耳朵”样式的突起,中间有马面。朱元璋还制定其校尉服饰:“令校尉衣只孙,束带,幞头,靴鞋。只孙,一作质孙,本元制,盖一色衣也。”。尽管朱元璋曾颁布“诏复衣冠如唐制”之令,但是我们还能在古画中看见,人们穿着曳撒行走在街上,甚至皇帝有时候还会穿着曳撒,在《明宪宗调禽图》中我们就能看见穿曳撒的明宪宗和内侍。由此就可以说明,在皇帝眼中,已经融合了汉民族服饰特点的曳撒,已然成为了汉服。

而飞鱼服恰恰是在这种曳撒的形制之上加上了“飞鱼”的纹饰,所以叫做飞鱼服。“飞鱼”这个词语出自《山海经》:“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飞鱼服上有四爪飞鱼纹“飞鱼类蟒,亦有二角”就是说是作蟒的形状,加上鱼鳍鱼尾,做成一种鱼类蟒,并不是真的飞鱼。

永乐后曳撒的称呼增多,根据明朝服饰的特点而来,窄袖也变为琵琶袖“飞鱼”。之所以明朝的锦衣卫中有穿着飞鱼服的,也和皇帝的诏令有关,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四中有记载:“今圣旨中,时有制造曳撒数,亦起于元。时贵臣,凡奉内召宴饮,必服此入禁中,以表隆重。今但充卫士带服。亦不知其沿胜于元俗也。”。曳撒被作为卫士带服。因曳撒方便穿着,所以皇帝的内侍也会穿着曳撒这种形制的衣服。

“飞鱼纹”和皇帝的衮服的纹饰类似,但又有所不同,作为皇帝的恩赐,再加上方便的穿着,就在曳撒上加上了飞鱼纹,以彰显皇帝的恩赐。到了正德年间,飞鱼服作为一种隆重的服饰,规定凡是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上,都得穿飞鱼服。隆庆年间,这种服饰也送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再到后来慢慢的就演变成了官服。锦衣卫也穿着。后来飞鱼服就作为二品赐服,除了锦衣卫和大内太监之外,只有皇帝赏赐才能穿着。但是飞鱼服并不单指曳撒这种飞鱼服。“飞鱼服”是个大名称,凡是装饰有飞鱼纹样的衣服都叫飞鱼服,而纹样包括这样过肩式的、补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则各种都可以。

飞鱼服一般是锦衣卫、宫中宦臣和外藩之王才可以穿着,多在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

飞鱼服是封建王朝明代的赐服之一,是仅次于蟒服的一种二品赐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锦衣卫都有资格穿着这种衣服,只有正三品堂上官才有着这种官服,这是荣宠和身份的象征。

飞鱼只是一种纹理,而且飞鱼服只是一个总称呼,凡是锈有飞鱼纹样的衣服都叫飞鱼服,有着多种衣服款式。

虽然叫飞鱼服,但是这个飞鱼的形状是一种蟒形,“飞鱼类蟒,亦有二角”就是关于飞鱼服的一种记载。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对于制服的管控并不严格,飞鱼服越来越像蟒袍,因为牵涉到皇家威严,朝廷严厉控制了多年。

现在来看,飞鱼服也是中国风服装的代表之一,也是人们最喜爱的古代官服之一。

说到这里,关于飞鱼服是什么人穿的就介绍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飞鱼说史

近年来,盗墓题材的文学作品不断被搬上荧屏。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不过对于搬上屏幕的影视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无法找寻到看书的那种惊心动魄。

不知道您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对于这两部作品,我已经忘了究竟看了多少遍原著,现在如果有时间依然还会重新拿起书来品读,可谓是百看不厌,但是对于改编的影视剧,却没有什么留恋的,究其根本是因为看书觉得故事真,而搬上荧幕就觉得太假。

那么这两部各有千秋的盗墓类型的作品,您更喜欢哪个呢?

