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编《春秋》的文化典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1收藏

孔子编《春秋》的文化典故,第1张

 以下是我整理的 孔子文化典故 孔子编《春秋》 ,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编《春秋》

 孔子是春秋时的鲁国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周天子的地位形同虚设,礼法遭到严重的践踏。看到这种混乱的局面,孔子非常痛心,他认为,只有恢复周礼,天下才能大治。于是,他带领众多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有一个诸侯愿意采纳他的主张,孔子最终失意而返。回到鲁国后,孔子呕心沥血地编订史书《春秋》。《春秋》是著名的儒家经典,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在书中,他严厉斥责诸侯无视礼法的行径,体现出一种褒善贬恶的政治理性。《春秋》面世之后,世间多了许多“成仁取义”的志士,让历代“乱臣贼子”惧怕。因此有人说:“孔子编《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感悟:孔子是圣人,他在文学、教育、思想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孔子在当时的政治主张却得不到各诸侯的重用,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以天下为已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个故事说明,当一个人失意时,不能生活在埋怨与阴暗中,更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而应该以一种败不馁、胜不骄的心态来坦然面对所有的艰难困苦,让生活充满阳光,让生命焕发新的光芒。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也是迄今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当然,《春秋》也是儒家经典之一。人们谈论《春秋》,往往提到孔子。《春秋》到底是不是孔子所作呢?历来学者争论不休。

一种观点认为,《春秋》就是孔子所作。它最早由孟子提出来。后来多沿用这种说法。孟子认为,春秋时社会动荡,各种邪说暴行屡屡出现,“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也赞成这种说法。现代学者指出,孔子之所以作《春秋》,一是因为乱,二是因为外患,孔子作《春秋》以正名分,给诸侯、大夫以严正的褒贬,从心理上来箝制他们,以安定天下的秩序,恢复周的政治权力,同时达到“尊周攘夷”的目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春秋》不是孔子所作,只是由孔子整理而成的。他们的理由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教育家。为了讲授的需要,他收集鲁、周等各国文献,加以整理编排,便形成了《春秋》等书。也有人认为,孔子是根据鲁国和周王室以及其它诸侯国的史官的记载加以修改编成了一部简要的史书。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与《春秋》没有任何关系,孔子根本没有编写或修订《春秋》。“五四”以后,钱玄同力倡此说。他认为,孔子和“六经”无关,前人说《春秋》是“断烂朝报”或者“流水账簿”,是确切的评价。

还有学者指出,《春秋》原是朝报邸抄一类的原始记录。而且,《论语》对于孔子生平言行记载得很详细,其中论《诗经》最多,对于《春秋》还是鲁国秘藏的国史,孔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这本秘藏的国史进行笔削。有的学者则根据《春秋》记载的孔子生平和卒年,认为孔子修《春秋》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鉴于孔子和《春秋》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搞清楚孔子与《春秋》的关系十分必要,但是这还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如果您知道更多,可以留言。

孔子所删修的《春秋》是依据鲁国史料整理而成的。

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一万六千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

《春秋》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如它记载的三十七次日食,就有三十次同现代天文学推算完全符合,证明《春秋》确是当时信史,绝非后人所能杜撰。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流传下来的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人们谈论《春秋》时,往往提到孔子。但《春秋》到底是不是孔子所作?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春秋》就是孔子所作。它最早由孟子提出来。孟子认为,春秋时社会动荡,各种邪说暴行屡屡出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现代学者指出,孔子之所以作《春秋》,一是因内乱,一是因外患。

孔子作《春秋》以正名分,给诸侯、大夫以严正的褒贬,从心理上来钳制他们,以安定天下的秩序,恢复周王室的政治权力,同时达到“尊王攘夷”的目的。另有一种观点认为,《春秋》不是孔子所作,不过是由孔子整理而成。

有的学者指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教育家。他为了能更好地讲学,搜集鲁、周、宋、杞等故国文献,重加整理编次,形成《易》、《书》、《诗》、《礼》、《乐》和《春秋》六种教本。

孔子对它们的内容虽有删节,但态度是“信而好古”,也就是尽量保持原有的文字,包括原来的史事内容和表达风格,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此说法,孔子是根据鲁国和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史官的记载略加修改,编写成一部简要的史书。《春秋》中的一些字句都是沿用以前史官的写法,并非孔子的创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根本没有著作或删订《春秋》。“五四”以后,钱玄同主张此说。他认为,“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并没有孔子改动的痕迹。《春秋》应是鲁史旧文,其中如“郭公”、“夏五”之类,都保存了原来的缺简,只不过在长期转写、流传中,难免会有改动。他们又举出《论语》作为例子,说《论语》载孔子生平言行甚详,其中论《诗经》的最多,但对于《春秋》却一字未提;孔子时代《春秋》还是鲁国秘藏的国史,孔子不可能也不必要对这本秘藏的国史进行改编。

有的学者则根据《春秋》记载孔子生年和卒年,认为孔子修《春秋》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他不会自称“孔子”,又不能写出自己的卒年。孔子只是曾经把《春秋》作为教材而已。经孔子一用,《春秋》便逐渐流传到了民间,然后再由孔门弟子一代一代地传述下去。《春秋》不是一时而成或出于一人,而是由鲁国史官们在两百多年时间里陆续编纂而成,从而出现了一些前后风格、笔调不太一致的地方。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道理,谁也不能彻底说服谁,遂成文史上的又一桩公案。但不论《春秋》是否为孔子所作,都不会削弱孔子作为文化伟人的地位和《春秋》作为古籍的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可见。《春秋》被视为儒家经典之一。虽然现在史学家不能百分百确定原作者就是孔子,但是孔子在修订整理传承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孔子为什么把这部史书起名为《春秋》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解释。

一、与史实更吻合;

历史上,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西周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春秋》则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事件。由此可见,《春秋》所记历史的起止年代,大抵与客观历史发展上的春秋时期相吻合,所以便有了《春秋》这个书名。

二、与记事顺序一致;

据史料记载,最开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这种记录方法使得《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得以提升,虽然还不完备,但是不影响它的历史意义。

后来,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加以整理修订,并将书名简括为《春秋》。这样也体现了史书的记事顺序。

三、与词语意义相呼应;

春,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是开始;秋,落叶归根,萧瑟凛然,是结束;有一个成语说“春去秋来”,春秋构成了一个循环。加之,《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记载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差不多是整一个春秋时期,所以起名春秋也是极好的。

四、与季节特征有关联;

有人问,为什么不叫《春冬》、《夏冬》?首先,没那么朗朗上口;其次,春天、秋天给人一种相对温和的感觉,没有夏天的炽热,没有冬天的严寒,因此不会给人很极端的感觉,跟儒家思想的气质比较吻合。

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修辑、整理《诗》、《书》,定下《礼》这项制度,并为《周易》作序,还著作了《春秋》。

这是孔子的不同事迹,所以便用了不同的动词来表述。他对《诗》、《书》进行了整理,所以便说“修”;同样地,他对《礼》的制度进行了确立,所以便说“定”。其他的也是如此。

孔子编《春秋》的文化典故

 以下是我整理的 孔子文化典故 孔子编《春秋》 ,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编《春秋》  孔子是春秋时的鲁国人,著名的教育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