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蚩尤与尧舜禹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同属一个文明传承体系,还是各自单独发展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2收藏

炎黄蚩尤与尧舜禹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同属一个文明传承体系,还是各自单独发展的?,第1张

尧舜禹是炎黄蚩尤的后代,所以他们是同属一个文明传承体系的。

有的人在看完《山海经》一些古籍之后就有了一个疑惑,觉得尧舜禹的生活范围是在南方,而炎黄蚩尤好像是北方的中原地区那这两个是不是可能是并存的一个地区文明呢?其实它们不是并列存在的地区文明,而是同属一个文明传承体系。

也就是说。当时河南郑州一代主要是炎黄这两个皇帝的活动区域范围,而他们其他的亲属则是居住在陕西西安那一边,这些资料都是可以考证的。所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炎黄和蚩尤两个都是互为仇敌,当时炎帝是炎帝族的首领,而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在古代的时候,两个部落难免都会有冲突,所以炎帝部落在与蚩尤部落的冲突当中被赶到了河北,在最后,黄帝给炎帝雪中送炭,炎帝得到了黄帝的援助,他两最后一起把蚩尤给杀了。

黄帝这么做也是有他的私心的,因为他想要想要将炎帝的部落给吞并,所以后来黄帝打败炎帝之后就称霸一方了,然后天子地位在他的家族内部就得到了一定的传承。

按照他们的血统来讲,尧是黄帝的玄孙,而舜是黄帝的第七代孙子,禹也是黄帝的玄孙,从而就可以推断出来,舜是尧和禹的玄孙,可能是不是感觉他们的关系有点儿绕呢?那就可以理解为他们有亲戚关系吧。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化,真的是太博大精深了。

尧舜禹的历史故事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y2o)、舜(sh)n)、禹(y()。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相传,尧很节俭。他住在茅屋里,吃糙米饭,喝野菜汤,身上穿着麻布袄。舜品德也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田,历山的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靠近舜居住。舜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那里就成了村落。他博得百姓普遍赞扬。尧舜时候,水患严重。舜命禹去治水。禹用疏导的方法,把水引入大海。他一心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终于止住,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禹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信。

尧舜禹的发展史

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 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 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 年,90 岁禅让于舜,118 岁时去世。 舜,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shun the name of aiegendary monarchin ancient china〗。

舜,也称虞舜,黄帝的八世孙,因生于姚地,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部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他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夏。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尧舜禹禅让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尚书》中还有言: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舜即位后,立刻除去了共工、终、鲧、欢兜等一干尧在位时的名臣,终使天下臣服。很显然,共工等人很可能威胁到舜的顺利即位,所以他才如此排斥他们。

此招“杀鸡儆猴”再明显不过。不过舜到最后也是胆战心惊地坐着帝务舜禅位图 位,因为即将取代他在人民心中地位的人,正是鲧之子禹。

舜是禹的杀父仇人,此乃毋庸置疑的事情,所以禹治水成功后,能甘心为舜所用吗?此时再看韩非子的“禹逼舜”这句话,顿觉其中的精到之处。 虽然《史记》上讲, 舜南巡不幸病死途中。

但战国时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却这样记载:舜年迈体衰,禹 于是迫舜去南方巡查,实为“放逐”,舜因此死于途中,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都不在身 边。舜死得如此孤独,于是便有了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的凄惨结局:“尧之女, 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不管是《史记》的记载更符合真实历史,还是被称为“野史”的《竹书纪年》更贴近现实境况,总之,舜的死实则是有蹊践的。

今日无论如何推测,都不可能再现当时的 情景。

炎帝、黄帝、尧舜禹的特点

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y2o)、舜(sh)n)、禹(y()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按史学界相沿巳久的观点,尧、舜、禹是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的时代处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化的门槛,他们是夏王朝建立之前,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三位英雄但这仅仅是根据传说的推论,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矛盾,令人疑窦丛生[1]而且,有关尧、舜、禹的传说到了秦汉时代已是众说纷纭,以致司马迁在撰写他们的事迹时也不得不“疑则传疑”,[2]对许多问题无法做出定论,更何况我们比司马迁又晚了二千年笔者认为,要真正了解尧舜禹,真正认识他们的时代,必须从新的角度,寻找能勘定其时代的历史坐标,这个坐标应当是大洪水尧舜禹时代,是一个洪水泛滥的时代,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直到大禹时代,才历尽千辛万苦,平息了这场灾难这场洪水之大,《淮南子•览冥篇》说得很形象:“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水浩洋而不息”这是人们记忆中最大的一次大洪水,从此之后再也未有类似洪水的发生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世界几乎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与神话,而且他们往往把大洪水作为自己民族的起点(或者说大洪水是古老民族记忆的起点),对大洪水以前的历史多语焉不详我们中国也不例外读一下中国早期的历史与传说,不难发现,尧舜禹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传说的起点,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典籍《尚书》,即“独载尧以来”史事,至于黄帝、炎帝等等的传说都是后人一步一步地追加的,也就是说,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开始于尧舜禹时代,即大洪水时代。

