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肺的十句口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养肺的十句口诀,第1张

养肺的十句口诀如下:

1、肺的生理特性是喜温而恶寒,中医古籍中素有“形寒饮冷则伤肺”的记载肺脏受寒会使肺的自卫功能下降,外邪(病毒、细菌)便乘虚而入。外出时要着柔软、蓬松、内含静止空气多、保暖性强的冬装,戴口罩、围巾,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6℃~24℃。

2、坚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睡懒觉。早睡的话,可聚敛阳气,阳气是立根之本,适当早起又可以让肺气舒展,防止收的过多。

3、养肺最好的时间是早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肺脏功能最强,最好进行如慢跑这样的有氧运动,能够健肺。

4、冬季气候干燥,及时补足水分的损耗非常必要。每日应主动饮水,以保持肺脏及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5、食疗可以说是最好的养肺方法。平时可多吃一些有润肺效果的食物。如百合有润肺止咳、 清心安神、 养阴消热的功效。

6、中医认为,肺藏魄,只有心神安宁,肺气才会收敛。越是悲观的、容易哀愁的情绪,越容易对肺脏有影响,甚至对各个脏器都会有影响。

7、自左腋窝前缘起稍发力,均匀敲打,沿着手臂偏外侧一直敲打到拇指指端,尤其重点敲打腋窝前缘、肘部及鱼际(掌根)部位,以微红为度。

8、中医讲,肺与大肠是相表里,如果大肠蠕动功能正常,大便通畅,肺的宣疏功能也会正常。所以对于肺脏不好的患者,可以敲打大肠经。

9、为增强室内湿度,建议在地面洒水,每天可洒水三到五次,可以用湿拖把拖地,也可用喷壶洒在地面。

10、勤通风是很好的防病手段。勤通风的标准为,每天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同时在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最佳的开窗时间段有两个:8时~11时、13时~16时。

养生好处

1、舒筋活络,平时在养生时适当的进行功能锻炼,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可以有效的促进机体气血运行。

2、增强脏腑机能,对于养生还包括较多的项目,如饮食、饮茶、针灸、按摩等,平时选择以上项目进行养生,它可以有效的调理机体气血,并促进脏腑阴阳调和。

3、陶冶情志,平时通过泡脚来进行养生,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运行,使人身心得到放松,并使心情得到舒缓,达到陶冶情志的效果。

 中医养生是长寿保健的一个基本,那么要如何养生才能长寿呢这些顺口溜口诀可能可以帮助到你。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经典篇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心不清净,思虑妄生。心神安宁,病从何生。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以财为草,以身为宝。烟熏火燎,不吃为好。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冷勿冰齿,热勿灼唇。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

 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10活动身体,贵在经常,心情舒畅,长寿健康;遇事勿怒,劳勿过偏,茶水勿浓,学习勿念;

 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

 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防;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

 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

 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

 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

 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20睡前洗脚,胜吃补药。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22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23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24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

 25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精选篇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最新篇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中国著名的医书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洗冤集录》,《医宗金鉴》等。

1、《黄帝内经》,作者,黄帝。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此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该书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发展的基石

2、《神农本草经》,作者,传说是神农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书内记载的药物凡365种,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

原书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为《神农本草经》做注,并补充《名医别录》,编定《本草经集注》共七卷,把药物的品种数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种。清朝孙星衍将《神农本草经》考订辑复,成为现在通行本。

《神农本草经》为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重要文献,本书把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

3、《伤寒杂病论》,作者,(三国)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此书总结《汤液经法》、《黄帝内经》、《难经》之思维体系,实践于内科辨证论治上,于外感伤寒创设“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列方治。

并于杂病上,于霍乱病、百合病、阴阳毒、疟病、虚劳、瘀血病、胸痹病、水饮病、咳嗽病、妇女杂病等皆有涉入,列方处置,堪称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相对于《内》、《难》的生理学经典角色。

4、《洗冤集录》,作者,(宋)宋慈。

《洗冤集录》为宋朝人宋慈所作,由其从事司法刑狱工作所积累之丰富验尸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诸书,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完成了这部有系统的古代法医学著作。这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医学专书。

《洗冤集录》成书于淳祐七年(1247年),有五卷,53条,有检验总论、验尸、验骨、验伤、中毒、救死方六大题材。

以目录来看,本书的主要项目包括:宋代的检验尸伤法令;验尸方法和注意事项;勘察现场;尸体现象;各种机械性窒息死;各式钝器损伤;锐器损伤;交通事故损伤;高温致死;中毒;病死和急死;尸体发掘等项。

主要的涵盖验尸的检验方法、死因的判断,例如对于被火烧死与死后焚尸的差别、生前溺死与死后弃尸入水,都有精辟的见解。《洗冤集录》中所称呼的“血坠”也就是现代法医学中的“尸斑”。

5、《医宗金鉴》,作者,(清)吴谦编修。

《御纂医宗金鉴》简称《医宗金鉴》,全书九十卷,清乾隆朝时政府编著的大型医学丛书,由供奉内庭太医、太医院右判吴谦奉敕主编,后收入《四库全书》之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给与这套书籍相当高的评价。

