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1收藏

古今名人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啊?,第1张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2、名人读书法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徐特立的“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陶铸的“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谢觉哉的“挤钻法”:“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邓拓的“积累法”:“古今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巴金的“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赵树理的“淘金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华罗庚的“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李准的“先浓后淡法”:“先浓后淡更有味。”

李政道的“杂七杂八法”:“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比较活跃。”

陈善的“出入法”:“既能够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鲁迅读书,弥漫开放,精骛八极,而善于收束聚集。他对中外典籍的精神、心境、情趣之领略重于资料的积累。观其钞古碑,可知心情之郁积;观其日记购书单,于美术史之覃思精研,开掘之深,涉足之广,即令专业美术史家,也当咋舌敛手。他的知识藤蔓构架迁延广大,思想之停蓄因此稳当厚重。那的确是一种弥漫,不是扬琴的颗粒状,不是提琴的收束,而是像手风琴一样的弥漫。

  钱钟书读书,精锐挺进,浩瀚渊深。量大如重峦叠嶂,山高水长。其气势如鹰击长空,纵横裕如,略无阻碍;其全面性如综合部队,兵种齐全,方法现代,周密而充满活力。他是错位文化的整形大师,是五千年文明史的刑侦大师。先生旧学邃密,新知深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然而,即令美国国会图书馆那样的藏书量,也“居然有那么多钱教授不要看的书”(董桥语),可知读书选择的必要和重要。

董桥读书法,则如训练有素的别动队,穿插自如,干练迅捷,屡有出人意表的战果及斩获。读书在彼,如攻城略地,速战速决,而建设(抽绎、概括)还要超过攻略。推敲其读书法,但见选择高明,如闻金石声,显系注重知识之再生能力;绿意盎然,大有四季常开,花香不败的意蕴。是一种“荡漾着优越感”的读书法。

李敖读书姿态罕见之开放,如一硕大公园,推倒围墙,吸纳周遭风光,而自有一中心。其于知识信息、资料之吸收,则不论王子与贫儿、芝兰与败草、琥珀珠钻与牛溲马勃,俱兼收并蓄,来者不拒。他以写代读,读写一体,资料海堆山垒,然见解每为过剩信息所掩,识之者,初则惊奇,继之也难免乏味。虽然,其食量亦如拉伯雷《巨人传》一流人物,仍称别开生面。

3、读书经验漫谈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才如林,学者如云。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学习经验。

一、一目十行。这话大家常用,出自《粱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代刘克庄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夸张得可以接受。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

二、二分群书。清末名家梁启超很会读书。他把每天所要读的书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 一类是有价值的,细读;格言还要精读。这种主次分明的读书方法,使他获益不浅。

三、利用“三余”。三国时代的有名教育家董遇,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宋代文豪欧阳修对崇敬他的人深有感慨地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当然,“三上”语有夸大,也不利于健康,不足为训,仪以此说明抓紧一切时间是何等重要。

 四、读书“四到”。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近代胡适加了“手到”,形成了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好方法。边看、边诵、边写、边想,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五、贵在“五用”。现代伟大作家鲁迅先生把上面的“四到”,再加上一个“脑到”,归结为“五用”。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这种“眼、口、手、心、脑”五到的提法更全面,收益更为显著,成为读书要诀。

 六、学避“六蔽”。古人认为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愚人、荡人、贼人、绞人、乱人、狂人,总之是不好的人。孔夫子曾经对弟子们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七、“七焚七录”。明代末年有个大学问家叫张溥,他的读书法奇特,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然后把书稿烧掉。再抄再读再焚再抄,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他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八、“八面受敌”。这是宋代全能大文豪苏东坡发明的极优读书法。他每读一本书,有计划地分作意义、故实、文物等几个方面,每次钻研一个方面,步步深入,效果显著。东坡说:“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方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九、辨明九事。近人陈中凡钻研古籍,造诣极深。他总结为辨明九事:“一日别真伪; 二日识途径;三日明诂训; 四日辨章句;五日考故实; 六日通条理; 七日治经宜知家法; 八日治史应详察史实; 九日治诸子应知流别。”

