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铠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各朝代铠甲,第1张

秦代士兵铠甲

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铠甲按形制分为四形,其四形为护胸腹形、铠甲形、骑兵步兵甲、驭手专用甲等四类。本图为胸腹形,这种铠甲形制比较特殊,只有胸腹部分有甲片,甲片周围有一道宽边。肩部和背部都无甲片,背后用交斜带与身前甲衣系结相连。带面上还残留有彩色的图案花纹,似乎是一种低级官员的装束。

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秦将军铠甲

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南北朝时期明光铠

魏晋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铠的武将;右面是明光铠穿戴展示图。

隋甲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

唐甲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

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

山文字甲

鱼鳞甲罗圈甲山文字甲,这些甲都属于一种范畴,它们不是全身甲。但是,我认为它们的某些防护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字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间凸两边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这样甲表面形成无数的凹凸面,非常利于防箭。宋明两朝多装备此甲,甚至影响了民画艺术,民画中的武士都披此甲。我喜欢此甲,因为这是中国独有的。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在服饰方面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之上。另外五代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本图为五代时期穿铠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辽武士

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戎服。

金武士

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金代戎服袍为盘领、窄袖,衣长至脚面;戎服袍还可以罩袍穿在铠甲外面。

西夏武士

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西夏的官服为也可作戎服,如辽代的契丹服一样,两者五明显差别。由于西夏社会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以此在服饰上的等级观念不那么强。

元武士

十三世纪蒙古士兵

元代铠甲有柳叶甲、有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还有一种辫线袄与质孙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装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军队的将校和宫廷的侍卫、武士都可服用

清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此图为清代黄缎铜钉铜叶甲,但没有护心镜。

清朝时,大量使用的铠甲是绵甲,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固定的一钟铠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绵大衣一样。绵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适合中国北方步骑兵使用,厚实的布料中密嵌着铁甲叶,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李靖率军曾穿着明光铠打败突厥,并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

战场上短兵相接,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同等重要。铠甲作为中国古代的单兵防御装备,在冷兵器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铠甲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铠甲雏形--皮质铠甲

铠甲最早可追溯于原始社会时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的简陋的护体装具。相传甲是夏朝第七位夏后杼(予)发明的。夏军在进攻东夷人时,为了防御善于射箭的东夷人的攻击,杼发现用兽皮制做甲,可抵消了东夷人的弓箭优势,使夏军战斗力大大增强。这便是铠甲的雏形。为了满足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发展要求,商周时期的人们将整片皮甲裁剪成皮革片,并将两层或者多层粘和起来,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再用绳编连成甲。在实战中,铠甲和盾相结合可以有效抵御青铜器兵器的进攻。

西周铠甲

2铠甲主流--铁质铠甲

随着中国冶炼技术的进步—炒钢法的出现,锋利的钢铁兵器进入实战,这也要求单兵防护装备也随之开始革新,铁质铠甲开始出现。秦代的重装步兵和锐士就是着装炒钢铁铠甲。技术的发展和国力的强大,使得铁质铠甲在西汉时期开始大量装备部队,并成为军中的主要装备。

西汉铠甲

此后,铁质铠甲成为中国古代将士的主要防护装备材料,人们更多的对铠甲的形式、防护攻击种类、防护部位等方面的改进。如在西汉时期,铁铠也经历由由粗至精的发展,从较大的长条形的甲片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较小鳞片编制的鱼鳞甲。保护的部位也从胸背的保护发展的肩臂和腰胯的保护。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明光铠。明光铠在胸前和背后均有圆护,且装有护膝、护肩,身甲则长至臀部。明光铠的圆护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非常亮,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发出耀眼的明光。唐代,中国无论是在装备、素质,士气和将帅能力都达到冷兵器时代的高峰,铠甲亦不列外。唐代改进了冶炼技术,使铠甲质量更轻,防御能力更强,发展出了以明光铠为首的唐十三铠。铠甲李世民所率领的玄甲军其实就装备黑铁盔甲的重骑兵。这支重骑兵在唐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大骑兵的兵种之一。

