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药膳有何渊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6收藏

食疗药膳有何渊源?,第1张

人类的祖先在吃野生食物时,发现某些动、植物不但能够饱腹,还有药用价值。

那时,人类不需要,也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因此,中医学才有“药食同源”之说。

这种原始的药膳,并不是真正的药膳。真正的药膳只能出现在人类掌握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和积累了烹饪经验以后的时代。

自从有了文字以后,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出现药、膳两个字。而形成药膳一词,最早记载于《后汉书·烈女传》:“母亲调药膳,恩情笃密。”

西周时期称之为“名医”的官,主要负责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的滋味、冷热度、重量,“名医”所干的工作,与现代的营养医师差不多。

《周礼·天官》中记载的疾医遵循“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的原则;疡医遵循“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的原则,这些都是成熟的药膳。

可见,中国人早在先秦时代,甚至西周时代就有了十分丰富的药膳知识。

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集了药物的大量品种,例如薏苡仁、芝麻、葡萄、山药、核桃、龙眼、百合、菌类、橘、柚等,记载了各自的功效,这些品种都是配制药膳的配料。

最早记载用药膳医病的书籍在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里有13方,其中6方属于药膳。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记载了很多药膳,能治疗各种疾病,它们的功效很大。

我国食疗由来已久,历代食疗著述也很丰富。除《黄帝内经》外,晋代葛洪的《神仙服食法》,北魏崔浩的《食经》,唐代孙思邈的《食忌》、《千金食治》,孟诜的《食疗本草》,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卢和的《食疗正草》,清代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等,都是著名的食疗专著。有人统计,历代的食疗文献计有123种,586卷,内容之丰富,居世界首位。

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海内外形成吃药膳的风潮。在难以“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现代社会,药膳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这不仅出于品尝美味,而且是充分发挥药膳疗效的需要。

现代药膳与烹调技术、现代医学结合起来,使得色、香、味、形都很好,更加引人注目,应用药膳疗法的人也愈来愈多。

是《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因成书时主持修撰的是英国公李世而又名《英公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成书于唐显庆四年(659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新修本草》体例源自《本草经集注》,分类将《本草经集注》的草木、虫兽二部再细为草部、木部、兽禽部、虫鱼四部。《新修本草》正文部分收录了850种药,比前代药学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新增药物114种,对古书未载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有误者,重加修订,新增龙脑、安息香、胡椒、郁金、诃子等新药,还收录武则天的美容秘方,又载有以白锡、银箔、水银合成的补牙剂,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补牙的文献记载。

《新修本草》正式颁布天下之后就作为临床用药的法律和学术依据,流传了400余年,代表了中古时期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日本《律令蜒喜式》记载:“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凡读医经者,《太素》限四百六十日,《新修本草》三百一十日”。

扩展资料:

成书背景

显庆三年(658年),右监门府长史苏敬向唐高宗进表请修本草,高宗下令组织了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孔志约等22人与苏敬同编新本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从唐显庆二年(657年)开始编写到唐显庆四年(659年)正月使其成书共历时两年。

全书共54卷,分为三部分:正文、药图和图经。《正文》即通称《新修本草》凡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新修本草》开创图文对照之先河,“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可惜药图、图经在宋代后失传。

《新修本草》亦有错误,例如苏敬等人误把枫树当做枫香,如“炼丹”被列为上品之情形。陈藏器对该书进行补遗,编成《本草拾遗》。五代后蜀曾加以修订重刊《重广英公本草》,通常称《蜀本草》。敦煌石窟曾发现手抄本,现仅存残本于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图书馆。日本人冈西为人辑有《新修本草》10卷。

-新修本草

甲鱼首尾散出自《中国药膳》这本书。甲鱼首尾散:取新杀甲鱼的、尾,用芝麻油(香油)炸焦,分别研为细面。将甲鱼头面混入食物中,空腹1次吃完,逾百日恢复健康﹔再将甲鱼尾面,照前法服下。服用甲鱼头后,可出现阴茎萎缩,不再勃起,无性欲要求及梦遗和失精现象。俟百日后或更多时日(决不可早),再服尾面,则阴茎恢复原状,性欲要求亦趋正常,但须节制房事。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型遗精。

现存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基本代表了唐代方剂学的真实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孙思邈的力作。《千金要方》共30卷,132门,载方5300余首。《千金翼方》亦为30卷,载方2200余首。二书虽以方书为名,实为综合类医学巨著,仅就《千金要方》之方剂部分而言,既全面总结前人经验,又不乏作者创新之剂。在安排各类方剂次序时,首列“妇人方”,后又设“少小婴孺方”,表现出作者对妇幼疾病的防治特别重视;治疗无子方分男女之殊,极有见地;对温病的治疗,孙氏更加注意对清热解毒药的应用;对于虚损,每将补益药与羊肉、鹿肉、牛髓、兔肝、羊肝等同用,并专辑“食治”一卷强调“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食疗之学、药膳之方,由于本篇的承上启下,得以发扬光大。书中还收录了若干保健、美容方剂,为后世补虚弱、抗衰老、保健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方剂和经验。此外,其中的温胆汤、独活寄生汤、苇茎汤、孔圣枕中丹等,至今仍为医家所常用。

《外台秘要》作者王焘,全书计40卷,1104门,收方6800余首。本书的特点是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方,如《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范汪方》、《深师方》、《崔氏方》、《集验方》、《广济方》、《近效方》等。至今该书仍是研究这些资料的重要文献。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马丽侠)4月16日,元朝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菜点复原书籍《饮膳正要·古法食单》编写发布仪式在呼和浩特举办,内蒙古旅游餐饮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对此书的菜点进行了复原性研究,计划复原60道具有代表性的菜点。

据了解,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写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著,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该书记载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

内蒙古旅游餐饮协会执行会长武国栋在发布仪式上表示,《饮膳正要》是民族饮食文化积累的重要资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饮膳正要·古法食单》的编撰是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养生菜”、复原元代民族饮食、提升蒙餐地位、做大蒙餐菜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翻阅大量参考文献甄选可复原的菜肴,翻译原文,制定古菜复制方案,克服年代久远、描述不详、原料更迭、技法失传、古今饮食观念的变化,希望将这部古籍焕发时代光辉,实现商业价值。”武国栋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

食疗药膳有何渊源?

人类的祖先在吃野生食物时,发现某些动、植物不但能够饱腹,还有药用价值。那时,人类不需要,也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因此,中医学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