 十、十目一行。一目十行的浏览可以博学长识,而十目一行的专注,使人精深。清代学者陆世仪就是用了“十目一行”读书法取得成功的。

  百、百家百遍。韩愈之所以成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是从小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鲁迅先生曾形象地比喻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百家之书,还要熟读百遍。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学自如”。

 千、日记千言。韩愈自幼苦读,日记千言。叶奕绳谈到他学习的方法说:“每读一书……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每天记千把字,是好办法。”

 万、万卷万里。杜甫深有体会地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汉代文史家司马迁总结治学经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读万卷书可接受先人的间接经验。我国地大物博,行万里路可以壮志知情,获得直接经验。两者结合,才使人的认识升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 适合小学生用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什么

一、听

听示范,这包括听录音示范、教师朗读示范等。标准规范的朗读不仅可以达到正音、断句的目的,而且也是初步了解课文语言、感情的过程。因为作为示范性朗读特别是一些播音艺术家的朗读,都是字斟句酌,深入领会文章主旨进行的二度创作。这正如现在小孩会说电视广告词一样,听高质量的示范朗读甚至可能让我们在还没听讲前背诵过文言文最起码一些经典句子会记住。

听讲解,就是听老师上课讲解。老师的讲解会让我们更快速更准确的理解,文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理解了、喜欢了、好爱了,当然这个时候学习就变成了快乐的事。

二、读

重视读事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首先读熟,即“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按照朱熹的说法达到这样的程度: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他要求学生不可牵强暗记,多读自然上口,将会永久不忘。其次读精,即在重点文言文学习中不要放过每个字。比如初中阶段十一文言实词积累为主。

三、写

1、改写,即在保持原作思想内容,只把文言文改成白话文。切忌不是翻译,比如还可以改文体、改结构、该人称等。例如我们熟知的《公输》就被鲁迅改变成小说《非攻》。可见成功的改写正是对文言最深入的理解。

2、扩写,就是对原文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之上的扩展补充,使之充实具体。这一点对古诗歌学习尤为重要,诗歌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跳跃性。而完美的扩写给这种跳跃以最好的过渡。这正是我们理解诗歌的大好机会。

2 学文言文有什么方法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理解古文的方法

一、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多读。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二、学习文言文,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古汉语中的文言词分为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两大类,学习文言文,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对学好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首先,谈谈文言实词的学习和掌握。所谓文言实词,传统的说法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了学习上的方便,通常把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都看成实词。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要学习掌握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习惯使某类词临时改变原来的词性和语法功能,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现象很多,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数词活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等都是学习文言文中常见到的词类活用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实词的特殊活用现象,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

(二)要学习和掌握通假字。通假字就是同音代替字,即用一个同音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同音的字的义。掌握好通假字的学习对学生学好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三)要学习和掌握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几个意思。一词多义在古汉语里是很普遍的现象。同一个词的意义之间,关系有很密切的;也有不密切的;甚至有很疏远的。因此,一个词的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能确定。

(四)要学习和掌握古今异义。亦即古今同形异义词语。

其次,要学习与掌握文言虚词。人们常说:“之、乎、也、者、矣、焉、哉,用得妙了是秀才”。掌握的具体方法是:⑴结合语境就句学习,学习文言虚词如学习实词一样应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离开了句子就无从理解其义。⑵分析归纳,注重积累。⑶牢记复音虚词,把握固定格式。

三、要学习和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一判断句;二被动句式;三句子成分的位置。这类句式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四句子成分的省略。即所谓的省略句;五固定句式。

四、掌握文言文一般的翻译方法。文言文的翻译就是用规范的现代普通话来翻译文言文,真正做到“信”、“达”、“雅”。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除了直译和意译两种形式配合外,还有对译、增补、替换、保留、删削、调序这六种方法。

4 浅谈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是谁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因此,小学语文11册安排了两篇短小的文言文,即《学弈》《两小儿辩日》。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并为进入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个新的名词,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心里可能会“咯噔”一下,对它的起步学习,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以后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此阶段的教学,虽只有两篇短文,但它却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此我想就小学文言文教学教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首先要让孩子打破畏难的情绪

