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有什麼传说?
汉族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有着约13亿人口、5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在历史上的中国,汉族先民古代华夏,一直就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他们凭借着稳步发展的农耕经济,独步于时的封建文化,凝聚和推动着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
汉族也和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的创世纪历史。汉族先民是将自己关于世界起源、始祖活动和民族形成等,传说时代的历史历经久远地口耳相传之后,再由后世的历代文人,记载并保留在有关汉文古籍中的。在汉族的创世纪神话和传说中,流传甚广的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就是反映传说时代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妇,在创世纪之时孕育后代、开启黄土地上农耕文明的历史踪迹。
本文透过汉文古籍中一些零星记述,试图解读具有东方色彩的,古代华夏先民创世神话传说之一斑。希冀窥视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妇,在黄土地上繁衍后代、开启农耕文明的早期历史。文章标题和论述所用的“始祖夫妇”之称,是借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一书,对“亚当和夏娃”释文的提法[1] 。目的是在陈述粗浅陋识之时,稍具不成熟的简略比较之意。鉴于学力和见识所限,谬误浅显,在所难免,恳请大家不吝赐教。
伏羲和女娲是孕育华夏先民的“神人”
汉文古籍关于伏羲和女娲的记述,大多是经历华夏先民长期口耳相传之后,再由后世历代文人加工载录的。所以在有些内容上,存在不少怪谲、重复和难解之处;还有一些内容则有着明显的虚构、梦幻和错谬的地方。但是,这些古代华夏的创世纪神话和传说,绝非是全然的荒诞和虚幻性的骗言。事实上,正是这些神话和传说,蕴含着华夏先民对自己创世纪历史的深邃认识和浅近质朴的表述。
关于伏羲和女娲传说的记述,在汉文古籍中显得比较凌乱。根据《世本·帝系篇》的记载称:“太昊伏羲氏。”由此可知,华夏先民早就明确认为,伏羲即为太昊伏羲氏。而在汉文古籍中,太昊又被记作大昊、大皞、太皞;伏羲也可记作包羲、庖羲、疱牺、伏牺、宓牺、炮牺和伏戏等。
值得一提的是,伏羲的事迹有许多是和女娲的事迹,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如五代蜀杜光庭,在《录异记》卷八便记载了:“陈州不太昊之墟,东关城内,有伏羲女娲庙。”根据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大约是在唐末之时,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繁衍后代的传说,就已经在华夏民间广泛流传着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民族学的解释,实际上这正反映出传说时代华夏先民,所经历的氏族内部兄妹互相婚配的社会发展阶段。
1﹒伏羲是“神”和女人所生的“神人”
在华夏先民的神话传说中,举凡建奇功、创伟业,被后代敬奉为神明的伟人,一般多是其母亲与神结合后所生的。而这样的妇女与神结合的方式,通常就表现为妇女践踏了神的大足迹,或者是妇女吞食神鸟所生的大蛋,感孕而育。按《太平御览》卷78引《诗含神雾》所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则明确地指出了,伏羲正是由其母华胥,践踏了神的大脚印,从而怀孕育生的。
《山海经·海内东经》又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华夏先民历来以传说中的“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因此,汉族和古代华夏也被称作“龙”的传人。在华夏先民心目中,雷神是一位有着巨大力量的神祗。于是,他们便将自己的始祖伏羲,描述是龙身人头、有着巨大力量的雷神,与世间的妇女结合后所生的,有着神奇力量的“神人”。
在这里我们有趣地看到了,华夏先民在自己的创世神话和传说中,不仅创造出了为后人累世敬仰的始祖。而且还创造出了“龙身而人头”,以“大迹”与华胥氏结合,从而生下始祖伏羲的的“神”。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华夏先民,源远流长的“造神”之渊。
在华夏先民的心目中,伏羲是和女娲一起,还是一个代表着依附“神力”,孕育华夏先民,肇启农耕文明的时代。成书较早、被华夏先民奉为“六经”之首的《周易·系辞下》,就有这样的记述:“包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禹作。”这实际上向我们指出了,注重人文传承的华夏先民,早就已明确无误地,将至高无上的伏羲始祖,位列于炎帝神农氏,以及开创人文的黄帝始祖之前。
2﹒伏羲是华夏先民脱离神界的始祖
在华夏先民的早期神话和传说中,神是不同与人的。神是有着巨大力量,并与人分界而居的。神都是生活在天庭的,神能够下到人间;而人是不能上达天庭的。传说众神是在一个名叫,都广山的地方上天下地的。这就是《淮南子·墬形训》所记的:“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因为伏羲是神和女人交合后所生的神人,所以伏羲也能缘天梯建木以登天。《山海经·海内经》记述说:“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建木,大皞爰过。”这里所说的“建木”,是众神用来登天专用的。所以“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而“大皞爰过”说的就是始祖伏羲,也能像神一样,攀缘建木、上下往返于天地与神人之间。”
然而,也正是伏羲能攀缘上下,反映在华夏先民心目中伏羲,只是一位“绝地天通”时代,与神有着区别的人。伏羲是一位脱离神界、有着神力进行发明创造,带领人民开创农耕文明、实行社会变革的始祖。所以,始祖伏羲才能被华夏先民推崇为传说时代的神人,并以其所获得的空前伟业,历经久远地铭记在华夏文明殿堂上。
3﹒女娲是用黄土孕育华夏先民的女始祖
女娲造人传说对华夏先民影响深远。《淮南子·说林训》对此的记述颇具神化色彩:“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按汉末学者高诱所说:“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上骈、桑林,皆神名。”所以,《淮南子·说林训》是说明“女娲王天下者也,七十变造化。此言造化治世非一人之功也。”[2] 这不仅较客观地折射出了,女娲是在“众神”的襄助下,才能完成“造人”这一社会进化大业的。同时,也科学地反映了,伏羲和女娲时代的华夏先民,正处于母亲氏族社会的历史实体。