本书共分15部,有《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

以及《痘疹心法要诀》、《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及《正骨心法要旨》。

其中,《伤寒论注》中,收集了二十名医家的注解,内容极为详尽。口诀的部分也甚为实用,在本书刊行之后,成为当时医学教育最重要的读本。

本书也成为中国北方中医界最重视的一本套书,对于北方中医界有极深的影响力。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洗冤集录

——医宗金鉴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截止目前,并没有文献记载祝由术的治病口诀。

祝由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本法在中国广为流传.多由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

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在古时候,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中,以图示意,以咒代药,以符接通信息是最简单的医疗保健方法。这是古人发现的一种人与宇宙相沟通的能量符号,掌握了这种神秘的能量符号,就可以定向调动宇宙场,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

符图的主要特点:

1 、有很多是以象形文字构成。

2 、以文字中的篆体构图。

3 、以疾病的部位、病性构图如脾胃、水湿病图中多用“土”字形,心脏、肝脏、肺脏病图形符中多“火”字形,因为“土”能生脾胃,可以克水;“火”能温煦心脏,可以克金,与中医的五行取类比象有很大关系。

4 、以“鬼”字居多,以“鬼”招“鬼”,即俗话说的“鬼使神差”,其实都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5 、这些符图构造渗透、储存、连接了古代高功夫师、医学家的高能信 息,是宇宙中的物体能量符号,是人与宇宙能量交换的开关。

6 、符图中呈圈状、点状、线条状、直线、竖线、 S 线、口字等,这些都是宇宙能量的符号,“同气相求”,开关一打开,宇宙能量就会定向定目标的射入患者病灶。

祝由治病简介

祝由治病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祝由十三科的治病方法。由于历史的原因,祝由治病一直只在道家及民间秘密流传,被极少数人掌握应用。

祝由有一种信息物质的存在,有穿透性。祝由的特性和功效是多方面的,利用祝由可传递、接收、凝集、储存宇宙信息为自身和他人治病。治病简单,方便,快速,不消耗自身精气,以发挥宇宙信息应有的能量,对治疗疑难怪病有不可思议的功效。

祝由治病现在还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解释,但疗效却不可思议,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看似神秘,实则科学。

祝由术没有口诀。

祝由术是古代一种精神疗法,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咒语画符的迷信道术,但在中医眼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病招数。祝由术没有口诀。其实“祝由术”存在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祝由术”最初是与巫术同源,主要用来医治心理不健全所致之症。

到唐宋时期“巫”“医”慢慢分离成独立的分支,最后才形成现代所谓的“心理学”。因此,剧中道士用“祝由术”治病符合当时时代背景,古代自隋朝开始就纳入官方医学范畴,应与“迷信“相区别。

祝由考识

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或问:古者医家有禁咒一科,今何不用?曰:禁咒科者,即《素问》祝由科也。立教于龙树居士,为移精变气之术耳。可治小病,或男女入神庙惊惑成病,或山林溪谷冲斥恶气,其证如醉如痴,此为邪鬼所附,一切心神惶惑之证,可以借咒语以解惑安神而已。古有龙树咒法之书行于世,今流而为师巫、为降童、为师婆,而为扇惑人民、哄吓取财之术。”

“祝由”一词,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对“祝由”的解释,古今医家所释不一。

-祝由术

中医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1、脉大小。主管察气,脉大气旺,脉小气虚。

2、脉快慢。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

3、脉硬软。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

4、脉浮沉。主管表里,脉浮表症,脉沉里症。

5、脉匀乱。主管察安危。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一、把脉是什么原理

1、所谓的把脉就是切脉,脉诊常用寸口诊法,是医生用手指接触病人的动脉查脉象了解病情变化的一种方式。手腕部的寸口,此处为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所在,是脉之大会,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均能在这里有所反应,切脉时让病人取座位或者仰卧位,手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2、切脉时常运用三种不同的指力以体察脉象,通常采用浮取、中寻、重按的方法。脉象与心脏的活动密切相关,因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形成脉搏。把脉是诊断疾病的四诊里的一种方式一种方式,应结合病人的其他方面的症状进行综合整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脉是把的什么脉

1、中医把脉,主要是摸寸口脉,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是由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有直接关系,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查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2、脉诊的部位,主要是寸口脉,历来有许多种,现在以寸口脉为主,是临床比较广泛的诊脉方法,正常脉象的主要特点,一息4~5至,相当于每分70~80次,不服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征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3、把脉是中医的一种诊断方式,又称为切脉。根据不同的脉象来判断不同的疾病,把脉通常分为平脉、浮脉、沉脉,同时也要分为滑脉、洪脉、细脉等,然后了解一下患者病情状况。

 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养肺的十句口诀

养肺的十句口诀如下:1、肺的生理特性是喜温而恶寒,中医古籍中素有“形寒饮冷则伤肺”的记载。肺脏受寒会使肺的自卫功能下降,外邪(病毒...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