铁质铠甲发展历程

宋朝步人甲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宋代由于北方产马地区的丧失,战马极度缺失,宋朝只能采用重装甲步兵对抗北方以骑兵见长的辽国和金国。宋朝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到29公斤,而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则会达到32-35公斤。宋朝步人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装甲。岳飞、韩世忠等名将以重步兵的密集阵型屡屡击败金人的骑兵,但是这种重甲步兵的机动性不足,胜时无法追击,败时无法及时撤退。在郾城大战中,岳飞即把装备有大刀和大斧的装甲步兵按两翼摆开阵势,有效的抵御了金骑兵的进攻。而在柘皋战役中,以重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负荷过重,也因此未能全歼溃不成军的金骑兵。

宋朝步人甲

3明清铠甲--绵质铠甲

自从火器出现以后,传统的重型铠甲的防御能力明显不足,从元代开始,出现了外为棉布料,要害部位装有铁片的布面甲,这就是绵甲的前身。明代是重型铠甲和轻型铠甲交替的时期,轻型铠甲主要是指绵质铠甲。绵质铠甲柔软、轻巧,其表面有大量的铁甲或者铜甲。这种铠甲可以抵御弓箭和初级火器的攻击。努尔哈赤以十三服铠甲起兵后,其铠甲即以绵甲为主,这种铠甲在清宫剧中经常看到。人们将棉花打湿并反复拍打制成绵片,把多张绵片夹入铁甲,内外用铜钉或者铁钉固定,即可得到八旗铠甲。其绵质材料主要防御火器,铁质材料主要防御弓弩等。这种软硬结合防御机理和现代复合防弹衣的机理相似。

棉甲制作容易,价格低廉,且不像传统重型铠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产,重量轻,对早期火器有很强的防护力(中弹伤的不重),很显然袁崇焕的红衣大炮的威力,就不是这种铠甲所能抵御的了,努尔哈赤即是实例。

清代铠甲

4其他铠甲--纸质铠甲和绢质铠甲

唐朝国力鼎盛,统治者奢靡之风渐盛,军队的铠甲也从实用的功能中发展处了众多的以装饰为主的仪典服饰,纸质铠甲也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纸有很好的柔韧性且分量较轻,遇到水时,其韧性更强。纸质铠甲是用多层纸叠粘在一起制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铜、铁制作的铠甲轻,也便于展示。这种材质铠甲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质量轻但怕火,因此主要用于南方水军。因为南方多雨铁质铠甲易生锈,明朝戚家军抗击倭寇时,纸质铠甲得到了应用。

另外还有绢甲,它一般不用于实战,只是宫廷侍卫、武士的戎服,这种铠甲用图案华美的绢或织锦作面料,内衬数层厚帛制成。和皮甲、铁甲一样,绢甲上也镶有皮革、金属制造的饰件,穿着更利索、更得体。除了铠甲材质的多样,唐代戎服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特别是盛唐时期的绢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鲜艳而华丽。唐代的布甲、纸甲不只是用于表演的道具铠甲,它们依然具有实用性和坚固性,布甲、纸甲实际上是唐代的一种新型铠甲,是一种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轻型铠甲。在战场上同样可以保护战士的身体,只是在抗击重兵器冲击方面要逊色于金属铠甲。

昭陵六骏:白蹄乌(平薛仁臬所乘)、特勒骠(平宋金刚所乘)、飒露紫(征略洛阳所乘)、青骓(平窦建德所乘)、什伐赤(平王世充、窦建德所乘)、拳毛騧(平刘黑闼所乘)

周穆王八骏:《拾遗记》载:“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野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递而驾焉,按辔徐行,以匝天地之域。”《穆天子传》虽然也提及“八骏”,但是其名与《拾遗记》迥异:“(穆)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

秦始皇帝七骏:《古今注》载:“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水注经》载:“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

雷首:《穆天子传》:“壬戍天子至雷首,犬戍觞天子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

翠龙:扬雄《河东赋》注:诗古曰:“翠龙,穆天子所乘马也。”

玉马:《瑞应图》:“玉马者,王朝清明尊贤则至。”

骕骦:《左传》:“唐成公有两骕骦马。一云骕骦,马色如霜纨。”

沙丘:《列子说符》伯乐对秦穆公曰:“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悦,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楚骓:《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九逸:《西京杂记》:“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名曰浮云、赤电、绝群、逸群、紫燕骝、禄螭骢、龙子、嶙驹、绝尘,号九逸。有来宣能御。”

天马、乌孙、西极:《张骞转》:“元狩中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宛天马: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天马子。”

萧稍:《神异经》:“大宛有良马,鬣至膝尾垂于地,名曰萧稍。”