《太平御览》引《风俗通》所载的女娲造人传说,是这样记的:“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这个记载虽然较晚,但其起源或许更早于《淮南子》所说。它最浪漫和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女娲“抟黄土”造人。女娲用“黄土”孕育了华夏先民,既浪漫而生动地揭示了女始祖,孕育华夏先民的社会发展踪迹;也科学而经典地反映了华夏先民,与滋养他们和农耕文化的黄土地,有着生俱来的、不可分离关系的历史根基。
《风俗通》还记有一个传说:“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这个传说所反映的内涵,既耐人寻味,又令人发思。它一方面固然是女娲造人后,社会进化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则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伏羲和女娲时代的华夏先民,正在发生着的婚姻,以及由婚姻而引起的,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那就是,处在由女始祖率领“祷神祠”的母系社会,正在逐步向“为女媒,因置昏姻”的父系社会过渡。
伏羲和女娲时代的母系农耕文明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伏羲和女娲时代的华夏先民,正好处于母亲氏(部)族社会,向父系氏(部)族社会过渡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华夏先民,基本上是按母亲的世系进行传承的,所以就在汉文古籍中便说他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是当时华夏先民,也正在逐步向父系社会过渡。于是他们才会推举出像伏羲那样,被后世敬奉的男性始祖来,并且将这位男姓始祖描绘成,是“神”和女性结合后降生的,具有神奇力量的“神人”。
按《云芨七籖》卷100辑《轩辕本纪》所云:“黄帝游华胥国,此国神仙国也。”注“伏羲生于此国。”可见,传说中的华胥,不仅是生伏羲的“伏羲之母。”而且还是传说时代华夏先民的一个国名,或者说是一个氏族、部族名。所以,诞生伏羲的华胥国,实际上就是现在民族学家们说的,实行氏族(部族)内通婚的母系氏族(部族)社会。
在这样的母系氏族(部族)社会里,流行的是氏族(部族)内,辈份不同的男女,自相婚配、繁衍后代。因此,我们就看到了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彼此既是兄妹、又是连为一体的夫妇。当时的华夏先民,不但清晰地知道其母华胥氏;同时也由于社会的发展,促使他们能够推测,或者说杜撰出其父系始祖之父,乃是留下“大迹”,却又无可追溯的“神”。
1﹒伏羲和女娲是自相婚配的兄妹
《楚辞·天问》称:“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汉代学者王逸对这段的注文是:“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又据《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所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这就是华夏先民所描绘的,伏羲和女娲作为夫妇的,两位一体的形象。近代在南方一些地方发现的,伏羲和女娲双头连体蛇身的图像,也是对夫妇两位一体形象的印证。
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下又云:“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这就是对兄妹议为夫妇的较详尽的记述。
无独有偶,清代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也说:“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由此可见,华夏先民关于伏羲和女娲是“同母”所生兄妹,以及他们自相婚配、繁衍后代的传说,乃是流传广泛、确凿有据的。从而也就反映出,传说时代华夏先民确曾经历过,氏族内部兄妹互相婚配的社会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本来都是口头文学,后人经过加工、整理,保存在一些古籍里,有些已经失传了,现在主要是《山海经》、《列子》等保留了了较多的内容,尤其是山海经,研究中国古代神话必须得看山海经。另外,屈原《楚辞》里也有较多的神话内容。中国道教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有着极深的渊源,对于道教传说,也可以作为参考,那么,你可以查一下道教的经书传说。
至于你对于是否有这些传说的疑问,我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中国远古先民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起源问题,创造出了许多绮丽的神话传说,借此来解释这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也是中华文化里最厚重、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一,它开启了中华文化。所以,神话传说是存在的,代代相传。
所以,文学作品经常会借用这些神话,丰富内容。但不是所有的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些也是今人杜撰的。
我说了这么多,你肯定觉得很麻烦对吧,不麻烦的话,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学者研究了。
其实,你只要百度一下“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列子”、“楚辞”、“中国道教传说”就ok啦。
盘古,鸿钧,女娲,三清,准提,接引,红云,帝俊。太一,十二祖巫等,楼上应该说的没错。
1、我国古代文学之源是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
2、我国的远古神话包括三类 开辟神话 自然神话 英雄神话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山海经里面保存了远古神话
大禹治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禹治水传说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反映大禹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治水的神话故事,具有数千年的历史,这个传说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抗击精神,还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精神。