孩子们以前接触到的古诗词也是文言文的一种表现形式,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理解、易背诵。在教学文言文前,我出示几个常用的文言警句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后,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2师: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紧接着老师简要介绍学习古文的意义,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文言文提供了动力。告诉孩子们,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孩子们很快就明确了,畏难之心也很快就解除了。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文言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

5 小学生怎样迅速提高文言文阅读技巧

一、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二、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三、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四、相互交流,深化主题

小学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一、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我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然后,我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顺,读流畅。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新词,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这样,学生就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内在的节奏。只有画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如“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正确的节奏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这句的意思是想着拉弓箭去射它(它,指天鹅),意思比较明显。但有些学生却把节奏划成“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意思就含混不清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划出朗读的节奏,教师应予以引导帮助,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划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三、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因为大多数比较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课后的注释中都有。这样,大部分同学能够较为流畅地说出文句的意思,教师应强调,用现代语言表达文言文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可以灵活些,说法不必强求一致,意思不错即可。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帮助或让学生帮助。对个别难句如果学生不能独立理解,教师应侧重指导或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四、相互交流,深化主题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自由交流解释课文,互说课文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难句侧重讨论理解。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出不好理解或解释不通的语句,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难句的理解。如:“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句中“之”字的意思。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再去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适当指导点拨。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或寓意等。

6 文言文快速理解的方法是什么

文言 题方法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7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哪些

简要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

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正确断句。

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三、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反复诵读。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8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共20分,主客观题兼有。

多年的备考工作积累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文言文的复习要夯实基础,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要以阅读和训练想结合,在理解文言实词虚词词义和句式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全文,要注重词语和句式归纳的对比练习,句子的翻译要准确规范、直译为主,适当增加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一)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的一般用法,不是让学生生硬地记古汉语词典、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阅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

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到那种语言环境中,每天说,每天听,就能很容易地学会。说文言的时代已经距我们很远很远了,我们学文言文已经找不到那种语言环境了。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晤对一堂,在一个小的天地里创造出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诵读时,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记得快,能培养文言的语感。

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

现代文是从现代汉语写的,所用的词汇和句式在口头上就很熟悉,并且理解了,只要把文章念出来,体会体会,就能明白意思。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的,我们虽然通过汉字,用现代的语音读出声音来,但不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也不明白这些声音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当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

叶圣陶先生曾举“弃甲曳兵而走”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象,“弃甲曳兵而走”,六个字中,除了“曳”字外,其余五个字都在2500常用字表中,小学毕业生都会认会写,但会认会写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它们在文言中的意思。“弃”只在“放弃”这个词儿里学过;“甲”呢,只知道甲乙丙丁的“甲”;“曳”字没学过,当然不明白是“拖”的意思;“兵”字认识,但只知道是“水兵”“士兵”的“兵”;“走”字认识,也只明白是“行走”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纵使高声朗读,甚至死记到能“背诵”的程度,纵使悟性很高的学生,也很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如果读一篇文言作品,对其中词语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没有逐字逐句的弄懂,当这些词语和句式在另一篇作品中出现时还是不懂。

这样的读法,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就没有多大帮助。只有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

因此,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一个“重新识字”的问题,所谓“重新识字”,是指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虽然能读出声音,但不懂得它们在文言中的意义,即字的词义。教师的讲解、注释、工具书,都为这种“重新 识字”提供了方便。

我之所以强调在诵读前要理解词义、了解句式,是因为过去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现在这种作法没有了,但它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比如说,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

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到熟,熟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一篇课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那就更好。 (二)词语和句式的对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为对象或场合的不同,同样一个意思,所用的词语和句式有细微的不同。

或色彩不同,或语气不同。区分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加深理解。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自己课内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使之达到理性的认识,并且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

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于一篇的范围之内。 (三)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积累是否落实。

如果是不懂,或者是半懂,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是词义没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