有关尧舜禹的历史故事

帝尧,就是放勋。

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

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

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

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

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yáng,阳)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xiù,秀)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

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别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

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

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

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

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mǎo,卯)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

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尧说:“谁可以继承我的这个事业?”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哼!丹朱么,他这个人愚顽、凶恶,不能用。”

尧又问道:“那么还有谁可以?”驩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做出了业绩,可以用。”尧说;“共工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能用。”

尧又问:“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众万分愁苦,谁可以派去治理呢?”大家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

四岳都说:“就任用他吧,试试不行,再把他撤掉。”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了鲧。

鲧治水九年,也没有取得成效。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

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大家都对尧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

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

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

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guī,规)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都遵从不违。

尧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

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更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道德,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

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

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

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

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从穷蝉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间几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赶上有点小错儿,就会遭到重罚。

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诚谨慎,没有一点懈怠。舜,是冀州人。

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跑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

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说这个人可以。

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

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

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

尧舜禹在历史上有何地位

尧舜禹是古代汉族传说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

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们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的运城和临汾。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

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

他曾几次遭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贤惠的妻子巧设智计,才使他化险为夷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因禹治水有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尧舜禹的历史故事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y2o)、舜(sh)n)、禹(y()。

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

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相传,尧很节俭。

他住在茅屋里,吃糙米饭,喝野菜汤,身上穿着麻布袄。舜品德也好,能以身作则。

他在历山耕田,历山的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靠近舜居住。

舜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那里就成了村落。他博得百姓普遍赞扬。

尧舜时候,水患严重。舜命禹去治水。

禹用疏导的方法,把水引入大海。他一心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

洪水终于止住,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禹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信。

尧舜禹是谁,尧舜禹分别是哪里人士?

尧舜禹分别是哪里人士?1、尧:

尧出生于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姬姓,伊祁氏,名放勋,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喾之子,母为庆都。

2、舜:

舜出生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是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之一,父系氏族社会后期东夷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

3、禹:

禹出生于今山西夏县,姓姒,名文命,字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扩展资料: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

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

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

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尧

—舜

—禹

尧舜禹谁更厉害?论德,尧第一。尧开禅让之先河,为我中华奠定了“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的传统观念。

论才,舜第一。舜先辅佐尧治理天下,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使天下归而化之,他还是我国儒家以孝为本的楷模,第一个大孝子。论功,禹第一。在禹的带领下,治理好滔天洪水,使古中国人全面转入农耕,从渔猎转入农耕,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的生存条件极大改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三个优秀老祖宗,都是们后辈的光辉榜样,是无法分出高低来的。人们常说的尧舜禹,尧是谁?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尧舜禹中的舜指的是谁舜(shùn):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出生地在姚墟,治都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

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受尧的“禅让”为有虞氏首领,尊号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奉为华夏至圣。希望我的解答你能满意!祝愉快,望采纳!尧舜禹之后是哪个皇帝是启。

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

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

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

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扩展资料:

启开启了王位世袭制:

禹到了晚年,便四处查访,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

当禹死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躲到另一地方表示谦让,由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决定继承人,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上启,启即位,(约公元前1988年—1912年),并传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

——姒启

尧舜禹汤是什么关系尧是舜的岳父,舜传位于禹,汤的始祖契曾辅佐禹治水。

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姓妫或虞姚,名重华。尧帝的女婿,因建国於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尧用之,使摄位三十年,后受禅为天子,都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传位于禹,亦称为"大舜"。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玄孙。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传说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

汤,灭夏后称为武汤、商汤、成汤或成唐,是商王朝的建立者。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汤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因以为族号。

扩展资料:

尧舜禹汤是我国华夏族的古代四位最英明的帝王,在《尚书》和《史记》都有关于尧舜禹汤的记载。根据目前发现的资料,中国关于尧舜禹汤的可靠的历史记载要比希腊人的神话故事的文字记载早了约1000年。