大禹治水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后来被《史记》等正史所记载,流传至今。这个传说讲述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历经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形象被描绘为勤勉、勇敢、无私、智慧,深受人们的敬仰和崇拜。
2021年,大禹治水传说入选我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个传说的入选不仅是对大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古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大禹治水遗迹:
禹会村遗址,禹会也称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地考察发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
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涂山既有大会诸侯遗址,又有娶女首领为妻的涂山氏国遗址,并留有禹王宫、启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启之地的)台桑、防风冢、禹墟等多处遗迹,山上禹王宫有数千年历史,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
类似的问题回答过几个,对提问者多少有些帮助,
复制粘贴给你。
上古,我的理解是先秦时期
你要看玄幻小说?那一定不会是真实神话。
我推荐几本,山海经(超级经典,力荐!!!~~不看后悔!!!~~~~)
楚辞(有提到很多神话故事和人物)
庄子列子淮南子(这种子类的东西,有真相,也有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编造,特别是庄子同学………………不过淮南子的神话还是不错的,韩非子里也小提过几次)
神异经(很神奇的书,不过不太好买到……泪目……)
述异记(性质和神异经一样)
神仙传(道教神仙有很多,后人演绎的,没意思,是传说不是神话……但作为玄幻素材还是凑合……至于他是不是列仙传,我不知道……)
搜神记(其实吧这是传说,和神话已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绎史(本来挺正经一书,结果有很多神话碎片……)
史记(想知道炎帝皇帝他们家的事儿么?请看《三皇本纪》……)
白虎通号(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很多神话论述都会引用他……)
左传(有的时候君臣谈话就神叨起来了……国语也是,古人果然很信神仙啊……)
三教搜神大全(好像是元明清的书,我对宗教神话神仙没什么兴趣,不过你可以看一看)
论衡 订鬼篇(好吧其实他是很无聊的一篇论文,不过其中有几个引注绝无仅有,如书中言引用山海经的段落,山海经中并没有,怀疑是已亡俟的篇章,还是有价值的)
周书(讲那么古老的时代,不可能不提神仙灵异)
路史(我没看过,也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不过它有蚩尤传,还介绍了很多黄帝的事,很神奇吧)
穆天子传(就是以神话小说,挺短,讲周穆王会见王母娘娘……好囧…………)
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看过后者,里面有很多让人喷饭的传说故事)
拾遗记(里边有关于古代豢龙的传说,很牛吧~)
博物志(异闻里有很多神话传说)
竹书纪年(神话啊,个别语段有提到)
首先我觉得你的概念有点模糊,我不知道你是想看正宗的神话呢还是想看演义性质的。
正宗的神话,你还是看袁珂先生的《中国古代神话》,非常棒,是先秦时期的,从女娲盘古到周幽王,论断也很赞!!!!!如果想看学术论文,我现在看的是王小盾《中国早期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
如果你想看演义小说(即非正宗神话),看《西游记》《封神演义》,其实这类小说《聊斋志异》《搜神记》《神异经》《神仙传》……
恩,就这样~~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以下内容:
1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爱、道德、礼仪等传统价值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道家文化:道家思想强调自然、自由、无为而治、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强调谦虚、无欲、柔软而有力等观念。
3 佛教文化: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它强调超脱尘世的思想以及慈悲与智慧。
4 诗词歌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非常重要,作为中华文学的经典之一,它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历史意义。
5 书法绘画:中国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6 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
7 中医药: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整体观念,主张预防、调节、治疗疾病。
8 禅宗文化: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强调心灵的平静、应有、禅悟等。禅宗还产生了许多与美学和文学等相关的思想和艺术形式。
9 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包括许多习俗、节庆、民间传说和传统手工艺等,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信仰,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0 古籍文化:中国古籍文化包括四大名著、十三经、《史记》、《全神词》、《道德经》等经典,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也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园林文化: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也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意识和生活方式。
12 笛子、琴、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和音乐形式。
13 中华民族的礼仪、道德及家庭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什麼传说?
本文2023-10-26 11:17: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