荀子曰:“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阻碍,出现疑惑,经过思考,经过教师的指点,得到了解决,记忆也就更深了。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有些句子,我们可能已经理解了它们的意思,但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来,除了因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清晰之外,现代汉语的语汇不够丰富、文字表达能力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搞点文言文的翻译练习对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是有帮助的。

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是口头翻译,也可以笔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都应该以准确、规范为标准。

准确,指词语要翻译得准确,要牢牢落实;规范,指译文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那种只写出句子大意的翻译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翻译要以直译为主,译文要准确规范,对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开始训练时,总是不够准确、不够。

9 文言文快速理解的方法是什么

文言 题方法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慢慢看,一般断句的地方大多出现语气词,古文能力可以的话,出声读读大体能判断出来。别着急,毕竟古书跟白话文不一样,耐心点。

如果看着眼花,可以那个长条东西遮盖一下,这样就不会读错行了,呵呵,一点小经验。。希望有点帮助~~~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今名人读书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韩愈“提要钩玄”读书法

 韩愈读书以勤奋贯彻始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是说,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而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笔记法。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钩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这一事件和其它事件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钩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要钩玄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认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韩愈还提出读书要“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赠别元十八协律》)八首之五)。他要求博览务得,学以致用。韩愈提出读书既要“迷”,又要“不迷”。他在《答李翊书》里,曾先后用了两个“迷”字。第一“迷”是形容他自己开始读书着迷的情景;“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有这种迷劲才能深钻下去,但又要防止迷失方向。所以提出了第二个“迷”:“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这是韩愈多年读书的心得,恰当地指明了读书必须由迷而步入不迷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摆脱本本主义的桎梏。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陶渊明生平重视读书学习,常在诗中表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并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就是后世所总结的陶渊明“会意读书法”,也有人称作“不求甚解法”。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元代李冶就指出:“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邓拓也指出:“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抠住不放。也许看完了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燕山夜话·不要秘诀的秘诀》)且陶氏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明会意也可不止一次。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在我国民间已成为智慧的象征,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与他勤奋的学习精神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来诸葛亮至蜀汉丞相,而石广元三人果真只任至郡守一类的中级官职。这里的“观其大略”,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即提纲挈领地领会精神实质和要点的读书方法。大略,含战略统领之意。古人曾注:“略,谓举其大纲。”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有它的最精粹部分,抓住了它再进行深钻细研,就能较好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使所学知识扎实深刻而不浅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

 朱子“格物致知”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著名的读书方法,他的学生辅汉卿等把这些方法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其“精义”是:

 ⑴ 循序渐进。他主张如果有两本书,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在同一本书中,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乱也”。他要求读书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渐深入。

 ⑵ 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的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而精思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他认为,读书始“未知有疑”,读书中要“节节有疑”,后“疑渐渐解”,最后“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⑶ 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

 ⑷ 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要“观书以己体验”,但不可固执己见

 。⑸ 著紧用力。朱熹认为读书要抓紧,舍得下苦功夫。“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

 ⑹ 居敬持志。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纯净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敬,指用心专一。“方无事时,敬以自持,乃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同时,他指出为学以立志为先,目的不明,无以为学。即所谓“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孟子“自求自得”读书法

 孟子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是我国早期形成的系统的读书方法论之一。与孔子读书法一样,它对中国读书史发生了深刻而有益的影响。其读书方法论的精义是:

 (1)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习须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下》)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就是说,老师让学生深造的方法,也应该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自求自得”,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

 (2)专心有恒。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旨在反对三心二意的读书态度。曾举奕秋教人学棋为例,强调“不专心致志,则不得”(《孟子·告子上》)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学习不能得到满意效果,往往并非其“智弗若”(不聪明),而是不能专心的结果,孟子还指出,专心还必须有恒。他以掘井作喻道:“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说明不坚持读书终将落空。

 (3)盈科后进。即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尽心上》)又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以水喻学,道出逐渐积累知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4)重思存疑。孟子认为,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识客观事物,有闻见而不思,等于无闻见。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这实际上是要求不能只把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必须通过思维得到事物的真实内涵(本质)。孟子还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上》)。