尧,大约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

舜,大约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历来都与尧并称。《史记》说舜名重华。今天的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传说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史记》说他名文命。《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

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华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参考资料:

-尧舜禹汤

尧舜禹谁的功劳最大尧

 才德:尧的品质和才智俱是非凡绝伦,“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所以他即位以后,局面大变:举荐本族德才兼备的贤者,首先使族人能紧密团结,做到“九族既睦”;又考察百官的政绩,区分高下,奖善罚恶,使政务井然有序;同时注意协调各个邦族间的关系,教育老百姓和睦相处,因而“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功绩: 制定历法  传说在尧的时代,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劳动人民就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时。汉民族是农业垦殖历史悠久的民族,对农时十分重视,故《尚书尧典》对此有详细记载。  《尧典》上说,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叫“敬授民时”,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井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  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由此可知,古人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舜才德:善于用人,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功绩: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禹才德:改堵为疏的方法来治水,终于治理好水患;在外辛苦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功绩:最大的功绩也是治理好了水患。尧舜禹汤文武是指哪些人尧舜都是上古五帝之一。禹是夏朝的祖先,他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文指周文王。武指周武王,周文王的儿子。

以上的君主都是贤明的君主。尧舜禹(36)人士(1)

尧舜禹所处的时代,正是原始文明逐渐向奴隶邦国制度转变的时期。尧舜禹的故事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因而有着非常深刻的周人的思想烙印。如果把尧舜禹都不再看作所谓圣君,而作为原始部落联盟的首领(以及原始部落民)就大约可以理解尧舜禹时期的种种故事传说了。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当年发生的故事:

早在黄帝与蚩尤、炎帝的战争时期,在现今河北省顺平县东北10公里的伊祁山,居住着一个半农耕半游猎的部落,由于他们活动范围内有伊祁山,因而被称为伊祁氏。不知道什么原因,伊祁氏部落离开居住多年的伊祁故地,逐步向西迁移,进入汾水流域。辗转经过今天的山西太原而到达平阳之地(今山西省临汾市)。受当地发达的农耕文明的影响,伊祁氏在汾水岸边定居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伊祁氏掌握了高超的夯土技术,在部落定居的村庄夯筑了坚固的房屋,还在村庄的周围夯筑了高大的土墙,从而结束了人类穴居的生涯。高大的土墙在抵御野兽的侵袭和外族的侵扰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伊祁氏部落逐步强盛起来,远近的部落都归附于伊祁氏。伊祁氏的人们在他们的城中建造了夯土高台,部落首领在高台上举办各种仪式和活动,逐渐的,远近的部落把伊祁氏的首领称为“尧”,把伊祁氏部落称为“尧部落”。

尧部落逐步向外扩张它的影响力,用它先进的文明和强大的武力征服了远近许多部落,形成了一个部落联盟。尧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为了方便对各个部落的管理,尧把各个部落的首领聚集起来,召开部落首领议事会来决定部落联盟的事务。尧同时还根据各个部落不同的特长为它们分工,制订历法,推行教育,发展农耕。部落联盟进一步强大起来。

也几乎就在这个时候,东夷族的一个首领称为“舜”的部落,为了躲避东夷族无休止的战乱征伐,也踏上了西迁的道路。舜部落最终度过黄河来到了称为“虞”的地方(今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东北),并定居下来,从此被称作“有虞氏”。

舜的部落带来了东夷族先进的制陶工艺和打渔技术,并擅长于同其它部落发展物品交换关系(关于东夷部落的物品交换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同属东夷族的商族那里看到,并且,直至今天,我们仍然把精于此道的人称为商人)。借助这些特长,有虞氏部落在农耕文明的发祥地逐步稳定下来,并且日益强大。

壮大后的有虞氏部落开始了向外的扩张,甚至臣服了盘踞蚩尤故地解池多年的鲧的部落。

鲧的部落是在黄帝战蚩尤之后来到河东解池附近,并定居下来。靠着解池的盐以及附近肥沃的土地,鲧部落迅速壮大并兼并了附近的其它小部落,这其中包含一个被称为禹的部落。然而鲧部落却也没有太大的野心,终于在于后来居上的舜部落的争斗中落败,不得不臣服于舜。在后来舜部落与尧部落争斗失败后,鲧部落在尧和舜的双重压力下,被迫离开解池故地,以治水的名义向北迁移。再后来,又被舜部落攻杀在羽山。

