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柔肝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滋肾柔肝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千家妙方》引白光中方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滋肾柔肝汤的用法用量 65 滋肾柔肝汤的临床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滋肾柔肝汤 1 拼音
zī shèn róu gān tāng
2 处方熟地20克,枣皮10克,山药2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杞子15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白芍60克,甘草30克,何首乌30克。
3 功能主治滋肾柔肝。主肝肾阴虚,目系失养。
4 滋肾柔肝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 摘录白光中方
6 《千家妙方》引白光中方 61 方名
滋肾柔肝汤
62 组成熟地20g,枣皮10g,山药20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杞子15g,菊花10g,当归10g,白芍60g,何首乌30g,甘草30g。
63 主治肝肾阴虚,目系失养而致之麻痹性斜视。
64 滋肾柔肝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65 滋肾柔肝汤的临床应用贵某某,男,47岁。视物成双已四月余,曾赴成都某医院诊为“左眼麻痹性斜视”。查左眼正常,右眼球偏向内眦,转动不灵,自觉微干涩,全身尚好,舌尖红,少津,脉弦细微数。服上方二剂,眼球微能转动,但视远物仍成双,仍以上方加丹参30g,细辛1g,再服3剂,视物已不成双,只是原物宽大,纳食稍减,再以上方加陈皮、谷芽,服用四剂,眼球转动灵活,视物基本正常。后用杞菊地黄丸常服,以巩固疗效。
古籍中的滋肾柔肝汤 《六因条辨》:[春温条辨三十条]春温条辨第十一肝肾阴伤,宜与咸寒。故用二冬、二地以状水,牡蛎以柔肝,甘草、石斛以养胃,菖蒲、郁金以宣窍,毋使阳升风
《邵兰荪医案》:[卷二]不寐安,胃津未复,是以大便艰涩,故治以和胃安神,补心滋肾,略佐渗湿,俾胃气得和,则卧寐自安。《邵兰荪医案
《程杏轩医案》:[续录]洪梅渚翁肝郁犯胃痛呕发黄温补药误危而复安癸同源之治。如肾阴偏伤,木火内燃,虽滋肾阴一法以柔肝,然肝最碍补,必须病久,或肾家素有宿疾,方为合符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十五)温病门]3.温病兼吐泻腿抽硬,肝经必有炽盛之热,而芍药能生肝血、退肝热,为柔肝之要药,即为治脉象弦硬之要药也。三诊将药分四次服
《丁甘仁医案》:[卷三]神志案定坤丹又称“定坤丸”,是著名补血养血调经药。本药因能治疗女子月经不调,坤指女子而故名,定坤意为女子子宫得到安宁。定坤丹是清·竹林寺僧《竹林女科证治》“补经汤”方加减而成。
定坤丹对妇女身体虚弱,气血瘀滞,经期腹胀腹痛,月经不定期,经血量过多或过少,子宫寒冷、崩漏不止以及食欲不振等症均具有良好功效。更年期妇女常服能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强抵抗力,使更年期泰然度过。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证实,定坤丹并非女性专用,通过不同的服用方法,定坤丹对治疗男性阳痿、早泄、不育及前列腺肥大等症也均有疗效。
药方组成人参、鹿茸、西红花、鸡血藤膏、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芩、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等。
方 解方中人参、白术补气,鹿茸、鹿角霜壮阳益精,当归、熟地、白芍、阿胶补血,枸杞滋阴补肾,川芎、西红花、鸡血藤、茺蔚子、延胡索、三七等活血行气止痛。既补气补血、壮阳益精,又活血行气、舒郁止痛。
制 法以上药味经加工制成大蜜丸。
药品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细腻滋润,软硬适中,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舒郁调经。用于气虚血亏,肝郁不舒引起的经闭不行,月经不调,腰酸腹痛,通经漏下,妇女不孕。
药理研究定坤丹有抗休克、调节免疫和抗炎等药理作用 。
用法用量一次半丸至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
组成生地 山茱萸 茯苓 山药 丹皮 泽泻 构杞子 菊花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
功用滋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眼珠涩痛,怕日羞明,迎风流泪。
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则能视,即眼睛的功能与肝密切相关;在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与肝是一对母子关系,即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母脏病变会影响到子脏;又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生,因此肝与肾密切相关;因此,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
完全是可以一起用的啊~~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近视·肝肾两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药 62 针灸治疗 621 方一 622 方二 7 关于近视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近视·肝肾两虚证的穴位 2 治疗近视·肝肾两虚证的方剂 3 治疗近视·肝肾两虚证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近视·肝肾两虚证 1 拼音
jìn shì ·gān shèn liǎ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myopia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近视·肝肾两虚证(myopia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肾两虚,以视近怯远,眼前黑花渐生,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脉细为常见症的近视证候[1]。
4 症状近视·肝肾两虚证患者视近怯远,目视昏暗,眼前黑花渐生。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细[2][3][1]。
5 证候分析
目为司视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能视。肝肾两虚,精血不足,神光衰微,以致光华不能远及,目视昏暗,故视近而不能视远。目窍失养,则黑花渐生。全身症见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苔少、脉细等皆由肝肾精血亏虚所致。[2][3]
6 近视·肝肾两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近视·肝肾两虚证治宜滋补肝肾,益精养血[2]。
612 方药近视·肝肾两虚证可用杞菊地黄丸[备注]杞菊地黄丸(《医级》):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或加减驻景丸[备注]加减驻景丸(《银海精微》):车前子、当归(去尾)、熟地黄(洗)、五味子、枸杞子、楮实子(无翳不用)、川椒、菟丝子(酒煮焙)共为细末,蜜水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30丸。加减治疗:证偏肝肾阴虚者,宜用杞菊地黄丸滋养肝肾,益精明目。证属精血亏甚者,则宜用驻景丸补益肝肾,填精补血。若兼气不足者,可加党参。脾不健运者,酌加麦芽、陈皮。[2]
62 针灸治疗 621 方一治法:滋补肝肾,补虚明目[3]。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背俞穴和眼区穴位为主。取睛明、攒竹、肝俞、肾俞、太溪、光明穴。[3]
随证配穴:眩晕者,加风池。耳鸣、耳聋者,加听宫、听会。[3]
刺灸法:针用补法。除睛明、攒竹外,余穴针灸并用。[3]
方义:睛明、攒竹疏调局部经气。肝俞、肾俞调补肝肾经气。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滋补肾精。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调补肝胆而明目。[3]
622 方二治法:滋补肝肾,益气明目[4]。
选穴:睛明、攒竹、承泣、光明、风池、肝俞、肾俞[4]。
随证配穴:脾胃虚弱配四白、足三里、三阴交[4]。
方义:睛明、攒竹、承泣为治疗眼疾常用穴,有清肝明目作用;风池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有通经活络、养肝明目之功,肝俞、肾俞配光明可调补肝肾,益气明目[4]。
刺灸法:毫针刺,平补平泻,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可施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4]。
7 关于近视近视(myopia[5])为病名[6][7]。见《审视瑶函》。又称能近怯远症(见《审视瑶函》)、能近视不能远视(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近视(《目经大成》)、目不能远视(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视近怯远症[8],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称“近视”,与今名同。是指以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8][5]。其中,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有近觑之称,俗名觑觑眼[2]。近视可因为先天遗传,也可因后天不注意用眼卫生所致[7]。多发于青少年时期。
近视相当于西医学之近视眼[2]。其与远视、散光同属于屈光不正一类眼病[3]。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杞菊地黄丸的药典标准 51 品名 52 处方 53 制法 54 性状 55 鉴别 56 检查 57 含量测定 571 酒萸肉 57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57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7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714 测定法 572 牡丹皮 5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5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724 测定法 58 功能与主治 59 用法与用置 510 规格 511 贮藏 512 版本 6 杞菊地黄丸(浓缩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性状 65 鉴别 66 检查 67 含量测定 671 酒萸肉 67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7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714 测定法 672 牡丹皮 6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724 测定法 68 功能与主治 69 用法与用量 610 规格 611 贮藏 612 版本 7 杞菊地黄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71 剂型 72 拼音名 73 标准编号 74 处方 75 制法 76 性状 77 鉴别 78 检查 79 功能与主治 710 用法与用量 711 规格 712 贮藏 8 杞菊地黄丸药品说明书 81 药品类型 82 药品名称 83 药品汉语拼音 84 药品英文名称 85 成份 86 性状 87 作用类别 88 适应症/功能主治 89 规格 810 杞菊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811 禁忌 812 杞菊地黄丸的不良反应 813 注意事项 814 杞菊地黄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815 杞菊地黄丸的药理作用 816 备注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qǐ jú dì huáng wán
