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教务网:点击进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网:点击进入,第1张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

 环境优条件好规模大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地处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齐备,教学、生活条件完善。拥有位于市中心的白下校区、位于幕府山风景区的幕府和位于方山山麓的江宁校区,占地1600多亩,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00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4000多人。

 学科门类多师资力量强

 实践条件好理论应用佳

 学校拥有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农学等六大学科门类,设有50余个应用特色鲜明、就业前景良好的本、专科专业,其中有一批专业为部省级品牌、特色和教改试点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约占30%,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约占50%,同时具有教师职称和行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约占30%,还拥有一批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和全国优秀教师以及省"333工程"、"青蓝工程"等优秀人才。学校拥有一批现代化的实验室、仿真实验、实训基地,并在企业建立了近200个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齐全应用性强

 选择面宽竞争力大

 今年新增5个本科专业、2个本科专业方向,共2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面向全国招生:新增:古典文献(古籍修复)、建筑学、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动物科学五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市场营销(商业与零售管理)二个专业方向。原有:会计学、会计学(国际会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经贸英语)、市场营销、行政管理(高级秘书/行政法)、旅游管理(旅游与饭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现代汽车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楼宇智能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土木工程、园艺、园林、动物医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艺术设计。

  学校所在地:江苏

学校类型:

学校性质:本科 教务管理系统(点击进入)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有,但是专业不是古籍修复,而是文物修复专业主要课程: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画、书法与篆刻、书画鉴定与修复、陶瓷鉴定与修复、古籍鉴定与修复、玉器工艺品鉴定与修复、艺术品投资、市场经营与管理。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是全日制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位于发展迅速的南京河西新城区,已有四十余年办学历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具有显著的办学成效和较高的社会声誉,是广大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职业学校的首选。“药剂”、“古籍修复”(五年制高职)为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

中华读书报讯 据最新消息,全国现存公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件,其中有超过1000万册件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全国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与当前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与此同时,现存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设备与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古籍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超过90%的古籍收藏在图书馆中,与文物管理归口不同,尽管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达3亿元以上,而用于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却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却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国家目前所掌握的古籍数量统计,是累加各馆上报数字而来,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细致清点和编目整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定级和破损统计,即便如此,登记在册的公藏古籍也有超过3000万册件,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这其中有超过1%3的古籍需要修复,许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

张志清介绍说,国家图书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前年对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即在过去的40年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数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献,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清举例称,国图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恒温恒湿并带有空气过滤装置的地下二层、三层,保护较好,而存于地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有的纸页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对古籍酸化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再过若干年,不但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都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在他看来,我国的古籍修复行业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经验传授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而国外古籍修复普遍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比较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中的知识含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局面,张志清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即通过社会企业承揽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来稍作缓解——图书馆系统以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政府考虑在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系或中文系中培养“古籍整理和保护”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在高、中等专科学校培养高职和中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和断档的根源,出在培养环节和输送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类人才,引进新人名额却按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办理(张志清称目前国图引进人员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方面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拟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分期开展全国古籍修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但至今为止,只有江苏南京莫愁职业中学自2001年起开展了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迄今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先后进入南京图书馆以及几所地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这项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启动后,我国珍贵古籍的普查摸底、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展开,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