于是,舜部落的势力继续向北扩展,逐渐进入汾水流域,到达了尧部落的核心控制区域。一山不容二虎,于是争斗在所难免。结果是尧部落取得胜利,舜部落被迫退到历山附近,开始发展农耕,积蓄力量。这就是传说中尧征南蛮以及舜耕历山的来历。

舜部落在历山脚下发展农耕,更凭借商品交换的传统逐步建立了与尧部落联盟之间的关系。尧部落的直系被称为九族,舜部落甚至与九族部落建立了联姻关系,并稳定了九族部落,最终九族部落坚定的站在了舜的一面。

舜部落同时也注意联络同属于东夷族的其它部落,比如高辛氏的“八元”和高阳氏的“八恺”,这些部落都成为舜部落联盟的主体。

舜部落也从尧部落哪里学到了不少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掌握了历法甚至进行了重新修订,又通过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逐步确立起部落中部分人的神权地位。这些代表神权的人逐步成为部落中的贵族。于是,贵族议事制度逐渐取代了原始的部落议事制度,阶级开始产生。

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舜部落再次向尧部落发起挑战,这一次,由于尧部落的直系子民九族部落站在了舜部落的一方,因而衰尧部落遭到失败。舜进入尧部落多年经营的汾水流域,把尧部落的残余势力驱逐到丹朱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长子县。

得胜的舜部落做了几件大事,第一件就是攻杀了治水的鲧,鲧部落从此消失。同时命令禹部落接替鲧部落进行治水。第二件是在解池之南的蒲阪,仿照尧建立的城市的样子,建立了一座更大规模的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第三件是重新对各部落进行分工,如:命禹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各部落各司其职,有利于加强统治。

禹部落世居在解池北岸的安邑。鲧部落北迁后,禹部落接替鲧部落成为解池附近部落的首领。禹部落做事低调,对舜部落十分顺从,然而还是没有逃脱舜部落的猜疑,受命治水。

与鲧不同的是,禹还有益和稷两个部落作助手,因而声势更大些,力量也更大些。益是舜任命的掌管山林的部落,稷是舜任命掌管农业的部落。有了这两个部落的襄助,禹部落就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同时,对其它怀有恶意的部落的战争中也可以有更大的胜利的把握。

借鉴了鲧的教训,禹带领人民向南进发。沿途疏通黄河河道,让河水顺势下流。之后,禹部落度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处理进一步疏通治理黄河外,禹部落还很注意发展农业,并且兴修水利,很注重对农田的灌溉,部落实力得到很大发展。

逐步政府了一些小部落后,禹部落在阳翟定居下来,专心发展生产。同时,也注意同东夷族的其它部落发展关系,凭借着在治水过程中集结起来的军队以及在治水中建立的禹的威望,远近的部落逐渐臣服。

禹甚至进一步发展了舜建立的贵族议事制度,将作为神职人员的贵族世袭,而不再推举。同时,部落中各种分管事务的人也实行世袭,并逐步成为新的贵族。部落首领禹也实行世袭制度,禹死后,禹的儿子继承部落首领的位置,不过,新继承的部落首领也称为禹。

禹部落统一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部落后,推行自己建立的一整套制度。各部落纷纷建立了贵族议事制度,部落首领也成为世袭,并经过禹的确认。这保证了各部落对禹部落的忠诚。禹部落因而也就拥有了对各部落首领的处置权。

做完了这些,禹带领自己的军队和人民,重新度过黄河,回到安邑。此时的舜部落已经不能与之抗衡。禹将舜部落驱逐到虞地,并改称商均。这个虞地不是有虞氏的发源地,而是黄河以南的一处地方,就是现今的河南省虞城县。

于是禹开始了自己的统治生涯。最后一任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禹的位置,并正式建立了一个国家,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和统治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各个部落的统治。人们把这一代禹称为启。从启开始,由于文字的发展,各代的王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不再统一称为禹或者启

尧舜禹的传说传说中,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相传,尧很节俭。他住在茅屋里,吃糙米饭,喝野菜汤,身上穿着麻布袄。舜品德也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田,历山的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靠近舜居住。舜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那里就成了村落。他博得百姓普遍赞扬。

尧舜时候,水患严重。舜命禹去治水。禹用疏导的方法,把水引入大海。他一心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终于止住,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禹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信。

扩展资料:

1、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

2、虞舜,姓妫或虞姚,名重华。尧帝的女婿,因建国於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尧用之,使摄位三十年,後受禅为天子,都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

3、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玄孙。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传说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

-尧舜禹汤

大禹纯系传说,还是有史实素地

关于大禹,过去一直认为,他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大禹创立的夏王朝,可能是靠不住的。那么,大禹的记载是信史还是纯属杜撰,这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过去对传说时代的看法,是传说归传说,见于文献记载的历史归历史,考古归考古,研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那又是另一种方式。对大禹以及夏王朝的研究,我有个新的看法,那就是,必须把以下三个系统结合起来:第一个,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载的文献史学;第二个,考古学兴起以后,从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来进行研究的考古学系统;第三个系统,从摩尔根《古代社会》阐明的从蒙昧、野蛮、文明,到马克思讲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也就是人类学、社会学的系统。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出一个比较恳切的结论。

几乎所有的先秦古籍,对大禹都有一些记载,彼此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到了西汉司马迁作《史记》,其中《五帝本纪》后第二篇就是《夏本纪》,在《夏本纪》当中,司马迁根据他看到的文献记载,结合他听到的传说,完成了《夏本纪》。我认为,从口耳相传的传说,到《五帝本纪》之后的《夏本纪》,究竟可靠不可靠,需要通过与考古学发现、研究成果互相比对、校正,还要参考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最终作出判定。

这些文献记载,看过古书的人想必都很熟悉。根据先秦古籍的记载和《夏本纪》中,夏王朝从大禹开始有14代17王,这里的14代就是指14辈,因为有的王是兄终弟及,所以王有17个。大禹创立夏朝,儿子是启,孙子是太康。太康当王以后管理不善,被东方来的后羿赶跑了。此后又经过了韩浞和浇、豷大概七八十年的时间,到少康的时候,才又恢复了夏朝原来的王统,最后一直到夏桀被商汤灭掉。这是大体的历史过程。

关于夏王朝的记载,还见于青铜器。有名的有宋代出土的齐国青铜器叔夷钟,铭文中就说到“处禹之都”。另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秦公簋,讲到禹的时候它提到“鼏宅禹迹”,“鼏”就是一个鼎上面盖了一个丝织品,“宅”就是居住,“禹迹”是大禹走的那些地方。可见在古代青铜器当中,对夏代的历史也有所记述。

大禹五事的考古与文献印证

我把先秦文献记载的和司马迁《夏本纪》记载的关于大禹的事迹,初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治水,二是会诸侯于涂山,三是定都阳城,四是划分九州,五是禹征三苗。我把这又称为“大禹五事”。

下面我们就依次来讲述这五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大禹治水。在《尚书》中,就记载了当时河水江水泛滥的状况,以及从尧到舜都是怎样去治理洪水的。先是舜派大禹的父亲鲧治洪水,鲧采取了堵的办法,洪水来了以后我就筑堤筑坝,结果洪水太大,堤坝挡不住,水一冲就垮。于是又让他的儿子禹来继承他父亲继续治水,大禹就采取了疏导的办法,挖沟挖河,这样就把洪水逐步引跑了,治水也就成功了。有意思的是,在这些文献记载当中,特别是《尧典》当中,还记载了当时其他参加治水的人,除了大禹,还提到了后稷和契,后稷是周人的老祖宗,契则是商的老祖宗,还有东方夷人的祖先皋陶等人。

关于大禹治水比较有名的,是现在收藏在保利博物馆的豳公盨的记述,它上面的内容,和文献记载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属于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所以可以说,至少从那时开始,大禹治水的传说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

这个记载流传很广,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等故事。大禹治水牵涉了很多省,包括山西、河南、安徽,至少这些地区当时都有洪水发生。从考古学上来看,我们曾经请搞环境、搞地理学的学者做研究,看传说中的距今4000年前后,上述这些地区有没有洪水的迹象。最后研究结果是4000年前后确实有一场比较大的范围的洪水泛滥,现在留下了一些遗迹。这些地理学研究的结论,和文献记载的内容是对应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涂山之会”。根据记载,在涂山之会之前,大禹根据舜的命令去治理洪水,经过多年的努力,洪水基本上治理好了。于是就在涂山这个地方召开了一次庆功的大会。

涂山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说法很多,前几年社科院考古所的山东队在安徽蚌埠市叫作禹会村的那个地方发现了一个面积挺大的龙山文化的遗址,它出土的遗迹和遗物非常有意思。