2 英文参考Lycii and Chrysanthemi and Rehmanniae Bol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ju dihuang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qiju dihuang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与杞菊地黄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482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9g 丸 088 中成药部分 483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36g 瓶 32 中成药部分 484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54g 瓶 46 中成药部分 485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60g 瓶 51 中成药部分 486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72g 瓶 6 中成药部分 487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90g 瓶 74 中成药部分 488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120g 瓶 97 中成药部分 489 38 杞菊地黄丸 水蜜丸 30g 瓶 53 中成药部分 490 38 杞菊地黄丸 水蜜丸 45g 瓶 79 中成药部分 491 38 杞菊地黄丸 水蜜丸 48g 瓶 84 中成药部分 492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94 中成药部分 △ 493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48丸 瓶 24 中成药部分 494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120丸 瓶 57 中成药部分 495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180丸 瓶 85 中成药部分 496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9 中成药部分 497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216丸 瓶 101 中成药部分 498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240丸 瓶 112 中成药部分 499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360丸 瓶 166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杞菊地黄丸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1]。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杞菊地黄丸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浓缩丸)的药典标准。
5 杞菊地黄丸的药典标准 51 品名杞菊地黄丸
Qiju Dihuang Wan
52 处方枸杞子40g、菊花40g、熟地黄160g、酒萸肉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53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l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54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5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μ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山药)。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牡丹皮)。果皮表皮细胞橙**,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酒萸肉)。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泽泻)。种皮石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壁厚,波状弯曲,层纹清晰(枸杞子)。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外壁有刺,长3~5μm,具3个萌发孔(菊花)。
(2)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9g,剪碎,加硅藻土4g,研匀。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条斑。
(3)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及(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24: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4)取本品水蜜丸9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14g,剪碎。加水10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5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05g,加水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57 含量测定 571 酒萸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57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01%磷酸溶液(5:10: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 nm。理论板数按马钱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57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马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57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水蜜丸,研碎,取约1g,精密称定或取小蜜丸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4g,内径为1cm)上,收集流出液,用40%甲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流出液与洗脱液合并蒸干,残渣用50%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571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酒萸肉以马钱苷(C17H26O10)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42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3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27mg。
572 牡丹皮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5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丹皮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500。
5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丹皮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5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水蜜丸,研碎,取05g,精密称定;或取小蜜丸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572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9H10O3)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80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6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54mg。
58 功能与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59 用法与用置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510 规格大蜜丸 每丸重9g
511 贮藏密封。
5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6 杞菊地黄丸(浓缩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杞菊地黄丸(浓缩丸)
Qiju Dihuang Wan
62 处方枸杞子40g、菊花40g、熟地黄160g、酒萸肉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63 制法以上八味,取酒萸肉267g、牡丹皮26 Sg、山药粉碎成细粉;泽泻、茯苓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60~80℃)的稠膏;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 (60~80℃)的稠膏;枸杞子以45%乙醇作溶剂,剩余的酒萸肉与牡丹皮及菊花以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分别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合并上述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60~80℃)的稠膏,与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制成浓缩丸,干燥,打光,即得。
