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土家族的资料。 急!
土家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
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扩展资料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土家族节日: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人民网-土家族
-土家族
相信一提起“祖宗” 两个字,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会想到家族中辈分较高的先辈;亦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但“祖”和“宗”拆开之后,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想必至少有90%以上的人会直摇头。这两个字的深刻寓意是什么?是“祖”亲,还是“宗”亲?
让我们带着一系列疑问,深入了解“祖”和“宗”的真实含义,了解自己的血脉根源,以及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亲疏。
从民族角度来讲,自炎黄二帝开始,炎黄子孙便应运而生,这二人作为中华人文初祖,就是华夏儿女的祖宗。
相信说到这里,大家对“祖宗”二字,已经有了初步认知。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区分,“祖”和“宗”的亲疏关系。
如果大家能够将二者区分视之,并真正了解“祖”和“宗”,到底是什么的内容,那么就一定会知道“祖宗”是谁。
第一、“祖”和“宗”的来源
1何为“祖”?
“祖”本义是指祖先,简而言之凡是父辈以上的血亲,都可以称作“祖”。当然“祖”的含义并非如此狭隘。
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以“祖”为庙号的皇帝,比如,汉高祖刘邦和宋太祖赵匡胤。从这一点便可以得知,“祖”可以引申对开创基业的君主。
当然大家也应该了解,“祖”也可以是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从“祖”的造字法上来看,甲骨文、西周金文中,皆以“且”为“祖”。
最初的含义可能是“男根”的象形,或说是像神主之形。按照这种说法推测,“祖”有权威、权利、地位的象征。
从“祖宗”中的“祖”来看,其实也代表着家族权威。毕竟人们在提起自己的祖宗时,总会习惯性的称之为先祖。
在这期间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祖”字的含义逐渐被固定为祖先,即凡父辈以上皆可称“祖”。
《诗·大雅·生民序》云:“《生民》,尊祖也。”;孔颖达疏:“祖之定名,父之父耳。但祖者,始也,己所从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
这些古籍中的记载,充分的说明了“祖”,乃家族的起源或血缘象征。
2什么是“宗”?
“宗”与“祖”有本质区别,按照字形来看“祖”乃示+且构成。“且”的甲骨文字形为祖庙状,由“土”字转化而来,象征着古人对祖先的崇拜。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祖”的字面意思为“示+且”,是“示”的二重递进关系。
而“宗”字则是由大+示组成,其主要含义就是代表“大示”,“宗”所代表的是家族分支。
单从这个字的外形上来看,“宗”表示设有先祖牌位的房屋,说白了就是祭祀祖先的宗庙、神庙。
由于参加祖先祭祀的都是同一家族,所有还可以引申为祖宗,亦或是同祖家族等含义。
第二、“祖”和“宗”的亲疏不同
“祖”和“宗”的辈分不同,甲骨文中的五代关系以“示”为基准:太祖即“示”之曾祖;祖乃“示”之祖父;宗则是“示”之父亲;“示”又分为大示和小示,而示之子就是下一代的意思。
从严格意义上讲,“祖”和“宗”相比,“祖”要明显亲于“宗”。因为“宗”乃旁系前辈,例如,叔叔、伯伯、大爷、二爷……等。
虽然都同属一个老祖宗,并且都属于同一血统,但是相比较于“祖”而言,“宗”的血缘关系要远一些。
“祖”是本家、“宗”是本族,所以“祖宗”虽是同一血统家族前辈,但“祖”的血缘关系更为亲密。
据《礼记·祭法》记载:“有虞氏禘黄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孔颖达疏:“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
这句古籍中的记载,又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了“祖”和“宗”的深层涵义。
对古代王朝历史比较熟悉的人,相信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封建社会中的皇帝庙号,往往都会以祖、宗为区分。
例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宋高宗赵构等,实际上从庙号的祖、宗之分中,就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皇帝庙号中,“祖”和“宗”的区别很明显,一个家族中开创基业的第一位祖先,就会被称为“祖”,而紧接着第二位祖先便是“宗”。可以看出“祖”更为正统,而“宗”则有不劳而获的意味。
“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1)知识信息; (2)著作方式;
(3)文字;
(4)物质载体;
(5)文字制作技术;
(6)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学术观点: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中国印刷术的演变:
雕版印刷发端于唐代,宋代以后成为传统中国图书制作生产重要方式。较早的雕版,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称为“单印”;若将规格完全一样的几块版面,分别在不同的部位着上不同的颜色,重复迭印,就可产生二色、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效果,称为“套印”;以套印技巧印制的书,就称为“套印本”,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彩色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用铜铸或木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字体,再拼成版面印刷(图4《御制数理精蕴》),乾隆皇帝将宫中以木活字印刷的书称为“聚珍版”。石板印刷是西洋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因有快速、价廉的优点,很快地通行起来。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修复技术规范228)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修复技术规范229)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修复技术规范29)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18)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修复技术规范219)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修复技术规范220)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修复技术规范22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修复技术规范22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修复技术规范221)又称为书首。
10.书根:(修复技术规范22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天头和地脚右端。(修复技术规范227)
有关土家族的资料。 急!
本文2023-10-26 08:21: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