象龙:《冯奉世转》:“宣帝时至大宛,得名马象龙而还。”

步景:《洞冥记》:“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神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状;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昼光,毛色随四时之变。西王母税此于芝田,因食芝田之草。东王公弃之清津,因其而返,绕日三匝,入汉关,马上睡眼不觉而至,名步景。”

黄门四骏:《西域赞》:“蒲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下注:孟康曰:“四骏马名”。

大骊:光武以所乘大骊赠孝忠。

赤兔:《曹操传》:吕布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的卢:《马政论》曰:“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谓之的吻,凶。”俗云的卢非也。刘备避樊城之难,过檀溪,谓所乘马的卢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马达备意,一跃三丈。又庚亮所乘马名的卢,殷浩以为不利主,劝市之。亮曰:“岂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爪黄飞电:《三国演义》”曹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

绝影:《后汉书》:“曹公所乘马名绝影”。

白鹤:《拾遗记》:曹洪与魏武所乘之马名曰白鹤。时人谚曰:“凭空虚跃,曹家白鹤。”

紫骍:《魏志》陈思王表文帝曰:“臣于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教令习拜。”

惊帆:《古今注》:“曹今有名马名惊帆,言其驰骤烈风举帆之疾也。”

扬武:《晋安帝纪》:司马休奔广,所乘骓马奔而驰之。后还荆州,加骓马扬武之号。

赭白:《载记》:慕容有骏马名赭白,有奇相逸力。比之于鲍氏骢,命铜铸以图其像,亲为铭赞,镌勒其傍,置之蓟城东掖门。

赤龙驹:梁武帝天监四年,禊饮华光殿,河南国献赤龙驹,能拜伏善舞。诏张率,周兴嗣为赋,帝以为工。

赤蛇:《灵鬼志》陈安为河间王颙给使,常乘骏马非常。后马死,双赤蛇出其鼻。

龙骧:《齐书》:齐太祖常乘所骑赤马入殿。及践祚号此马为龙骧将军。

闪电:《魏志》:突厥大畏长孙总管,见其马称为闪电。王曰:“将军威行域外,遂名其马为闪电。一何壮哉!”

青海骢:《隋书》: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动辄方牝马与其上,言其龙种。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日行千里,故世称青海驹。

狮子骢:《朝野佥载》: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其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人基能驭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

忽雷驳(呼雷豹、虎类豹):唐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于酒。每月于中试,能竖越三领地黑毡。及胡国公卒,嘶鸣不食而死。

决波瑜:《酉阳杂俎》:决波瑜善走,历门三限踬,太宗尤惜之。隋内库有交臂玉猿,特表其辔。

唐太宗十骥:《唐书》:骨利干遣使献良马十匹,唐太宗为之制名,号为十骥:一曰腾霜白、二曰皎雪骢、三曰凝骢、四曰悬光骢,五曰洪波瑜、六曰飞霞骠、七曰发电赤、八曰流星騧,九曰翔麟紫、十曰奔虹赤。

黄骢骠:《东志》:唐太宗破窦建德,乘马名黄骢骠。命乐工制《黄骢叠》,曲宫商也。

蹀马:《通典》:唐翔麟凤苑厮蹀马,俯仰腾跃皆合节,朝会用乐,则兼奏之。

太原异马:唐开元十二年,太原献异马驹,其耳如筒,左右各十六肋,肉尾无毛。

滑州龙子:唐开元二十九年,滑州刺史李邕献马一匹,肉鬃麟腮,嘶不类似马声,日行三百里,名曰龙子。

红玉、紫玉、平山、凌云‘飞香、百花辇:唐天宝年间,大宛进汗血马六匹,名红叱拨、紫叱拨、青叱拨、黄叱拨、丁香叱拨、桃花叱拨,上乃改名红玉、紫玉、平山、凌云‘飞香、百花辇,命图于瑶光殿。

唐舞马:《明皇杂录》:玄宗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部,有名称曰某家骄,其曲曰《倾杯乐》。数十马皆衣以锦绣,络以金铎。每乐作,奋手鼓尾,纵横应节。