比如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用土堆起来的台基,最上面用一层白土覆盖,台基面偏北处发现了一个烧祭面,在南面的台基中央可以看到有密密麻麻的长方形柱坑,一共有35个坑,大小相近,距离相等。这样的台基在以前考古中从没见过,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很多不同的解读。

考古队有一个想法,他们认为这三十几个长方形小坑,可能当年是用来插旗杆用的,也就是参加涂山大会时各方面的部落代表到来以后,都要举出自己部族的标志,表示他来参会了。我认为这个解释很有道理,所以我支持这个意见。与这个遗迹相关的,在它的左侧发现有灰坑、灰沟等等,里面出土了很多陶器,这些陶器也很有意思,比如说这个地方应该是山东龙山文化分布的地区。但是除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还看到有河南龙山文化以及南方来的陶器等等,总而言之它比较杂,是有多种不同样子的陶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考古学文化遗物。它附近还发现一些房子,说是房子吧,但是也没有很坚固,基本上属于工棚性质的,使用时间很短。所以考古人员分析推测,这些“工棚”,很可能是当年来参加涂山大会的来自不同部落、不同地方的人,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时临时居住的地方,祭祀完成以后,这些东西就掩埋掉了。我觉得这个解释也合理。

所以,关于涂山大会的历史记载,我认为是可靠的,而且这个地点就在这个地方的涂山。现在叫涂山的地方很多,安徽就有两个。我上次到安徽的巢湖,他们说涂山应该在他们这里。我说你这里没挖出人家那个东西,等你这里挖出来相应的东西咱们再讨论吧。

总而言之,涂山大会影响很大。涂山大会的重要性,一个是庆祝治水的成功,但是我觉得它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因为大禹治水成功了,有这么多诸侯都拥戴他,所以说后来舜把位子禅让给他是顺理成章的。如果没有这些功绩,没有这么多部落的拥戴,我想大禹要继承舜的位子,可能还没那么容易。

第三,建都阳城。阳城在什么地方,文献记载有说河南,也有说山西。河南也不只限于登封有阳城,还有开封附近的阳城。现在来看,从考古学的印证来看,可能应该是登封的王城岗遗址。这个文献记载也是很有意思的,不论是古本《竹书纪年》,还是《史记·封禅书·正义》记载,都说是舜把位子传给了禹,而禹觉得应该传给舜的儿子,他不应该继承这个位子。有的记载就说,禹为了躲这个事,他就跑到阳城去隐居了。但是最后老百姓还是拥戴大禹,所以大禹就在阳城这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都城。

20世纪70年代,当时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安金槐先生,带人在王城岗遗址,发现了规模比较大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而且在这个城址中还发现了一个小城,这个小城是100米长、100米宽,有两道墙。安金槐先生根据文献记载,同时参考在它的东北方向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阳城,认为王城岗这个遗址,应该就是历史记录中的禹都阳城的所在地。在离王城岗遗址东北方向大约十五华里的地方,发现了战国时期韩国的阳城,里面出土的陶文显示,战国时期的人是把这里叫作阳城的,所以安金槐先生认为这里就是禹都阳城。不过因为这个小城面积太小,在当时学术界没有得到公认,这就搁置了下来,没有定论。

后来,我们认为王城岗遗址确实重要,就提出来重新进行发掘。考古发掘的结果令人兴奋不已,在这个小城的外面居然又发现了一个大城,这个大城的年代和小城测定的年代,以及他们所属的文化期别有区别,按照考古学的分析,小城是建在王城岗的河南龙山文化考古分期的第二期,大城是建在分期的第三期。根据碳十四测定,小城的年代是公元前2100多年还要多,而大城正好是河南龙山文化分期的第三期,这个年代正好是公元前两千年前后。这与根据文献推定的夏代在四千年前多一点的估计是正好符合的。所以最后我们认为,王城岗后来发现的这个大城代表的,应该就是禹都阳城的那个阳城,也就是夏朝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第四,划分九州。禹受舜禅做王以后,就把他版图之内,根据山川形势、物产状况、风俗习惯等等,把当时夏统治的区域分成了九个小区。为什么要分这九个地方,一来是因为好管理,二来是为了征税。其实那时候所谓税就是进贡,划分九州,从而可以区别出各地出产哪些物品,进而要求当地向他贡献这些东西,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九州就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幽州、豫州、雍州。过去,大家都不太相信大禹时代就能够划分九州,认为当时国家还没有那么大的地盘,分成九州更不用说了。