看过这两部书的小伙伴,想必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我更喜欢《鬼吹灯》,其中所塑造的昆仑山,更是让人有着亲自去看一番的冲动。

不过真正敢去昆仑山的人很少,因为那地方当真是太过神秘和危险了,当然昆仑山之所以会如此,并不是现在人刻意塑造的,而是在远古神话传说中,便已经如此了。

甚至古代人都知道昆仑山的传说,却又根本不清楚究竟它究竟在哪,就连写下“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李白,也不见得就去过那里。

昆仑山又被称为昆仑虚,是我国的第一神山,又被誉为万山之祖、龙脉之祖,位于亚洲中部,是西部山脉的主干,横贯新疆和西藏,又延伸到了青海境内,全长大约2500公里,而平均海拔在5500-6000米,单单就这个海拔来说,就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近年来,昆仑山等地的战略位置也愈发凸显,常年都有重兵把守,那么山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我们一起来看。

昆仑山的神话传说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有很多不知名的生物,那么这些生物究竟存在过吗?现在是丝毫见不到它们的足迹,但是以前有没有,那就说不好了,我们来看看《山海经》和《淮南子》中是如何记载昆仑山以及昆仑上的生物的。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山)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淮南子·地形训》

这是对昆仑山的地形地貌的描述,虽然和现在有些差别,但也极为贴切,让人不禁怀疑,留下这些著作的古人,难道真的去过当时被称之为禁地的昆仑山?

这个问题,没人知道答案。

根据这些古籍的记载,昆仑山上还有大稻子,至于多大,大约有四五丈粗,并且上面还长有了很多高大无比的奇树,树上还生活着凤凰和鸾鸟,树下还生活着腹蛇、六首蛟等等生物。

说到这,或许您也看出来了盗墓类型的小说,其中塑造的生物,也是在这些古籍中找寻到的灵感,才能把这些或许并不存在的生物塑造的活灵活现。

昆仑山的神秘色彩

昆仑山神秘,自古以来就一直流传着,而它的神秘色彩,也出现在了很多典籍中,当地的人们更是将昆仑山称为禁地,敢去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在当地人还将昆仑山上的一处谷地称之为“地狱之门”。

这处谷地牧草繁茂,是牛羊的天堂,但是当地的牧人在牛羊没有食物的时候,宁愿让牛羊饿死,也不会进入到那个谷地中让牛羊好好吃一顿,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只要去了那里,就几乎不能活着走出来。

当然,这点并不是夸张,而是有确切地记载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青海省拉尔牧场,有一群马实在太饿了,看着深谷中肥美的牧草便不顾一切进去了,在当地,马就是牧民生活的根本,这群马的主人见到马进去了谷地,心中不甘心,就不顾劝阻进入了地狱之门。

几天之后,马群却突然出现了,但是牧民没了踪迹,后来他的尸体出现在了周边的一座小山上,衣服破碎,嘴巴大张,眼中充满了恐惧,手中依然牢牢地握着猎枪,可是却一枪未开,更让人奇怪的是,他身上没有任何伤痕。

这次事情发生之后,人们对于地狱之门的恐惧则又加深了几分,而当时正在那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遇了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当时正值酷夏,而谷地附近却下起了暴风雪,根据当时地质队的炊事员回忆,当时他只是听到了一声雷响,便两眼发黑失去了意识。

怪事地地有,昆仑山附近特别多,再加上上古神话传说赋予的神秘性,我们印象中的昆仑山其实已经不是一般的山了。

昆仑山的战略地位

昆仑山既然被誉为龙脉之祖,又有着神秘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各种文学作品的刻画宣传,这座山被赋予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本身的神秘,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对大自然只有敬畏之情的古代,这种意义更是强烈。

不过随着近年来,我们对于昆仑山的探索,这地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究其根本是因为磁场,由科学家对此地的勘探表明,这地区的磁场十分强,并且范围也非常广。

在电磁场效应的作用下,云彩中的电荷会产生放电行为,继而将此地变成了多雷区,再加上地壳依然在不断运动,两大板块还在向里挤压,所以导致了该地异常现象的频发。

昆仑山脉海拔如此之高,为何还会常年重兵把守呢,这是因为此地独特的战略地位,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说,昆仑山脉的咽喉昆仑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黄少卿以此为据点,宋代侬智高反宋也是据守此关,明代”八寨“反明也是在此地固守。

现在此地的位置依然重要,再加上需要让部队保持在高海拔上依然有战斗力,所以昆仑山脉上常年都有士兵。

由此可见,被誉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常年重兵把守,山中并没有隐藏什么秘密,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生物和价值连城的文物也是不存在的。

对此,您认同吗?

参考资料:

《山海经》、《史记》、《淮南子》等。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从很多古画中可以看到古代很多官员腰带都很大,像呼啦圈一样,那古代真是这样的吗?这样的腰带又有什么作

"只重衣衫不重人"这句话,一般被解释为一种浅薄的社交态度,但有时却是工作需要。比如,凡治安交警、工商税务等部门官员在行使公务职权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