九花虬:《伽蓝记》:代宗时李怀仙贡名马,额高九尺,毛拳如麟,身被九花,故“九花虬”。帝以赠郭子仪曰“此马高大,称卿仪质,并紫玉鞭辔赠之”。

照夜白:杜甫《画马图歌》:曾观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宁远马:《续博物志》:千里马宁远所献。鬃拳紫色,状如八骏。乘者必衣裘帽絮,似胡儿抱持。初驶三十里,则皆旁侧难驯,又驶三十里外,乃驶然而去,唯闻耳旁风声如飞箭。唐肃宗时,令李沁乘之往按保定,早发扶风,辰达保定,申归奏事。

玉花骢:《万花谷》:玉花骢,唐德宗马名。杜甫诗:“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望云骓:《国史补》:德宗幸梁,唯御骓马,号曰望云骓。驾还,饲以一品料。暇日幸而视之,必常鸣四顾,若感恩之状。后老死飞龙厩中贵戚画为图。

黄骝:《五代史》:汉王刘旻与周世宗战北,乘黄骝驰归,以金银饰厩,食以三品,号自在将军。

玉逍遥:《闻见录》:仁宗御马名玉逍遥,色白,乘之如舆辇也。闱人云:“马行步有尺度,疾徐皆中节,御者行速,则以足阑之。”一日燕王借乘,即常鸣不行,王怒还之。帝以配南城马铺,久之复御,其行如初。帝升遐,从葬之陵下,悲鸣不食而死。

碧云霞:《闻见录》:梅圣俞序曰:“碧云霞者厩马也。”庄宪太后临朝,以赠荆王,王恶其旋毛。太后知之曰:“旋毛能害人耶?吾不信。”留以备上闲,遂为御马第一。以其吻肉色碧如霞片,故号之。

元佑三马:宋元佑初,禽鬼张青宜结,百官皆贺,时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膺,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皆喑。父老从观,以为未始见也。三马者,西番骏马。

义瑜:《桯史》:宋开禧间,九江戍校王成见病瑜,收秣之。寇李元砺犯龙泉,成出战死,瑜屹立不去,悲鸣成侧。寇顾曰良马,取献之。元砺弟乗犯永新,瑜识我军旗帜驰归,元弟就擒,瑜病伤不秣。

飞越峰:《一统志》:“贵州养龙坑有灵物藏其下。当春初伊人立柳坑畔,择牝马系之,已而云雾晦冥,类有物与接,其产必有龙驹。洪武四年,于此荻正白色马为献,首高九尺,长丈余,不可控驭。诏典牧者囊沙使复行苑中,乃驯。时行夕月礼于清凉山,乘之如蹑云,一尘不动。赠名飞越峰且命绘成形藏焉。学士宋濂为赞。

西域马:《方周杂录》:先朝西域贡马,高九尺,颈与身等,昂举若凤。景泰末,西域进白马,高如之,颈亦类焉,后足胫节间有两距,毛中隐若鳞甲。天顺中,复见之御马监坊河道上,俱不受羁縻,不知日行几何也。

评书中出现的马匹、武器、盔甲名称

一、马:

花斑豹、黄骠马(铅顶干草黄)、闪电白龙驹、山后雪、紫电喷云兽、透骨银龙驹、浑红兽、虎类豹(呼雷豹)、万里烟云罩、追风逐日千里乌骓马、雪蹄青骢马、踢雪乌骓马、日月骕骦马、大肚卷毛蝈蝈兽、月照千里白、踏雪胭脂马、照夜红、照夜玉狮子、银色拳花马、一字板肋玉麒麟、照夜玉狻猊、千里赤、梨花白、火眼金睛兽、赤炭火龙驹、千里银河一点红

二、兵器:

刀:青龙偃月刀、三尖两刃刀、象鼻古月刀、合扇板门刀、金背砍山刀、五虎断门刀、雁翎刀、九耳八环刀、锯齿飞镰大砍刀、绣鸾刀、九凤朝阳刀、秋水雁翎刀、碧玉七星刀、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