 (5)以意逆志。这是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对这种方法,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清人的解释。如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一文中认为:“以意逆志”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即应就作品论作品,以作品实际去分析推求作者思想。另一种是汉以来多数人的解释。认为“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意”(思想、知识、经验等)。如赵岐《孟子注疏》解释为“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熹《四书集注》则解为“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朱自清《诗言志辩》解为“以己意己志推作者之志”。

 (6)知人论世。另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作品,还必须知人论世。他强调:“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要真正读懂作品,必须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7)详说返约。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孟子·离娄下》)这里的“详说”,是指对读物要精细研究,详细阐释,即所谓“把书读得厚”;这里的“说约”,指对读物内容的简明概括。详说返约,就是要求读书治学必先深入细致钻研,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直至明确掌握。

 孟子读书法的基本精神是:

 (1)“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读书求学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应根据规律来确定正确的读书方法。

 (2)著行察习。即应该明白自己学习过程的本身,这样才可以“知其道”,即掌握住学习规律,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使之合乎规律。如果“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那就会成为平庸的读书人。

 孔子“好学乐学”读书法

 ⑴好学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实际上强调读书治学过程中养成好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和习惯的重要意义。

 ⑵由博返约。这是一种由博学到精研的读书方法。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其后学总结的“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便体现了孔子“由博返约”的读书原则和方法。

 ⑶学而时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里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着的重要方法。一是读书时先要“学”。然后是“时习”。孔子提倡带着治学的目的和方法来读书,反对“为读而读”,死守章句。

 ⑷学思结合。孔子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与思不可偏废,应学思并重。

 ⑸学行结合。人们一般从终极的目的处着眼,把“学行结合”解释为“学以致用”。实际上其中还包含有“以行促学”、“以行助学”、“行即是学”等有关底蕴。

 ⑹温故知新。孔子认为,旧知与新知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的过程。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⑺述而不作。指在读书治学过程中,应以弄懂作品的原旨、阐明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为要务,而自己不应去主观发挥和附会。

 ⑻默而识之。默,是“沉思默想”;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暗暗思考并记住……哪能难住我呢!这种读书方法也叫“沉思默想法”。

 ⑼一以贯之。孔子不仅主张多学多识、学思结合,而且更强调必须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统一起来,上升为理论而又能付诸实践,成为行动的指南。他多次强调“予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⑽举一反三。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还有“知类通达”,也是“举一反三”的意思。孔子读书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基本精神是:读书与治学的统一,读书治学原则与读书治学实践的统一,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阅读学习与非阅读学习的统一。

 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是一种抓住一个中心、集中精力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读书方法。发明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

 他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而“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之中,每次读书,只求一点,所以后人也叫它“求一法”,或叫“主攻法”。因为它每次只围绕一个中心,只解决一个问题,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这种读书方法,是抓主要矛盾,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读书方法。具体做法据史书记载:“尝有人间苏文忠(苏轼的谥号)曰:‘公之博治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之类,每一过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种读书方法既是定向阅读,分步进行,长久坚持,必有好处。

 李大钊“串钱”读书法

 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对如何读书,他有生动的譬喻。说,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个段,以至每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了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书中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能抓住书里主要东西,吸收了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前一种人好比拥有一屋子散钱,却缺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人恰恰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线。李大钊认为,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既要钻研个别的关键性的章节、词句,又要善于领会大意,即主要观点、立场,“钱”多多益善,“绳子”色彩鲜明,两者缺一不可。