后来,社科院考古所的邵望平研究员写了一篇文章,把文献记载的九州和考古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对应,根据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把它分为了几大块,她认为,考古学上的这种不同的现象,就是禹划分九州的根据。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个研究就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互相结合起来了,判定禹分九州基本是可靠的。具体到当时是不是能够划分得那么细,当然也不一定。但至少在那个时期,大禹曾经划分若干不同区块,应该是可靠的。

第五,征伐三苗。禹征三苗见于先秦文献的记载和司马迁的《夏本纪》,而且根据记载,尧舜禹这三代都征伐三苗。三苗在哪里,文献上有一个界定,《战国策·魏策》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基本上分布在长江中游这一块,这里就是三苗活动地域。当时,三苗经常和中原地区对立,所以尧舜禹几代都去征伐它,最后到夏禹时期把它彻底解决了,三苗一部分被迁到了甘肃,一部分就被融合到了中原文化、当时的龙山文化当中。

关于禹征三苗,过去只是停留在文献记载,后来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那一带做考古发掘,就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时候,湖北考古中的石家河文化晚期,有些遗址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什么改变呢?就是在石家河晚期阶段,那个地方出现了不少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后来湖北省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写文章,认为这个时期的确变化较大,可统一称为“后石家河文化”,认定它们比标准的石家河文化要晚。这个时期测定的年代,跟中原地区王城岗这个时期的测年基本是一致的,文化面貌也是和河南龙山文化的类似,基本差不多。而且它流行的风俗,比如瓮棺葬之类,当地原来是没有这个传统的,但是在河南龙山文化中就有这个传统。过去比较标准的石家河文化时期,考古工作者很少发现玉器,而在后石家河文化阶段发现很多玉器。但这些玉器也不像河南的传统,很多学者写文章认为,它可能和山东龙山文化有关。我觉得这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总而言之,这些考古发现也能够说明,文献记载的禹征三苗,确有其事。

与大禹可能相关的考古发现

以上我讲的大禹时期的五件事情,应该说基本上都有考古学方面的证据。

从大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一直到夏桀灭亡,把整个的夏文化梳理一下,我在这里再讲三个与大禹有关的考古发现,也包括夏都问题。

第一个,是河南登封的王城岗遗址,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阳城。这个城很小,所以安金槐先生认为是禹都阳城时,别人不太认可。后来,我们又发现了它附近的大城,348万平方米,而且大城的北城墙还突破了小城的北护城河。这就提供了一个确凿无疑的考古上讲的地层关系,也就是小城要早于大城,而年代测试显示小城是公元前两千一百多年,大城是公元前两千零几年,而我们根据文献推定夏代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与我们在王城岗的考古发现结果,比较接近。

第二个,根据文献记载,夏朝到了太康统治时期发生了“太康失国”事件。为什么失国了呢,就是东方来的夷人后羿,把太康的政权推掉,取代了他的位置。过去,我们只是从河南龙山文化的文化因素分析中尤其是二里头文化因素分析中,看到确实有一些来自东方的因素。1986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性质,我提出来说,二里头文化不包含最早的夏文化,它是“少康中兴”以后的文化,从它的文化遗存看到有来自东方的因素,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太多的证据,只是有相关的迹象和线索。后来,考古人员在新密的新砦遗址发现了比二里头遗迹要早、又比传统认识的河南龙山文化要晚的一些遗存,当时称之为“早于二里头一期的文化遗存”,或者叫“新砦期二里头文化”。

后来,我们想确认夏代的这些考古遗迹,就提出来对新砦遗址进行重新发掘,刚开始我们还担心能不能挖到这个时期的遗存,我们只是请北大方面先挖挖看看,挖的结果是,确实找到了新砦期遗存和河南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也就是在我们称之为新砦期遗存的地层下面,叠压着河南龙山文化的地层,在新砦期之上叠压着二里头文化底层,这就提供了一个确凿无疑的证据,新砦期遗存是存在的。为什么说它存在,因为它出土了很多具有山东龙山文化和豫东这个地方的龙山文化遗存特征的器物。