64 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棕黑色的浓缩丸;味甜而酸。
6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牡丹皮)。果皮表皮细胞橙**,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酒萸肉)。
(2)取本品15g,研碎,加水10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5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05g,加水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6g,研碎,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牡丹皮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4)取山茱萸对照药材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24: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6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67 含量测定 671 酒萸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67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01%磷酸溶液(5:9: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理论板数按马钱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67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马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67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碎,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4g,内径为1cm)上,用40%甲醇50ml洗脱,收集流出液与洗脱液,蒸干,残渣用50%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671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酒萸肉以马钱苷(C17H26O10)计,不得少于111mg。
672 牡丹皮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6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丹皮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500。
6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丹皮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6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碎,取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20W,频率25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672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9H10O3)计,不得少于11mg。
68 功能与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6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610 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
611 贮藏密封。
6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7 杞菊地黄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71 剂型浓缩丸
72 拼音名Qiju Dihuang Wan
73 标准编号WS3B154393
74 处方枸杞子 40g 菊花 40g 熟地黄 160g 山药 80g 牡丹皮 60g 山茱萸(制) 80g 茯苓 60g
75 制法以上八味,泽泻、茯苓粉碎成细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第 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熟地 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 2小时,第三次 1小时,合并煎液,滤 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取枸杞子以45%乙醇作溶剂,山 茱萸 53 3g、牡丹皮 33 5g及菊花以70%乙醇作溶剂,照液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 法(附录17页),浸渍24小时后,分别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合并两种漉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将山药、剩余的牡丹皮和山茱萸粉碎成细 粉,与上述各清膏混匀,制成浓缩丸,干燥,打光,即得。
76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浓缩丸;味甜而酸
77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 个排列成行。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80~ 240μm ,针晶直径 2~μm 果皮细胞橙**,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
78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79 功能与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 物昏花
710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8丸,一日 3次。
711 规格每 8丸相当于原生药 3g
712 贮藏密封。
8 杞菊地黄丸药品说明书 81 药品类型中药
82 药品名称杞菊地黄丸
83 药品汉语拼音 84 药品英文名称 85 成份 86 性状 87 作用类别 88 适应症/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89 规格 810 杞菊地黄丸的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克,一日2次。
811 禁忌 812 不良反应 813 注意事项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8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815 杞菊地黄丸的药理作用 816 备注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地黄的药用价值
中药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地黄、地黄的药用价值、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地黄简介
地黄,中药名,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炮制后用。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
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600px,直径2~225px。外皮薄。表面浅红**,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7L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300px,直径2~150px。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鲜地黄,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干地黄,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知绛烦渴,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熟地黄,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颏发早白。
1、清热凉血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2、治温病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3、治温热病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4、养阴生津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地黄的药用价值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干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1、堕胎下血不止:代赭石末一钱,生地黄汁半盏调。日三、五服,以瘥为度。(《圣济录》)
2、吐血衄血:胡黄连、生地黄等分。为末,猪胆汁丸梧子大,卧时茅花汤下五十丸。(《普济方》)
3、口干心躁:熟地黄五两,水三盏,煎一盏半,分三服,一日尽。(《圣惠方》)
4、吐血不止:鳖甲、蛤粉各一两(同炒色黄),熟地黄一两半(晒干)。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下。(《圣济录》)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1、降糖作用
对于二型糖尿病,具有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作用,还能减轻糖尿病的基本症状。
2、滋阴补肾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头晕耳鸣有很好的作用。
3、降脂降压
对于老年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调理治疗作用,还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4、延缓衰老
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增加阴虚动物体重,增强其抗疲劳、耐低温和耐缺氧能力。
5、调节免疫
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是滋阴补肾,主要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具有显着的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