 毛泽东“三复四温”与“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读书方法最可注意的是,书本知识紧密联系实践,“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中“三复四温”式读书基于其一生的强烈求知欲。“他不仅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著名古籍,到了老年仍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常读常新”,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至于“不动笔墨不读书”,则是毛泽东“从他的老师徐特立那里学来,从青年时代起坚持一生的读书习惯”。他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就有“四多”的习惯,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其中的“写得多”,就包含着多做读书笔记。综览其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1)内容摘录。早年读书时,在课堂听讲写“讲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有选抄本,摘录精要有摘录本,曾积累了好几网篮。延安时期,毛泽东读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后,曾录下书中论点约3000字。(2)标记。每读一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早年读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毛笔加以圈、杠、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延安时期读的《***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斯大林选集》等书,许多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与勾划。(3)批注。《伦理学原理》一书共10万余字,但他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语就有12100多字。延安时期读的《辩证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毛泽东在书眉上与空白处写了13000字的批语。既有赞同的评语,又有联系实际对某些观点所作的引申、发挥。(4)读书日记。1937年,毛泽东读到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反复阅读,并开始续写中断多年的《读书日记》。其开篇写道:“二十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1月17日至昨天看完第一篇《唯物辩证法》,从1-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416页。”嗣后,他每天均认真记下读书进度。(5)改错纠谬。对书中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则常用笔记形式改正。如《新唐书·徐有功传》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毛泽东认为说法不当,指出历史上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在《辩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毛泽东用简略的话指出其不正确处,如“此例不甚清”等等

 鲁迅“硬看”读书法

 鲁迅一生博览群书,除政治理论、文艺作品外,还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物考古、美学甚至佛学方面的书籍。其读书方法的要点有:

 (1)泛览。“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读书杂谈》)并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必须如蜂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给颜黎明》)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同时,还应重视读反面的东西,“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一番。“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

 (2)硬看。对较难读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学外国文须每日不放下,记生字和文法是不够的,要硬看。比如一本书,拿来硬看,一面翻生字,记文法,到看完,自然不大懂,便放下,再看别的。数月或半年之后,再看前一本,一定比第一次懂得多。”(《给曹白》)若遇到暂时弄不懂的地方,则采取跳读,联系上文以至全文来“硬看”,直至理解。“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鲁迅译书时,与工具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收藏有大量外文工具书,种类也很全。

 (3)专精。鲁迅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会成为“杂耍”读书虽多,但一事无成。其《中国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的编纂结集,堪为读书专精的典范。

 (4)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指出:“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读几本书》)。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读书杂谈》)。并主张“留心世事”(《海上通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书杂谈》)。

 (5)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他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题未定”草(七)》“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吴晗“摘卡片式”读书法

 吴晗认为:“青年人要有雄心壮志,著书立说,没有勤奋目标就不会有所作为。”而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读得细致,但往往会“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犹如一屋散钱却缺少串钱的绳子;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缺少细心的寻章摘句的工作,犹如有绳子而无钱可串。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使“广和深”达到有机结合。于是他认为“要多读书,用功读书,但是还得善于读书”(《谈读书》)。其读书,也很爱做笔记。每当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随手抄在本子上。后来,记得多了,便渐渐发现这种方法有问题,主要是各种资料抄在本子上,眉目不清,很是杂乱,等到下次想使用某个资料时,在厚本子里翻上半天也找不到。吴晗于是改用卡片记资料。于是身边经常备有一叠卡片,在阅读书籍报刊时,凡遇有价值的资料,就抄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一件事、一段话,并且记上出处。日积月累,卡片多了,就按照内容分类保管。他亲手整理了几万张卡片,象银行的储蓄卡一样,把大量的资料储存起来,随用随取。他做卡片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记载书刊名称页码,以备查阅;二是记载内容提要;三是抄录原书。等到要研究某个问题时,他就把有关该问题的卡片摆出来,加以对照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探讨。他曾举例:历史上很多人都说曹操坏,而唐太宗却说曹操好。到底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公正地评价曹操》?这就得依靠自己长期搜集摘录的卡片了。这样,集众家之长合而为一,就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华罗庚“厚薄”读书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主张读书分两步:第一步“由薄变厚”,即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一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溯源,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比这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能学会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这样经过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读书,只有学会“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渗透式”读书法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1922— )博士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认为,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如果衔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因此,他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都拿来读读,暂时弄不懂也不要紧,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他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你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搞前沿科学的,这是必要的、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之一”。并建议人们应“每星期

古今名人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啊?

鲁迅的“跳读”法: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