我们把这些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的后羿代夏这件事联系起来,认为它可能就是后羿代夏这个阶段留下来的遗存。因为后羿带着东方来的夷人,把夏代推翻了,差不多经过了七八十年,到少康时期夏人的力量又起来了,又恢复了夏代政权。那么我们说,新砦期的遗存就应该是后羿以及后续的寒浞等人他们这个系统留下来的遗存。从新砦期遗存发现以后,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在巩义的花地嘴遗址也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新砦期的遗存,出土了更丰富的新砦期遗存。现在来看,所谓新砦期遗存不仅在花地嘴有,在别的地方例如郑州高新区的东赵也有。这就可以证明,后羿代夏确有其事。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新砦期的有无问题一直有争论,实际情况如何,我觉得这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分析一下。后羿代夏是后羿把夏王朝原来的正统推翻了,后羿系统统治了几十年。但是我们推测,这种统治更迭,可能并不像发洪水那样,后羿一来就把原来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的这些遗存都彻底推翻掉了。我们通过考古也可以看出来,有一些遗址的东方因素比较多,像新砦,像花地嘴。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推想,后羿推翻了夏代正统,就把东边的这些因素带到了中原地区来,但它的势力影响小的地方,东方因素可能并不强烈。

少康中兴以后又经过了好多代,到了夏桀的时候被商汤推翻了,在这段时间里,夏代的都城迁过好几次,不过现在比较确切可靠的,能考古证实的,就是王城岗阳城和二里头遗址,文献讲的叫斟鄩的这个地方。二里头遗址我们可以看到,它现在是在洛河的南边,而当时洛河是改过道的,实际上在二里头时期它是在洛河之南的,它正好是在洛河和伊河之间这个地方,在洛阳的隋唐城、汉魏城的东边不是太远的那个地方。1963年,我曾经带学生实习,参加了这个考古发掘。这里的地层叠压关系,遗存的打破关系,都证明它是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早于郑州二里岗商文化的一种遗存。结合文献记载推测,有可能就是夏代都城斟鄩的遗址。

二里头遗址的分布范围,按照我的说法是豫西地区、晋南地区,还有河北省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陕西东部的一部分地区。它出土了很多有特征的陶器,和河南龙山文化有继承关系,但是区别也是一望而知。

关于夏代的具体年代,我们认为是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其中公元前2070年,是大禹建阳城的时间,公元前1600年,是夏商分界,也就是商汤灭夏的时间。关于王城岗二期、三期测年的数据,二期大概是公元前2132年,三期大概是公元前2030年。我觉得关于王城岗三期这个数值,公元前2030年,正好在二里头文化的前边。它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2030年,再往后这是王城岗第三期,到二里头的最晚期是公元前1600年。这就说明,二里头文化不是整个的夏文化。1986年我就写了这个文章,我觉得二里头文化是夏的遗存,但它不是从夏开始一直到夏灭亡整个夏代的遗存。根据文献记载推定,夏朝共14代17王,统治时间471年。而测年的结果是二里头文化只有300多年,不够400年。但是如果加上后羿代夏的七八十年,毕竟从年代发展来讲,不管是夏统治还是后羿统治,年代是不会变的。正是加上了后羿的这七八十年,就进入了夏朝471年这个范围之内。所以我们联系起来看,王城岗的大城作为最早的夏都,二里头遗址作为最晚的都城。这两个可以说是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文献记载还有几个王搬了家了,但现在我们没有找到,这个是今后我们要做的工作。比如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济源曾经发掘过一个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比如郑州大学考古系他们在豫东发现了一个遗址,怀疑是否与老丘有关,我们也希望能继续再做一点工作。

说起夏代,大家可能会关注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的问题讨论,以及有没有夏存在的问题讨论。有学者提出二里头遗址有可能是夏也可能是商,没有发现当时的文字,都只能是猜想。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不过从倾向性的意见来看,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没有问题,二里头文化只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文化也应该没问题,应该再加上河南龙山文化。这大概就是现在倾向性的意见。通过重新考察二里头、王城岗、新砦等遗址,我们在王城岗发现了大城,在新砦发现了新砦期遗存等等。总而言之,正是因为考古工作的成果,才使我们看到夏代人确实有遗迹和遗物。

所以从口耳相传的到文献记载的文献史学系统,以及考古学在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和二里头等地的考古发现,再加之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结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研究成果综合来看,夏代是存在的,包括第一阶段河南龙山文化的王城岗遗址。第二阶段的新砦遗址,然后到二里头遗址,串起来了。

炎黄蚩尤与尧舜禹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同属一个文明传承体系,还是各自单独发展的?

尧舜禹是炎黄蚩尤的后代,所以他们是同属一个文明传承体系的。有的人在看完《山海经》一些古籍之后就有了一个疑惑,觉得尧舜禹的生活范围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