不少人视“六味地黄丸”为“补肾秘方”,长期食用,却感觉越补越虚,原有的一些症状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补出”胃肠不适的毛病。据了解,六味地黄丸不能“瞎吃”,因为它有着非常明确的适应症,需要根据不同体质进行调整和搭配,才能获得最好效果。
一般中成药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短时期服用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是药三分毒,如果长期服用的话,有可能出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地黄丸的种类
1、六味地黄丸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等6味中药组方而成。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小便、清湿热,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2、桂附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萎、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从更严格的意义来讲,桂附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用温补肾阳药物,达到阴阳双补的目的。
3、杞菊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它们有清热及补气的作用。治疗肝肾阴虚所致之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4、归芍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白芍。当归有很好的养血功效,而白芍是比较温和的柔肝之物。具有填精养血之功,对头晕、崩漏等疗效显着。
5、麦味地黄丸
治肺肾阴虚对于这种地黄丸大家很少看见,其实它只是多添加了五味子和麦冬两种成分。它们都是用来增加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
地黄医书记载
1、《本草纲目》:生地黄(诸经血热,滋阴退阳。蜜丸服,治女人发热成劳。蜜煎服治小儿壮热,烦渴昏沉。)熟地黄(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虚燥。同生地黄为末,姜汁糊丸,治妇人劳热。)
2、《本经逢原》:生地黄治心热,手心热,益肾水,凉心血,其脉洪实者宜之。若脉虚者,则宜熟地黄。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
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
”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
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
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
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
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
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
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
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
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
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
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
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
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
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
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
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
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
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
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
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
”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
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
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
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
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
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
”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
(二)治则有“反治”。
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
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
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
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补益有哲理。
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
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
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
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
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
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
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
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
”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
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
(四)用药讲“中和”。
“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
”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
“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
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
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
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
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
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
”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
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
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
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
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
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
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
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
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
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
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
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
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
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
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
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
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
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
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
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
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
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
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
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
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
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
是金子总在闪光。
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
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
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
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
(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
滋肾柔肝汤简介
本文2023-10-26 12:44: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