枪:沥泉神矛、八宝驼龙枪、梅花亮银枪、虎头錾金枪、吸水提炉枪、五钩神飞亮银枪、丈八蛇矛枪、六合枪、金攥提炉枪、镔铁点钢枪、蟠龙金枪、梨花枪、火尖枪、梅花枪

戟:方天画戟、画杆描金戟、三叉戟、困龙戟、丧门戟

斧:车轮板斧、金雀开山斧、宣化板斧、月牙斧

钩:虎头双钩、亮银护手钩

槊:熟铜钉钉狼牙槊、金顶枣阳槊、金顶达摩槊、独角铜人、金顶开山槊、禹王开山槊

棒:水火囚龙棒、金钉狼牙棒

鞭:水磨竹节钢鞭、豹尾钢鞭、虎眼钢鞭

锏:瓦面金装锏、四棱镔铁锏、凹面八楞金锏、熟铜锏

锤:擂鼓瓮金锤、八楞紫金锤、八卦亮银锤、八棱铜锤、镔铁轧油锤、龙头链子锤、八棱梅花亮银锤、

流星:走线流星锤、走线链子锤、走马流星锤

其他:凤翅镏金镋、三股托天叉、金顶开山钺、虎尾三节棍、浑铁棍、镔铁棍、齐眉棍、四明铲月牙方便连环铲、金炳龙头座、铌金大棍、日月方便连环铲、五行月牙方便铲、分水峨眉刺、镔铁判官笔

三、盔甲:、

八宝夜明盔、柳叶绵竹铠、束发紫金冠、束发亮银冠、鱼鳞铠、三叉帅字盔、亮银狮子盔、狻猊铠、束发紫金冠、亮银虎头盔、黄金甲、狼牙盔、月落红云甲、天王盔

---------------------------------------------------------------实在很难!

盔甲最早是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制成的。皮甲据说是夏朝国王杼发明的。后来发展出青铜技术,青铜盔甲据考究,最早出现于亚洲,西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发展出了青铜甲。在盔甲的普及过程中,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护手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到了中世纪的封建时代,先有锁子甲的发明,后来更推进到防护更全面的板甲。 锁子甲在欧洲使用了约1000年,从十四世纪开始,发明了用熟铁浇铸的板甲,因为在甲胄关节处理的工艺不良,关节部分用锁子甲代替,为板金甲与锁

以前看过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甲胄的书(有些记不清了),夏商周时期都是皮甲加挂青铜甲片,甲片有出土。先秦,两汉较少,都是通过兵马俑(最具权威性)和陶俑判断当时的甲胄样式,还曾出土过先秦的石头甲胄(仪式用)。魏晋三国时期的铁铠甲有出土,有的品相还很不错,魏晋三国时期主要是鳞片甲,制作相当精良。再往后就少了,尤其隋唐和宋朝,由于当时法律严禁把铠甲军器陪葬,所以极少有出土,只能通过文艺作品(古画,雕塑)判断个大概,唐朝时有明光铠,山文铠,乌锤甲等铠甲,后人难窥其详。宋朝有本武经总要传世,后人才得以清晰了解当时的甲胄(水平相当高)。明朝军纪废弛,铠甲大多劣质烂俗(甚至有人用过期的铜钱造甲)。满清留下了一批铁网甲和骑兵用甲胄。

铠甲相传甲是蚩尤发明的。铠甲起源于原始社会时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 汉将军甲

的简陋的护体装具。商周时期,人们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片上穿孔,用绳编联成甲。皮甲在车战中与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在使用皮甲的同时,也开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铜铸件,但并不普遍。战国后期,锋利的钢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促使防护装具发生变革,铁铠开始出现。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铁铠甲片,是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但直到汉朝,铁铠才逐渐取代了皮甲。西汉时期的铁铠经历了由粗至精的发展过程,从用较大的长条形的甲片(又称甲札)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用较小的甲片编的鱼鳞甲;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发展到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随着钢铁加工技术的提高,铠甲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类型也日益繁多,其防护身躯的部位逐渐加大,功能日益完备。到三国时已出现了一些新型铠甲。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列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和马铠等五种。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发展,适于骑兵装备的两当铠极为盛行。北魏以后,明光铠日益盛行,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直到隋唐时期仍是如此。至北宋初年,铠甲发展得更加完善,形成一定的制式。火器的出现,使有效地抗御冷兵器的古代铠甲,开始趋于衰落。直到20世纪初,清朝编练用近代枪炮装备的“新军”时,古代铠甲的使用才终止。

中国古代的盔甲各部分名称包括:

头部:兜鍪、红缨、凤翅眉庇、面甲、顿项。

颈部以下:铔鍜(项圈)、肩吞、掩膊、胷甲、釬(臂鞲)。

腹部以下:腹吞、袍肚(捍腰)、裈甲(前)、鹘尾(后)、裙甲。

吊腿:拕泥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古代盔甲的常见部分名称,不同地区和时期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